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威爾斯大學
新南威爾斯大學 | |||
---|---|---|---|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 |||
校訓 | Scientia Manu et Mente ("Knowledge by Hand and Mind") | ||
校訓中譯 | 實踐思考出真知 | ||
創辦時間 | 1949年 | ||
學校類型 | 公立研究型大學 | ||
捐贈基金 | A$29.4億(2022年)[1] | ||
校監 | David Gonski | ||
校長 | Attila Brungs | ||
行政人員 | 3,750[1] (2022年) | ||
教師人數 | 3,251[1] (2022年) | ||
學生人數 | 66,540[1] (2022年) | ||
本科生人數 | 35,679[2] (2018年) | ||
研究生人數 | 18,226[2] (2018年) | ||
校址 | 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悉尼 | ||
校區 | 市區 | ||
代表色 | 黃色和黑色[3] | ||
隸屬 | |||
網站 | www | ||
|
新南威爾斯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又稱UNSW Sydney;簡稱UNSW),是澳洲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其主校區位於新南威爾斯州首府悉尼。新南威爾斯大學成立於1949年,為世界級研究學府之一。新南威爾斯大學是澳洲八校聯盟成員,同時也是三個國際著名的研究型大學聯盟組織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全球科技大學聯盟和Universitas 21(U21)的成員大學之一。
新南威爾斯大學位居2024/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全球19位[4]。根據2021年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新南威爾斯大學共六個學科位列全球首20位,分別是採礦及礦物工程(第5位)、土木及結構工程(第12位)、法律(第13位)、石油工程(第18位)、會計及金融(第19位)和環境科學(第19位)[5]。
新南威爾斯大學素有「南半球的麻省理工」之稱,擁有澳洲規模最大的工程學院。其工程系以學士的電機工程學專業的名氣最響亮,緊隨其後的是博士研究階段的太陽能光伏專業。據澳洲公佈的2015年最具影響力的百強工程師名單中,近四分之一畢業於新南威爾斯大學[6][7]。
在其眾多學科中,新南威爾斯大學尤以商科著稱,其商學院綜合實力在澳洲名列前茅,並在國際享有讚譽。同時,UNSW也是澳洲擁有最多億萬富翁校友的大學[8]。此外,2015年的調查顯示,新南威爾斯大學有着澳洲最多S&P/ASX 200的CEO[9]。
新南威爾斯大學培養了許多擁有重大影響力的人物,校友涵蓋澳洲第30任總理斯科特·莫里森;中國前首富施正榮;圖靈獎獲得者拉吉·瑞迪;普利茲獎得主格倫·馬庫特等。
簡史
[編輯]UNSW的校訓是Scientia Manu et Mente(拉丁文,意思為:Knowledge by Hand and Mind;中文譯作:實踐思考出真理),反映出學校對科技研究的精進和實踐精神。UNSW校徽上有象徵牛津大學真理的書,以及劍橋大學的守護獅子。
在半個世紀以來,新南威爾斯大學為澳洲發展了許多高新技術,特別在國防發展方面,製造了許多威力極大的高科技武器,為澳洲的軍事工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新南威爾斯大學也因此贏得了澳洲版「戰爭學府」的美譽。
作為當今最負盛名的理工科大學之一,新南威爾斯大學對澳洲乃至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尤其是有「立校之本」之稱的EE(Electrical Engineering)和CE(Civil Engineering)專業,為新南威爾斯大學奠定世界頂尖工科學府做出了重大貢獻。
根據各項學術評鑒與科學研究排名顯示,新南威爾斯大學是澳洲高科技和高等研究的先驅領導大學,也是澳洲商業,法律和理工精英的所在地。
根據UNSW官方網站和文件記錄,校史最早可以回溯至1878年所創立的悉尼技術學院(Sydney Technical College),及更早創校於1843年的悉尼機械學院(Sydney Mechanics Institute)。
UNSW由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在1949年創立於悉尼東南部郊外,根據新南威爾斯州議會在1949年頒佈的《1949年新南威爾斯理工大學法案》(New South Wale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ct 1949)而獲得了法定地位,是大悉尼地區繼悉尼大學之後的第二間公立大學。大學最初命名為新南威爾斯科技大學(New South Wale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專注於工程學與基礎科學等科目。
新南威爾斯是澳洲東南部的一個州,同時也是澳洲的經濟重心,當時名為新南威爾斯理工大學。1958年大學更名為新南威爾斯大學。
1958年,為了適應大學的全面教育改革,使學校變成一個現代多元化的綜合性研究大學,校名改為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並得到批准。[10]1960年學校創立了社會文科學院(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校方隨後在1961年創立了醫學院和1971年法學院。
