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极地战嚎3:血龙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优良条目极地战嚎3:血龙因符合标准而获列入优良条目。如有需要,请勇于更新页面如条目不再达标可提出重新评选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23年7月15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23年8月22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23年7月7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字段。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当前状态:优良条目
电子游戏专题 获评优良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电子游戏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电子游戏内容。您若有意参与,欢迎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优良级优良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获评优良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低重要度


未通过的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优良条目评选[编辑]

极地战嚎3:血龙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电子游戏-21世纪电子游戏-10年代,提名人:Zheengzjjin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2:32 (UTC)[回复]
投票期:2023年7月8日 (六) 02:32 (UTC)至2023年7月15日 (六) 02:32 (UTC)
下次可提名时间:2023年8月14日 (一) 02:33 (UTC)起
请记得为当选条目撰写简介页面,如此当选条目才有可能出现在首页。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大部分参考英文维基百科翻译,相信已符合标准Zheengzjjin留言2023年7月8日 (六) 02:32 (UTC)[回复]
  • 何故不翻译英维开发一节余下五段正文?另“澳大利亚Synthwave二人组Power Glove为该游戏制作了音乐”无来源佐证。--冰融s ✉TALK 2023年7月8日 (六) 05:01 (UTC)[回复]
  • 现在内容和优良标准3a(包含主题的主要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 剧情介绍像是仅写了开头,没有完整介绍故事主线。所以寇特和布朗最终战胜斯隆上校了吗?条目没有交代。
    • 开发章节以“并给了埃文斯六个月的时间开发”来收束,看起来像是没有写完。因为一般而言,条目会接着叙述埃文斯团队在这半年开发期中具体做了何事。但是本节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然后就戛然而止了。
    • 评价章节不能缺少游戏性方面的媒体评价,但是条目仅论述了剧情方面的反响。
    虽然未必要像英维说的那样细,但该有的面向还是必须涉及。当然,完整翻译英维的确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简单方式。
    条目其他方面也需要改善(比如序言章节没有概括评价部分)。但这都是后话,条目不完整是眼下最紧要的问题。--洛普利宁 2023年7月8日 (六) 06:40 (UTC)[回复]
  • (:)回应:以上问题均已改善,望两位再次检查。--Zheengzjjin留言2023年7月9日 (日) 01:47 (UTC)[回复]
  • 条目基本完成了,现在让我们开始评审。
    • 序言——
      • 《极地战嚎3:血龙》是由育碧蒙特利尔开发并由育碧在2013年发行于PlayStation 3、Microsoft Windows、Xbox 360的动作冒险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 建议拆成几个小句,如“《极地战嚎3:血龙》是2013动作冒险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由育碧蒙特利尔开发、育碧发行,对应PlayStation 3、Microsoft Windows和Xbox 360平台。”
      • 建议按照正文目录的顺序重整序言。即将第二段(即玩法和情节相关)接到第一段“也是孤岛惊魂系列第八部作品”后面。第一段的后半部分(即开发相关)单独拆成一段。
      • 该游戏是对1980年代动作片、动画片和电子游戏的复古未来主义的模仿,例如《幽灵赛车手》和《魔鬼终结者》,以及最近的电影《激动战士MAN勃哥》和《携枪流浪汉》等。 — 前半句举的两个例子都是电影,而且整个句子语法不正确。可改成“游戏深受《幽灵赛车手》、《魔鬼终结者》等1980年代复古未来主义动作片的影响,亦借鉴了《激动战士MAN勃哥》、《携枪流浪汉》等新电影。”
      • 《极地战嚎3:血龙》于2013年4月30日在PlayStation 3上发布,并于2013年5月1日在Windows和Xbox 360上发布。 — 这句可以删除。序言章节的发行时间一般只提年份,不用精确到日。
      • 并因其游戏玩法、配乐及其1980年代的影响力而受到称赞,但对于游戏的幽默评价存在分歧 — “媒体普遍称赞游戏玩法、配乐和1980年代画风,但就作品中的幽默意见两极”。
    • 游戏玩法——
      • 在一座无名岛上以各种手段实现目标 — 不理解“以各种手段实现目标”想传达的意思。可否换成比较具体的文字,比如“在无名岛上使用各类武器与敌人作战”?
