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縣
合肥縣 合淝縣 | |||||||||||||||
---|---|---|---|---|---|---|---|---|---|---|---|---|---|---|---|
中國的縣 | |||||||||||||||
前122年—1949年 | |||||||||||||||
1949年拆分前夕的合肥縣及周邊縣份 | |||||||||||||||
坐標:31°50′N 117°18′E / 31.83°N 117.3°E | |||||||||||||||
國家 | 中國 | ||||||||||||||
歷史 | |||||||||||||||
• 成立 | 前122年 | ||||||||||||||
• 廢除 | 1949年 | ||||||||||||||
貨幣 | 開皇五銖、開元通寶、宋通元寶等 | ||||||||||||||
| |||||||||||||||
今屬於 | 中國安徽省合肥市 |
合肥縣,中國舊縣名,部分文學作品中稱合淝縣,管轄區域覆蓋今天的安徽省合肥市市區全域、肥東縣全域、肥西縣全域和長豐縣南部。合肥縣一說始建於秦朝[1],一說始建於西漢武帝年間[2],東晉年間於此僑置汝陰縣,隋復名為合肥縣。
歷史
[編輯]考古學家發現合肥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有人類活動,他們除了採集狩獵外,還從事農業、手工業等經濟活動。「合肥」之名,最早出現在大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秦漢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縣」,屬九江郡。[3]
自古以來,合肥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東漢末期至三國,曹魏、孫吳兩勢力曾於此交戰,是為五次合肥之戰,孫吳均敗。
西晉屬淮南郡。東晉改汝陰縣。南北朝期間曾在此設南豫州、合州、南汝陰郡等州郡。隋初復改合肥縣,改合州為廬州。唐沿舊制,唐末至五代十國在此先後設德勝節度使與保信節度使。宋為廬州治所與淮南西路轉運司、安撫司駐地,南宋時期,合肥是抗金前沿。元為廬州路治所與淮西道宣慰司、淮西江北道肅政廉訪司駐地。明為南京六部直隸廬州府治。清為江南省及安徽省廬州府治。
康熙年間,江南分省,安徽省在此後逐步成型。太平軍攻佔省會安慶後,安徽巡撫衙門遷到合肥縣。1912年,全國廢府,廬州府廢,合肥縣直轄安徽省。1938年春,安慶淪陷臨時省會遷至立煌縣(今金寨)。民國34年(1945年)9月,抗戰勝利後,省會由金寨遷駐合肥。
1949年4月,解放軍取得渡江戰役勝利。新政權以合肥縣為皖北行政區駐地,析合肥縣置合肥市、肥東縣、肥西縣。1952年,重設安徽省,正式定省會為合肥。1988年轄東市、西市、中市、郊區4區和長豐、肥東、肥西3縣,後更名為瑤海、蜀山、廬陽、包河四區。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宣佈撤銷地級巢湖市,並對原地級巢湖市所轄的一區四縣行政區划進行相應調整,分別劃歸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管轄。其中在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基礎上設立縣級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調整後合肥市轄4區1市4縣。
地名由來
[編輯]「合肥」名稱之由來,說法有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云:夏水暴漲,施(今南淝河)合於肥(今東淝河),故曰合肥。這是一種說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淝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南淝河),經過這裏入巢湖;其一西北支(東淝河),二百里出壽春入淮河。[4]
《爾雅》上指出「歸異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於一源,分而為二,故曰合肥。」[5]
人口
[編輯]年份 | 人口數 | 備註 |
---|---|---|
1819年(嘉慶二十四年) | 1831409 | 額丁153511,滋生人口1677898 |
1919年(民國八年) | 1416111 | |
1928年(民國十七年) | 1305646 | |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 | 1270512 | |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 | 1274352 | |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 | 1274384 | |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 | 1274384 | |
1953年 | 1707623 | 第一次人口普查,合肥市183570,肥東縣778726,肥西縣745327 |
歷代分級
[編輯]朝代 | 考語 |
---|---|
唐朝[7] | 緊 |
宋朝[8] | 上 |
元朝[9] | 上 |
清朝[10] | 沖、繁、疲、難 |
註釋
[編輯]- ^ [城市印象]变之美:合肥的动与静. 中國文明網.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 ^ 安徽16个城市名称的由来 历史不及格的绝对看不懂!. 鳳凰安徽.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
- ^ 中国合肥门户网站. [2015-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2).
- ^ 盧潘《廬江四辨》:「今按肥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許,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經合肥縣南,又東南入巢湖;其一西北流,一百里出壽春西投(去聲)於淮。二水皆曰肥。」
- ^ 合肥简介. [2015-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3).
- ^ 安徽省志 人口志 第二章 第二节 政区人口分布. http://www.anhuids.gov.cn/. 安徽省黨史地方志網. [202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9) (中文(中國大陸)).
- ^ 新唐书·卷四十一·志第三十一·地理五.
- ^ 宋史·卷八十八志第四十一·地理四.
- ^ 元史·卷五十九·志第十一·地理二.
- ^ 清史稿·卷五十九·志三十四·地理六.
合肥歷史 |
---|
史前時代 |
三代 |
秦漢 |
三國兩晉南北朝 |
隋唐 |
兩宋 |
元明清 |
近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