大學最初二十年的發展和當時充滿活力的校長(Sir Philip Baxter)緊密相連。Baxter校長宏偉而不失爭議的眼光讓學校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地位一躍成為澳洲頂尖的大學。1969年UNSW有15000名的學生。學校對科技研究的精進和實踐精神與當時悉尼大學的傳統校風有着鮮明的對比。在Baxter校長退休的1969年,UNSW已成為亞太地區最頂尖的大學之一。第二任校長(Sir Rupert Myers)努力鞏固了前二十年的基礎,將新一代的管理制度帶進了學校。Myer校長同時也改變了校風,他特別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學生運動在其任期內得到了校方的保護並有着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第三任校長(Prof. Michael Birt)在澳洲國會八十年代縮緊教育和研究資金的情形下,負責領導學校進入公私兼營的模式。大學學院透過與私人公司的合作研究彼此相關的事務,雙贏互利,使得學校與企業的需求有了更緊密的聯繫,對於人才的培養亦更加貼近社會的實際需求。目前UNSW的年度資金有45%來自於非政府的來源。這讓UNSW避免了當時其他大學資金缺乏的困境,不斷保持強勁的發展動力。
校徽與校訓
[編輯]新南威爾斯大學在1952年獲得英國紋章院授予校徽。
校徽中央有着常見象徵守護英國律法的守護之獅(Lion Passant Guardant),被象徵南十字星座的四顆八角星環繞;守護之獅和四顆八角星亦象徵新南威爾斯州,與州政府的紋章設計互相輝映。校徽上方則是象徵真理與智慧的書[11],此設計構想是來自倫敦帝國學院1907年設立的校徽。
UNSW的校訓則是Scientia Manu et Mente(拉丁文,意思為:Knowledge by Hand and Mind;中文譯作:實踐思考出真知),反映着學校對科技研究的精進和實踐精神。此校訓傳承自悉尼技術學院(Sydney Technical College),是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前身[11]。
學院
[編輯]大學共有九大學院(Faculty):文學暨社會學院、建築環境學院、澳洲商學院、工程學院、法學院、醫學院、科學學院、藝術學院和澳洲國防學院;從屬於各學院的是不同的學系(School)。
文學暨社會科學學院
[編輯]文學暨社會學院(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位於Morven Brown、Robert Webster和Mathews等大樓;隸屬文學暨社會學院的共有12個學系。
- 教育學系 (School of Educ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英文學系 (School of English)
- 歷史學系 (School of History)
- 歷史與科學哲學系 (School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傳播、電影和戲劇學系 (School of Media, Film and Theatre)
- 現代語言學系 (School of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 音樂與音樂教育學系 (School of Music and Music Education)
- 哲學系 (School of Philosophy)
- 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 (Schoo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社會科學與政策學系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 and Policy)
- 社會工作系 (School of Social Work)
- 社會學與人類學系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建築環境學院
[編輯]建築環境學院(Faculty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座落於Red Centre東翼,同時是澳洲最大的建築學院。北京2008年奧運會游泳館(又稱「水立方」)的設計者、悉尼歌劇院內部翻修的總策劃人,以及第一個獲得普利茲克獎(被譽為建築學的「諾貝爾獎」)的澳洲人—格倫·馬庫特,均出自該學院。所提供的學士課程包括:
- 建築資訊 (Architectural Computing)
- 建築學系 (Architectural Studies)
- 建設與物業管理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Property)
- 室內建築 (Interior Architecture)
- 工業設計 (Industrial Design)
- 景觀建築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城市規劃 (Planning)
提供的雙學位課程包括:
提供的碩士課程包括:
- 建築 (Architecture)
- 物業建設管理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 物業與發展 (Property and Development)
- 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城市發展及設計 (Urban Development and Design)
- 城市規劃 (Planning)
新南威爾斯大學商學院
