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資料彙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十六国太尉、司徒、司空列表[编辑]

十六国时期多国均设置太尉司徒司空官职。今据《晋书》、《资治通鉴》、万斯同《补历代史表》、《二十五史补编》作此表,在位年数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计算。

太尉[编辑]

《》载:“”

序次 爵位 姓名 在位年数 在位时间 君主
汉赵太尉(304年-329年)
1 王彰 1年 311年-312年 汉昭武帝
2 河间王 刘易 2年 312年-314年 汉昭武帝
3 马景 1年 314年-315年 汉昭武帝
4 范隆 4年 315年-319年 汉昭武帝
汉隐帝
刘曜
5 刘咸 3年 326年-329年 刘曜
刘熙
成汉太尉(306年-347年)
1 李离 5年 304年-309年 成武帝
2 张宝 5年 310年-315年 成武帝
后赵太尉(319年-351年)
1 中山王[1] 石虎 4年 330年-334年 赵明帝
2 夔安 6年 334年-340年 赵武帝
3 秦公 石韬 8年 340年-348年 赵武帝
4 张举 3年 348年-351年 赵武帝
石世
彭城王石遵
义阳王石鉴
新兴王石祗
冉魏太尉(350年-352年)
1 申锺 2年 350年-352年 魏武悼天王
前燕太尉(337年-370年)
1 武平匡侯 封奕 13年 352年-365年 燕景昭帝
燕幽帝
2 建宁敬公 阳骛 2年 365年-367年 燕幽帝
3 皇甫真 3年 367年-370年 燕幽帝
前秦太尉(350年-394年)
1 雷弱儿 1年 351年-352年 秦景明帝
2 毛贵 2年 352年-354年 秦景明帝
3 广宁公 鱼遵 1年 354年-355年 秦景明帝
4 平昌王 苻菁 1年 355年 秦景明帝
越王苻生
5 永安公 苻侯 2年 357年-359年 秦宣昭帝
6 建宁烈公 李威 10年 365年-375年 秦宣昭帝
7 东海王 苻纂 1年 385年-386年 秦哀平帝
8 颍川王 苻同成 1年 387年-388年 秦高帝
后秦太尉(384年-417年)
1 姚旻 7年 394年-401年 秦文桓帝
2 索棱 2年 410年-412年 秦文桓帝
后燕太尉(384年-407年)
1 安定王 库傉官伟 3年 393年-396年 燕惠愍帝
后凉太尉(386年-403年)
1 太原公[2] 吕纂 1年 399年 凉隐王
南凉太尉(397年-414年)
1 张松侯 秃发俱延 5年 408年-413年 凉景王
南燕太尉(398年-410年)
1 封孚 2年 405年-407年 燕末主
2 桂阳王 慕容镇 3年 407年-410年 燕末主

司徒[编辑]

《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 刘元海》载:“永嘉二年,元海僭即皇帝位,大赦境内,改元永凤。以其大将军刘和为大司马,封梁王,尚书令刘欢乐为大司徒,封陈留王,御史大夫呼延翼为大司空,封雁州郡公,宗室以亲疏为等,悉封郡县王,异姓以勋谋为差,皆封郡县公侯。”

序次 爵位 姓名 在位年数 在位时间 君主
汉赵司徒(304年-329年)
1大 陈留王 刘欢乐 308年-310年 汉光文帝
2大 楚王[3] 汉昭武帝 1年 310年 汉光文帝
成汉司徒(306年-347年)
1 年-年
汉赵

刘乂(大) 刘殷(大) 马景(大) 刘劢(大) 朱纪 崔岳〔赠〕 游子远(大) 刘绥(大) 刘昶(大) 刘述(大)

成汉

李云 王达 何点 王瓌

后赵

裴宪 石韬 申钟 韦𫍲〔赠〕(大) 石璞

冉魏

郎闿 刘茂

前燕

慕容评

后燕

慕容德 慕容元

南燕

慕容钟 鞠仲 慕容惠

前秦

王永 苻同成 苻广

后秦

韦华(兼) 尹纬〔赠〕

赫连定

后凉

吕弘

司空[编辑]

