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葉里溫

座標40°10′53″N 44°30′52″E / 40.18139°N 44.51444°E / 40.18139; 44.51444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葉里溫
Երևան
埃里溫
首都
葉里溫
葉里溫
葉里溫旗幟
旗幟
葉里溫徽章
徽章
綽號:「粉色之城」[1][2][3] (վարդագույն քաղաք[4] vardaguyn k'aghak' )[5]
葉里溫在亞美尼亞的位置
葉里溫
葉里溫
在亞美尼亞的位置
坐標:40°10′53″N 44°30′52″E / 40.18139°N 44.51444°E / 40.18139; 44.51444
國家 亞美尼亞
定居[6]約前3300年代[7]
建立前782年
設市(由亞歷山大二世1879年10月1日[8][9]
成為首都1918年7月19日(事實上)[10][11]
創始人阿爾吉什提一世
政府
 • 類型市長-議會制政府
 • 行政機構市議會英語Yerevan City Council
 • 市長Hrachya Sargsyan英語Hrachya Sargsyan
面積[12]
 • 首都223 平方公里(86 平方英里)
海拔989.4 公尺(3,246.1 英尺)
最高海拔1,390 公尺(4,560 英尺)
最低海拔865 公尺(2,838 英尺)
人口(2011年)[13]
 • 首都1,060,138人
 • 估計(2022年)1,092,800
 • 密度4,824人/平方公里(12,490人/平方英里)
 • 都會區(2001年估計)[14]1,420,000
居民稱謂Yerevantsi(s),[15][16] Yerevanite(s)[17][18]
時區AMTUTC+4
電話區號+374 10
國際機場茲瓦爾特諾茨國際機場
HDI (2018)0.802[19]
very high · 1st
網站www.yerevan.am

葉里溫亞美尼亞語Երևան羅馬化:Yerevan[jɛɾɛˈvɑn] )是高加索國家亞美尼亞首都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且連續居住的城市之一[20]。位於赫拉茲丹河畔,北望著名的亞拉臘山。葉里溫是該國的行政、文化及工業中心,及其首要型都市。自1918年起成為首都,為亞美尼亞歷史上第14個首都,及位於亞拉臘平原上或旁邊的第7個首都。該市也是亞美尼亞使徒教會最大教區及世界上最古老的教區之一亞拉臘主教區的聖所所在地[21]。葉里溫為亞美尼亞的州級市,不屬於任何一州。面積為223平方公里,2022年人口數量約為109萬人。

葉里溫的主要產業為機械製造及金屬工業、紅葡萄酒白蘭地釀造、煙草製造等。

葉里溫的茲瓦爾特諾茨國際機場是亞美尼亞共和國的主要機場。葉里溫無軌電車系統英語Trolleybuses in Yerevan於1949年開始運行,有軌電車則因為高昂的運營成本而被關閉。葉里溫地鐵共有一條線路,負責着全城的地鐵交通。鐵路方面,只有一條國際線路通往鄰國格魯吉亞第比利斯,將亞美尼亞伊朗直接連接的新鐵路仍在建設中。當地的公共交通高度私有化,小巴的市場份額是最大的。

葉里溫共有250餘所學校,其中公立學校200餘所,私有學校50所左右。此外,葉里溫在蘇維埃的統治下成為了科學研究的主要中心。醫療方面,葉里溫的數家醫院通過現代技術改善了自己並開始提供醫療保健和醫學研究服務,利克沃爾(Liqvor)製藥廠是亞美尼亞最大的藥品生產商。能源方面,赫拉茲丹河附近建立了數座水力發電廠,當地還建有一些火力發電廠。互聯網方面,亞美尼亞的3家流動電話服務商均位於葉里溫,許多中小企業也參與了互聯網服務。

歷史

[編輯]

葉里溫的領土自公元前4000年後半期開始有人居住。目前被稱為申加維特的城市南部自公元前3200年起就有人居住,當時是早期青銅時代庫拉-阿拉克斯文化的時期。申加維特歷史遺址的第一次發掘是在1936年至1938年期間由考古學家葉夫根尼·拜布爾楊指導進行的[22]

公元前782年烏拉爾圖王國阿爾吉什提一世為進軍北高加索地區而在今葉里溫地區修建了埃瑞布尼城堡[23][24],埃瑞布尼便是這座城市名稱的來源。公元前4世紀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亞美尼亞總督的要塞所在。自古是由歐洲通往中亞、印度的必經之地。[24]658年,被阿拉伯人所征服。其後,亞美尼亞人的巴格拉特王朝亞美尼亞語Բագրատունյաց Հայաստան奠都於此。1387年,遭到帖木兒的圍城及劫掠。是伊兒汗國的中心都市之一。

1672年的葉里溫

其後,成為鄂圖曼帝國薩菲王朝的角逐場。1604年被阿拔斯一世下令將大部份市民遷往波斯。1679年發生大地震被毀。薩菲王朝到來後,被編入葉烈萬汗國亞美尼亞語Երևանի խանություն。1827年,在第二次波俄戰爭中,接連被沙俄卡扎爾王朝攻破,1828年土庫曼恰伊條約以後被納入俄羅斯領土。[24]其後,大多數亞美尼亞人自波斯回歸葉里溫。1854年以來,都市計劃展開,設立多所大學,連接久姆里第比利斯阿塞拜疆等方向的鐵路亦逐步建成。

沙俄崩潰後,1918年,南高加索地區宣佈脫離俄羅斯而獨立,成立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其中的亞美尼亞民主共和國的首都定都為葉里溫。[25]1920年,布爾什維克與新生政權間在葉里溫展開爭奪戰,結果最後落入前者手中,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的加盟國之一,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遂誕生,首都仍在葉里溫。[24]葉里溫基於亞美尼亞建築家亞歷山大·塔馬尼揚擬定的都市計劃,逐漸向近現代都市轉變。[26]1965年4月24日,為了紀念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50周年,10,000人[27][28]在葉里溫掀起抗議運動,進而發展為大規模的反蘇運動,[29]這也是蘇聯首次發生這樣的抗議活動。[30]

1991年9月21日,亞美尼亞宣佈脫離蘇聯而成立亞美尼亞共和國。[31]首都仍定於葉里溫。[24]

地理

[編輯]
葉里溫位於亞拉臘平原的東北部

地形和城市景觀

[編輯]

葉里溫的平均海拔為990米(3,248.03英尺),最低海拔為865米(2,837.93英尺),最高海拔為1,390米(4,560.37英尺)。[32]它位於亞拉臘平原的東北部和赫拉茲丹河的邊緣,[33]在亞美尼亞的位置是中西部。城市的上部三面環山,城南的地勢依賀拉茲丹河的流向逐漸下降,同時赫拉茲丹河將市區一分為二。

歷史上,這個城市位於亞美尼亞高原的中心地帶。[34]

作為亞美尼亞的首都,葉里溫不是任何馬爾(州)的一部分。[31]它與以下州份接壤:東部和北部的科泰克州、南部和西南部的亞拉臘州、西部的阿爾馬維爾州和西北部的阿拉加措特恩州

葉里溫街市與亞拉臘山

氣候

[編輯]