[編輯]新南威爾斯大學商學院(UNSW Business School)是2007年由「澳洲管理研究所」(AGSM)整合而來,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學院之一,共有8,750名學生,包括5,600名本科生(undergraduate)、2,900名研究生(postgraduate),以及250名博士生和攻讀榮譽學士學位的學生。商學院所成立的目的是作育管理與商務人才;AGSM時代,提供行政工商管理(Executive MBA)學位。1999年1月,與悉尼大學的商學研究所合一,並接手原悉尼大學的工商管理學程及諸多海外課程;在世界,尤以亞太地區享有美譽。其商學院設有精算學位,為澳洲四大開設精算學程的名門學府之一(另外三所為[[澳洲國立大學][墨爾本大學]]和麥覺理大學)。麾下的會計系、銀行與金融系、商業法律與稅務系(與該校法律系相關聯)、市場營銷系的教學水平受到廣泛的讚譽。2005年11月,悉尼大學宣佈退出AGSM,至此AGSM為新南威爾斯大學全資所有。2006年4月,AGSM的年度報告與校內的商學院(Faculty of Business),正式合併並更名為澳洲商學院(Australian School of Business,簡稱ASB)。2014年,「澳洲商學院」改名為「新南威爾斯大學商學院」。AGSM的MBA學程在2021年《金融時報》全球排名中位居第79名[12]。據同一項調查顯示,該校MBA畢業生的平均年薪為US$108,376,且於MBA畢業後相較於未讀MBA者在此基礎上成長66%。AGSM為AACSB和EQUIS所認可的商學院。
新南威爾斯大學商學院 (UNSW Business Schoo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由以下的學系組成:
- 會計系 (School of Account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風險與精算學系 (School of Risk & Actuarial Stud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銀行與金融學系 (School of Banking & Finan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稅務與商法學系 (School of Taxation & Business La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經濟學系 (School of Econom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信息系統與科技學系 (Schoo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 Technolog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管理學系 (School of Managem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包括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商務)
- 市場營銷學系 (School of Market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工學院
[編輯]UNSW的工學院(Faculty of Engineer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是全澳洲最大的工程學院,提供非常廣泛的工程學系,其中土木與結構工程學系在澳洲排名第一;計算機科學家和圖靈獎獲得者,也是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的早期先驅人之一的拉吉·瑞迪畢業自該學院;工學院一共有10個學系:
-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Graduate Schoo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化學工程與工業化學系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Chemist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 (School of Civi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電機工程與通訊學系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機械與製造工程學系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採礦工程學系 (School of Mining Engineer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石油工程學系 (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太陽能電力工程學系 (School of Photovoltaic Engineer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測量與空間信息系統學系 (School of Survey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法學院
[編輯]法學院(Faculty of La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成立於1971年3月1日,初時共有219名學生。當時在新南威爾斯州只有悉尼大學提供法律學位課程。UNSW法學院長期以來對社會公正(social justice)非常重視。世界上最大的免費法律信息提供網絡就落戶於此。法學院成立了多個法律資源中心:Kingsford Legal Centre、Australian Human Rights Centre、Gilbert+Tobin Centre for Public Law、Social Justice Project和National Pro Bono Resource Centre。新的法學院大樓內設有專門的法律圖書館,已於2006年啟用。
