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肌张力障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ystonia
用药所导致的肌张力障碍病患.
类型动作疾患[*]rare genetic dystonia[*]疾病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神经学
ICD-11MB47.4
ICD-10G24.9
ICD-9-CM333
OMIM[2]
DiseasesDB17912
eMedicine312648
MeSHD004421
Orphanet156159、​68363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由于身体的肌肉不随意地持续收缩,造成肌肉产生变形,而无法依照自身的意思活动。[1]

分析

[编辑]

肌张力障碍是一组疾病的总称,是骨骼肌张力的病理性改变。患者的肌张力时高时低,有时只影响局部某个肌肉或肌肉群,有时则影响全身。

大多数的肌张力障碍病因并不清楚,少数可有家族遗传史,儿童和少年发病的扭转痉挛可能存在基因遗传问题。此外,很多疾病可能在临床上导致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如新生儿脑损伤,黄疸,窒息,脑炎,脑血管病,中毒性脑病等等。与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相比,这类病人症状更为复杂多样,可能伴随有偏瘫,舞蹈样动作,小脑平衡障碍,智力或情感方面的问题。CT磁共振检查也会有一些特征性的表现。

肌张力障碍在运动障碍病中较为多见,患病率仅次于帕金森病,约为39/10万,中国患病人数约46万。其中全身肌张力障碍约占17%,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约占50%,其余为偏身或节段性肌张力障碍。伴有轴线方向的不随意性扭转的肌张力障碍是最为多见的表现形式,称为扭转痉挛。其中尤以全身性扭转痉挛和痉挛性斜颈最为常见。

症状

[编辑]

肌张力障碍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1. 根据患病的部位(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分为眼睑痉挛、颅面部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构音障碍、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偏身性肌张力障碍以及全身性肌张力障碍。[2]
  2. 根据发病的原因,分为原发性(即病因不清楚的)和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后者常见于中毒、外伤、脑炎、肿瘤及代谢异常导致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
  3. 按发病时的年龄可分为儿童型、少年型与成年型肌张力障碍。儿童期起病的往往会导致全身行性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没有根治性的药物,镇静类药物可在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的时候,部分地改善症状;可供选择的药物有安坦氯硝安定硝基安定巴氯芬氟哌啶醇丁苯那嗪等,效果均不十分理想,有的副作用还很大。例如大剂量服用安坦会出现口干、眼花、记忆力下降等。

治疗方法

[编辑]

肌张力障碍病基本上无药可医,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可能是唯一的症状治疗手段,特别是全身性的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等。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Dystonia fact sheet: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6-12-05.
  2. ^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双眼睁不开 唱诗班让她怪病奇迹自愈"[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Ttoday国际新闻,2012年10月22日 19:26.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