屬於大陸性氣候。內陸盆地的地形,使得其夏季極熱,常有近40℃的高溫。但另一方面,冬季卻十分嚴寒,經常低至-15℃以下,積雪甚多,近郊山嶺闢有滑雪場。

當地的降水量很少,年降水量僅為318毫米左右(12.5英寸)。葉里溫的溫度狀況接近於底特律、奧馬哈等美國中西部城市,但葉里溫與它們相比更加乾燥。

葉里溫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19.5
(67.1)
19.6
(67.3)
26.0
(78.8)
35.0
(95.0)
34.2
(93.6)
38.6
(101.5)
41.6
(106.9)
41.8
(107.2)
40.0
(104.0)
34.1
(93.4)
28.5
(83.3)
18.1
(64.6)
41.8
(107.2)
平均高溫 °C(°F) 0.6
(33.1)
3.7
(38.7)
11.7
(53.1)
19.5
(67.1)
24.3
(75.7)
29.6
(85.3)
34.0
(93.2)
33.0
(91.4)
29.0
(84.2)
20.7
(69.3)
12.1
(53.8)
4.5
(40.1)
18.5
(65.3)
日均氣溫 °C(°F) −4.1
(24.6)
−1.3
(29.7)
5.6
(42.1)
12.9
(55.2)
17.2
(63.0)
22.0
(71.6)
26.2
(79.2)
25.3
(77.5)
21.1
(70.0)
13.2
(55.8)
6.0
(42.8)
−0.2
(31.6)
12.0
(53.6)
平均低溫 °C(°F) −7.8
(18.0)
−5.3
(22.5)
0.3
(32.5)
6.9
(44.4)
10.8
(51.4)
14.7
(58.5)
18.8
(65.8)
17.8
(64.0)
13.3
(55.9)
7.0
(44.6)
1.4
(34.5)
−3.6
(25.5)
6.2
(43.2)
歷史最低溫 °C(°F) −27.6
(−17.7)
−26
(−15)
−19.1
(−2.4)
−6.8
(19.8)
−0.6
(30.9)
3.7
(38.7)
7.5
(45.5)
7.9
(46.2)
0.1
(32.2)
−6.5
(20.3)
−14.4
(6.1)
−27.1
(−16.8)
−27.6
(−17.7)
平均降水量 mm(吋) 22
(0.9)
25
(1.0)
30
(1.2)
37
(1.5)
44
(1.7)
21
(0.8)
9
(0.4)
8
(0.3)
8
(0.3)
27
(1.1)
23
(0.9)
23
(0.9)
277
(10.9)
平均降水天數(≥ 92) 9 9 8 11 13 8 5 3 4 7 7 8 92
月均日照時數 93.0 113.1 161.2 177.0 241.8 297.0 344.1 331.7 279.0 210.8 138.0 93.0 2,479.7
數據來源: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35][36]

人口

[編輯]
葉里溫的歷史種族構成
年份 亞美尼亞人 阿塞拜疆人a 俄羅斯人 其他 合計
1650年代[37] 絕大多數
1725年代[38] 絕大多數 ~20,000
1830[39] 3,937 34.3% 7,331 63.9% 195 1.7% 11,463
1873[40] 5,959 49.9% 5,805 48.6% 150 1.3% 24 0.2% 11,938
1897[41] 12,523 43.2% 12,359 42.6% 2,765 9.5% 1,359 4.7% 29,006
1926[42] 59,838 89.2% 5,216 7.8% 1,401 2.1% 666 1% 67,121
1939[42] 174,484 87.1% 6,569 3.3% 15,043 7.5% 4,300 2.1% 200,396
1959[42] 473,742 93% 3,413 0.7% 22,572 4.4% 9,613 1.9% 509,340
1970[43] 738,045 95.2% 2,721 0.4% 21,802 2.8% 12,460 1.6% 775,028
1979[42] 974,126 95.8% 2,341 0.2% 26,141 2.6% 14,681 1.4% 1,017,289
1989[44][45] 1,100,372 96.5% 897 0.0% 22,216 2.0% 17,507 1.5% 1,201,539
2001[46] 1,088,389 98.63% 6,684 0.61% 8,415 0.76% 1,103,488
2011[47] 1.048.940 98.94% 4,940 0.47% 6258 0.59% 1,060,138
^a 在1918年之前被稱為韃靼人

葉里溫原本是一個小鎮,後來才逐漸成為亞美尼亞的首府,成為一座擁有一百多萬居民的大城市。雖然在蘇聯垮台之前葉里溫的大多數人都是亞美尼亞人,當時俄羅斯人庫爾德人阿塞拜疆人伊朗人等少數民族也雜居於此。然而,隨着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的爆發,阿塞拜疆的少數民族受到了影響,阿塞拜疆人幾乎消失。俄羅斯少數民族的很大一部分也在該國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危機中逃離了亞美尼亞。時至今日,葉里溫的絕大多數人都是亞美尼亞人。

蘇聯解體後,由於經濟危機,數千人逃離亞美尼亞,大部分人逃到了俄羅斯、北美洲和歐洲。葉里溫人口從1989年的125萬人[32]下降到2001年的1,103,388人[48];2003年更是降至1,091,235人[49]。但自從2007年以來,人口又有了增加的趨勢,葉里溫也不例外。2007年時,葉里溫的人口達到了1,107,800人。

歷史沿革

[編輯]

亞美尼亞人是首批居住在葉里溫的人,葉里溫在15世紀之前的絕大部分人都由他們組成。[37][38][50]葉里溫堡壘英語Erivan Fortress於15世紀80年代成立,主要由近兩三千名穆斯林士兵組成。[37]城市本身主要供亞美尼亞人居住。[51]在1631年至1668年期間可能訪問了6次葉里溫的法國旅行家讓-巴蒂斯特·塔韋尼耶英語Jean-Baptiste Tavernier(Jean-Baptiste Tavernier),指出城市的主要由亞美尼亞人構成。在1722-1727年鄂圖曼-波斯戰爭英語Ottoman–Persian War (1722–27)期間,亞美尼亞人的比例同樣是「絕大多數」。[38]但後來由於鄂圖曼帝國、伊朗和俄羅斯之間的一系列戰爭,該地區的人口發生了變化。到了19世紀初,葉里溫的多數人都是穆斯林。

直到蘇維埃時期為止,葉里溫是一個文化趨於多元的城市,主要由亞美尼亞人和高加索韃靼人(即現在的阿塞拜疆人)。在亞美尼亞種族大滅絕之後,被亞美尼亞人稱為西亞美尼亞人的難民逃到了亞美尼亞。1919年,75,000名來自鄂圖曼帝國亞美尼亞難民抵達葉里溫,主要來自瓦斯普拉坎英語Vaspurakan地區(凡城周邊地區英語Van vilayet的城市)。這些難民的很大一部分死於斑疹傷寒和其他疾病。[52]

在1921年至1936年期間,約42,000名亞美尼亞人來到了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53]他們來自伊拉克、土耳其、伊朗、希臘、敘利亞、法國和保加利亞等地,大多數人都定居在了葉里溫。在1946年至1948年期間的第二次遣返浪潮中,當時來自伊朗、敘利亞、黎巴嫩、希臘、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塞浦路斯、巴勒斯坦、伊拉克、埃及、法國和美國等地的約十多萬亞美尼亞人來到了蘇維埃亞美尼亞並選擇定居在葉里溫,葉里溫的種族構成在蘇聯的頭三十年中因此變得更加單一。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剩下的2000名阿塞拜疆人因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而離開了這個城市。

行政區劃

[編輯]
葉里溫的十二個地區
主條目:葉里溫行政區劃英語Districts_of_Yerevan

葉里溫分為十二個「行政區」(վարչական շրջան,varčakan šrĵan)。[54]每個區都有一個當選的領導人。葉里溫十二個地區的總面積是223平方公里(86平方英里)。[55][56][57]

地區 亞美尼亞 人口
(2011年人口普查)
人口
(2016年估計)
地區(平方千米/km²)
阿賈普恩亞克英語Ajapnyak District Աջափնյակ 108,282 109,100 25.82
阿拉布基爾英語Arabkir District Արաբկիր 117,704 115,800 13.29
阿萬英語Avan District Ավան 53,231 53,100 7.26
達夫塔申英語Davtashen District Դավթաշեն 42,380 42,500 6.47
葉烈布尼英語Erebuni District Էրեբունի 123,092 126,500 47.49
卡納克爾-塞頓英語Kanaker-Zeytun District Քանաքեր-Զեյթուն 73,886 74,100 7.73
肯特隆英語Kentron District Կենտրոն 125,453 125,700 13.35
馬拉蒂亞-塞巴斯蒂亞英語Malatia-Sebastia District Մալաթիա-Սեբաստիա 132,900 135,900 25.16
諾克-馬拉什英語Nork-Marash District Նորք-Մարաշ 12,049 11,800 4.76
諾爾諾克英語Nor Nork District Նոր Նորք 126,065 130,300 14.11
努巴拉申英語Nubarashen District Նուբարաշեն 9,561 9,800 17.24
申加維特英語Shengavit District Շենգավիթ 135,535 139,100 40.6

經濟

[編輯]
葉里溫市中心

葉里溫是亞美尼亞最大的工業城市,[58]亞美尼亞的國內生產總值過半產自這裏。但1990年以來,持續經濟不景氣。2000年後開始回升。2000年12月,亞美尼亞共和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31]

