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之歌
歐洲聯盟 歐洲理事會會歌 | |
作曲 |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823年 |
---|---|
採用 | 1972年、1985年 |
音訊樣本 | |
歡樂頌(演奏版) |
《歡樂頌》是歐洲聯盟和歐洲理事會的會歌,它是歐洲的一個象徵。共同稱為《歐洲之歌》,以1823年由貝多芬作曲的第九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為基礎,並作為兩組織的正式場合演奏用。
1785年,弗里德里希·席勒撰寫了《歡樂頌》此詩,作為他的大同理想:眾人皆是兄弟姊妹。1823年,貝多芬在他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中使用了這首詩的歌詞。1971年,歐洲理事會議員大會計劃將歡樂頌提名成為歐洲理事會的會歌。歐洲理事會高層在1972年1月19日於史特拉斯堡正式宣布會歌為第九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歡樂頌」的伴奏。
著名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被要求撰寫鋼琴、管樂器,及交響樂三種演奏編曲,而他指揮的演出將會成為官方會歌標準。卡拉揚的編曲版本與原版本的不同在於對節拍的要求:即二分音符,而非貝多芬的四分音符。[來源請求]
歷史
[編輯]撰寫及作曲
[編輯]1785年,弗里德里希·席勒為他的理想:眾人皆是兄弟姊妹而撰寫《An die Freude》(「致喜悅」)。這首詩讚揚了團結的理想和全人類的友誼。[1]
1823年,貝多芬在他第九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中使用了這首詩的歌詞。
歐盟的選拔及採用
[編輯]1971年,歐洲理事會議會通過了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的序曲作為歡樂之歌的序曲,並於1972年1月19日在法國史特拉斯堡舉行正式宣布會歌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歡樂頌」的伴奏。使用伴奏是因為音樂是一種通用語言,本身就具有與演唱一樣的效果。
當時,著名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制定了三種演奏編曲,分別是:鋼琴,管樂器和管弦樂。而他指揮的演出將會成為官方標準。卡拉揚的編曲版本與原版本最顯著的不同在於對節拍的要求:即二分音符 = 80BPM,而非貝多芬的四分音符 = 120BPM。
現狀與使用
[編輯]為了配合1972年歐洲日的慶祝活動,歐洲理事會發動了大規模的宣傳攻勢,在成員國的各種媒體上宣傳播放這首「剛剛誕生」的會歌。1985年,歐洲共同體各創始國的首腦一致同意將這首會歌作為新生的歐洲共同體的會歌。1993年之後它又被沿用為歐盟的盟歌。歐盟盟歌的存在並不是為了要取代各國國歌,而是為了強調他們共同享有的價值觀以及跨越多樣性的統一。會歌代表了他們對團結的歐洲的理想:自由、和平、團結[2]。
歐洲之歌曾與其它歐盟標誌被引入歐盟憲法,然而條約因並未獲得歐盟所有國家的同意而以流產告終。暫時替代此條約地位的是被沒有包含任何標誌的里斯本條約。作為對此條約的回應,歐洲議會打算在正式場合更廣泛地使用盟歌。歐洲議會議長漢斯-格特·珀特林曾表示,當在訪問以色列期間於歡迎儀式上聽到歐盟盟歌響起的時候,他的內心非常感動。他認為,歐洲人應該更充分地發揮這首盟歌的作用[3]。
非官方歌詞
[編輯]因歐洲聯盟使用了許多不同的語言,盟歌遂為無歌詞的器樂合奏,搭配弗里德里希·席勒德語詩歌的演奏則為非官方版本。
奧地利作曲家彼得·羅倫曾寫了建議的拉丁語歌詞,但沒有官方地位且並未被歐盟所用[4]。過去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義大利總理羅馬諾·普羅迪表示希望這首盟歌能成為所有歐盟公民的第二國歌。[5]拉丁語歌詞已經在非正式場合被多次演唱,著名歌手有西班牙的米格爾·里奧斯以及奧地利維也納歌唱協會(Wiener Singverein)的清唱版本[5]。
提案的拉丁語歌詞
[編輯]拉丁語 | 歌詞大意 | 漢語譯文 | 漢語另一譯文 |
---|---|---|---|
|
|
|
|
原始歌詞
[編輯]
|
|
|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Max Rudolf; Michael Stern; Hanny Bleeker White. A Musical Life: Writings and Letters. Pendragon Press. 2001: 267–268 [2008-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 ^ 象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歐洲理事會
- ^ Beunderman, Mark. 歐洲議會成員抵抗歐洲標誌. EU Observer. 2007年7月11日 [2007-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0).
- ^ Hymnus Latinus Europa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ww.hymnus-europae.at
- ^ 5.0 5.1 羅馬諾·普羅迪支持拉丁語歐盟盟歌[永久失效連結],ARLT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