      • 该游戏具有简化的角色升级系统 — “游戏有简易的角色等级系统”?
      • 杀死敌人可以从他们的身上搜刮到心脏,血龙会被心脏吸引,玩家可以丢出这些心脏到敌人或动物附近以吸引血龙攻击他们,这将有助于玩家消灭附近的敌人 — “玩家杀死敌人时可以拿取他们的心脏,而血龙会被心脏吸引;因此玩家可将心脏丢到敌人或动物附近,引诱血龙攻击敌方,从而降低战斗难度”。
      • 玩家也可以利用步行或汽车、滑翔翼、船探索世界 — “玩家可以徒步或驾驶汽车、滑翔翼、船探索世界”
      • 在这座岛上,共有12盘VHS磁带和32台CRT电视可供玩家收集。 — 磁带和显像管电视对游戏流程有什么重要影响?(尤其是条目还指明了具体数字)如果是致敬80年代的要素,或许应该在评价部分提到?
    • 剧情——
      • 2007年,世界正在遭受1990年代美国和俄罗斯之间核战争的后果,东方与西方的斗争已经肆虐数个世代 — “2007年,肆虐数个世代的东西方之争仍在持续,十余年前美国和俄罗斯的核战创伤还未抚平”似乎稍好一些。
      • 却被神秘组织改造成半人半机械的美国制第四型改造人突击队的网络指挥官 — “神秘组织”“第四型改造人突击队”这些限定词对理解故事主体很重要吗?如果不影响则建议删除,句子定语太长不好读懂。
    先看了前两节。--洛普利宁 2023年7月9日 (日) 05:17 (UTC)[回复]
    (:)回应:已根据阁下的建议进行了修改,望再次检查。--Zheengzjjin留言2023年7月9日 (日) 07:53 (UTC)[回复]
    我先往后看了。全部看完再重头读一遍。--洛普利宁 2023年7月9日 (日) 12:38 (UTC)[回复]
    • 开发——
      • 如两个小标题所示,建议大标题改为“开发与发行”。
      • 当时,育碧正在尝试一种新的方式来为其游戏发布可下载内容(DLC) — 宜说明他们的新思路是吸引新玩家,避免DLC过于粉丝向。这样读者就能理解为什么《血龙》要采用全新故事了。
      • 并放弃了《极地战嚎3》的故事、角色和整体基调 — 建议换种表述,如“制作与本体故事、角色、整体基调不同的DLC”。
      • 他为海伊讲述了一款以20世纪80年代为背景的游戏 — 故事背景是“1980年代”,还是“1980年代眼中的未来”?
      • 因为这种类型在电子游戏产业中的代表性不足 — “游戏领域此类型的代表作品不多”。
      • 育碧还邀请艾森纳参观他们的蒙特利尔办公室,集思广益,并阅读游戏剧本 — “育碧还请艾森纳前往公司的蒙特利尔办公室作客,参与头脑风暴并审阅游戏剧本”。
      • 配乐是在游戏开发的早期阶段制作的,因为埃文斯希望将配乐用作游戏开发的基准。埃文斯表示,这让团队能够更多地了解游戏所追求的氛围和基调。 — “埃文斯希望用配乐奠定游戏的游戏氛围和基调,因此音乐在开发早期即已着手制作”。
      • 之后埃文斯在电影《受害者》的问答环节中遇到了因饰演《魔鬼终结者》中的角色凯尔·瑞斯和《异形2》中的德韦恩·希克斯而闻名的麦可·宾恩,并决定聘请他为雷克斯配音 — 定语太长。“之后埃文斯在电影《受害者》的问答环节中遇到了麦可·宾恩。麦可曾饰演《魔鬼终结者》中的凯尔·瑞斯和《异形2》中的德韦恩·希克斯,埃文斯决定聘请他为雷克斯配音”会好一些。
      • 他最初不愿意与埃文斯会面,因为他在《异形:殖民军》中为希克斯配音的经历很不愉快,这是他在电子游戏中唯一的配音角色 — “但他此前唯一的电子游戏配音经历(为《异形:殖民军》的希克斯配音)很不愉快,因此起初不愿同埃文斯会面”?
