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
外观
千纪: | 2千纪 |
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
年代: | 1900年代 | 1910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 1960年代 |
年份: | 1926年 | 1927年 | 1928年 | 1929年 | 1930年 | 1931年 | 1932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936年 |
纪年: | 辛未年(羊年);民國二十年;日本昭和六年;越南保大六年 |
1931年日曆表
大事记
- 全球爆發經濟大蕭條
- 1月1日——中华民国实现关税自主,并裁撤厘金;國共戰爭-東韶戰鬥展開。
- 1月3日——紅一方面軍在東韶從西、南、北向譚道源師發起猛攻,至下午,紅軍突破譚師陣線,形成合圍之勢,譚率殘部突圍東逃,是役譚師被殲大半,團長黃敬、團附譚濟康被擊斃,棄步槍千餘支,機槍40餘挺,至此對江西紅軍發動之第一次「圍剿」結束[1]:3758。國共戰爭-東韶戰鬥結束。
- 1月17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作家聯盟中五位作家柔石、李求實、殷夫、胡也頻、馮鏗於中國國民黨的大搜捕中在上海被捕。
- 2月13日——抚顺三千矿工死于事故。
- 4月1日——何應欽奉蔣介石命率部隊20餘萬人,對江西中央蘇區紅軍第二次「圍剿」,採用「穩札穩打,步步為營」之作戰方針,兵分四路進迫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張國燾、少共鄂豫皖中央分書記陳昌浩,由上海啟程赴鄂豫皖蘇區,4月14日到達黃安七里坪,旋即布置紅四方面軍以一部兵力肅清蘇區顧敬之團匪,打通商城至光山之聯繫,主力準備截斷國軍長江防線,配合中央紅軍第二次反「圍剿」[1]:3807。
- 4月9日——紐約帝國大廈落成。
- 4月11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國建立。
- 5月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召開臨時全體會議,通過《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草案》及《首都建設案》,張學良列席並在會上發言,表示對北方治安負完全責任;汪精衛通電中國國民黨海內外各黨部,略謂蔣介石禍黨禍國,「暴橫日甚,言之痛心」,現廣東方面奮起討蔣,「事變至此,宜即依據總章,召集臨時全國代表大會,解決一切」;蔣介石在國民政府紀念周報告,略謂古應芬等通電,似以監委資格彈劾本人,而手續不合,似別有作用,本人對此電決不計較,如有武人弄兵,相信中央可不用一兵,在最短期內平亂,不虞動搖時局;中央銀行奉國民政府令於是日起發行「海關金單位兌換券」(簡稱「關金券」),專供繳納關稅之用[1]:3825-3826。
- 5月5日——國民會議在南京開幕[1]:3830。
- 5月6日——出席國民會議之全體代表由蔣介石帶領冒大雨前往中山陵謁陵,並在陵前宣誓,誓畢,一一在誓詞上簽名蓋章;國民會議預備會議選定張繼、戴季陶、吳鐵城、周作民、林植夫、陳立夫、劉純一(女)及中國國民黨中央推派之于右任、國民政府推派之張學良共9人組成大會主席團[1]:3830。
- 5月8日——國民會議舉行第一次大會,于右任主席,討論《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草案》,蔣介石講演「約法」意義,戴季陶報告「約法」起草經過[1]:3831。
- 5月28日——國共戰爭-黃安戰鬥展開。
- 5月29日——蔣介石發動之對江西中央蘇區之第二次大「圍剿」被紅軍完全打破,15天內,紅軍由西向東橫掃700里,共殲敵3萬餘人[1]:3845。
- 6月7日——國共戰爭-黃安戰鬥結束。
- 6月13日——日本政府經天皇批准正式公布內田康哉為南滿鐵路株式會社總裁,江口定條為副總裁[1]:3859。
- 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在上海被捕,3天后枪决,陈绍禹(王明)继任。
- 6月26日——中国东北興安屯墾軍第三團關玉衡部第三連連長寧文龍在該部防區將進行間諜活動之日本現役軍官中村震太郎大尉及隨從三人在四方台附近拘獲,經搜查審訊,中村等間諜罪證確鑿,6月26日夜關玉衡下令將中村等4人處死,為保密計,並焚屍滅迹,所有證物均送往北平呈報張學良[1]:3867。
