威廉·巴倫支
威廉·巴倫支 Willem Barentsz | |
---|---|
出生 | 約1550年 十七省泰爾斯海靈島弗姆倫 |
逝世 | 1597年6月20日 巴倫支海 | (約46歲)
國籍 | 荷蘭 |
職業 | 航海家 |
知名於 | 北方海路探險 |
威廉·巴倫支(荷蘭語:Willem Barentsz,1550年—1597年6月20日),是一位荷蘭航海家、製圖家和北極探險家。
巴倫支三次到極北探險,尋找一條北方海路。在他的前兩次航行中,他到達了新地島和喀拉海,但兩次都因結冰而折返。在第三次探險中,船員們發現了斯匹次卑爾根島和熊島,但隨後在新地島擱淺了將近一年。巴倫支死於1597年的返航途中。
巴倫支海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生平
[編輯]威廉·巴倫支於1550年左右出生在特謝林島,該島位於十七省,也就是現在的荷蘭。[1]巴倫支不是他的姓氏,而是他父親的名,這是「巴倫特的兒子」的縮寫(「Barentsz.」是「Barentszoon」的縮寫,是「Barent 的兒子」的意思,字尾「-sz.」荷蘭語發音:[-so:n])。[2]
巴倫茨是一名貿易製圖師,他航行到西班牙和地中海,完成了地中海地區的地圖集,並與彼得勒斯·普朗修斯共同出版。[1]
作為一名探險家,他的職業生涯一直在尋找北方海路,他認為北方海路一定存在於西伯利亞北部的一片清澈開闊的水域,因為太陽一天24小時都在照耀,他相信這片水域會融化任何潛在的冰。[3]
第一次航行
[編輯]1594年6月5日,巴倫支乘坐一艘名為「水星號」[4]的小船[5]離開了特塞爾島[1],和他一起前往喀拉海的共有三艘船,希望能找到西伯利亞上方的北方海路。6月23日至29日,巴倫支停留在基利金島。
7月9日,[6]船員們第一次遇到了北極熊。當它試圖爬上船時,船員們用步槍射擊了它,他們決定抓住它,希望能把它帶回荷蘭。然而,這隻熊一旦被拴住並帶上了船,它就橫衝直撞,因此船員不得不殺死他。這件事發生在威廉斯島的貝爾克里克。
在發現奧蘭治群島時,船員們遇到了大約200隻海象,他們試圖用斧頭和長矛殺死它們。但是完成這項任務比船員們想像的還要困難,因此他們只獲得了幾根象牙。[7]
巴倫支到達了新地島的西海岸,在被迫在巨大的冰山面前返回之前,它一直向北走。雖然他們沒有達到最終的目標,但這次旅行被認為是成功的。[1]
讓·哈伊根·范林斯霍滕是這次遠征的成員,也是第二次遠征的成員。
第二次航行
[編輯]第二年,拿騷的毛里茨親王聽到巴倫支的前一次航行後,心中充滿了「最誇張的希望」[8] ,並任命他為新遠征隊的首席駕駛員和指揮,與他同行的還有六艘滿載著荷蘭人而且希望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商船。[9]
1595年6月2日出發[8],航行於西伯利亞海岸和瓦伊加奇島之間。8月30日,該隊遇到大約20名薩莫耶德「野人」,由於一名船員能夠說他們的語言,他們能夠同這些人交談。[7]9月4日,一小隊人員被派往邦斯島,尋找早些時候注意到的一種水晶。這支隊伍遭到了一隻北極熊的襲擊,兩名水手喪生。[10]
最後,探險隊發現意外的天氣使喀拉海凍結,於是返回。[11] 這次探險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失敗的。[12]
第三次航行
[編輯]1596年,由於對前幾次探險的失敗感到失望,荷蘭國會宣布不再資助類似的航行,而是為成功穿越北方海路的人提供高額獎勵。[8]
阿姆斯特丹市議會購買並裝備了兩艘由里日普和雅各布·凡·黑姆斯克爾克擔任船長的小船,在巴倫支的指揮下尋找這條難以捉摸的航路。他們於5月10日或15日出發,6月9日發現了熊島。[7]
6月17日,他們在西北海岸發現了斯匹次卑爾根群島。6月20日,他們看到了一個後來被稱為Raudfjorden的大海灣的入口。6月21日,他們在克洛文懸崖和Vogelsang之間拋錨,在那裡「豎起了荷蘭人的武器柱子」。6月25日,他們進入了Magdalenefjorden,根據在那裡發現的海象象牙,他們將其命名為Tusk灣。第二天,也就是6月26日,他們駛進了Forlandsundet的北部入口,但因淺灘而被迫折返,這使得他們把這個峽灣稱為Keerwyck(「被迫折返的海灣」)。6月28日,他們繞過了Prins Karls Forland的北部岬角,他們把那裡命名為Vogelhoek,因為他們看到那裡有大量的鳥類。他們向南航行,經過Isfjorden和Bellsund,這兩個地方在巴倫支的海圖上標註為Grooten Inwyck和Inwyck。
7月1日,兩艘船再次抵達熊島,導致巴倫支和凡·黑姆斯克爾克一方和里日普一方發生爭執。他們同意分道揚鑣,巴倫支繼續往東北方向走,而里日普則向正北前進。[13]巴倫支於7月17日抵達新地島。為了避免被困在周圍的冰層中,他打算前往喀拉海峽,但卻被困在了眾多的冰山和浮冰中。[8]