石油化學産業、採鋁産業等十分發達。水力發電亦發達。釀酒業是葉里溫久負盛名的傳統產業,其紅葡萄酒白蘭地(亞美尼亞干邑)享譽世界。

工業

[編輯]
葉里溫白蘭地公司

截至2013年,葉里溫在亞美尼亞年工業總產值中的比例為41%。[59]葉里溫的產業類型相當多元化,涉及到了化學品、初級金屬和鋼鐵產品、機械、橡膠製品、塑料、地毯、紡織品、服裝和鞋類、珠寶、木製品和家具、建築材料和石材加工、酒精飲料、礦泉水、乳製品以及加工食品等領域。儘管90年代的經濟危機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但仍有幾家工廠在當地運作,特別是在石油化工和鋁業的相關行業。

葉里溫香檳葡萄酒廠英語Yerevan Champagne Wines Factory

亞美尼亞飲料,特別是亞美尼亞的干邑白蘭地和啤酒,都享有盛譽。因此,葉里溫被許多在酒精飲生產料處於領先地位的亞美尼亞和高加索地區企業定為所在地,例如葉里溫阿拉拉特白蘭地廠英語Yerevan Ararat Brandy Factory葉里溫白蘭地公司葉里溫香檳葡萄酒廠英語Yerevan Champagne Wines Factory、「葉里溫啤酒」(Kilikia啤酒)啤酒廠、阿姆柯白蘭地廠、普羅尚白蘭地酒廠英語Proshyan Brandy Factory和阿斯塔菲葡萄酒-白蘭地工廠。葉里溫的2家煙草生產商是雪茄龍(Cigaronne)和大塔巴克(Grand Tabak)公司。

亞美尼亞地毯業英語Armenian carpet擁有根深蒂固的歷史和古老的傳統。因此,葉里溫的地毯生產相當發達,當地的三個主要工廠還生產手工地毯。[60][61][62]Megerian Carpet在該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該市其他主要工廠還包括化工橡膠廠Nairit、鋁箔廠Rusal Armenal英語Rusal Armenal、糖果製造商Grand Candy、巧克力生產商Arcolad、日用品生產商Marianna、小麥和麵粉生產商Talgrig集團、雪糕生產商Shant、油漆生產商皇冠化學品(Crown Chemicals)、石灰華礦業公司ATMC、葉里溫鐘錶廠AWI手錶、葉里溫珠寶廠、礦泉水廠Arzni、Sil和Dilijan Frolova。

當地生產的食品包括加工肉類、各種罐頭、小麥和麵粉、糖果和巧克力、乾果、飲料。建築材料主要包括石灰華、碎石塊、瀝青和瀝青混凝土。

金融業與銀行業

[編輯]
亞美尼亞中央銀行

對西歐、俄羅斯和美國的跨國公司而言,葉里溫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外包地點,因此許多國際公司將總部設在了葉里溫。截至2013年,亞美尼亞年度服務總額的85%由葉里溫佔據;葉里溫佔全年零售業務的84%以上。

俄羅斯許多服務公司和銀行的子公司在亞美尼亞營業,例如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亞美尼亞子公司、Rosgosstrakh英語Rosgosstrakh的亞美尼亞子公司、俄羅斯外貿銀行的亞美尼亞子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集團的Areximbank。ACBA銀行是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的子公司。滙豐的亞美尼亞分公司也將總部設在了葉里溫。

藝術

[編輯]
參見:葉里溫劇院列表英語List_of_theaters_in_Yerevan
Yerevan Vernissage英語Yerevan Vernissage的亞美尼亞手工地毯

葉里溫是亞美尼亞傳統地毯英語Armenian carpet的歷史中心之一。人們已在葉里溫的周圍地區挖掘了許多來各種各樣的地毯殘骸,它們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7世紀甚至更早。16世紀時,葉里溫成為波斯亞美尼亞英語Persian Armenia (1502-1828)的中心城市,傳統地毯也於此時進一步發展。19世紀時,許多來自鄂圖曼帝國的西亞美尼亞人湧入了這裏;20世紀初,鄂圖曼帝國的亞美尼亞的難民來到這裏逃避種族滅絕。受此影響,城市的地毯製造豐富了許多。目前,1924年開設的Arm地毯工廠、自1994年以來在此落戶的Tufenkian手工地毯和自2000年以來在此落戶的Megerian手工地毯均將葉里溫定為了所在地。

在Saryan公園展出的油畫

Yerevan Vernissage英語Yerevan Vernissage的露天展覽市場於20世紀80年代在亞蘭街英語Aram Street形成,收集了各式各樣的亞美尼亞傳統手工藝術作品,尤其是木雕和地毯。此外,藝術家可以在歌劇院附近的Saryan公園展示他們的油畫,Saryan公園也因此聞名於世,成為了供他們永久使用的展地。

許多文化中心和戲劇大廳都在葉里溫主辦過表演。最大的展場是凱倫·德米徹恩體育和音樂會綜合大樓英語Karen Demirchyan Complex。其他的重要劇院包括:Sundukyan國家學術劇院英語Sundukyan State Academic Theatre of YerevanParonyan音樂喜劇劇院英語Paronyan Musical Comedy Theatre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俄羅斯劇院英語Stanislavski Russian Theatre of Yerevan、以埃德加·埃爾巴凱恩英語Edgar Elbakyan命名的戲劇和喜劇劇院、雷奇亞·普尼安戲劇院英語Hrachya Ghaplanyan Drama Theatre、埃爾溫市立Hamazkayin英語Hamazkayin劇院和霍維漢納·塔馬尼安木偶劇院英語Hovhannes Tumanyan Puppet Theatre of Yerevan

莫斯科劇院

這個城市是許多電影院的所在地,這包括了莫斯科劇院Nairi電影院英語Nairi Cinema、Hayastan電影院、達爾瑪花園商城英語Dalma Garden Mall的Cinema Star multiplex電影院和葉里溫購物中心英語Yerevan Mall的KinoPark多媒體電影院。自2004年以來,莫斯科電影院每年都會舉辦埃里溫國際電影節。其他具有顯著建築價值的電影院包括海倫尼克電影院和羅西亞電影院。

葉里溫歌劇院

葉里溫歌劇院由兩個音樂廳組成:阿拉姆·哈恰圖良音樂廳和歌劇和芭蕾舞劇院的大廳(以亞歷山大·斯潘多尼安命名)。Komitas Chamber Music House英語Komitas Chamber Music House是亞美尼亞的室內樂之家。

卡菲斯揚美術館以其定期舉辦的活動而聞名。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三,該地會舉辦「咖啡斯揚州古典音樂系列」演出;雙休日時,該地會舉辦「音樂級聯」系列演出,其主要內容為爵士樂、流行樂和搖滾樂的現場音樂會。

亞美尼亞現代實驗藝術中心英語Armenian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Experimental Art於1992年在葉里溫成立,[63]是一個創意中心,它有助於專業藝術家們在適當的氣氛中交流經驗。[64]

宗教

[編輯]
聖施洗約翰堂
參見:亞美尼亞教堂列表英語List_of_churches_in_Yerevan亞美尼亞宗教

亞美尼亞使徒教會是亞美尼亞的主要宗教, 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教會[65][66]以及最古老的基督徒群體[67]

聖薩爾基斯主教座堂是葉里溫的主教座堂

葉里溫的亞美尼亞教會由阿勒提安主教教區英語Araratian Pontifical Diocese代表,聖薩爾基斯主教座堂為其主教座堂。葉里溫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亞美尼亞教堂——葉里溫主教座堂

據Ivan Chopin介紹,葉里溫在十九世紀中葉共有八座清真寺。[68][69]18世紀的藍色清真寺於20世紀90年代在伊朗資金的幫助下得以復興並重新開放。[70]是目前亞美尼亞唯一一座仍然活躍的清真寺,主要服務對象為伊朗的什葉派遊客。

文化旅遊

[編輯]

亞美尼亞的旅遊業每年都在發展,首都葉里溫是旅遊的主要目的地之一。[31]葉里溫擁有大部分豪華酒店、現代餐廳、酒吧、酒吧和夜總會,茲瓦爾特諾茨機場的翻新工程也使得越來越多的遊客訪問亞美尼亞。葉里溫的許多地方對於遊客來說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葉里溫全景