      • 宾恩在遇见埃文斯后改变了主意,因为他发现20世纪80年代的影响让游戏实质上很有趣。 — “但会面后宾恩改变了主意,因为他发现仿20世纪80年代的风格的游戏很有趣”。
      • 宾恩补充说 — “宾恩还称”。
      • 游戏的设计目的是“有趣”、“愚蠢”和“诚实” — “愚蠢”“诚实”搭配设计目感觉不对。这里可说“游戏的关键词是“愚蠢”……”?
      • 被删除或显著简化 — “大幅简化”。
      • 而不会陷入地形 — “不会受地形限制”。
      • 由于团队的野心太大,游戏中的许多功能都被删除了 — “野心太大”有贬义色彩,可换成“团队的许多构思最终都未能实现”等说法。
      • 一个被删除的结局描述雷克斯吃掉了斯隆上校的心脏,然后变成一个巨人与一条巨大的龙战斗 — “游戏原定结局之一是雷克斯吃掉斯隆上校的心脏,变成巨人与一条巨龙战斗”
      • 2013年4月1日,育碧发布了《极地战嚎3:血龙》的官方预告片,导致许多人认为这是愚人节玩笑 — “但许多人认为这是玩笑”。
      • 2013年4月8日,该游戏在Xbox Live Marketplace发布 — 但是游戏不是5月1日发布吗……这里应该XBLM登记了游戏信息。
      • 2022年7月7日于Google Stadia上发布 — 缺引用。
    以上是开发一节。--洛普利宁 2023年7月9日 (日) 12:38 (UTC)[回复]
    (:)回应:已修正,十分感谢。--Zheengzjjin留言2023年7月9日 (日) 14:14 (UTC)[回复]
    • 评价——
      • 评论汇总网站Metacritic分别基于31、24、51条评论给予游戏PC版84/100、PlayStation 3版82/100、Xbox 360版80/100的评分,评价皆以正面为主 — 直接说获得“总体好评”即可。具体分数不用写在正文,右侧信息框就有。(老GA可能有在正文写分,现在不这么写了。)
      • 血龙不仅仅是对美好回忆的致敬,它本身也是一款很棒的游戏 — “血龙”如果是指游戏(而不是游戏中的物种),则应该加书名号。
      • 就像进入一个九岁男孩的头脑 — “头脑”指“脑海中”?
      • Joystiq的西南·库巴则将雷克斯‧寇特中士和毁灭公爵的主角Duke Nukem进行了比较 — 应该是把雷克斯比作Nukem公爵。
      • 像盾牌一样戴着它的愚蠢 — 是“拿愚蠢当挡箭牌”的意思吗?
      • Destructoid的吉姆·丝特琳及PC Gamer的艾力克斯·威尔特希尔(Alex Wiltshire)则对游戏中的幽默更为批评,丝特琳认为有些笑话“从值得傻笑到令人尴尬的紧张”,且表示“血龙毫不费力地保留了80年代的风格,但当它走得太远时,面具就会滑落,尤其是当对话循环和一遍又一遍地听到相同的、不那么有趣的俏皮话时”。而威尔特希尔则表示“尽管它付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努力,但它很少引起太多的微笑”。 — 一、这句好像应该放在上一段…… 二、Destructoid的引用丢了。 三、这部分建议这转述评测人的意思,原文强翻出来不好理解。比如“从值得傻笑到令人尴尬的紧张”和“但当它走得太远时,面具就会滑落”我都没get到点。
      • Polygon的亚瑟·吉斯认为《极地战嚎3:血龙》由于其较小的尺寸和简化的系统,使它成为一款更易于管理的游戏 — “更易于掌控的游戏”?