16名船員被困在船上,被迫在冰上度過了冬天,他們還帶著船艙男孩[6]。在一次融化永凍土的嘗試失敗後,船員們用船上的木材建造了一個7.8×5.5米的小屋[3],他們稱之為Het Behouden Huys(救人的房子)。
在極端寒冷的環境下,船員們意識到他們的襪子在他們的腳還沒有感受到火的溫暖之前就已經被燒焦了,於是他們開始睡在溫暖的石頭和炮彈旁邊。此外,他們還用船上的商業織物製作額外的毯子和衣服。[7]
船上裝有鹽醃牛肉、黃油、奶酪、麵包、大麥、豌豆、黃豆、麵粉、油、醋、芥末、鹽、啤酒、葡萄酒、白蘭地、硬麵包、煙燻肉、火腿和魚。許多啤酒都凍壞了,把桶脹破了。到11月8日,記日記的船上木匠蓋瑞特·德維爾報告說啤酒和麵包短缺,四天後對葡萄酒實行定量供應。[7]
1597年1月,德維爾成為第一個目睹和記錄被稱為新地島效應的大氣異常的人。[14]
為了證明他們的狩獵能力,他們用原始的陷阱捕獲了26隻北極狐,還獵殺了一些北極熊。[3]
6月到來時,冰層還沒有解凍,這群滿身壞血病的倖存者在6月13日乘兩艘小船出海。1597年6月20日,巴倫支在出海7天後研究海圖時[15]死於海上。目前尚不清楚巴倫支是埋在新地島的北部,還是舉行了海葬。[16]他們又花了7個多星期才到達科拉半島,在那裡被一艘荷蘭商船救起,這艘商船是由前探險家裡日普指揮的。到那時,只剩下12名船員。最終,他們直到11月1日才到達阿姆斯特丹。[17]究竟是兩人死在浮冰上,三人死在船上,[3]還是三人死在浮冰上,兩人死在船上,消息來源存在分歧。[8]那個年輕的船艙男孩在冬天的幾個月里死在了避難所里。[6]
挖掘和發現
[編輯]1871年,挪威海豹獵人林·卡爾森發現了巴倫支的船員所居住的木屋,它沒有受到任何破環。卡爾森繪製了小屋建築的草圖,記錄了發現的兩個銅鍋、一個桶、一個工具箱、時鐘、撬棍、長笛、衣服、兩個空箱子、一個烹飪用的三腳架和一些圖片。[18] 1875年8月17日,甘德森船長在該地點登陸,並收集了一把抓具、兩張地圖和一份皮特和傑克曼航行的手寫翻譯。次年,查爾斯·L·W·加德納也於7月29日參觀了該遺址,在那裡他又收集了112件物品,包括巴倫支和海姆斯克向未來遊客描述他們定居地的信息。所有這些物品最終都被送到了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13][19],而其中一些物品最初是在海牙被保存的。[20]
業餘考古學家米洛拉多維奇1933年的考古發現被保存在聖彼得堡的北極和南極博物館。克拉夫琴科曾在1977年、1979年和1980年訪問過那裡,並派潛水員下海,希望能找到這艘大船的殘骸。他帶著一些物品回來,這些物品大部分被送往阿爾漢格爾斯克當地傳說博物館(俄羅斯),一小部分被留在了當地博物館。[13]
1992年,由格羅寧根大學北極中心委託的三名科學家、一名新聞記者和兩名攝影師組成的探險隊,連同聖彼得堡北極和南極研究所派來的兩名科學家、一名廚師和一名醫生,返回了該地點,[13]並在小屋的地點豎起了一個紀念標記。[21]
巴倫支死在浮冰上過冬的地點已經成為從摩爾曼斯克出發的破冰船巡遊的旅遊目的地。[3][22]
遺產
[編輯]巴倫支的船員後來出版了他們的日記,其中包括在前兩次航行中跟隨他的讓·哈伊根·范林斯霍滕,以及在最後兩次航行中擔任船上木工的格里特·德·維爾。
1853年,前穆爾姆海為紀念他而改名為巴倫支海。[23][24]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第二大定居點巴倫支堡、巴倫支島和巴倫支地區也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9世紀末,泰爾斯海靈島開設了威廉·巴倫支海事學院。[25]
1878年,荷蘭為「威廉·巴倫支北極探險船」命名。[26]
1931年,Nijgh & Van Ditmar出版了一部艾伯特·赫爾曼寫的關於巴倫支第三次航行的劇本,但這部劇本從未被上演過。
1946年,捕鯨船Pan Gothia被重新命名為威廉·巴倫支。1953年,第二艘威廉·巴倫支捕鯨船生產。[27]
果蠅分子結構中的一種蛋白質被命名為巴倫支,以紀念這位探險家。[28]
荷蘭電影製作人Reinout Oerlemans在2011年11月發行了一部名為新地島的電影。這是荷蘭第一部3D故事片。
2011年,一隊志願者開始在荷蘭的哈靈根小鎮建造巴倫支的船的複製品。按照計劃,這艘船將在2018年準備就緒,屆時高輪比賽將在哈靈根舉行。[29]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Historic expedition led by Willem Barentsz nears 400th anniversary. [2007-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4).