《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 刘元海》载:“永嘉二年,元海僭即皇帝位,大赦境内,改元永凤。以其大将军刘和为大司马,封梁王,尚书令刘欢乐为大司徒,封陈留王,御史大夫呼延翼为大司空,封雁州郡公,宗室以亲疏为等,悉封郡县王,异姓以勋谋为差,皆封郡县公侯。”

序次 爵位 姓名 在位年数 在位时间 君主
汉赵司空(304年-329年)
1大 雁州郡公 呼延翼 2年 308年-310年 汉光文帝
2大 江都王 刘延年 1年 310年 汉光文帝
汉昭武帝
成汉司空(306年-347年)
1 年-年
汉赵

王育(大) 朱纪(大) 呼延晏(大) 靳准(大) 刘均 卜泰(大)

成汉

李璜 赵肃

后赵

郭殷 王波〔赠〕 李农 郎闿

冉魏

石璞 条攸

前燕

阳骛

前秦

张遇 王堕 张蚝 徐义 杨璧

后燕

慕容宙

南燕

慕容麟 慕舆拔 鞠仲

注释[编辑]

  1. ^ 333年封魏王,334年为后赵皇帝。
  2. ^ 399年即位为后凉天王。
  3. ^ 同年为汉赵皇帝。

参见[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晋书》
  • 《资治通鉴》
  • 万斯同《历代史表》
  • 《二十五史补编》

十六国大司马、大将军列表[编辑]

十六国时期多国均设置大司马大将军官职。今据《晋书》、《资治通鉴》、万斯同《补历代史表》、《二十五史补编》等典籍作此表,在位年数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计算。

大司马[编辑]

大将军[编辑]

成汉
后赵
冉魏
北凉

十六国九卿列表[编辑]

十六国时期多国均设置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鸿胪宗正司农少府九卿官职。今据《晋书》、《资治通鉴》、屠乔孙项琳本《十六国春秋》、《二十五史补编》作此表,在位年数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计算。

太常(卿、奉常)[编辑]