    以上是第一遍阅读。--洛普利宁 2023年7月9日 (日) 16:24 (UTC)[回复]
    (:)回应:已修正,谢谢您--Zheengzjjin留言2023年7月10日 (一) 06:14 (UTC)[回复]
  • 前面初步检查了一遍行文,现在我开始第二轮阅读。
    • 图像检查——
    • 来源检查——(抽查)
      • 一些来源的作者名填写不正确,如5、11、17、18、44、46、49,作者姓名里面混进去了“published”“Editor”等奇怪的字样。
      • 来源8 — playstationtrophies.org是可靠来源吗(而不是一个粉丝站)?
      • 来源11 — 通过。
      • 来源14 — 支持正文。但又看了一下,“underrepresented”翻译“代表性”似乎更好一些(这里应该是想表述“80年代风格在游戏领域没有作品代言”一类的意思)。
      • 来源30 — clouddosage.com是可靠来源吗,作者Jack Deslippe是游戏业内人士吗?
      • 来源34 — 基本支持正文。但是形容语言幽默时,“wit”在这里翻译成“风趣”而非“机智”比较好。
    先是两项基本检查。--洛普利宁 2023年7月10日 (一) 12:38 (UTC)[回复]
    • 序言——
      • 信息框中封面图注的游戏名未加书名号。
      • 游戏玩法与《极地战嚎3》非常相似,尽管主游戏中的几个系统被简化或删除,但它加入了名义上的血龙 — “资料片总体沿用了《极地战嚎3》的游戏机制,惟精简或删除了主游戏中的几个系统,并加入了“血龙”这一要素”更通顺一些。原文后面半句可以另起一句。
      • 游戏深受《幽灵赛车手》、《魔鬼终结者》等1980年代复古未来主义动作片的影响,亦借鉴了《激动战士MAN勃哥》、《携枪流浪汉》等新电影 — 重新阅读了一遍条目,所以我想再问一下,复古未来主义电影是指《携枪流浪汉》等新电影(2010年的电影复“1980年的未来风格电影”之古),还是真的确指1980年代的老动作片?
      • 其中《携枪流浪汉》的导演杰森·艾斯纳在与游戏总监迪恩·埃文斯(Dean Evans)成为朋友后成为了游戏的非正式顾问 — 过渡不太自然,建议换种表述。“游戏总监迪恩·埃文斯对《携枪流浪汉》表示欣赏,便与电影导演杰森·艾斯纳结交,并请他担任游戏的非正式顾问”或许能为你带来些想法。
      • 2021年12月16日在PlayStation 4、Microsoft Windows、和Xbox One上推出《极地战嚎3:血龙经典版》,可单独购买,也可供购买了《极地战嚎6》季票的玩家游玩。 — 句子有语病。序言不用说太细,“游戏重制版《极地战嚎3:血龙经典版》于2021年登陆PlayStation 4、Microsoft Windows和Xbox One平台”应该就够了。来源可以放到正文,序言保持清爽就好。
      • 评论家及媒体普遍称赞其游戏玩法、配乐和1980年代的画风 — “1980年代的画风”也可以理解为复古游戏8-bit图形,这里说1980年代的美学风格是否好些?
      • 该游戏为育碧带来了商业上的成功,截至2013年8月,该游戏已售出100万份。 — “游戏截至2013年8月售出100万份,就育碧而言属于商业成功”更简洁些。
      • 基于《极地战嚎3:血龙》制作的动画系列《激光鹰队长:血龙混音》计划于2023年秋季在Netflix上映 — “动画系列”指“动画连续剧”“动画剧集”之类?