博物館

[編輯]

葉里溫是許多博物館、美術館和圖書館的所在地。其中最受矚目的是亞美尼亞國家美術館亞美尼亞歷史博物館卡菲斯揚美術館Matenadaran古代手稿圖書館和亞美尼亞種族滅絕博物館[71]

亞美尼亞國家美術館亞美尼亞歷史博物館成立於1921年,是葉里溫的主要博物館。它們除了對亞美尼亞畫家的作品進行永久性展覽,畫廊還收藏了德國、美國、奧地利、比利時、西班牙、法國、匈牙利、意大利、荷蘭、俄羅斯和瑞士藝術家的繪畫和雕塑作品,[72]它通常舉辦臨時展覽。亞美尼亞種族滅絕博物館旨在紀念亞美尼亞大屠殺,建於1967年。每年4月24日的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紀念日都會有很多人聚集在這裏。卡菲斯揚美術館是一座於2009年11月17日開幕的藝術中心。[73][74]它展示了許多藝術品,尤其是捷克藝術家StanislavLibenský and JaroslavaBrychtová英語StanislavLibenský and JaroslavaBrychtová的作品。[75]前花園展示了Gerard L. Cafesjian的雕塑作品。[76]

這個城市也是許多藝術博物館的所在地。1988年開放的謝爾蓋·帕拉傑諾夫博物館英語Sergei Parajanov Museum主要服務於謝爾蓋·帕拉傑諾夫的電影和繪畫藝術品。[77]科米塔斯博物館英語Komitas Museum於2015年開幕,是一家服務於著名亞美尼亞作曲家科米塔斯的音樂藝術博物館。1921年開放的夏倫特文學和藝術博物館英語Charents Museum of Literature and Arts、1972年開放的葉里溫現代藝術博物館英語Modern Art Museum of Yerevan和1993年開放的中東藝術博物館英語Middle East Art Museum同樣是葉里溫著名的藝術博物館。[78]

現在,葉里溫博物館內還開設了許多科技博物館,如亞美尼亞醫學博物館(1999)、葉里溫空間博物館(2001年)、科學技術博物館(2008)、交通博物館(2012)和小愛因斯坦互動科學博物館(2016)。

圖書館

[編輯]
恩科·阿珀兒童圖書館

亞美尼亞國家圖書館位於Teryan街,是葉里溫乃至整個亞美尼亞共和國的公共圖書館。它成立於1832年,1939年搬至現址並運營至今。該圖書館共有660萬本藏書,[79]其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是於1512年在威尼斯出版的《Urbatagirk英語Urbatagirk》,它是第一部以亞美尼亞語寫成的書籍。[80][81]

建於1933年的恩科·阿珀兒童圖書館是該市的另一座國家圖書館。其他主要公共圖書館包括成立於1935年的Avetik Isahakyan中央圖書館,1939年成立的共和國醫學圖書館,1957年成立的科學圖書館和1965年成立的音樂圖書館。此外,葉里溫的每個行政區都有自己的公共圖書館,且通常不止一個。

瑪坦納達蘭古代手稿研究院(英語:Mesrop Mashtots Institute of Ancient Manuscripts,簡稱Matenadaran)位於葉里溫中部的馬什多茲大道上,是一座圖書博物館兼研究中心,保存了中古古代17,000本古代手稿和數本聖經,使用古亞美尼亞文、古希臘文、阿拉伯文、亞述文、希伯來文和拉丁文等不同的語言書寫,非常珍貴。

葉里溫於2010年6月6日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評為2012年世界圖書之都

亞美尼亞國家檔案館建於1923年,是一座科學研究中心兼檔案儲存中心,有大約350萬份珍貴的文件。

歷史遺蹟

[編輯]

葉里溫的許多歷史古蹟在外國侵略和1679年亞美尼亞地震期間遭到破壞。儘管如此,依舊有一些建築結構比較完整,並在隨後的幾年內得到了修復。

埃瑞布尼城堡阿爾吉什提一世於公元前782年建立葉里溫市的地方。在Shengavit,人們還發現了早期其他建築結構的殘存。

格加爾德修道院英語Katoghike Church, Yerevan又名為艾里凡克,大部分建築物在岩石中鑿成,[82]是一座於1264年在葉里溫中心建立的中世紀教堂也是城市保存最完好的教堂之一。Zoravor Surp Astvatsatsin Church英語Zoravor Surp Astvatsatsin Church同樣是葉里溫保存最為完好的教堂之一,於1693年至9494年建立。它在毀滅性的地震之後於中世紀教堂的廢墟上建立。聖薩爾基斯主教座堂於1835年至1842年間重建,是亞美尼亞教會亞拉斯當教會主教管區英語Araratian Pontifical Diocese的所在地。

於1764年至1768年期間在市中心建立的藍色清真寺是亞美尼亞目前唯一一個仍在運作的清真寺。

赫拉茲丹河上的紅橋英語Red Bridge (Yerevan)是一座1679年建立的建築,後於1830年重建。[83]

社會事業

[編輯]

教育

[編輯]
亞美尼亞國家農業大學英語Armenian State Pedagogical University

葉里溫是該地區的主要教育中心。截至2017年,全市共有253所學校,其中公立學校210所,159個直屬於市政府,51個直屬於教育部;其餘43個是私有學校。全市共有160所幼兒園在運營。[84]

截至2016年,共有60多所高等教育機構獲得了國家的許可。葉里溫國立大學亞美尼亞大學英語American University of Armenia俄羅斯 - 亞美尼亞(斯拉夫)大學英語Russian-Armenian (Slavonic) University葉里溫州立醫科大學英語Yerevan State Medical University亞美尼亞國立教育大學英語Armenian State Pedagogical University是亞美尼亞最受好評的大學之一,也是亞太地區最受好評的大學之一。[31][85]

此外,葉里溫在蘇維埃的統治下成為了科學研究的主要中心。亞美尼亞國家科學院是亞美尼亞科學研究的先驅。它成立於1943年,是蘇維埃科學院的亞美尼亞分校及其在亞美尼亞科學領域進行研究和協調活動的主要機構,涉及到了數學、物理學、自然科學、化學、地球科學等領域。[86]

此外,當地還建有1930年創立的葉里溫國立醫科大學亞美尼亞語Երևանի պետական բժշկական համալսարան(Yerevan State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YSMU)、1933年創立的葉里溫國立理工大學亞美尼亞語Հայաստանի պետական ճարտարագիտական համալսարան(Stat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Armenia,簡稱SEUA)、1921年創立的葉里溫音樂學院亞美尼亞語Երևանի պետական կոնսերվատորիա(Yerevan Komitas State Conservatory,簡稱YSC)等學校。

醫療保健

[編輯]
阿斯特希克醫療中心

除了生育,亞美尼亞的醫療服務不受政府補貼。不過,政府每年仍然會從國家預算中撥出一定的數額滿足社會弱勢群體的醫療需求。

葉里溫是該地區的主要醫療保健中心。葉里溫的數家醫院通過現代技術改善了自己並開始提供醫療保健和醫學研究服務,例如盛維威醫療中心英語Shengavit Medical Center、Erebouni醫療中心、伊茲密爾醫療中心英語Izmirlian Medical Center、聖格雷戈里醫療照明中心、諾克-馬拉什醫療中心英語Nork-Marash Medical Center、亞美尼亞共和國醫療中心、阿斯特希克醫療中心、亞美尼亞美國健康中心英語Armenian American Wellness Center葉里溫州立醫科大學英語Yerevan State Medical University的蘭坎塔爾·赫拉西綜合醫療大樓。該市共設有39個綜合診所和醫療中心。

孕產婦和兒童健康保護研究中心自1937年起開始在葉里溫工作,而亞美尼亞臨床治療中心英語Armenicum Clinical Center也於1999年開放,[87]愛滋病、免疫缺陷和肝炎等傳染病是其工作的主要領域。

於1991年在葉里溫開辦的利克沃爾(Liqvor)製藥廠目前是亞美尼亞最大的藥品生產商。[88]

能源

[編輯]

