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a128050479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2日 (二) 10:2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橫山鄉
Hengshan Township
舊稱:九讚頭
橫山鄉位置圖
坐标:24°55′N 121°00′E / 24.92°N 121°E / 24.92; 121
國家 中華民國
臺灣省
上級區劃新竹縣
下級區劃11150
政府
 • 行政机构橫山鄉公所
(立法機關:橫山鄉民代表會
 • 鄉長張志弘橫山鄉鄉長列表)
面积
 • 总计66.3502 平方公里(25.6180 平方英里)
海拔327 公尺(1,073 英尺)
人口(2024年4月)(4,406戶)
 • 總計12,102人
 • 排名9
 • 密度182人/平方公里(472人/平方英里)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郵遞區號312
戶政資料代碼10004080
毗鄰關西鎮芎林鄉竹東鎮五峰鄉尖石鄉
網站http://www.hchst.gov.tw/

橫山鄉臺灣客家語海陸腔:vang sanˋ hiongˋ)為台灣新竹縣的一個,位於新竹縣中央。知名景點內灣位於此區內灣村,包含內灣老街內灣車站、內灣吊橋、內灣派出所及劉興欽漫畫暨發明展覽館

橫山鄉曾屬臺灣的無醫鄉之一,過去鄉內僅有一間衛生所可提供醫療服務。目前鄉內已設有「橫山庄診所」,於2018年初成立。[1]

地名

來源

橫山為大山背山,橫山鄉古名「橫山聯興庄」。

橫山由來是從芎林、石壁潭遠望,眼前一座有橫臥山頭,如屏障橫陳,而有橫山之稱。[2]

歷史

橫山鄉的開發,由清乾隆年間至光緒年間的開墾,近百年的拓墾,在閩、客、平埔族人的合作下,在設隘防範、水患不斷的情形,亦逐漸地將橫山地區開墾完成。

開墾沿革

清乾隆五十五年(1785年),終於有福建晉江人陳長順率子福成渡台,東向進墾鹿寮坑(今芎林鄉華龍村)、沙坑(今橫山鄉沙坑村)、大平地 (橫山鄉沙坑村太平)、新城(今關西鎮南新里新城)、石門(同鎮新富里)一帶。[3]

「清嘉慶九年(年1804),廣東饒平人劉子謙,由九芎林石壁潭(今芎林鄉石潭村),進墾大肚荒埔(今橫山鄉大肚村)。又進而開南窩至芎蕉湖一帶(均在今橫山鄉豐田村),於地設隘寮六座,隘丁二十四人以為防禦。」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九讚頭(今橫山鄉新興村)、山豬湖碧潭(今芎林鄉秀湖村、石潭村)、水坑(芎林鄉水坑村)、南河(今橫山鄉力行村南河)、燥坑(今芎林鄉新鳳村)、上、下橫坑(今關西鎮上林里、新力里),山豬湖墾戶劉引源、新興莊(今關西鎮北山、南山一帶)墾護衛壽宗等,為「生番」侵櫌,爰與眾莊籌議,由陳長順為首,招佃承墾,由南河及九讚頭起,至水坑、下橫坑止,所有為墾餘埔及山林,並任其起蓋隘寮,就地耕墾,幕丁防守,以保附近住民。清嘉慶末,陳長順之子福成,進墾沙坑(今橫山鄉沙坑村)至白石湖 (今橫山鄉力行村南河)一帶。」[4]

轄區隸屬

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至乾隆中葉屬竹塹堡,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則隸屬淡水廳東廂二十五庄,至光緒年間則改隸竹北一堡。

日治時代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屬臺北新竹支廳改隸竹北一堡,至大正九年(1920年)隸屬新竹州竹東郡橫山庄。

戰後初期為省轄新竹市及新竹縣竹東區橫山鄉,民國35年(1946年)起改称為新竹縣橫山鄉至今。 [2]

地理

橫山鄉全鄉東西寬約13.8公里,南北長約14.2公里,總面積為66.35平方公里。

位置

橫山鄉位於新竹縣中央部位,東南與尖石、五峰相鄰,西北與芎林相接,東北與關西毗連,西面與竹東鎮隔溪為界,

中心位置:東經一百二十一度八分十五秒。北緯二十四度四十三分三十三秒。

地形

橫山鄉靠近雪山山脈,全鄉為平原、山岳、丘陵、河谷所構成。主要分成三個地帶:

  • 平原地帶:為油羅溪及頭前溪、上坪溪之河谷平原,為本鄉主要農業區。
  • 丘陵地帶:包括沙坑丘陵、十分寮丘陵、白石湖丘陵及山岳地區以北海拔500公尺以下之廣大地區,為旱作之主要產地。
  • 山岳地帶:分佈本鄉南方在標高500公尺以上的山地,境內寺廟果園甚豐,林木茂密,屬於台灣西部衝上斷層山地之中央山脈及雪山山脈之中段。

地質

土壤分佈與地形有密切關係。

  • 淺山低丘陵地帶,坡度較緩。
  • 地形安定之處以黃壤為主。
  • 在地形稍陡之地,則以崩積土較多。
  • 在山地則以石質土為主,平原山澗台地則以沖積土。