- 7月1日——蔣介石在南昌行營發出第三次「圍剿」江西蘇區紅軍之命令,蔣自任「圍剿」軍總司令,何應欽為前線總司令,聘用英、日、德軍事顧問,調集30萬國軍採取「長驅直入」之戰略,即日開始行動,何應欽之左翼集團軍趙觀濤部、陳誠部及衛立煌部向南城以北地區攻擊前進,陳銘樞之右翼集團軍上官雲相部由永豐向沙溪前進,孫連仲部由招携向寧都、黃石之線推進:上海地產經理處開業[1]:3871-3872。
- 7月2日——晨,萬寶山受害農民400餘人前往馬家口哨口繼續平溝[1]:3872。
- 7月3日——日人在朝鲜煽動排华暴動[1]:3873。
- 7月6日——張學良電東北政務委員會稱:「此時如與日本開戰,我方必敗,敗則日方將我要求割地款,東北將萬劫不復,亟宜避免衝突,以公理為周旋。」[1]:3875
- 7月12日——蔣介石密電張學良,對日軍在東北之挑釁,須極力忍耐,勿生事端,「此非對日作戰之時」[1]:3878。
- 陈绍禹赴苏联任中国共产党驻第三国际代表团长,秦邦宪接替陈绍禹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
- 9月15日——國共戰爭-方石嶺戰鬥。
- 9月18日——发生九一八事變,日本关东军进攻奉天省沈阳北大营,并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全境。
- 12月5日——莫斯科基督救世主人主教座堂被爆破拆卸。
出生
- 1月2日——海部俊樹,日本總理
- 1月5日——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捷克鋼琴家
- 1月10日——聂阿兹,马来西亚吉兰丹州第12任州务大臣(2015年逝世)
- 1月12日——姚文元,中國政治人物,「四人幫」之一。(2005年逝世)
- 1月16日——約翰內斯·勞,第8任德國聯邦總統(2006年逝世)
- 1月16日——祈理士,香港律政司
- 1月18日——全斗煥,韓國總統
- 1月22日——聖嚴法師,中華民國法鼓山創辦人,宗教家(2009年逝世)
- 1月19日——明石康,联合国副秘书
- 2月1日——鮑裡斯·葉爾欽,俄羅斯首任民選總統(2007年逝世)
- 2月4日——伊莎貝爾·裴隆,阿根廷總統,胡安·裴隆之妻。
- 2月28日——司徒華,曾任香港立法會議會,創辦民主黨及支聯會。(2011年逝世)
- 3月6日——哈爾·尼達姆,美國男演員(2013年逝世)
- 4月15日——張光直,人類學家(2001年逝世)
- 7月10日——張忠謀,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創辦人
- 7月10日——艾麗斯·孟洛,加拿大女作家
- 7月27日——乔森潘,赤柬首領,因危害人類罪被判終身監禁。
- 9月16日——周驄,香港男演員。
- 10月19日——馬諾洛·埃斯科瓦爾,西班牙歌手、演員
- 10月15日——姆瓦伊·齐贝吉,肯亞總統
- 11月30日——布鲁斯·穆雷,美國行星科學家、地質學家(2013年逝世)
- 12月4日——湛保庶,香港衛生福利司、醫院管理局秘書長(2013年逝世)
逝世
- 4月5日——嘎达梅林,蒙古族英雄,戰死(1892年出生)
- 5月9日——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物理学家
- 6月24日——向忠發,中國共產黨前總書記
- 8月4日——蔡和森,中國共產黨革命烈士
- 10月18日——托马斯·爱迪生,美國人,世界著明发明家[1]:3958、企业家。
- 11月18日——威廉·莫格福德·哈姆勒特,澳大利亚化学家(1850年出生)
- 11月19日-徐志摩,飞机失事去世,诗人,散文作家。
诺贝尔奖
(第4届,1932年颁发)
-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壮志千秋》(Cimarron)
-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诺曼·陶罗格(Norman Taurog)《淘哥儿》
-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里昂纳·巴里摩尔(Lionel Barrymore)《自由花》
-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玛丽·德雷斯勒(Marie Dressler)《拯女记》
-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未设此项奖
- 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未设此项奖
(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成立單位
- 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成立(今國立成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