  • 朱纪——《十六国春秋·卷一·前赵录一》:以晋永兴元年建元元熙,国号曰汉……范隆为大鸿胪、朱纪为太常……
  • 梁胥——《十六国春秋·卷六·前赵录六》:光初六年……曜避正殿素服哭于东堂,五日,乃使子镇军将军袭、太常梁胥等缮复之……
  • 卜珝——《十六国春秋·卷九·前赵录九》:及聪嗣位,征(卜珝)为太常……
  • 王脩——《十六国春秋·卷十三·后赵录三》:赵王元年……三月,勒还至襄国,刘茂逃归言脩死状,勒大怒,诛曹平乐三族,赠脩太常。
  • 刘奥——《十六国春秋·卷十三·后赵录三》:赵王三年……七月,从事中郎刘奥坐营建德殿井木斜缩,斩于殿中。寻悔之,赠太常。
  • 杨轲——《十六国春秋·卷十六·后赵录六》:建武九年……二月,遣使征天水杨轲……刘曜僭号,征拜太常,固辞不受,曜亦敬而不逼……
  • 条攸——《十六国春秋·卷十七·后赵录七》:建武十四年……九月……遂立世为皇太子,以昭仪为皇后,召太常条攸、光禄勋杜嘏……
  • 宣奋——《十六国春秋·卷二十二·后赵录十二》:宣咸,陇西人,仕虎至太仆,卒于官。后五年,虎梦见咸涕泗嘱其子奋曰:“非心虑所达也。”虎寤,咸梦之言而有感,问左右曰:“奋今何在?”左右对曰:“为赵郡守。”于是即擢拜廷尉,转为太常。
  • 韦逞——《十六国春秋·卷四十二·前秦录十》:韦逞……逞遂学成名立,仕秦为太常……
  • 裴开——《十六国春秋·卷二十四·前燕录二》:咸康三年……冬十月丁卯,僭即王位于文德殿,大赦境内殊死已下,改备群司,以封奕为相国,韩寿为司马,裴开为奉常,阳鹜为司隶,王寓为太仆……
  • 孙沂——《十六国春秋·卷四十六·后燕录四》:永康二年……二月……宝尚书闵亮、秘书监崔逞、太常孙沂、殿中侍御史孟辅等并降于魏……
  • 封劝——《十六国春秋·卷五十二·后燕录十》:封恺,字思悌,奕之孙也。父劝,仕垂,位至太常卿、侍中。
  • 郑豁——《十六国春秋·卷五十二·后燕录十》:郑豁,荥阳开封人也,五世祖浑,魏将作大匠,豁仕垂至太常卿。
  • 权翼——《十六国春秋·卷五十五·后秦录三》:建初五年……四月……苌性简率,群下有过,或面加辱骂,太常权翼言曰……
  • 杨轨——《十六国春秋·卷五十七·后秦录五》:弘始十一年……七月……谯纵遣其侍中谯良、太常杨轨来朝……
  • 索棱——《十六国春秋·卷五十八·后秦录六》:弘始十三年春正月……以太常索棱为太尉,领陇西内史……
  • 傅遘——《十六国春秋·卷六十五·南燕录三》:傅融,本清河人,六世祖伷。伷子遘,仕后赵至太常。
  • 姚广都——《十六国春秋·卷六十六·夏录一》:龙昇四年春三月……北中郎将姚广都于定阳,拔之,擒广都,坑将士四千馀人,以女弱为军赏,拜广都为太常。
  • 杨颖——《十六国春秋·卷八十二·后凉录二》:咸宁三年春二月,纂昏虐任情,游田无度,荒耽酒色,不恤政事。太常杨颖諌曰……
  • 郭黁——《十六国春秋·卷八十四·后凉录四》:郭黁,西平人也……迁散骑常侍、兼太常……
  • 宗爕——《十六国春秋·卷九十七·北凉录四》:宗钦,字景若,金城人也。父爕,字文友,吕光太常卿。
  • 冯睹——《十六国春秋·卷九十八·北燕录一》:太平六年夏五月……寻与跋从兄买、从弟睹自长乐率五千馀户归于和龙,署买为卫尉、封阳城伯,睹为太常、封高城伯……
  • 杨岷——《十六国春秋·卷九十九·北燕录二》:太兴五年……十二月魏复率众来伐,弘日就蹙削,上下危惧,太常杨岷劝弘请罪乞降,速送太子入侍……
  • 辛谧——《资治通鉴·卷九十八·晋纪二十》:(晋孝宗穆皇帝永和六年八月)故晋散骑常侍陇西辛谧,有高名,历刘、石之世,征辟皆不就;(冉)闵备礼征为太常。

光禄勋[编辑]

姓名 国家 就任年份 离任年份 君主 备注
杜嘏 后赵 348年前后 赵武帝 [1][2]
李俨 前秦 367年 371年 秦宣昭帝 [3][4][5]
厐世 南燕 不详 燕献武帝 [6]
党智隆 夏国 412年 不详 夏武烈帝 [7]
王松寿 西秦 415年 不详 秦文昭王 [8][9]

卫尉(卿)[编辑]

  • 刘锐——《晋书·卷一百零一·载记第一》:元海死,和嗣伪位。其卫尉西昌王刘锐、宗正呼延攸恨不参顾命也……
  • 呼延晏——《晋书·卷一百零二·载记第二》:(刘聪)署其卫尉呼延晏为使持节、前锋大都督、前军大将军。
  • 褚买——《晋书·卷一百二十五·载记第十五》:(褚)匡寻与跋从兄买、从弟睹自长乐率五千馀户来奔,(冯跋)署买为卫尉,封城阳伯,睹为太常、高城伯。
  • 伊力延——《晋书·卷一百二十六·载记第十六》:傉檀又将伐蒙逊……卫尉伊力延曰……
  • 梁汾——《十六国春秋·卷二·前赵录二》:嘉平二年……九月……己卯,聪卫尉梁汾奔长安。
  • 李犊——《十六国春秋·卷二十七·前燕录五》:元玺二年春二月……赵故卫尉常山李犊聚众数千,反于普壁垒……
  • 悦真——《十六国春秋·卷四十八·后燕录六》:光始三年……十二月……辛亥,以卫尉悦真为青州刺史,镇新城……

太仆(卿)[编辑]

姓名 国家 就任年份 离任年份 君主 备注
宣咸 后赵 不详 赵武帝 [10]
王寓 前燕 337年 不详 燕文明王 [11][12]