今天,法學院已成為澳洲頂尖的法律學院之一。在過去的6年,5個UNSW的法律學生拿到了極具權威的羅德獎學金。澳大利亞聯邦憲法的修訂,也由該校法學院的協助下完成。另外,法學院也包含了澳洲最大的稅務學校 (Ata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近年來也開設了澳洲與中國稅制的專題研究項目和相關課程。澳大利亞聯邦憲法的制訂與修改,聯邦及州政府的法律諮詢也常出自該學院。
醫學與健康學院
[編輯]醫學與健康學院(Faculty of Medicine & Healt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成立於1960年7月。醫學與健康學院共有5個學系和診所學校:
- 生醫科學系 (School of Biomedical Scienc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臨床醫學系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健康科學系 (School of Health and Scienc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系 (School of Optometry and Vision Scien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流行與健康學系 (School of Women's and Children's Healt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科學學院
[編輯]該學院最著名的水環境實驗室和愛滋病研究中心均位居世界的前沿。
- 航空部 (Department of Avi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生物技術與生物分子科學系 (School of Biotechnology and Biomolecular Scienc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生物、地球和環境科學系 (School of Biological,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化學系 (School of Chemist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數學及統計學系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物理學系(School of Phys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心理學系 (School of Psycholog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藝術設計學部
[編輯]藝術設計學部(Faculty of Art & Desig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位於悉尼近郊的Paddington。
藝術設計學部由以下5個系組成:
- 藝術學系 (School of Art)
- 藝術教育學系 (School of Art Education)
- 藝術歷史與理論學系 (School of Art History and Theory)
- 設計學系 (School of Design Studies)
- 傳播藝術學系 (School of Media Arts)
澳洲國防學院
[編輯]澳洲國防學院(ADFA)是專門為澳洲聯邦初級軍官提供高等教育的軍事學院。澳洲的軍事教育制度發與傳統西方國家不同,陸、海、空三軍職業軍官的基礎教育均在澳洲國防學院實施,但仍保有三軍各軍種的軍官學校,對澳洲國防學院畢業生施予第二階段的專業化訓練。澳洲國防學院課程計區分兩類課程:一般科學及軍種軍事課程:由澳洲陸、海、空軍軍官學校提供課程。學術課程:委由新南威爾斯大學安排高等教育課程,包含科技、工程、人文及社會科學等範疇。學生畢業後授予學士學位,並至三軍官校接受軍事專業訓練後,以中尉任官。
ADFA位於澳洲首都特區坎培拉市的市郊Campbel;共分為5個學系:
- 航空、土木及機械工程學系 (School of Aerospace, Civi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商學系 (School of Business)
- 人文與社會科學系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信息技術與電機工程學系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物理、環境及數理科學系 (School of Physical, Environmental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學術
[編輯]此段落形似新聞稿,或帶有過度的宣傳性語調。 |
大學排名 | |
---|---|
全球排名 | |
《QS》世界排名[13] | 19 |
《泰晤士》世界排名[14] | 67 |
《ARWU》世界排名[15] | 64= |
《US News》世界排名[16] | 37= |
《萊頓》世界排名[17] | 53 |
國內排名 | |
《QS》本國排名[18] | 4 |
《泰晤士》本國排名[19] | 5 |
《ARWU》本國排名[20] | 4 |
《US News》本國排名[21] | 5 |
《萊頓》本國排名[17] | 5 |
