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本文屬於客家系列的一部份 |
---|
客家支系(客家地區) |
贛南系(贛州) - 粵東系(梅州、惠州、韶州) 新界原居民(香港) - 閩西系(汀州) - 臺灣系(臺灣) |
客家語言 |
梅縣話 - 𠊎話 - 土廣東話 - 懷遠話 臺灣話 - 香港客家話 - 平婆話 |
客家文化 |
文學 - 飲食 音樂 - 流行音樂 - 山歌 - 八音 |
客家表現藝術 |
舞麒麟 - 採茶戲(三腳採茶戲) - 平安戲(收冬戲) 木偶戲 - 廣東漢劇 |
客家建築 |
土樓- 圍屋-敬字亭-祠堂 |
客家武術 |
龍形拳 - 流民拳 - 白眉派 - 周家螳螂拳 朱家教 - 布雞拳 - 金鷹拳 |
客家信仰 |
菩薩 - 三界爺 - 民主公王 - 土地伯公 龍神 - 三山國王 - 漢帝 - 定光古佛 - 慚愧祖師 五顯大帝 - 義民爺 - 仙姬娘 |
客家傳媒 |
梅州電視台 - 客家電視台 - 惠州市廣播電視台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客家之聲 - 大漢之音電台 寶島客家廣播電台 - 新客家電台 - 苗栗客家文化廣播電台 高屏溪廣播電台 |
臺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是指依照中華民國客家基本法第6條規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對客家人口達三分之一以上之鄉(鎮、市、區),列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以客語為主要通行語言之一,客家人口達二分之一以上之鄉(鎮、市、區),應以客語為主要通行語。加強客家語言、文化與文化產業之傳承及發揚所劃定的區域。詳細的客語腔調分佈請參見臺灣客家語。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首次公布臺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是依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1]》,以中華民國100年2月25日客會企字第1000002677號公告發布[2],該次公告的效力自公告時起至下一次公告時止。首次公布當中,公告包含了11個直轄市、縣(市),共69個鄉(鎮、市、區)。在2017年的公告當中,客家區的數量微增到70個鄉(鎮、市、區)[3]。
這些客家重點地區的整體地理特色是: 主要集中於桃竹苗地區,以及南部近山地區,東部縱谷平原區亦佔有一定數量,總體來說聚集於與淺山丘陵地周遭,比較特別的例外是雲林縣崙背鄉,在以閩語族群為大宗的中南部平原內,唯一客家人數偏多的鄉。
直轄市、縣(市) | 客家人口達二分之一以上 之鄉(鎮、市、區)[1] |
客家人口達三分之一以上 之鄉(鎮、市、區)[1] |
小計 |
---|---|---|---|
桃園市 | 中壢區、楊梅區、龍潭區、平鎮區、新屋區 | 觀音區、大溪區[3]、大園區 | 8 |
新竹縣 | 竹北市、竹東鎮、新埔鎮、關西鎮、湖口鄉、新豐鄉、芎林鄉、橫山鄉、北埔鄉、寶山鄉、峨眉鄉 | 11 | |
新竹市 | 東區、香山區 | 2 | |
苗栗縣(全縣) | 苗栗市、頭份市、卓蘭鎮、大湖鄉、公館鄉、銅鑼鄉、南庄鄉、頭屋鄉、三義鄉、西湖鄉、造橋鄉、三灣鄉、獅潭鄉 | 泰安鄉、竹南鎮、通霄鎮、苑裡鎮、後龍鎮 | 18 |
臺中市 | 東勢區 | 新社區、石岡區、和平區、豐原區 | 5 |
南投縣 | 國姓鄉 | 水里鄉 | 2 |
雲林縣 | 崙背鄉 | 1 | |
高雄市 | 美濃區、杉林區 | 六龜區、甲仙區 | 4 |
屏東縣 | 麟洛鄉、萬巒鄉、內埔鄉、竹田鄉、新埤鄉 | 長治鄉、高樹鄉、佳冬鄉 | 8 |
花蓮縣 | 鳳林鎮、富里鄉 | 玉里鎮、吉安鄉、瑞穗鄉、壽豐鄉、花蓮市、光復鄉 | 8 |
臺東縣 | 關山鎮、鹿野鄉、池上鄉 | 3 |
參考資料[编辑]
- ^ 1.0 1.1 1.2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
- ^ 公告新竹縣北埔鄉等69個鄉(鎮、市、區)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中華民國100年2月25日客會企字第1000002677號公告)
- ^ 3.0 3.1 公告新增桃園市大溪區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中華民國106年2月24日客會綜字第1060002892號公告)
相關條目[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繁体中文)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 (繁体中文)客庄氣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