得益於哈茲丹河畔,葉里溫的水力發電廠成為可能。作為塞凡湖-赫拉茲丹Cascade英語Sevan–Hrazdan Cascade的一部分,水力發電廠在葉里溫的行政管轄區內建立:卡納克爾水電站、葉里溫1號水電站和葉里溫3號水電站。整個工廠於2003年被私有化,目前由俄羅斯水電公司英語RusHydro持有。[89][90]

葉里溫火力發電廠英語Yerevan Thermal Power Plant位於該市的南部,它的設施擁有獨特的質量和科技。該廠於1961年開業、2007年變為一座現代化工廠,配備了新型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汽輪機用於發電。[91][92]新的火力發電廠於2017年3月興建,初期投資額為2.58億美元,預計發電能力可達250兆瓦。該電站將於2019年投入使用。[93]

電信與郵政

[編輯]
Vivacell-MTS在葉里溫設下的公司總部

截至2017年,亞美尼亞有3家流動電話服務商:

除了流動網絡提供商外,許多其他中小企業也參與互聯網服務。訪問亞美尼亞的互聯網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約束的。但是,根據「亞美尼亞共和國警察法」第11條,執法部門有權攔截相關內容以防犯罪活動。[97]

HayPost英語HayPost是亞美尼亞共和國的官方郵政運營商。總部位於葉里溫,目前經營着全國各地的900個郵政局。[98]

交通

[編輯]

航空

[編輯]
茲瓦爾特諾茨國際機場的主入口

茲瓦爾特諾茨國際機場位於葉里溫以西12km處,[99]是亞美尼亞的主要機場。以阿爾瑪維亞為基地,2004年開始擴建,新國際線航站樓於2007年完成。另外有一新航站樓預定於2012年完成。該機場在蘇聯時期於1961年創辦、[100]1985年進行了首次翻修;為了適應國際標準,2002年它又被翻修了一次。2004年,該機場整修了終端。該工程的第一階段隨着抵站區開放於2006年9月結束。第二部分(指定離站點)則於2007年5月結束整修。最先進的藝術設施和技術預計會於2011年10月被安置在指定離站點。這將會使茲瓦爾特諾茨國際機場成為整個高加索地區最大、最繁忙、最現代化的機場。[101]整個項目的成本在1億美元以上。

埃雷布尼機場是葉里溫的第二個機場,位於城市南部。自獨立以來,埃雷布尼機場主要用於軍事領域或私人航班。亞美尼亞空軍同樣安裝了基地,在埃雷布尼機場的停機坪上駐紮了幾架米米格-29戰鬥機

鐵路

[編輯]
葉里溫火車站和David of Sasun雕像
主條目:亞美尼亞鐵路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幾個郊區的火車站都沒有被使用過。葉里溫有一個單獨的中央火車站——薩森提達維特火車站,通過Sasuntsi Davit站連接到地鐵。火車站由蘇聯風格的建築構成,建築的屋頂上有象徵着共產主義的象徵:紅星、錘子和鐮刀。由於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對亞美尼亞封鎖,只有一條國際線路通往鄰國格魯吉亞第比利斯,每兩天通行一次。

唯一一條通往南部伊朗的鐵路需要經過對亞美尼亞進行封鎖的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因此沒有列車從葉里溫南行。目前,將亞美尼亞和伊朗直接連接的新鐵路正在研究中。

地鐵

[編輯]
共和國廣場站英語Republic Square (metro station)

葉里溫地鐵有1條路線(13.4 km,10站)。車站為前蘇聯式的豪華車站。市內的有軌電車原有24條路線,從20世紀初開始運行,繼而逐漸淘汰,至2004年廢止。車站內部與西部的前蘇聯國家相似,有吊燈掛在走廊上。在蘇聯解體和亞美尼亞共和國獨立後,地鐵站的大部分名稱都被修改掉了。

目前,東北部的延長段和該段的兩個新車站正在建設中。第一站(Ajapnyak)的建設以及將其連接到地鐵網其他部分的一公里(0.62英里)的隧道,耗資1800萬美元。該項目結束的時間尚未確定。政府原來還打算建設兩條新線路,但該項目由於缺乏資金被迫暫停。

葉里溫地鐵每天要運送6萬多人。

機動車與電車系統

[編輯]
一輛葉里溫的無軌電車

葉里溫的公共交通高度私有化,主要由約60家運營商處理。截至2017年5月,共39條巴士線路在葉里溫運營。[102]然而,公交車在公共交通中所佔的市場份額只有39.1%。與大多數國家的首都不同,葉里溫的公共交通工具沒有固定的售票系統。乘客需要在離開車輛時將車費直接支付給司機。所有公交車和微型汽車的單程行程費用為100個AMD(約20美分),而無軌電車則為50個AMD(約10美分)。

小巴(例如在當地比較有名氣的蘇式小吧)的市場份額仍然是最大的(50.4%)。以市中心的廣場為原點,有通往第比利斯和伊朗的大不里士德黑蘭的長途汽車。Nor Kilikia附近的中央火車站是城際巴士總站,它可以為國內外的絕大部分城市,特別是格魯吉亞的第比利斯和伊朗的大不里士提供出境航線。

自1949年以來,葉里溫無軌電車系統英語Trolleybuses in Yerevan便一直在運行。許多舊蘇聯時代的無軌電車已被相當新的無軌電車所取代。但截至2017年5月,僅有5條無軌電車線路運行(2.6%)。於1906年開始在葉里溫運營的電車網絡於2004年1月退役。它的運營成本是利潤的2.4倍,因此儘管在2003年底人們進行了最後一次努力,電車網絡仍然被政府關閉了。[103]鐵軌也在此後被拆除、出售。

亞美尼亞是夜晚回家時最安全的十個國家之一。葉里溫自詡當地的出租車一周7天不休息、24小時全天運營。[104]

體育

[編輯]

足球

[編輯]

足球是葉里溫乃至整個亞美尼亞最受歡迎的運動。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全市共有4個亞美尼亞足球超級聯賽的足球俱樂部和1個亞美尼亞聯賽英語Armenian First League的俱樂部:[105]

葉里溫的赫拉茲丹體育場是亞美尼亞最大的體育場館。它和瓦茲根·薩爾基相共和黨體育場都是亞美尼亞國家足球隊的亞美尼亞國家足球隊的主場。[106]

亞美尼亞足球總會管理的葉里溫足球學院英語Yerevan Football Academy是一個最新的培訓學院,於2010年開始運營。[107]

該市已經在葉里溫附近開設了126個迷你足球場。預計到2017年底數量增加至131個。[108]

俱樂部 體育場 地理位置 訓練中心
艾拉斯克特足球會 艾拉斯克特體育場英語Alashkert Stadium 申加維特區英語Shengavit District
艾拉華特葉里溫足球會 米卡體育場英語Mika Stadium 申加維特區英語Shengavit District Dzoraghby訓練中心英語Dzoraghbyur Training Centre
班蘭特斯足球會 班納體育場英語Banants Stadium 馬拉蒂亞-塞巴斯蒂亞區英語Malatia-Sebastia District 班南特斯培訓中心英語Banants Training Centre
佩歷克足球會 Football Academy英語Yerevan Football Academy Stadium 阿萬區英語Avan District 普尼克培訓中心英語Pyunik Training Centre
埃勒布尼足球會英語Erebuni FC 埃雷布尼體育場 埃雷布尼區英語Erebuni District

國際象棋

[編輯]
季格蘭·彼得羅西安棋藝館英語Tigran Petrosian Chess House

亞美尼亞一直在國際象棋的相關賽事中表現優異,參賽人員的排名和所獲獎章的數量往往是最高的。亞美尼亞國際象棋聯合會英語Chess Federation of Armenia的總部位於葉里溫的季格蘭·彼得羅西安棋藝館英語Tigran Petrosian Chess House[109]這個城市是許多象棋隊和訓練學校的所在地。儘管亞美尼亞的經濟形勢嚴峻,埃爾溫仍於1996年主辦了第32屆國際象棋奧林匹克[110]2006年,亞美尼亞葉里溫的四名棋手贏得了都靈主辦的第37屆國際象棋奧林匹克並在德累斯頓主辦的2008年國際象棋奧林匹克取得了佳績。在伊斯坦堡主辦的第40屆國際象棋奧林匹克,亞美尼亞第三次贏得了國際象棋的奧林匹克賽事。在葉里溫出生的國際象棋國家隊領導人列馮·阿羅尼揚是世界上最好的棋手之一。