廷尉(卿)[编辑]

姓名 国家 就任年份 离任年份 君主 备注
乔智明 汉赵 不详 310年 汉光文帝 [13][14]
陈元达 310年 315年 汉昭武帝 [15][16]

(大)鸿胪[编辑]

  • 田崧——《晋书·卷一百零三·载记第三》:(刘)曜大悦,使其大鸿胪田崧署茂使持节、假黄钺、侍中、都督凉南北秦梁益巴汉陇右西域杂夷匈奴诸军事、太师、领大司马、凉州牧、领西域大都护、护氐羌校尉、凉王。
  • 梁斐——《晋书·卷一百十七·载记第十七》:(姚兴)遣其兼大鸿胪梁斐,以新平张构为副,拜秃发傉檀车骑将军、广武公,沮渠蒙逊镇西将军、沙州刺史、西海侯,李玄盛安西将军、高昌侯。
  • 皇甫覆——《晋书·卷一百十六·载记第十六》:(苻)坚司隶校尉权翼、尚书赵迁、大鸿胪皇甫覆、光禄大夫薛赞、扶风太守段铿等文武数百人奔于苌。
  • 温统——《晋书·卷一百十一·载记第十六》:桓温之败也,归罪于豫州刺史袁真。真怒,以寿阳降𬀩,𬀩遣其大鸿胪温统署真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征南大将军、领护南蛮校尉、扬州刺史,封宣城公,未至而真、统俱卒。
  • 李弘——《晋书·卷一百零二·载记第二》:(刘)聪大悦,使其兼大鸿胪李弘拜殷二女为左右贵嫔,位在昭仪上。
  • 鼂赞——《晋书·卷一百零四·载记第四》:于是(石勒)置太医、尚方、御府诸令,命参军鼂赞成正阳门。俄而门崩,勒大怒,斩赞。既怒刑仓卒,寻亦悔之,赐以棺服,赠大鸿胪。
  • 郝稚——《晋书·卷一百十四·载记第十四》:(苻)坚遣鸿胪郝稚征处士王嘉于到兽山。
  • 范隆——《十六国春秋·卷一·前赵录一》:以晋永兴元年建元元熙,国号曰汉……范隆为大鸿胪、朱纪为太常……
  • 桓敦——《十六国春秋·卷八十三·后凉录三》:(后)秦遣鸿胪桓敦拜(吕)隆为使持节、镇西大将军、都督河西诸军事、凉州刺史、建康公……
  • 边鸿——《十六国春秋·卷三·前赵录三》:(建元元年)九月,(刘)聪使大鸿胪边鸿赐石勒弓矢。
  • 孟毅——《十六国春秋·卷七十二·前凉录三》:(咸和四年)六月,(石)勒称天王,遣鸿胪孟毅拜骏征西大将军、凉州牧,加五锡之命。
  • 梁琛——《十六国春秋·卷三十二·后燕录十》:梁琛,广平人也,初为吕护参军,护败,遂仕慕容氏,为中书著作郎,转给事黄门侍郎。𬀩时,琛以大鸿胪奉使于秦……
  • 慕容钧——《十六国春秋·卷四十五·后燕录三》:(建兴六年)七月……(北魏)使长史张衮求好于西燕王永,永使大鸿胪(慕容)钧奉表于魏,劝进尊号……
  • 鲁邃——《十六国春秋·卷四十六·后燕录四》:(永康二年十月,慕容宝)遣鸿胪鲁邃册拜德为丞相、冀州牧、南夏公、侯牧守皆听承制封拜……
  • 韩胤——《十六国春秋·卷三十七·前秦录五》:(建元十六年八月,苻坚)以石越为平州刺史,领䕶鲜卑中郎将,镇龙城;大鸿胪韩胤领䕶赤河中郎将,移乌丸府于代郡之平城……
  • 裴慬——《十六国春秋·卷四十二·前秦录十》:裴诜,河西解县人……诜与兄子慬自河西归桑梓,复居解县洗马川,遂号洗马裴。慬仕秦大鸿胪,生二子天恩、天寿。

宗正(卿)[编辑]