部落

擁有大樹龍、大寮、新路坪、新公館、大空殼、騎龍、四份壢等部落,總稱大山背。

氣候

雨量

五至六月是梅雨期。 七至八月雖是旱季,降雨日數最少,但颱風卻常帶來雨量。 九月中旬至十一月是東北季風,加上颱風環流的雙重影響,暴雨頻仍。 十二月至翌年四月則有東北季風帶來的綿綿細雨,全年均雨量豐沛。

平均雨量

油羅溪及頭前溪、上坪溪二旁之平原,年雨量在1600公厘左右。 雨量隨地是高地而變化,地勢越高地形雨作用越盛,雨量越豐。

氣溫

橫山鄉境內均位於北迴歸線以北,屬副熱帶氣候;

海上有濕度極高之黑潮經過,且四季中,夏長而冬短,橫山鄉之年均溫為攝氏22.2度,平均最高溫為攝氏26度,平均最低溫為攝氏19.2度。

風向

新竹地區風向大致可分為兩季,十月至翌年四月大致吹東北風,四月至十月則吹西南風,但因本地區經年季風盛行本地,冬季受到蒙古高壓帶氣流南下吹送影響,寒冷乾燥,本區盛行東北風。

濕度

年平均相對溼度約在80﹪~90﹪之間,全年溼度相差不大,顯示本鄉屬於濕潤氣候區。

日照

年總和平均日照時數為一、九七五小時,平均每日得五.四一小時。

四季之日照時數:

  • 夏季之七七一.二小時。
  • 秋季之五六七.九小時。
  • 春季之三五二.六小時。
  • 冬季之三一八.三小時。

歷任鄉長

  • 溫安楨(官派)
  • 詹德亮(官派)
  • 劉崧生(鄉代表選出)
  • 蔡錦榮(鄉代表選出)
  • 第1-3屆范秉増(民選首任)
  • 第4屆戴榮碧
  • 第5屆古義汶
  • 第6-7屆張阿旺
  • 第8-9屆邱坤芳
  • 第10屆羅榮照
  • 第11屆古榮耀
  • 第12屆溫文結
  • 第13屆古榮耀
  • 第14-15屆溫文結(因案褫奪公權,解職)
  • 曾能穎(代理)
  • 第16-17屆古榮耀
  • 第18屆張志弘

人口及行政區劃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19,130—    
1986 17,328−9.4%
1991 15,922−8.1%
1996 15,539−2.4%
2001 15,086−2.9%
2006 14,797−1.9%
2011 14,200−4.0%
2016 13,298−6.4%
來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橫山鄉行政區劃

本鄉行政區域劃分為十一個村:

  • 橫山村(七•一九二六平方公里)。
  • 田寮村(七•六六三二平方公里)。
  • 南昌村(八•○六六四平方公里)。
  • 豐鄉村(五•○三八二平方公里)。
  • 豐田村(六•一三一○平方公里)。
  • 內灣村(四•六二四七平方公里)。
  • 力行村(七•三三九二平方公里)。
  • 福興村(六•二三八五平方公里)。
  • 沙坑村(六•三六二八平方公里)。
  • 新興村(三•六八五一平方公里)。
  • 大肚村(四•○○八五平方公里)。

戶政人口

  • 2013.10資料[5]
村名 鄰數 戶數 男人口數 女人口數 總人口數 備註
力行村 14 342 546 491 1037
大肚村 12 548 1021 916 1937
內灣村 16 448 633 514 1147 面積4.6平方公里,密度255.22人/平方公里
田寮村 13 321 587 439 1026
沙坑村 19 404 644 551 1195
南昌村 12 123 169 94 263
新興村 14 596 996 897 1893
福興村 11 209 323 232 555
橫山村 23 1269 2234 1913 4147
豐田村 9 143 210 190 400
豐鄉村 9 123 147 112 259
村里合計 152 4526 7510 6349 13859

交通

橫山鄉九讚頭車站

鐵路

臺灣鐵路管理局

公路

客運

  • 新竹客運
    • 【5614】新竹-六家-芎林-下店子-香園窩口-九讚頭
    • 【5625】竹東-下公館-橫山-香園窩口-九讚頭-十分寮-內灣-尖石-梅花-那羅
    • 【5631】竹東-下店子-香園窩口-九讚頭-十分寮-內灣-尖石-水田-煤源-八五山
    • 【5634】竹東-下公館-橫山-香園窩口-九讚頭-十分寮-關西-龍潭-山子頂-中壢
    • 【5635】竹東-下公館-橫山-香園窩口-頭份林

教育

大專院校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地方特色

旅遊

參考文獻

  1. ^ 新竹有個鄉鎮沒診所 熱血醫師來了
  2. ^ 2.0 2.1 橫山地名由來
  3. ^ 新竹縣治
  4. ^ 盛清沂撰編之〈新竹‧苗栗‧桃園 三線地區開闢史〉
  5. ^ 103-9月橫山鄉戶政事務所-人口統計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