新南威爾斯大學是一所綜合型的教學和研究大學,其光電、量子計算、愛滋病病毒和愛滋病研究以及金融市場分析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同時也是聚合體化學等學科,光子學、電信等高新產業學科的科研發展基地。
新南威爾斯大學優勢專業集中在工程、商科、法律、教育、心理學、臨床醫學等領域,其商學院是澳洲最優秀之一,為獲得EQUIS和AACSB認證的商學院[22]。同時,工程學院也是澳洲規模最大、首屈一指的工程學院,其工程系以學士的礦業工程學專業的名氣最響亮,緊隨其後的是博士研究階段的土木工程專業。
作為澳洲研究型大學的先驅,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實力雄厚,研究範圍涵蓋所有的領域,如生物和醫學、資訊技術和材料工程、經濟學、社會科學等。新南威爾斯大學的金融市場分析、工程、建築學等方面的造詣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也享有盛名。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學者大多都是來自世界各國的知名學者和研究人員,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富有生機的學術研究環境。近年來,新南威爾斯大學與商業和產業界之間的聯繫甚為緊密,並一直致力學術創新。新南威爾斯大學憑藉其各方面的優勢,定期為商業機構和政府部門舉辦範圍廣泛的諮詢及培訓服務。
新南威爾斯大學同時注重與國際的交流,它的辦學風格相當美式,與傳統的英制大學有明顯區別,因此吸引了眾多美國學生透過國際交換學生課程(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前往學習,學時半年或一年不等。同時,學校鼓勵學生在大學期間前往世界其他優秀大學進行交流,該校目前已與世界數百所優秀的頂尖學府有廣泛合作,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與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柏克萊加州大學。該校也與中國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台灣的中央研究院等院校發展學術交流。
知名校友
[編輯]澳洲
[編輯]- 大衛·岡斯基(David Gonski),新南威爾斯大學校長,天達銀行、澳洲可口可樂和澳洲交易所(Australian Securities Exchange)主席,西田集團、ING集團及新加坡航空董事。
- 約翰·尼爾蘭,新南威爾斯大學前校長,麥格理銀行董事。
- 斯科特·莫里森 , 澳洲眾議院議員,第30任澳洲總理以及前自由黨黨首。
- 格連·戴維斯,墨爾本大學校長。
- 羅拔·史達布,昆士蘭邦德大學校長。
- 阿倫·特倫遜,世界知名生物學家。
- 添·法蘭內利,澳洲哺乳學家、古生物學家、環保及氣候變化專家。
- 約翰·沙恩,世界著名的分子生物學家,發現了核苷酸序列(Nucleotide sequence)及夏因-達爾加諾序列。
- 羅德尼·阿特拉,前HIH Insurance及One.Tel董事。
- 馬克·阿比布,澳洲工黨就業部長。
- 傑克·比爾利,澳洲第一位環保部長。
- 波布·貝利亞,第一位澳洲原住民法官。
- 格拉迪斯·貝爾吉格利安,澳洲自由黨影子交通及國籍部長。
- 維奇·寶安,前澳洲民主黨新南威爾斯州上議院議員。
- 莎朗·布羅,國際工會聯合會總秘書。
- 約瑟·卡希爾,第29任新南威爾斯州州長,曾批准興建悉尼歌劇院。
- 李察·卡爾頓,前ABC (澳洲電視頻道)及九號電視網記者。
- 羅拔·卡爾,第39任新南威爾斯州州長。
- 馬特·卡羅爾,澳洲電影及電視製作人。
- 阿瑟爾·徹斯特費爾特伊雲,執業醫生及新南威爾斯州立法會澳洲綠黨議員。
- 彼得·茨斯威爾,澳洲聖公會新南威爾斯州阿米代爾主教。
- 保羅·克利夫羅,澳洲金融分析員及第9台節目主持。
- 葛利格·克姆比特,前澳洲工會理事會秘書。
- 羅渣·戈比特,前伍爾沃斯公司行政總裁。
- 保羅·克利騰頓,前新南威爾斯州立法代表大會澳洲工黨議員。
- 杜格拉斯·達夫特,前澳洲可口可樂首席執行官。
- 約翰·迪馬格利特,澳洲遊戲公司BigWorld首席執行官。
- 羅賓·德諾姆,澳洲網絡通訊設備公司Juniper Networks財務總監及行政副主席。
- 米高·伊遜,前澳洲工會理事會副主席及澳洲工黨新南威爾斯州分部高級副主席。
- 米高·弗紹,新南威爾斯州上議院議員。
- 湯姆·法拉姆,澳洲聖公會駐軍主教。
- 米高·弗利羅夫,澳洲作家及外交政策評論員。
- 彼得·格列特,澳洲工黨環保古蹟及藝術部長。
- 詹姆士·高特力克,澳洲海軍史學家。
- 布拉特·赫薩特,新南威爾斯州立法代表大會澳洲自由黨議員,影子城市規劃及建築部長。
- 肯恩·亨利,澳洲財政部秘書及經濟學家。
- 珍妮特·霍華德,第25任澳洲總理約翰·霍華德妻子,澳洲自由黨黨員。
- 李察·莊遜,建築師,曾參與新南威爾斯州藝術館及澳洲駐華大使館及駐日大使館的工程。
- 費爾·克爾恩斯,澳洲國家欖球隊隊長。
- 羅拔·麥克利蘭,澳洲前總檢察長。
- 帕特·奧珊,新南威爾斯州地方法院原住民法官。
- 約翰·帕勒史葛,必和必拓前行政總裁。
- 簡·薩維爾,2004年奧運競走銅牌得主。
- 露西·騰博,悉尼第一位女市長。
- 當奴·麥當奴,澳洲廣播公司主席。
- 華域·麥克賓,澳洲儲備銀行董事。
- 梅爾·吉布森,澳洲電影演員,1995年憑電影《驚世未了緣》獲得第68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及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 美美·達拉費特,澳洲電影演員,曾在電影《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飾演Bultar Swan,電影上映後一年從建築系畢業。
- 娜莎莉·凱麗,澳洲電影演員,曾於電影《狂野極速:飄移東京》演出。
- 格倫·默科特,澳洲建築師,200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
大中華
