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千石
刘千石 Lau Chin-shek JP | |
---|---|
香港立法会议员 | |
任期 1998年7月1日-2000年6月30日 2000年10月1日-2008年9月30日 | |
前任 | (首设) |
继任 | 黄毓民 |
选区 | 九龙西 |
多数票 | 1998年:68,467 (33.33%) 名单首位 2000年:44,549 (25.00%) 名单首位 2004年:43,460 (19.09%) 个人名单 |
香港立法局议员 | |
任期 1991年10月9日—1995年1月18日 | |
选区 | 九龙中 |
任期 1995年10月11日—1997年6月30日 | |
选区 | 九龙南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注 1] 中华民国广东省广州市 | 1944年9月12日
政党 | 无党籍 |
其他政党 | 港 港同盟(1990年-1994年) 香港职工会联盟(1990年-2004年) 民主党(1994年-2000年) |
母校 | 穗城(越秀)中学(小学部)[注 1] 竹朋小学[注 1] 广州市第三十五中学[注 1] 广州市培英中学[注 1] |
学历
|
刘千石,JP(英语:Lau Chin-shek,1944年9月12日—),生于广州,1950年代被打为黑五类而在1962年逃港。[1]香港立法会议员(1991-1997、1998-2008)。香港职工会联盟(职工盟)创会主席及前会长。
简历
[编辑]早年工运参与
[编辑]广东顺德人。[1]父亲与叔伯一辈均从商,1950年代土改、镇反、反右受冲击,父亲1960年(56岁)目睹右派邻居被抓后恐惧猝死,叔叔40多岁死,其他堂兄40岁左右死。[1]就读广州市穗城(越秀)中学(小学部),毕业于竹朋小学,后来入读黑五类子弟学校广州市第三十五中学(初中)[注 1],毕业于广州市培英中学高中年级[注 1]。因为黑五类身分难寻工作,1962年从广州逃港。[1]1980年代初开始参与工会运动。1989年,北京发生“六四事件”。他加入支联会,支持八九民运,自此被没收回乡证,不能返回中国内地。1990年4月,香港民主党前身香港民主同盟成立,刘千石成为创党党员之一。1990年7月,香港职工会联盟成立,刘千石当选主席。
立法会生涯
[编辑]1991年起,他一直获选为立法局(1991-1997)和立法会(1998-2008)议员。
1994年12月,刘千石因抗议香港政府偏袒资方而撤回《雇佣条例》草案,愤而辞去立法局议员职务,成为首位因抗议政府而辞职的立法局议员。职工盟的李卓人在补选中以无竞争对手情况下自动当选。同年的最后一届立法局选举,刘千石重回立法局。1997年6月30日,随其他民主派的立法局议员一同“落车”,以示抗议临时立法会。
2000年5月,没有回乡证的刘千石在当时的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的协助下,首次获发回乡证返广州探望当时病重的母亲,其后更可一直返回中国大陆。6月,他因同时持有民主党和前线的会籍,遭民主党革除党籍。
2004年6月,刘千石突然提出泛民主派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大和解”,“加强彼此互信和沟通”,但遭泛民主派同僚指责此举是讨好中央,以换取更多机会返广州探望母亲。此后,他表现十分低调,甚少出席泛民主派的游行活动,而他在立法会的投票意向亦偶然与其他民主派议员不同。
2005年6月,刘千石、郑经翰和陈伟业在200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提名曾荫权,而没有提名支持由大部份泛民主派推举的李永达。
2005年12月21日,刘千石在立法会2007年及2008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方案投下弃权票,是唯一投弃权票的议员,也是25位泛民主派议员中唯一没投反对票的。他在发言时说:“无论这次政改方案是获得通过抑或被否决,都有一半人会失望。”最后,该政改方案得到34票赞成,24票反对,1票弃权,因没得到最少三分之二议员支持而遭否决。
2008年争取连任时,他拒绝出席所有公开论坛及活动,最终得票不足,终结在香港立法机关近17年的议政生涯,末席由梁美芬取。选后刘千石在香港电台一节目上,证实自己患上直肠癌,惟病情仍受到控制。[2]其后逐渐淡出香港政坛。
后立法会时期
[编辑]2011年2月,刘千石被香港特区政府任命为首届最低工资委员会的委员,且一直获得委任。
2015年12月,刘千石接受香港电台第一台香港家书访问[3]。
2017年2月,公开支持林郑月娥阵营。
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昨日刘千石 今天民主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