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河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埃阿斯-司馬克留言 | 贡献2010年2月10日 (三) 04:13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河套黄河中上游两岸的平原高原地区,因农业灌溉发达,又称河套灌区

地理

河套,位于北纬37度线以北,一般指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包括银川平原(宁夏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今分属宁夏内蒙古陕西黄河在这里先沿着贺兰山向北,再由于阴山阻挡向东,后沿着吕梁山向南,形成“几”字狀,故称“河套”。

河套平原一般分为青铜峡宁夏石嘴山之间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和内蒙古部分的“东套”。有时“河套平原”被用于仅指东套,和银川平原并列。东套又分为巴彦高勒西山咀之间的巴彦淖尔平原,又称“後套”,和包头呼和浩特喇嘛湾之间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有时河套平原称河套—土默川平原

历史

春秋之前,属於北狄匈奴人生活在河套。战国前期,赵国赵武灵王把版图延伸到陰山山脈,设立了云中郡,位於土默川平原东部。秦朝统一中原後,派蒙恬率十万大军在前215年前214年匈奴逐出河套,迁徙三万户到那里戍边,设云中九原两郡。秦二世二年(前209年)移民都返回中原,匈奴又佔領河套。

西汉时,前127年汉武帝卫青云中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二王,佔領「河间」,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议在河套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禦和进攻匈奴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当年即置朔方郡(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和五原郡(今包头西)。前125年西河郡(今陕西府谷西北)。河套地区还包括之前的云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当时的人们引黄河灌溉,当地农业迅速发展,经济繁荣。

汉宣帝在位时代,归附汉朝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历经东汉初的丧乱一度萎缩后到东汉全盛时代这里重新被中原王朝占领,之後魏晋五胡乱华时代,河套地区是华北和塞北多个胡人游牧部落联盟的部族政权争夺的重地。北朝隋唐时的很长时间内这里一度被重新农垦,比如唐诗中有「贺兰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中晚唐五代时河套先后被回鹘西夏辽国金国所分别佔有。在元明清时,河套以畜牧为主。清朝末期陕西山西的一部分人开始迁到塞外,河套地区开始成为西北最重要的农业区。民國抗日时期,国军将领傅作义屯守於此,兴修水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後这里的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经济

俗语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後套”。河套地区土壤肥沃,灌溉系统发达,适合种植小麦水稻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作物,一向是西北最主要的农业区。今天,河套地区被称为“塞外米粮川”。河套地区的畜牧业水产业也很发达。

河套还蕴藏着石墨石棉稀土等多种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