室內五人制足球

[編輯]
米卡體育競技場英語Mika Sports Arena

室內五人制足球在亞美尼亞非常受歡迎。許多企業和大學都有自己的球隊參加亞美尼亞五人制足球聯盟。8支冠軍中的4支總部設在葉里溫,這包括了Leo Futsal、Charbakh Futsal、Armenia Travel Futsal和ASUE英語Armenian State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Futsal。[105]葉里溫的米卡體育競技場英語Mika Sports Arena亞美尼亞國家五人制足球隊英語Armenia national futsal team的活動中心。

網球

[編輯]

網球在葉里溫也是很流行的運動。葉里溫有一些網球俱樂部,其中許多是在蘇聯時期建立的。Incourt網球俱樂部於1974年建成,是該市最大的網球俱樂部,擁有許多室內外球場。[111]成立於1990年的亞拉特網球俱樂部同樣是該市的重要俱樂部之一。[112]葉里溫市立奧林匹克運動學院(1971年)和葉里溫足球學院(2010年)也創立了網球俱樂部[113]

薩爾吉思·薩格西恩阿尼·阿米拉揚英語Ani Amiraghyan是亞美尼亞最成功的網球選手。

國際關係

[編輯]

葉里溫是許多國際組織的成員:獨聯體國家首都及大城市國際會議、黑海首都組織、國際法語圈市長組織[114]世界遺產城市聯盟、國際大規模社區組織以及國際市內社區燈光組織。

姊妹城市

[編輯]
卡拉拉與葉里溫的友誼之手

截至2017年3月,葉里溫是24座城市的姊妹城市[115]

國家 城市 締結日期
 意大利 卡拉拉托斯卡納大區 1965年
 馬達加斯加 安塔那那利佛阿那拉芒加區 1981年
 美國 劍橋馬薩諸塞州 1987年
 法國 馬賽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大區 1992年
 俄羅斯 斯塔夫羅波爾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1994年
 伊朗 伊斯法罕伊斯法罕省 1995年
 烏克蘭 敖德薩敖德薩州 1995年
 格魯吉亞 第比利斯 1996年
 黎巴嫩 貝魯特貝魯特省 1997年
 敘利亞 大馬士革 1997年
 加拿大 滿地可魁北克省 1998年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 2000年
 斯洛伐克 布拉迪斯拉發布拉迪斯拉發州 2001年
 巴西 聖保羅聖保羅州 2002年
 摩爾多瓦 基希訥烏 2005年
 俄羅斯 頓河畔羅斯托夫羅斯托夫州 ?
 美國 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州 2007年
 法國 尼斯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大區 2007年
 意大利 威尼斯威尼托大區 2011年
 拉脫維亞 里加 2013年
 約旦 安曼安曼省 2014年
 俄羅斯 新西伯利亞新西伯利亞州 2014年
 俄羅斯 伏爾加格勒伏爾加格勒州 2015年

夥伴關係

[編輯]
「法國廣場」中央奧古斯特·羅丹設計的朱爾·巴斯蒂安-勒帕吉英語Jules Bastien-Lepage的銅像是象徵巴黎和葉里溫的夥伴關係

截至2017年3月,葉里溫與以下25座城市/行政區有夥伴協定[116]

國家 城市 締結日期
 黑山 波德戈里察 1974年
 希臘 雅典阿提卡大區 1993年
 法國 里昂奧弗涅-羅納-阿爾卑斯大區 1993年
 俄羅斯 斯塔夫羅波爾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1994年
 烏克蘭 基輔 1995年
 俄羅斯 莫斯科 1995年
 意大利 托斯卡納大區 1996年
 俄羅斯 聖彼得堡 1997年
 俄羅斯 伏爾加格勒伏爾加格勒州 1998年
 白俄羅斯 明斯克 2002年
 巴西 里約熱內盧里約熱內盧州 2007年
 保加利亞 索菲亞 2008年
 印度 德里 200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 2009年
 俄羅斯 加里寧格勒加里寧格勒州 2009年
 法國 巴黎法蘭西島大區 2011年
 法國 法蘭西島大區 2011年
 阿塞拜疆[註 1] 斯捷潘納克特 2012年[117]
 羅馬尼亞 布加勒斯特 2013年
 波蘭 華沙馬佐夫舍省 2013年
 俄羅斯 克拉斯諾達爾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2014年
 土庫曼 阿什哈巴德阿哈爾州 2014年
 伊朗 加茲溫加茲溫省 2014年
 俄羅斯 漢特-曼西斯克漢特-曼西自治區 2014年
 愛沙尼亞 塔林哈爾尤縣 2015年

