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渠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坐标:44°9′48.44″N 87°31′53.70″E / 44.1634556°N 87.5315833°E
五家渠市 | |
---|---|
县级市 | |
![]() 五家渠市的地理位置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
区划类别 | 县级市 |
区划代码 | 659004 |
建置时间 | 2004年1月19日 |
政府驻地 | 人民路街道 |
现任市委书记 | 马新平 |
现任市长 | 张顺帮 |
下级行政区 | 3 |
总面积 | 742 平方千米 |
总人口(2013年) | 9万 |
时区 | UTC+8(北京时间) |
邮政编码 | 831300 |
电话区号 | +86 |
车牌首号 | 新B |
網站:五家渠市政府网 |
五家渠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实行“师市合一”,位于新疆北部,乌鲁木齐以北,准噶尔盆地南端,邻近城市有昌吉市、乌鲁木齐市。2014年,五家渠市域面积740平方公里,人口9万人,城区25平方公里。
主要历史[编辑]
清末民初有杨、冯、杜等5户人家,为种地从老龙河引出一条水渠,人称“五家渠”。
- 1951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冬耕队到此开荒。
- 1952年3月,十七师师长程税长率队勘察修筑水库,“五家渠”开始被作为地名使用。
- 1953年11月,十七师更名为农六师,师部由迪化迁至五家渠。五家渠当时为三五户人家的自然村落。农六师所属的猛进农场在五家渠南北一带开荒生产,八一农场在乾德县梧桐窝子一带开荒生产,十六团农场在蔡家湖一带开荒生产(地跨乾德、昌吉两县)。
- 1954年2月,乾德县更名为米泉县,同年7月昌吉回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改为昌吉回族自治州),五家渠地区属昌吉回族自治区(州)管辖的米泉县和昌吉县。1983年和1997年昌吉、米泉分别撤县设市,五家渠仍属两市管辖。
- 2004年1月19日,五家渠市成立,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按师市合一体制进行管理,也称六师五家渠市[1]。
行政区划[编辑]
军垦路街道、青湖路街道、人民路街道、梧桐镇、蔡家湖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〇一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〇二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〇三团。
交通状况[编辑]
、 211县道
、 102省道
教育[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 ^ 五家渠市概况. 五家渠市政府.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 ^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五家渠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外部链接[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