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宜蘭本地歌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宜蘭本地歌仔
滾歌仔、落地掃,土跤趖
位置 臺灣宜蘭縣宜蘭市 女中路1段148號
官方名稱宜蘭本地歌仔
類型登錄等級:國定文化資產 重要傳統表演藝術
登錄種類:重要傳統表演藝術
評定時間2012年9月3日
詳細登錄資料
宜蘭本地歌仔
漢字 本地歌仔 / 落地掃
白話字 pún tē koa-á / lo̍h tē sàu

宜蘭本地歌仔,指的是台灣宜蘭地區的一種民間傳統藝術,為歌仔戲的前身。2012年被中華民國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1][2]

歷史

[編輯]

「本地歌仔」是歌仔戲的前身之一,也是歌仔戲最原始的雛形。「歌仔」,是自明代以降流傳於漳州地區說唱藝術,因宜蘭地區漢族移民多屬漳州移民,「歌仔」這種民間藝曲就隨著移民來到宜蘭,並結合了車鼓小戲形成所謂的「本地歌仔」。 所謂「本地歌仔」的「本地」意指宜蘭當地;「歌仔」則是「歌謠」之意,本地歌仔就是源自宜蘭當地的民間歌舞小戲。最初的表演型態「無舞台」,「無容妝打扮」, 純屬農、工的男性子弟,以愛好者的娛樂心情,在廟埕、廣場、樹下表演,自娛娛人。這樣的表演方式稱為「落地掃」,也叫做「土跤趖」,別名「滾歌仔」,意表這種合歌或唱或演鬧熱滾滾的情景,呈現基層生活,代表基層人民的音樂及舞蹈的常民藝術。由於本地歌仔保存了臺灣唯一本土劇種的形式,且隨藝師凋零有瀕臨失傳的危機,文化部於2012年指定宜蘭本地歌仔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為壯三新涼樂團[1][2]

藝術特色

[編輯]
  • 表演形態:無舞台,在廟埕、樹下、廣場,把四根竹竿架開,臨時圍成一個四方形的場子即可表演起來,後場樂師則站在竹竿的外沿彈奏。[1]
  • 出台方式:本地歌仔演員出場時,並非正面行走出台,而是以倒著走方式出場再轉身面對觀眾,俗稱「倒退攄 」,特殊的二步七後退的出場方式為戲曲界獨有。[1]
  • 走四大角:因無舞台,觀眾環繞在四周,故演員第一次出場須走「四大角」亮相,讓四周觀眾看清是哪個角色出場。此外本地歌仔的過門時間都比較長,為使空檔時間不會冷場,也會以變換走位行四大角來填補過門的空檔。[1]
  • 服裝:早期落地掃階段,採取尋常裝扮,無任何妝容,日治時期,開始有簡單的搭台演出形式後,本地歌仔的演員也開始就地取材的來裝扮自己,粉墨登場。與歌仔戲最大的差異是,不受京崑戲服影響,沒有水袖。[1]
  • 「捻扇花」:為本地歌仔的特殊動作。因本地歌仔的服裝沒有水袖,必須以扇子來增強手部動作的呈現。小生和小旦在演唱時常有捻扇花的動作。本地歌仔有「若無葵扇,神仙難得變」的諺語,可見扇子在本地歌仔演出中的重要性。[1]
  • 閹雞行與三腳六趠:本地歌仔的三花(即男性丑角)以屈膝半蹲走的姿勢繞台行走的身段,稱之為「閹雞行」,或是行走以後腳跟踢臀部的跳躍式台步則稱為「三腳六趒」(以腳後跟踢臀部),這是本地歌仔的演出時獨有的動作。[1]
  • 演唱前叫界及結束時跺腳示意:本地歌仔演員在演唱前會以「啊 」發聲來作為通知後場樂師的一個意思表示,結束時則會以右腳跺地表示唱完,通知後場樂師停止演奏,而跺腳之後一定是接口白。[1]
  • 角色行當:
    • 一般傳統戲劇角色有生旦淨末丑之分,本地歌仔是屬於歌舞小戲,僅分為生旦丑三種。
    • 旦角可分為小旦(正旦)、花旦、老旦三種;丑角在本地歌仔中分兩種,男丑稱為三花,女丑稱為老婆;本地歌仔無武戲,因此並沒有武生。[1]
  • 本地歌仔的樂器:
    • 文場四管:殼仔弦、大筒絃、笛子(品仔)、月琴。[1]
    • 武場三寶:四塊仔、乃咍喀仔、五子仔。[1]

主要演出團體

[編輯]

壯三新涼樂團是目前唯一僅存演出宜蘭本地歌仔的團體。[1][2]

台灣宜蘭壯三新涼樂團練習

主要劇目

[編輯]

本地歌仔主要劇目計有《山伯英台》、《陳三五娘》、《呂蒙正》、《什細記》等劇,一般稱為「四大齣」。[1]

參見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台灣民俗、台灣戲曲、台灣俗語-本地歌仔研究(一). www.folktw.com.tw. [2020-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7). 
  2. ^ 2.0 2.1 2.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20-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