註釋

[編輯]
  1. ^ 名義上,實際上由阿爾察赫管轄

參考文獻

[編輯]
  1. ^ Billock, Jennifer. How Ancient Volcanoes Created Armenia's Pink City. Smithsonian. 28 December 2016 [2 Januar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3 January 2017). 
  2. ^ Hovasapyan, Zara. When in Armenia, Go Where the Armenians Go. Armenian National Committee of America. 1 August 2012 [28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8 October 2014). Made of local pink tufa stones, it gives Yerevan the nickname of "the Pink City. 
  3. ^ Dunn, Ashley. Pink Rock Comes as Gift From Homeland in Answer to Armenian College's Dreams. Los Angeles Times. 21 February 1988 [28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December 2014). To Armenians, though, the stone is unique. They often refer to Yerevan, the capital of their homeland, as "Vartakouyn Kaghak," or the "Pink City" because of the extensive use of the stone, which can vary from pink to a light purple. 
  4. ^ Տուֆ [Tuff]. encyclopedia.am. [28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July 2015) (亞美尼亞語). Երևանն անվանում են վարդագույն քաղաք, որովհետև մեր մայրաքաղաքը կառուցապատված է վարդագույն գեղեցիկ տուֆե շենքերով: 
  5. ^ Old Yerevan. yerevan.am. Yerevan Municipality. [28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8 October 2014). Since this construction material gave a unique vividness and specific tint to the city, Yerevan was called "Rosy city". 
  6. ^ Smith, Adam T. "Yerevan, My Ancient Erebuni". Hartley, Charles W.; Yazicioğlu, G. Bike; Smith, Adam T. (編). The Archaeology of Power and Politics in Eurasia: Regimes and Revol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59. ISBN 9781107016521. A Stratigraphic History of Yerevan [...] the earliest known built settlement in the area is the Early Bronze Age site of Shengavit... 
  7. ^ Simonyan, Hakob. Շենգավիթ՝ Երևանի հնագույն քաղաքատեղին [Shengavit: Yerevan's Most Ancient Settlement]. yhm.am. Yerevan History Museum. 13 Dec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November 2020) (亞美尼亞語). ... ավելի քան 1200 տարի (Ք. ա. 3300-2100 թթ.) Շենգավիթի անընդմեջ բնակեցմանը [...] Շենգավիթ քաղաքատեղիի շերտերից վերցված փայտածխի՝ ռադիոածխածնային տարրալուծման մեթոդով ստացվող ամենավաղ տարիքը Ք. ա. 3300 թվականն է: 
  8. ^ Sarukhanyan, Petros. Շնորհավո՛ր տոնդ, Երեւան դարձած իմ Էրեբունի. Hayastani Hanrapetutyun. 21 September 2011 [1 Febr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July 2019) (亞美尼亞語). Պատմական իրադարձությունների բերումով Երեւանին ուշ է հաջողվել քաղաք դառնալ։ Այդ կարգավիճակը նրան տրվել է 1879 թվականին, Ալեքսանդր Երկրորդ ցարի հոկտեմբերի 1—ի հրամանով։ 
  9. ^ Երևան [Yerevan]. Encyclopedia of Armenian History. Institute for Armenian Studies of Yerevan State University. [5 April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5 April 2021) (亞美尼亞語). 1870 թ. սահմանված քաղաքային կանոնադրության համաձայն, որը Երևանում կիրառության մեջ է մտել 1879 թ. հոկտեմբերի 1-ից, ստեղծվել են քաղաքային խորհուրդ (դումա), վարչություն և տեղական ինքնակառավարման այլ մարմիններ: 
  10. ^ Hovannisian, Richard. The Republic of Armenia: The First Year, 1918–191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 41. ISBN 9780520018051. On July 19 the Armenian cabinet and National Council were greeted at the outskirts of Erevan by Aram, Dro, and General Nazarbekian. Together the entourage rode into the nation's capital. 
  11.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Armenia. Երևան [Yerevan]. Ayvazyan, Hovhannes (編). Հայաստան Հանրագիտարան [Armenia Encyclopedia]. Yerevan: Armenian Encyclopedia Publishing. 2012: 809 (亞美尼亞語). 1918-ի հուլիսին Երևան է տեղափոխվել նույն թվականի մայիսի 28-ին Թիֆլիսում հռչակված Հայաստանի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ան Կառավարությունը։ Երևանը դարձել է Հայաստանի առաջին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ան մայրաքաղաքը։ 
  12. ^ Armstat. Yerevan (PDF): 42-43. [2012-02-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5) (亞美尼亞語及英語). 
  13. ^ Population Census 2011: Distribution of De facto and De jure Population (urban, rural) of RA Administrative Units by Sex, Women Table 1.1 according to 2001 and 2011 Population Censuses (PDF). armstat.am. Statistical Committee of the Republic of Armenia.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5 February 2021). 
  14. ^ Bell, Imogen (編). Armenia. Eastern Europe, Russia and Central Asia 2003 3rd. London: Taylor & Francis. : 84. ISBN 9781857431377. 
  15. ^ Hartley, Charles W.; Yazicioğlu, G. Bike; Smith, Adam T. (編). The Archaeology of Power and Politics in Eurasia: Regimes and Revolu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72. ISBN 9781107016521. ...of even the most modern Yerevantsi. 
  16. ^ Ishkhanian, Armine. Atabaki, Touraj; Mehendale, Sanjyot , 編.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 Transnationalism and Diaspora.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122. ISBN 9781134319947. ...Yerevantsis (residents of Yerevan)... 
  17. ^ Connelly, Andrew. Syria conflict: A century after the 'genocide', Armenians flee war and return to land of their ancestors. The Independent. 13 April 2015 [15 Sept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September 2018). ...cafés as Yerevanites have taken to smoking nargile water pipes. 
  18. ^ Azadian, Edmond Y. Armenian Politics in Yerevan Taxicabs. Armenian Mirror-Spectator. 4 December 2014 [15 Sept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September 2018). Most of Yerevanites are enjoying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19. ^ Sub-national HDI – Area Database – Global Data Lab. hdi.globaldatalab.org. [2018-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September 2018) (英語). 
  20. ^ Bournoutian, George A.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Armenian People: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2nd. Costa Mesa, California: Mazda Publishers. 2003. ISBN 9781568591414. 
  21. ^ Qahana.am. Qahana.am. [2021-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6). 
  22. ^ Շենգավիթ. Հին Երևանի ամենավաղ և բացառիկ վկայությունը. Հայտնի հնավայրի 2012 թ-ի պեղումների և նշանակության մասին. PanARMENIAN.Net. [3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16 January 2021). 
  23. ^ Rouben Paul Adalian. Yerevan.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Armenia 2nd ed. Scarecrow Press. 2010年 [2017-07-09]. ISBN 978-0-8108-74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2).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埃里温.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2010-12-20 [2017-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4) (中文). 
  25. ^ Dédéyan, Gérard. Éd. Privat , 編. Histoire du peuple arménien. Toulouse. 2007: 991. ISBN 978-2-7089-6874-5. 
  26. ^ 三少四壯集-即將消失的橘紅色城市. 中國時報. 2015-03-04 [2017-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3) (中文). 
  27. ^ Shelley, Louise I. Policing Soviet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183. ISBN 9780415104708 (英語). 
  28. ^ Beissinger, Mark R. Nationalist mobilization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St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2002: 71. ISBN 9780521001489 (英語). 
  29. ^ Lindy, Jacob D. Beyond invisible walls: the psychological legacy of Soviet trauma, East European therapists and their patients.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2001: 192. ISBN 9781583913185 (英語). 
  30. ^ Conny Mithander, John Sundholm & Maria Holmgren Troy. Collective traumas: memories of war and conflict in 20th-century Europe. Bruxelles: P.I.E.P. Lang. 2007: 33. ISBN 9789052010687 (中文). 
  31. ^ 31.0 31.1 31.2 31.3 31.4 亚美尼亚国家概况.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17-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8) (中文). 
  32. ^ 32.0 32.1 (亞美尼亞文) (俄文) V. Azatian et T. Hakopian, Երևան Ереван Yerevan, ИПО Parberakan, Erevan, 1989, p. 284.
  33. ^ Zschau, Jochen; Küppers, Andreas N.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3-11-11: 487. ISBN 9783642559037 (英語). 
  34. ^ Brunn, Stanley D.; Toops, Stanley W.; Gilbreath, Richard. The Routledge Atlas of Central Eurasian Affairs. Routledge. 2012-08-21: 52 [2017-07-08]. ISBN 97811363104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7) (英語). 
  35. ^ Pogoda.ru.net. [2012年3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9月12日). 
  36. ^ "Climatological Information for Yerevan, Armen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pogoda.ru.net
  37. ^ 37.0 37.1 37.2 M. Karapetyan. The Dynamics of the Number and Ethnic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of Yerevan in 1600—1724. Patma-Banasirakan Handes英語Patma-Banasirakan Handes. 1986: 95–109 [2017-07-04]. ISSN 0135-05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8) (亞美尼亞語). 
  38. ^ 38.0 38.1 38.2 M. Karapetyan,. Բնակչության էթնիկ կազմը և էթնիկ պրոցեսները Երևանում 1724-1800 թվականներին [從1724年至1800年葉里溫的人口組成和人種學進程]. Yerevan: Հայաստանի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ան գիտությունների ազգային ակադեմիա. 1987 [2017-07-04]. ISSN 0135-05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8) (亞美尼亞語).  |journal=被忽略 (幫助)
  39. ^ Երևան քաղաքի բնակչության շարժընթացը 1824-1914թթ.. Yerevan History Museum英語Yerevan History Museum. [2017-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5) (亞美尼亞語). 
  40. ^ Эривань // 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о-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оссийской империи. Сост. по поручению Русского 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 действ. член Общества П. Семёнов, при содействии действ. члена В. Зверинского. Т. V. Спб., 1885, с. 870.(俄文)
  41. ^ Демоскоп Weekly – г. Эривань. Демоскоп Weekly. [2017-07-04]. ISSN 1726-28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俄語). 
  42. ^ 42.0 42.1 42.2 42.3 НАСЕЛЕНИЕ АРМЕНИИ. ETHNO-CAUCASUS. [2017-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7) (俄語). 
  43. ^ Всесоюзн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1970 года.. Демоскоп Weekly. 2017 [2017-07-04]. ISSN 1726-28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6) (俄語). 
  44. ^ Demographics of Armenian SSR (1989). [2017-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2). 
  45. ^ Demographics of Yerevan (1989). [2017-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8). 