- ^ De Veer, Gerrit. A True Description of Three Voyages by the North-east Towards Cathay and China: Undertaken by the Dutch in the Years 1594, 1595 and 1596. Hakluyt Society. 2017-07-17 [2017-07-17] –透過Google Books.
- ^ 3.0 3.1 3.2 3.3 3.4 God and the Arctic survivor. New Scientist. April 1993 [2020-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Mirsky, Jeannette. "To the Arctic!: The Story of Northern Exploration from Earliest Times", 1997.
- ^ Alexander, Philip Frederick. The North-west and North-east passages, 1915.
- ^ 6.0 6.1 6.2 Synge, J.B. A Book of Discovery. c. 1912 [2020-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0).
- ^ 7.0 7.1 7.2 7.3 7.4 De Veer, Gerrit. "The Three Voyages of William Barentsz to the Arctic Regions" (English trans. 1609).
- ^ 8.0 8.1 8.2 8.3 8.4 De Peyster, John Watts. The Dutch at the North pole and the Dutch in Maine. 3 March 1857.
- ^ The Northern Lights Route - Willem Barentsz. www.ub.uit.no. [2017-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4).
- ^ Beechey, F.W. "A Voyage Of Discovery Towards The North Pole, In The Majesty's Ships", 1843.
- ^ Van Der Werf, Siebren Y.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During Willem Barents's Third Voyage to the North (PDF). Arctic. November 1997, 51 (2) [2020-07-31]. doi:10.14430/arctic105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11-08).
- ^ Scoresby, William. "An Account of the Arctic Regio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820.
- ^ 13.0 13.1 13.2 13.3 Hacquebord, Louwrens. In search of Het Behouden Huys: a survey of the remains of the house of Willem Barentsz on Novaya Zemlya (PDF). Arctic. September 1995, 48 (3) [2020-07-31]. CiteSeerX 10.1.1.505.5702 . doi:10.14430/arctic124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3-27).
- ^ Homage to Gerrit de Veer. [2007-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2).
- ^ American Antiquarian Society, "Transactions and Collections", 1860.
- ^ "Search for Barents: Evaluation of Possible Burial Sites on North Novaya Zemlya, Russ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aapjan J. Zeeberg et al., Arctic Vol. 55, No. 4 (December 2002) p. 329–338
- ^ Goorich, Frank Boott. "Man Upon the Sea", 1858.
- ^ De Jonge, J.K.J. "Nova Zembla: De voorwerpen door de Nederlandsche Zeevaarders na hunne overwintering aldaar in 1597 achtergelaten en in 1871 door Kapitein Carlsen teruggevonden, beschreven en toegelicht.", 1872.
- ^ Braat, J. Dutch Activities in the North and the Arctic during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PDF). Arctic. December 1984, 37 (4) [2020-07-31]. doi:10.14430/arctic22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04).
- ^ Barents, Wille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Chisholm, Hugh (編).
- ^ Nordic Travel. [2007-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9).
- ^ Quark Expeditions. [2017-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5).
- ^ "Barentsz Se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7.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5 Dec. 2007
- ^ C.Michael Hogan and Steve Baum. 2010. Barents Sea. Eds. P.Saundry & C.Cleveland. Encyclopedia of Earth. 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and the Environment. Washington D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MIWB - NHL Hogeschool. Vergroot je perspectief.. www.miwb.nl. [2017-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4).
- ^ Bruijne, Antonius de; Balje, Bastiaan Gerardus. De eerste tocht van de Willem Barentsz naar de Noordelijke IJszee 1878. 1985.
- ^ Boot, W.J.J. De Nederlandsche Maatschappij voor de Walvischvaart. Amsterdam: Bataafsche Leeuw. 1987. ISBN 978-90-6707-129-1.
- ^ Van Eeden, F.J.M., Palacios, I.M. & Petronczki, M. & Weston, M.J.D. & St. Johnston, D. Barentsz is essential for the posterior localization of oskar mRNA and colocalizes with it to the posterior pole. 2001.
- ^ (荷蘭語) Website of the Stichting Expeditieschip Willem Barentsz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