姓名 国家 就任年份 离任年份 君主 备注
呼延攸 汉赵 310年 刘和 [17][18]
苻融 前秦 380年 382年 秦宣昭帝 [19][20][21]
姚绍 后秦 417年 姚泓 [22][23][24]
冯哲 北燕 430年前后 燕文成帝 [25]

(大)司农[编辑]

  • 卜珝——《晋书·卷一零一·载记第一》:(元熙)二年……(刘渊)使大司农卜珝运粮以给之。
  • 袁虔之——《晋书·卷一卷一百十七·载记第十七》:悦,以(袁)虔之为大司农,馀皆有拜授。虔之固让,请疆埸自效,改授假节、甯南将军、广州刺史。
  • 曹莫——《晋书·卷一零七·载记第七》:大司农曹莫不署名,季龙使张豺问其故。
  • 窦温——《晋书·卷一百十八·载记第十八》:先是,大司农窦温、司徙左长史王弼皆有密表,劝(姚)兴废立。
  • 成公绪——《晋书·卷一百二十六·载记第二十六》:(秃发)傉檀惧为蒙逊所灭,又虑奇镇克岭南,乃迁于乐都,留大司农成公绪守姑臧。
  • 朱诞——《晋书·卷一零二·载记第二》:(刘)聪临上秋阁,诛其特进綦毋达,太中大夫公师彧,尚书王琰、田歆,少府陈休,左卫卜崇,大司农朱诞等,皆群阉所忌也。
  • 刘斌——《十六国春秋·卷二十六·前燕录四》:(慕容儁燕王)二年春二月……以内史刘斌为大司农,与典书令皇甫真留统后事……
  • 孙机——《十六国春秋·卷三十·前燕录八》:襄平令王永、前大司农孙机等举辽东城叛应之……
  • 苻阳——《十六国春秋·卷三十八·前秦录七》:(建元十八年)三月,大司农、东海公阳……

少府(卿)[编辑]

姓名 国家 就任年份 离任年份 君主 备注
陈休 汉赵 不详 316年 汉昭武帝 [26][27]
任汪 后赵 331年或以前 335年 赵明帝
海阳王石弘
赵武帝
[28][29]
王郁 350年或以前 351年 义阳王石鉴
新兴王石祗
[30][31]

附:都水使者、将作大匠、大长秋[编辑]

姓名 国家 就任年份 离任年份 君主 备注
都水使者
王摅 汉赵 不详 312年 汉昭武帝 [32][33]
支当 不详 328年 刘曜 [34][35]
张渐 后赵 331年或以前 不详 赵明帝 [28]
彭和正 前秦 385年前后 秦宣昭帝 [36]
将作大匠(勋)
靳陵 汉赵 不详 312年 汉昭武帝 [32][33]
胡元 322年或以前 不详 刘曜 [37]
平熙 前燕 357年 不详 燕景昭帝 [38]
侯青 不详 [39]
叱干阿利 夏国 413年 不详 夏武烈帝 [40]
大长秋(卿)
鞠彭 前燕 不详 燕景昭帝 [41]
韦逵 后燕 不详 燕成武帝 [42]

参考文献[编辑]