  46. ^ Yerevan city: Ethnic Structure of De Jure Popul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ational Statistical Service of the Republic of Armenia
  47. ^ Demographics of Yerevan 201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ational Statistical Service of the Republic of Armenia 2011
  48. ^ 2001 Census : ArmSta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9. ^ ArmStat, 2003 Census (PDF). [2008-03-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8-09-10). 
  50. ^ Ramirez-Faria, Carlos. Concise Encyclopaedia of World History. Atlantic. 2007: 42–44 [2017-07-04]. ISBN 81-269-077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51. ^ Tavernier, Jean-Baptiste. Les six voyages en Turquie, en Perse et aux Indes, Volume 1, p. 62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2. ^ Hovannisian, Richard G. The Republic of Armenia: The first year, 1918-191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 126–127 [2017-07-04]. ISBN 97805200180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英語). 
  53. ^ Expulsion of Azerbaijanis from their lands in the soviet period. Press service and Public information and relations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 [2017-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英語). 
  54. ^ Վարչական շրջաններ. Technology managment center of Yerevan city.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6) (亞美尼亞語). 
  55. ^ Armstat:Yerevan population (PDF). 2011 census. NSS RA. [2017-07-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2-31) (亞美尼亞語). 
  56. ^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of Yerevan. Technology management center of Yerevan city. [2017-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8) (亞美尼亞語、英語及俄語). 
  57. ^ ՀՀ ՄԱՅՐԱՔԱՂԱՔ ԵՐԵՎԱՆ (PDF). ՀԱՅԱՍՏԱՆԻ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ԱՆ ՄԱՐԶԵՐԸ ԵՎ ԵՐԵՎԱՆ ՔԱՂԱՔԸ ԹՎԵՐՈՎ (Երևան քաղաքի կառավարման տեխնոլոգիաների կենտրոն). 2015 [2017-07-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9-17) (亞美尼亞語及英語). 
  58. ^ 徐景學. 93年中国对独联体国家商务指南.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93: 108 (中文). 
  59. ^ Armstat: Yereva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12-08.. 2016.
  60. ^ Tufenkian Trans Caucasus Co.Ltd. Spyur.am. 2010-03-24 [2010-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3) (英語). 
  61. ^ Araratrugs Closed Joint-Stock Company. Spyur.am. [2010-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1) (英語). 
  62. ^ Megarian Carpet Open Joint-Stock Company. Spyur.am. 2010-01-21 [2010-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2) (英語). 
  63. ^ Art and AsiaPacific 3. Fine Arts Press. 2008: 144 (英語). 
  64. ^ Art and Asia Pacific Almanac 5. Art AsiaPacific Pub. 2010: 91 (英語). 
  65. ^ Gale Group, C.W. Dugmore. The Journal of Ecclesiastical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68 (英語). 
  66. ^ The Armenian Massacres, 1894–1896: 1894–1896 : U.S. media testimony – Page 131 by A. Dzh. (Arman Dzhonovich) Kirakosian
  67. ^ Johann Christian Wilhelm Augusti; Georg Friedrich Heinrich Rheinwald; Carl Christian Friedrich Siegel. The Antiquities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 466 (英語). 
  68. ^ Chopin, Jean-Marie.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памятник состояния Армянской области в эпоху ея присоединения к Российской Империи. Император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1852: 468 [2017-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俄語). 
  69. ^ Bournoutian, George A. The khanate of Erevan under Qajar rule, 1795-1828. Mazda Publishers. 1992: 173. ISBN 9780939214181 (英語). 
  70. ^ Kiesling, Brady. Rediscovering Armenia, 2nd edition. Yerevan: Matit. 2005: 37 (英語). 
  71. ^ Gall, Timothy L.; Hobby, Jeneen M.; Group, Gale. Worldmark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s: Europe. Thomson Gale. 2007: 39. ISBN 9781414410890 (英語). 
  72. ^ Website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menia. [2008-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11). 
  73. ^ Cascade Capital Holdings: Cafesjian Family Foundation. [2009-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0). 
  74. ^ A Mainstream Home for Alternative Art in Armenia. New York Times. [2013-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英語). 
  75. ^ Marianna Grigoryan; Anahit Hayrapetyan. Yerevan Goes Modern: $35 Million Museum to Promote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Caucasus. EurasiaNet. [2009-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26) (英語). 
  76. ^ Unveiling the Hanging Gardens of Armenia. New York Times. [2009-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英語). 
  77. ^ ArmeniaTour. [2008-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0). 
  78. ^ Brady Kiesling, Rediscovering Armenia, 2000, Read onlin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6-26.
  79. ^ Libraries. Technology management center of Yerevan city. [2017-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3) (亞美尼亞語、英語及俄語). 
  80. ^ The Book of Fridays. World Digital Library. 1512 [201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81. ^ 1 ՈԻՐԲԱԹԱԳԻՐՔ։ Վենետիկ, տպ. Հակոբ Մեղապարտի, 1512. Հայաստանի Ազգային Գրադարան. [2017-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亞美尼亞語). 
  82. ^ 中国公民赴亚美尼亚注意事项.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亞美尼亞共和國大使館. 2016-04-27 [2017-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8) (中文). 
  83. ^ Tadevos Hakobyan. ԵՐԵՎԱՆԻ ՊԱՏՄՈՒԹՅՈՒՆԸ (1500–1800 ԹԹ.). Publishing of YSU. 1971: 373 [2017-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9) (亞美尼亞語). 
  84. ^ Education in Yerevan. Municipality of Yerevan. [2017-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8) (亞美尼亞語). 
  85. ^ Ranking web of universities: Armenia. Ranking Web of Universities. [2017-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9) (英語). 
  86. ^ About the Armenia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Academ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uter Network of Armenia. [2017-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8) (亞美尼亞語). 
  87. ^ CLINICAL CENTER ARMENICUM. Armenicum. [201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8) (英語). 
  88. ^ President Serzh Sargsyan visited the newly opened industrial unit of the Likvor Ltd pharmaceutical company. The Office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Armenia. 2011-10-15 [201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3) (英語). 
  89. ^ RusHydro International Energy Corporation. [201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3). 
  90. ^ G. Beglaryan, Atlas of Armenia and adjacent countries, Noyan Tapan, 2007, p. 8.
  91. ^ 22/04/2010 11:58. President Sargsyan attends opening of reconstructed Yerevan thermal power plant. Retrieved 2010-04-22. Arka.am. 2010-04-22 [2010-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9). 
  92. ^ Yerevan TPP. [201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3). 
  93. ^ President attended the groundbreaking ceremony of Yerevan’s new thermoelectric power station. President of Armenia. 2017-03-20 [201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3) (英語). 
  94. ^ Beeline in Armenia. Beeline.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5) (亞美尼亞語). 
  95. ^ About Vivacell-MTS. Vivacell-MTS.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1) (英語). 
  96. ^ About Ucom. Ucom. [2016-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4) (英語). 
  97. ^ the Law of the Republic of Armenia on Police. National Assembly of the Republic of Armenia. 2001-04-16 [2001-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3) (亞美尼亞語). 
  98. ^ HayPost Today. "Haypost" CJSC.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3) (亞美尼亞語). 
  99. ^ EAD Basic - Error Page. [2015-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5) (英語). 
  100. ^ About us - Zvartnots. [2017-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5) (英語). 
  101. ^ Website of Zvartnots International Airport. [2008-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0). 
  102. ^ Transport department of Yerevan Municipality. [2016-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5) (亞美尼亞語). 
  103. ^ Arminfo, "Last Tram Put Out Of Operation in Yerevan". 2004-01-22 [2008-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7). 
  104. ^ Armenia among the top 10 safest countries. [201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0). 
  105. ^ 105.0 105.1 Football clubs & Futsal clubs. [2017-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4) (英語). 
  106. ^ Foundation of Armenian football. Football Federation of Armenia. [201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5) (亞美尼亞語). 
  107. ^ FFA Technical centre/Football Academy. Football Federation of Armenia. [201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6) (英語). 
  108. ^ Construction plans and improvement of Yerevan. Երևանի քաղաքապետարանի պաշտոնական կայք. [201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亞美尼亞語). 
  109. ^ Tigran Petrosian Chess House. [201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3) (亞美尼亞語). 
  110. ^ 32nd Chess Olympiad: Yerevan 1996. the encyclopaedia of team chess. [2008-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英語). 
  111. ^ Incourt Tennis Club history. Incourt.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7) (英語). 
  112. ^ Ararat Tennis Club. find.am. [2017-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7) (英語). 
  113. ^ ՀՖՖ Տեխնիկական կենտրոն/Ֆուտբոլի Ակադեմիա. Հայաստանի ֆուտբոլի ֆեդերացիա. [2017-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4) (亞美尼亞語). 
  114. ^ AIMF: Liste des membre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26). 
  115. ^ Yerevan - Twin Towns & Sister Cities. Yerevan Municipality Official Website. Technology management center of Yerevan city. [2017-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9) (英語). 
  116. ^ Yerevan - Partner Cities. Yerevan Municipality Official Website. © 2005—2017 www.yerevan.am. [2017-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英語). 
  117. ^ "Երևանի և Ստեփանակերտի քաղաքապետերը բարեկամության համաձայնագիր են ստորագրել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ayors of Yerevan and Stepanakert Sign Friendship Agreement]. Tert.am. 28 September 2012.(亞美尼亞文)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