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平陽府在山西省的位置(1820年)

平陽府中國古代的。轄區在今山西省臨汾市運城市

歷史[編輯]

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改晉州為平陽府。元朝時,改平陽府為晉寧路,屬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為平陽府。領六州,二十八縣。清朝平陽府:沖,繁,難。太原鎮總兵駐。清朝初年,沿襲明制,初沿明制,領六州,二十八縣。雍正二年(1724年),蒲州解州絳州吉州隰州升為直隸州,割臨晉縣等二十縣分隸太平、襄陵、汾西,尋復。乾隆中,霍州升為霍州直隸州,割趙城縣靈石縣屬之,吉州及鄉寧縣復。共領一州,十縣。辛亥革命後,全國廢府,廢。

歷任長官[編輯]

金代平陽尹、知平陽府事(1127年-1223年)[編輯]

行政區劃[編輯]

明朝[編輯]

州名 縣名 現在地名 簡介 備註
臨汾縣
襄陵縣
洪洞縣
浮山縣
趙城縣
太平縣
岳陽縣
曲沃縣
翼城縣
汾西縣
蒲縣
靈石縣
蒲州 臨晉縣
榮河縣
猗氏縣
萬泉縣
河津縣
解州 安邑縣
夏縣
聞喜縣
平陸縣
芮城縣
絳州 稷山縣
絳縣
垣曲縣
霍州
吉州 鄉寧縣
隰州 大寧縣
永和縣

清朝[編輯]

縣名(州名) 現在地名 簡介 備註
臨汾縣 沖,繁,難。倚。東南:浮山。北有汾水自洪洞入。東南:潏水自浮山入,逕其東,左合金水河,右澇水注之,南逕城西。有姑射山,一名平山。平水東注之。其南出者併入襄陵。西北分水嶺,大東河出,入蒲。泊莊、礬山二鎮。建雄驛。
洪洞縣 沖,繁。府東北五十五里。東:九箕山、霍山。北有汾水自趙城入,逕城西,右合北澗,屈西南,左納南澗,右合婁山、禹門山水,入臨汾。郭盆鎮。普潤驛。
浮山縣 簡。府東少南七十里。浮山,西南三十里,金水河出。東南:銀洞。東北:堯山;烏嶺,澇水出,西入臨汾。東:天壇,南河出,西南:壺口,實蜀山,潏水出。東北:橫嶺,即中條,東河出,入沁水。東張鎮。
岳陽縣 簡。府東北百二十里。北:雪白。西北:尖陽。東南:刁黃。東北:沁水自沁源入,右合和川河,左納橫河,屈南入沁水。東北:安吉嶺,澗河出。其一源出西北金堆里水,逕城東屏風山,又南,左合永樂里水,其南南澗出郭店,並西入洪洞。東北有潼關隘。
曲沃縣 沖,繁,難。府南百二十里。西南:絳山。西北:橋山。西有汾水自太平入,左納釜水,入絳。東有氵會水自翼城入,左納絳水,亦入絳。鎮二:柴村、侯馬。驛二:侯馬、蒙城。巡司駐侯馬。
翼城縣 難。府東南百三十里。北:丹山、蜀山。東南:歷山。東北:烏嶺、佛山。澮水南北源出,合逕城東而南,左會東源絳高山水,今灤水。烏嶺,霍東支,故說文「澮出霍山」,水經則統曰「出澮交東高山」。又西南逕澮交,錯絳復入,入曲沃。西北:小綿山,滏水出,西南流,亦入曲沃。有隆化鎮。
太平縣 沖,繁,難。府西北九十里。雍正二年隸絳,七年復。南:汾陰。西南:九泉。東北:汾水自襄陵入,南入曲沃。鎮三:清儲、趙康、史村。一驛:史村,驛丞兼巡司駐。
襄陵縣 難。府西南三十里。雍正二年隸絳,七年復。東南:崇山。西南:三嶝。東有汾水自臨汾入,右合平水。又諸山澗水三派東注,入太平。趙曲鎮。
汾西縣 簡。府西北百九十里。雍正二年隸隰,九年復。汾陰山,西南五十五里。東南:汾水自霍入,右合轟轟澗、勍香河,逕商山入趙城。
鄉寧縣 簡。府西少南二百三十里。雍正二年隸吉州,乾隆三十六年仍來隸。東北:柏山、秦山。西南:兩乳。東南:馬頭。西北:香爐岩。河水自吉入,逕其麓,有師家灘。東:鄂山,鄂水出,會北源高天山水。又西合羅谷水,逕城南,又西北入焉。又東南,入河津。營里鎮。
吉州 繁。府西百七十里。雍正二年直隸;乾隆三十七年復。吉山,治北。東北:雞山、石門。北:庖山、風山。河水自大寧入,逕龍王池,禹貢壺口在焉,即孟門山。至小船窩。東南:高天山,清水河出。水經注,羊求水合放馬嶺、雲台山水,西逕城南入焉。又東南入鄉寧。三垢鎮。

參考資料[編輯]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平陽府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