    --洛普利宁 2023年7月10日 (一) 13:48 (UTC)[回复]
    (:)回应:已修改,谢谢您。另复古未来主义电影是实指1980年代的老动作片,只是借鉴了《激动战士MAN勃哥》、《携枪流浪汉》等电影。--Zheengzjjin留言2023年7月10日 (一) 14:42 (UTC)[回复]
    了解。--洛普利宁 2023年7月11日 (二) 14:24 (UTC)[回复]
    • 游戏玩法——
      • 也可以利用隐身避开敌人,掷骰子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或是利用大刀无声击杀敌人。也可以使用雷克斯的生化眼标记敌人。 — 一、句子最前面加个主语“玩家”,中间的句号改成逗号(生化眼那句如果独立成句,也加个主语“玩家”)。二、“标记敌人”指追踪敌人?
      • 血龙看不见任何东西,但他们可以从眼睛发射激光攻击且利用嗅觉捕食。 — 我感觉“眼睛发射激光攻击”更好。
      • 共有12盘VHS磁带和32台CRT电视等收藏品可供玩家收集 — 直接用“若干”代替具体数字,或者说“玩家可在世界各地收集VHS磁带和CRT电视”。这里不宜说具体数量,因为这对理解游戏不重要。
    • 剧情——
      • T.T.“蜘蛛”布朗 — 写成“T·T·“蜘蛛”布朗””。可见哈里·R·杜鲁门温德尔·H·福特等名称含首字母缩写的典范条目。
      • 前往一个无名岛调查斯隆上校(丹尼·布兰科·霍尔饰), — 结尾用句号。
      • 岛上漫游的“血龙”的血液 — 我最开始是把“血龙的血液”当成一个整体,然后理解成了“岛上漫游的血液”,并感觉这个搭配很奇怪。当然,如果其他编辑能一次性理解,那就OK。PS:这里是用火箭发射血龙之血吗?这里可否说得更具体一点,讲真我不是太好想象画面。
      • 在与卡莱尔博士的士兵和血龙战斗后,卡莱尔博士被他自己的人工智能杀死,它受到了虐待并出于报复而杀死了卡莱尔。 — 可以考虑换种思路表述,比如“打倒卡莱尔博士的士兵和血龙后,雷克斯来到来博士面前。然而,博士却被自己所虐待的人工智能杀死。”一类?
      • 可以让他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击败斯隆 — 删除“牺牲”,或把“牺牲自己的生命”改成“自我牺牲”。
      • 而达林则用紫色的眼睛和凶恶的眼神看着镜头 — 或许可以说“最后的画面中,达林转头向后看去,紫色的眼睛中露出凶光”。
    然后是玩法和剧情两段。--洛普利宁 2023年7月11日 (二) 14:18 (UTC)[回复]
    (:)回应:不好意思,血龙的血液那里是翻译错误。另AI杀死卡莱尔博士那里没有实际画面,无线电里传来一声卡莱尔的惨叫后他就死了。其他问题已修正。--Zheengzjjin留言2023年7月12日 (三) 10:39 (UTC)[回复]
    发现优良条目很少人来关注,那我也来帮忙看看其他人的。既然我们提名条目的问题相近,阁下也可以照着Jarodalien君所写的页面论述来修改(我已经照着改了,也欢迎来帮我看看条目现在通不通顺)。评价一节还有不少句子需要修改,与其洛普利宁君手把手帮忙,不如给钓竿让阁下看着指南修。改完以后可以ping我来评。--AOE信箱 2023年7月12日 (三) 12:54 (UTC)[回复]
    润色类问题要互相看效率才高。看自己的东西难找出来改进点--洛普利宁 2023年7月12日 (三) 14:08 (UTC)[回复]
    ,那么邀请两位阁下来帮我看看吧--AOE信箱 2023年7月12日 (三) 15:32 (UTC)[回复]
    • 开发与发行——
      • 我们非常努力地制作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剧本,接受这一点是很有趣的,勾选了很多比喻,并尝试创造一些真正非常残暴的东西。 — 整个句子不通顺。“勾选了很多比喻”也意义不明;看原文“tick off a lot of tropes”又对比了几个词典,个人感觉这里是在说运用了许多常见(甚至是用滥)的剧情元素。您可以到互助客栈集思广益,或拜访下翻译大师/专家。如果还是没有思路,那就先去掉引言框吧……
      • 育碧正在尝试一种新的方式来为其游戏的可下载内容以吸引新玩家, — 不合语法。“育碧正在尝试一种新的方式来为其游戏制作可下载内容,以期吸引新玩家。”我认为对GA来说可以接受。
