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討論:Paidamu/ARC-2010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Paidamu!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Lokionly 2008年4月15日 (二) 10:09 (UTC)(via Alexbot Operate via Alexsh)

文件刪除請求:通知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Image:永和都市計劃.jpg已列入Wikipedia:刪除投票和請求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信息#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4月21日 (一) 03:57 (UTC)

新條目推薦不通過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8年7月21日 (一) 03:43 (UTC)

關於台北捷運各站樓層

您好,非常感謝您對台北捷運各車站樓層中的貢獻(尤其是您加註各月台的詳細資訊)!但建議將加註的文字縮小會更好:

中山國中站

地上
四樓
連通層 月台聯絡天橋
地上
三樓
大廳層
車站大廳、詢問處、洗手間 (付費區內)
台北捷運標誌側式月台,右側車門將會開啟
1號月台 木柵線列車落客月台←內湖線通車後將改為棕線上行月台)
2號月台 木柵線列車往南京東路站動物園方向)→
台北捷運標誌側式月台,右側車門將會開啟
地上
二樓
中間層 樓梯電扶梯轉接平台
地面
穿堂層 出入口
地下
一樓
公務層 公務區

古亭站

地面 出入口 出入口
地下
一樓
大廳層
車站大廳、詢問處、洗手間(站體南側付費區外)
地下
二樓
2號月台 目前暫不開放(待新莊線通車後,將成為橘線上行月台)
台北捷運標誌島式月台,右邊車門將會開啟
1號月台 新店線中和線列車往中正紀念堂站淡水北投方向)
地下
三樓
4號月台 目前暫不開放(待新莊線通車後,將成為橘線下行月台)
台北捷運標誌島式月台,左邊車門將會開啟
3號月台 淡水線列車往台電大樓站新店方向)
淡水線列車往頂溪站南勢角方向)

再次感謝您的貢獻!—臺灣地區 Howard61313 歡迎留言 2008年8月19日 (二) 3:20 (UTC)

外部連結

請您不要加入不適當的外部連結到維基百科裡。維基百科不是一個純粹的外部連結收集處或網站列表,也不應該用作發佈廣告或推廣活動的地方。不適當的外部連結包括(但不僅限於)連結至私人網站、連結至與您有聯繫的網站和用於吸引別人到某個網站的連結或推銷商品等。參見外部連結的指引以了解更詳細的解釋和指引。由於維基百科使用了nofollow標籤,外部連結並不會改變搜尋引擎的排名。如果您認為該連結應加入在條目裡,那請在重新加入連結前於條目的討論頁裡討論。謝謝您的合作。—瓜皮仔Canton 2008年10月25日 (六) 10:21 (UTC)

Template:台灣捷運路線

請問一下,當初為何會創建Template:台灣捷運路線呢^^? --愛索 | 來泡茶 2008年10月31日 (五) 17:37 (UTC)

縣道114號

抱歉,你所增加之龍山寺至重新路段,可能有誤,部分是台北市區道路,三重市路段則屬縣道104號,請再次確認。德家裡 (留言) 2009年1月29日 (四) 11:11 (UTC)

檔案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File:MRT CKSMH 封閉中第4月台 (2).JPG已列入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信息#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3月5日 (四) 02:23 (UTC)

縣道111號

縣道111號沿線里程是個人以公路總局資訊編輯的,公路總局是以市縣界為起點,若與現地不符,望你以實地資訊修正。

檔案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上傳的檔案File:Taipei MRT O19.jpg已列入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信息#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7月30日 (四) 03:28 (UTC)

目前該頁面仍有若干重要、篇幅不長但語文版本數目過少(少於十個)的候選只有提名人投票或反對票佔總票數三分之一以上,如en:Basketball (ball)en:LGBT tourismen:CD-Texten:Kick-Ass (comics)en:Go Ask Aliceen:Four Freedoms (Norman Rockwell)en:1967 Detroit rioten:Clemuel Ricketts Mansionen:Sino-Albanian spliten:Bronwyn Bancroften:Smart poweren:Second Superpoweren:WoWWikien:Nomenclature codesen:Physics and Star Wars,希望你能參與TOTW候選投票,畢竟先前已經有一些這類的候選落選(如en:Fear of youthen:Fear of crimeen:Egmont Prinz zur Lippe-Weisenfelden:British comicsen:United States of Africaen:Artistic licenseen:Customer experienceen:List of deadly fungi等),我並不希望類似案例重演。--RekishiEJ (留言) 2010年6月9日 (三) 16:17 (UTC)

邀請您參加第八次動員令

中文維基百科 第八次動員令次動員令邀請函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Paidamu/ARC-2010您好: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及品質,第八次動員令會於2010年7月1日開始,8月28日結束,我們竭誠邀請您積極參與。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小動員令,中動員令的四個主題分別是世界各地自然與自然科學最多語言待撰寫條目基礎條目,小動員令的二個主題分別是戰爭及軍事武器以及侵權待拯救條目

  •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利用 {{subst:動員令/8}} 指示,將此動員令轉貼到其他還未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及品質!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