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ommylung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18日 (日) 06:41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
塔石廣場重建前「八間屋」之一的文化局大樓
道路長度[convert: 無效數字]
地點 澳門望德堂區
起點水坑尾街、東望洋街
終點美副將大馬路

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葡萄牙語:Avenida do Conselheiro Ferreira de Almeida)又名荷蘭園大馬路荷蘭園正街,位於澳門半島中部,東北—西南走向。南端在東望洋街口接水坑尾街,北端至美副將大馬路,全長約1,030米。是澳門半島重要的南北通道。

簡介

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這裡興建了八座兩層貴族式的住宅和學校,為澳門新古典主義風格影響下最有代表性的建築群,被稱為「八間屋」。這八間屋包括現今的文化局塔石衛生中心中央圖書館歷史檔案館塔石藝文館以及利氏學社等。而盧廉若公園則在馬路中段西側。可是1990年代開始呈衰落態勢。於是政府在2005年把塔石球場改建為塔石廣場,以帶動旅客聚集消費。

沿途街道 (從北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