      • 埃文斯请求艾森纳帮助他找到他们,艾森纳此前曾与两人在《携枪流浪汉》中合作过。 — 转折有些突兀。来源13(Corriea, Alexa Ray)有说the accompanying song... convinced Evans that getting Power Glove to score Blood Dragon。这里说明埃文斯对《携枪流浪汉》的配乐印象深刻,便经艾森纳搭桥找到了参与音乐制作的Power Glove会更好。
      • 但他此前唯一的电子游戏配音经历(为《异形:殖民军》的希克斯配音)很不愉快 — 前面的分句已经出现另外两个人了,所以这里的“他”换成“麦可”意思会更明确。
      • 宾恩将雷克斯描绘成“这有点像一个老了的人做了(消灭血龙)100次、1000次了” — 雷克斯干的事情是“消灭血龙百千回”,他本人像“(消灭血龙)100次、1000次的老人”。
      • 开发团队聚集在一起观看《机器战警》、《终极战士》和《幽灵赛车手》等电影 — 前面加个“将”。
      • 在早期预览活动中吹嘘拥有“一维的角色”、“可怕的故事”和“最少的情感” — “吹嘘”贬义色彩浓厚,不像百科全书用词。“自夸”稍微好一点,但也有贬义。直接他们“在活动的宣传中称……”?
      • 他进一步评论《极地战嚎3:血龙》“没有多大意义” — “他还称《极地战嚎3:血龙》‘不必合乎逻辑’”。
    --洛普利宁 2023年7月12日 (三) 14:06 (UTC)[回复]
    • 评价——
      • 这款滑稽、爆炸性的射击游戏继承了《孤岛惊魂3》枪战的所有元素,并赋予其风趣和夸张的乐趣 — “其”是指《孤岛惊魂3》、《孤岛惊魂3》的枪战、还是《血龙》自己?
      • 丝特琳认为游戏中的笑话从“值得令人傻笑”到“令人感到尴尬紧张” — 还是没明白“值得令人傻笑”的笑话是好笑还是不好笑……
      • 尽管我可能很挑剔,但我宁愿让血龙存在,也不愿根本不存在 — 这里的血龙指的是生物还是作品本身?这是在谈论剧情与设定,所以这句话是对游戏综合的评价,还是对剧情的评价? 如果是对游戏整体的评价,应该放到本节的首段。而且前面那句是在批评游戏,后面突然出来个“功大于过”的结论,感觉很突兀……
    以上是第二遍阅读的意见。评价部分的确是条目行文较为薄弱的一环。提名人可以用直白的语言转达作者的意思,不必每句都摘录原文。(尤其是各种用比喻的原文,本来是为了让文章生动的。译文接地气自然是好事,但如果单纯按字面翻译,中文读者很难明白要点,那结果就与目的背道而驰了。)当然,GA不是FA,只要行文不晦涩,即使有改进空间也能接受。--洛普利宁 2023年7月12日 (三) 15:08 (UTC)[回复]
    不太建议以逐句改善的方式评审,否则等于是帮忙修改了,给鱼不如给钓竿XD--AOE信箱 2023年7月12日 (三) 15:34 (UTC)[回复]
    GA这个层面就是应该逐句检查的啊,又不是乙级丙级条目简单看看就好……而且我也不喜欢抽一段发现问题,然后直接上verdict上反对的做法(尤其是提名人头几次提名条目的情况下)。其实我的工作确实就是校订条目,如果我们有校订者协会,我就直接去那边,不在评审区洗版了。--洛普利宁 2023年7月12日 (三) 15:55 (UTC)[回复]
    逐句评审跟代为改善还是不一样的,但看见理由(“尤其是提名人头几次提名条目的情况下”)后我了解为什么这么做了,谢谢阁下的用心!--AOE信箱 2023年7月12日 (三) 15:57 (UTC)[回复]
    “代为改善”是正常的,只不过我说话啰嗦而已。而且行文真的是需要请其他人再审视的,毕竟我看自己翻译的条目也什么都看不出来。--洛普利宁 2023年7月12日 (三) 16:04 (UTC)[回复]
    (:)回应:很感谢两位阁下的帮助,以上问题已修改,望再次检查。--Zheengzjjin留言2023年7月13日 (四) 08:49 (UTC)[回复]
    游戏玩法获得了普遍正面的评价。:游戏玩法的评价为普遍正面。
    游戏的基调和主题收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游戏基调、主题的评价褒贬不一。
    《极地战嚎3:血龙》不仅仅是对美好回忆的致敬:《极地战嚎3:血龙》不仅致敬了美好回忆
    这是我会改善的方法,以此类推,评价还要再大改一遍。--AOE信箱 2023年7月13日 (四) 09:34 (UTC)[回复]
    (:)回应:稍微修饰了下语句,望阁下再次检查。--Zheengzjjin留言2023年7月13日 (四) 09:56 (UTC)[回复]
