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摩星嶺要塞

坐标22°16′37″N 114°07′23″E / 22.27694°N 114.12306°E / 22.27694; 114.1230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Roylai133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28日 (一) 09:3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一座炮台的遺址

摩星嶺要塞,或稱摩星嶺炮台,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摩星嶺山頂及山腰一帶的軍事要塞[1],曾在香港保衛戰期間守衛香港島西部,現時僅餘部份遺址[2]

歷史

1900年,英軍建議在摩星嶺興建防衛設施。摩星嶺要塞的建築工程於1909年展開,1911年大炮裝置完成,1912年全部建成,取代附近龍虎山松林炮台。要塞由營房、5個9.2吋口徑海防炮炮位、指揮總部、多座瞭望台與掩蔽體組成。摩星嶺炮台安裝有當時英軍岸防炮兵常用的9.2吋口徑後裝海防炮英语BL 9.2-inch Mk IX–X naval gun,仰角15度,射程約19公里,足以覆蓋整個維多利亞港西部海域。1930年代後期,其中兩門9.2吋口徑海防炮被轉移到新建成的赤柱炮台,赤柱炮台因為採用仰角增至35度的改良型炮座,射程增至27公里。摩星嶺要塞配合位於西高山的機槍堡,扼守著維多利亞港西部出入口及硫磺海峽等香港主要水道。1939年,為加強摩星嶺的防衛能力,附近再加建銀禧炮台

1941年12月8日,香港保衛戰爆發,摩星嶺要塞不斷受到日軍空襲和炮轟,炮台在炮戰中多次反擊侵佔九龍的日軍,並阻止日本海軍艦艇靠近香港島。12月16日,日軍出動重轟炸機隊大規模空襲香港島[3],位於山頂的指揮總部被炸彈擊中,但炸彈沒有爆炸,附近的60名守軍得以生還。12月25日下午,總督楊慕琦決定投降,守軍將殘餘設施炸毀後才放棄要塞。

資料圖片

參見

鄰近炮台

香港島其他炮台

參考資料

  1. ^ 周日休遊:摩星嶺軍城遺事. 蘋果日報. 2013-02-17. 
  2. ^ 摩星嶺45分鐘登山頂 港島觀夕陽首選. 香港經濟日報. 2016-09-30. 
  3. ^ 鄺智文; 蔡耀倫. 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 香港: 天地圖書. 2013-09: 168–169. ISBN 9789888254347. 
參考書籍

外部連結

  • 二次大戰. 摩星嶺之友. 6月6日. 
  • 歷史遺跡. 摩星嶺之友. 6月6日. 
  • 摩星嶺 怨氣山頭. 太陽報網頁. 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