  1. ^ 《晋书·卷一零七·载记第七》:(季龙)遂立世为皇太子,刘氏为皇后。季龙召太常条攸、光禄勋杜嘏谓之曰……
  2. ^ 《十六国春秋·卷十七·后赵录七》:(建武十四年九月)(石)虎议立太子……召太常条攸、光禄勲杜嘏谓之曰……
  3. ^ 《十六国春秋·卷三十六·前秦录四》:建元三年……四月……(王)猛乃斩(贺)肫,送(李)俨归长安,坚以俨为光禄勋,赐爵归安侯……
  4.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晋纪二十三》:(晋穆帝太和二年,)(王)猛责(李)俨以不即出迎,俨以贺肫之谋告;猛斩肫,以俨归。至长安,坚以俨为光禄勋,赐爵归安侯。
  5.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晋纪二十三》:(晋简文帝咸安元年,)秦以光禄勋李俨为河州刺史,镇武始。……九月,秦王坚还长安。归安元侯李俨卒于上邽,坚复以俨子辩为河州刺史。
  6. ^ 《十六国春秋·卷六十五·南燕录三》:厐世,不知何处人,仕德为光禄勋……
  7. ^ 《十六国春秋·卷六十六·夏录一》:龙昇六年春二月……秦将党智隆于东乡降之,署智隆为光禄勋。
  8. ^ 《十六国春秋·卷八十六·西秦录二》:永康四年……秋七月,以秦州刺史昙达为尚书令,光禄勋王松寿为秦州刺史……
  9. ^ 《资治通鉴·卷一百十七·晋纪三十九》:(晋安帝义熙十一年,)西秦王炽磐以秦州刺史昙达为尚书令,光禄勋王松寿为秦州刺史。
  10. ^ 《十六国春秋·卷二十二·后赵录十二》:宣咸,陇西人,仕虎至太仆,卒于官。
  11. ^ 《十六国春秋·卷二十四·前燕录二》:咸康三年……冬十月丁卯,僭即王位于文德殿,大赦境内殊死已下,改备群司,以封奕为相国,韩寿为司马,裴开为奉常,阳鹜为司隶,王寓为太仆……
  12. ^ 《资治通鉴·卷八十九·晋纪十一》:(晋成帝咸康三年)九月,镇军左长史封弈等劝慕容皝称燕王;皝从之。于是备置群司,以封弈为国相,韩寿为司马,裴开为奉常,阳骛为司隶,王寓为太仆,李洪为大理,杜群为纳言令,宋该、刘睦、石琮为常伯,皇甫真、阳协为冗骑常侍,宋晃、平熙、张泓为将军,封裕为记室监。
  13. ^ 《资治通鉴·卷八十八·晋纪十》:(晋孝怀帝永嘉四年七月,)辛未,以……廷尉乔智明为冠军大将军、领单于右辅……
  14. ^ 《十六国春秋·卷十·前赵录十》:乔智明,字符达,匈奴前部人。少丧二亲,哀毁过礼,仕渊为折冲将军,迁廷尉,转冠军大将军、领单于。
  15. ^ 《十六国春秋·卷九·前赵录九》:陈元达,字长宏,后部人。……聪既嗣位,转为廷尉……
  16. ^ 《资治通鉴·卷八十九·晋纪十一》:(晋孝愍帝建兴三年二月,刘)聪纳中护军靳准二女月光、月华,立月光为上皇后,刘贵妃为左皇后,月华为右皇后。左司隶陈元达极谏……
  17. ^ 《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晋孝怀帝永嘉四年)太子和即位。和性猜忌无恩。宗正呼延攸,翼之子也,渊以其无才行,终身不迁官;侍中刘乘,素恶楚王聪;卫尉西昌王锐,耻不预顾命;乃相与谋,说和曰……乙酉,杀和于光极西室,收锐、攸、乘,枭首通衢。
  18. ^ 《晋书·卷一零一·载记第一》:元海死,和嗣伪位。其卫尉西昌王刘锐、宗正呼延攸恨不参顾命也……
  19. ^ 《晋书·卷一百十三·载记第十三》:征苻融为车骑大将军、领宗正、录尚书事。
  20. ^ 《资治通鉴·卷八十九·晋纪十一》:(晋孝武帝太元五年)秦王坚召阳平公融为侍中、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21. ^ 《十六国春秋·卷三十八·前秦录七》:(建元十八年四月,)阳平公融以位忝宗正,不能肃遏奸萌,上疏请待罪私藩。坚不许。将以融为司徒,融固辞。坚锐意荆、扬,将谋入寇,乃改授融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22. ^ 《十六国春秋·卷六十·后秦录八》:姚绍,苌庶母弟,兴叔父也。……历位侍中、司隶、宗正……