  • 第三轮(应该也是最后一轮)阅读
    • 这座岛上居住着血龙及各种动物,例如网络鲨鱼、恶魔山羊及变异食火鸡等12种变异动物 — 种类数对理解条目不重要,不需要提到具体数字。可改为“这座岛上居住着血龙,以及网络鲨鱼、恶魔山羊、变异食火鸡等变异物种”。
    • 并注射了“血龙”的血液[注 1] — 直接把注释放到正文,如“并自我注射了可强化能力的“血龙”血液”。我认为注释的内容(尤其是后半句)对理解上下文是十分必要的,应该直接放在正文。
    • 开发章节引言框内容难以理解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优良条目1a指出,所有文字表意都应当清晰,所以这是很紧要的问题。
    • 电子游戏领域在此类型的代表性不高 — 还是没有表述清楚意思。和上面那条一样,如果您对还是没有想好表述方式,可以咨询其他编辑。
    • Destructoid的吉姆·丝特琳及《PC Gamer》的艾力克斯·威尔特希尔(Alex Wiltshire)则对游戏中的幽默更为批评 — “更为”不通顺,可考虑“亦对游戏中的幽默点名批评”等表述。
    • 丝特琳对其游戏整体表示“尽管我可能很挑剔,但我宁愿让《血龙》存在,也不愿根本不存在”。 — 还是上方的意见。这段评论都是在讨论剧情方面的问题,故应当摘引和剧情/幽默相关评语。这个句子和上下文无关且有语病(而且单纯解决语法问题后——在不愿后面加个“让他”——依然不好理解),所以我建议直接删掉。
    • ,该游戏由RedLynx开发,并由育碧于2016年发行。 — 开头换成句号。否则“该游戏”就成了指代《血龙》。
    • ,于2023年秋季在Netflix上发布 — “剧集将于2023年……”
    其他文字我认为表意清晰,就GA的要求而言可以接受。但是如上所示,条目还是一些难以理解或者不符合语法的句子。--洛普利宁 2023年7月13日 (四) 14:08 (UTC)[回复]
    (:)回应:已改善,谢谢阁下。--Zheengzjjin留言2023年7月14日 (五) 05:46 (UTC)[回复]
    感谢所有编者的贡献!我认为条目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洛普利宁 2023年7月14日 (五) 12:47 (UTC)[回复]
    (:)回应:真的很感谢洛普利宁和AOE阁下为这篇条目付出了这么多时间,辛苦你们了。--Zheengzjjin留言2023年7月14日 (五) 15:30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AOE信箱 2023年7月14日 (五) 06:51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深鸣留言2023年7月14日 (五) 15:35 (UTC)[回复]

落选优良条目:4票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0票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落选。--银の死神走马灯剧场祝你在乱流下平安 2023年7月15日 (六) 05:53 (UTC)[回复]

tick off a lot of tropes是什么意思[编辑]

用于《极地战嚎3:血龙》这个条目中。
英文原文:We’ve worked really hard to do a really bad script and it’s been a lot of fun to embrace that, “tick off a lot of tropes”, and try to create something that really is quite atrocious. But we’ve gone along that line of so bad it’s good. It’s almost like the Troll 2, or Miami Connection kind of aspect of things.--Zheengzjjin留言2023年7月13日 (四) 08:06 (UTC)[回复]

摒弃很多老旧的设定?--银の死神走马灯剧场祝你在乱流下平安 2023年7月14日 (五) 12:39 (UTC)[回复]
上下文 :