  23. ^ 《晋书·卷一百十九·载记第十九》:檀道济、沈林子攻拔襄邑堡,建威薛帛奔河东。……泓进绍太宰、大将军、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铖,改封鲁公,侍中、司隶、宗正、节录并如故,朝之大政皆往决焉。
  24. ^ 《资治通鉴·卷一百十八·晋纪四十》:(晋安帝癸义熙十三年)秦主泓以东平公绍为太宰、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改封鲁公,使督武卫将军姚鸾等步骑五万守潼关,又遣别将姚驴救蒲阪。……(三月)绍闻洽等败死,愤恚,发病呕血,以兵属东平公赞而卒。
  25. ^ 《十六国春秋·卷九十八·北燕录一》:(太平二十二年九月,冯弘)命宗正冯哲、黄门卢昭典葬事于东宫,葬(冯)跋于长谷陵,伪谥文成皇帝,庙号太祖。
  26. ^ 《晋书·卷一零二·载记第二》:(刘)聪临上秋阁,诛其特进綦毋达、太中大夫公师彧、尚书王琰、田歆,少府陈休、左卫卜崇,大司农朱诞等,皆群阉所忌也。
  27. ^ 《十六国春秋·卷三·前赵录三》:(麟嘉元年)二月,(刘)聪出临上秋阁,诛特进綦毋达、大中大夫公师彧、尚书王琰、田歆、少府陈休、左卫卜崇、大司农朱诞等,皆群阉所恶也。
  28. ^ 28.0 28.1 《十六国春秋·卷十三·后赵录三》:(建平二年)七月,大雨霖,中山西北暴水流漂巨木百馀万根,集于堂阳。勒大悦,谓公卿曰:“诸卿知不此非为灾也,天意欲吾营邺都尔。”于是令少府任汪、都水使者张渐等监营邺宫。
  29. ^ 《晋书·卷一零六·载记第六》:(咸康元年,石)季龙荒游废政,多所营缮,使邃省可尚书奏事,选牧守,祀郊庙;惟征伐刑断乃亲览之。观雀台崩,杀典匠少府任汪。
  30. ^ 《十六国春秋·卷十八·后赵录八》:石鉴……杀遵自立,年号青龙,大赦殊死已下。……(石)闵使尚书王朗、少府王郁帅众数千,守鉴于御龙观……
  31. ^ 《十六国春秋·卷十九·后赵录九》:(永兴二年三月)栗特康等执大单于胤及左仆射刘琦等,送于祗,尽杀之。司空璞、尚书令徐机、车骑将军胡睦、侍中李𬘭、中书监卢谌、少府王郁、尚书刘钦、刘休等及诸将士死者凡十馀万人……
  32. ^ 32.0 32.1 《晋书·卷一零二·载记第二》:左都水使者襄陵王摅坐鱼蟹不供,将作大匠望都公靳陵坐温明、徽光二殿不成,(刘聪)皆斩于东市。
  33. ^ 33.0 33.1 《十六国春秋·卷二·前赵录二》:(嘉平二年四月),左都水使者襄陵王摅坐鱼蟹不供,将作大匠望都公靳陵坐温明、徽光二殿未成,皆斩于都市。
  34. ^ 《晋书·卷一零三·载记第三》:尚书郝述、都水使者支当等固谏,曜大怒,鸩而杀之。
  35. ^ 《十六国春秋·卷七·前赵录七》:(光初十一年二月),尚书郝述、都水使者支当等固谏,曜大怒,鸩而杀之。
  36. ^ 《十六国春秋·卷三十八·前秦录七》:(建元二十一年三月)前禁将军李辨、都水使者陇西彭和正恐长安不守……
  37. ^ 《十六国春秋·卷六·前赵录六》:(光初五年十二月)……(刘曜)又遣将作大匠勋胡元增永吴、显平二陵高九十尺……
  38. ^ 《十六国春秋·卷二十七·前燕录五》:(光寿元年十二月)……以护军平熙领将作大匠,监造二庙……
  39. ^ 《十六国春秋·卷三十一·前燕录九》:侯青,武邑人也,一云朝那人。仕儁将作大匠、屯骑校尉……
  40. ^ 《晋书·卷一百三十·载记第三十》:乃赦其境内,改元为凤翔,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起都城。
  41. ^ 《十六国春秋·卷三十一·前燕录九》:鞠殷,乐浪太守彭之子也。……殷仕儁为尚书左丞,太原王恪克广固,迁殷为东莱太守,彭时为大长秋,以书戒殷曰……
  42. ^ 《十六国春秋·卷五十二·后燕录十》:韦阆,字友观,京兆杜陵人也。世为三辅冠族,祖楷,晋建威将军,长乐、清河二郡太守;父逵,仕垂吏部郎、大长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