Dean is a charismatic man and it was immediately evident that he loves what he is doing when I spoke with him. He and the team at Ubisoft Montreal have inserted their love for ’80s and early ’90s movie tropes into Blood Dragon, specifically the bad ones.

So when we made the game, instead of looking at it as ‘Oh we’re just making a cyborg shooter,’ we decided to approach it in the mindset of it’s an action movie genre that’s kind of jumped the shark,” Dean told me. “It’s almost similar to Rambo III and Robocop III of when things just suddenly went completely haywire. You look at what both of those franchises were at the time, really wonderful great statements of action movies, and great statements of America at that time, then all of a sudden they turn into propaganda cartoons and all that shit.
We’ve worked really hard to do a really bad script and it’s been a lot of fun to embrace that, tick off a lot of tropes, and try to create something that really is quite atrocious. But we’ve gone along that line of so bad it’s good. It’s almost like the Troll 2, or Miami Connection kind of aspect of things.
trope大致作“形象、常见设定、套路”,以及这里的 "tick off something"意为"to name items in a list",所以意思是“选用很多(此类)设定”--太西浜留言2023年7月15日 (六) 08:51 (UTC)[回复]
简而言之,原文创作者意思,可以概述为搜集一系列的创作范式/艺术经典形式之类。--约克客留言2023年7月17日 (一) 11:19 (UTC)[回复]
我们非常努力地写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剧本,很享受在其中融入各种套路,创造出一些真正可怕的东西。但我们已经达到了那种“太烂了反而好笑”的境界,就像《巨魔2》或《迈阿密联结》一样。“tick off a lot of tropes”——作品使用了很多常见的故事情节套路。“tropes”这个术语,指的是文学、电影、电视剧等作品中常见的情节元素、主题或符号,例如“英雄救美”、“反派死得不明不白”等。"tick off"则是一个口语化的表达,意思是"涵盖"、"包含"。--Webclinic留言2023年7月19日 (三) 17:56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 (第二次)[编辑]

极地战嚎3:血龙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电脑资讯-电子游戏-21世纪电子游戏-10年代,提名人:Zheengzjjin留言2023年8月14日 (一) 02:41 (UTC)[回复]

投票期:2023年8月14日 (一) 02:41 (UTC)至2023年8月21日 (一) 02:41 (UTC)
下次可提名时间:2023年9月20日 (三) 02:42 (UTC)起
请记得为当选条目撰写简介页面,如此当选条目才有可能出现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