[編輯]- 施正榮,華裔澳洲企業家,中國無錫尚德電力公司的創立者、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1991年獲新南威爾斯大學博士學位。
- 楊奇遜,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院院士、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專家。
- 鄭家富,前立法會議員(新界東)。
- 林政義,2001年代表台灣親民黨獲選為第五屆僑選立法委員。
- 羅康瑞,香港瑞安集團董事長,瑞安房地產主席兼行政總裁。
- 孫力軍,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
- 譚文豪,前立法會議員(九龍東)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目前還柙中
- 謝偉俊,立法會議員(九龍東)。
- 河國榮,澳洲裔香港藝人。
- 陳穎雄,澳門民航局局長。
- 黃以謙,香港精神科醫生,自由黨前黨員。
- 麥淑芬,香港TOM集團財務總監兼執行董事。
- 梁曉珺,澳洲籍華僑女歌手,2008年TVB8全球華人新秀歌唱大賽總決賽總亞軍,畢業後於2009年赴台灣參加《超級星光大道》(第五屆),並獲得第三名。
- 甘國臻,香港教育學院課程及教學系系主任及首席講師。
- 杜浩成,香港東區裁判法院裁判官,2006年上任。
- 阿骨打,台灣網絡歌手。
- 李偉才,香港著名作家及港大附屬學院前協理副校長。
- 馮驊,香港高等法院原訟庭法官、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
- 崔康常,前恒生商學書院校長及恒生管理學院創校校長。
- 伍鵬志, 香港賽馬會練馬師
亞洲其他地區
[編輯]- 馬寶山,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
- 維加·他姆地亞,印度女演員。
- 蔡添強,馬來西亞人民公正黨前副主席。
- 西提猜·頗凱烏東,泰國資訊及通訊科技部長。
- 奈雅姆·庫賀利,孟加拉生物化學學家。
- 拉吉·瑞迪,印度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1994年圖靈獎獲得者。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UNSW Annual Report 2022 (PDF). UNSW. [2020-09-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17).
- ^ 2.0 2.1 UNSW at a Glance 2018 (PDF).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14 June 20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08).
- ^ UNSW Brand Requirements (July 2018) (PDF).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22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2-11).
- ^ 存档副本. [2020-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9).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21. topuniversities.com. [2021-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4).
- ^ UNSW dominates list of Australia’s top engineers. UNSW Newsroom. 2015-07-01 [2019-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5).
- ^ Rose in Australia's Top 100 Most Influential Engineers 2015 - 4 years in a row | Particles and Catalysis Research Laboratory. www.pcrg.unsw.edu.au. [2019-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 ^ Finance & Political Breaking News Australia & Worldwide – afr.com. [2016-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5).
- ^ UNSW At a glance (PDF). [20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05).
- ^ State Archiv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NSW Records and Archives Office.
- ^ 11.0 11.1 UNSW Symbol Guidelines.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8).
- ^ 存档副本. [2010-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4).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4.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22.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 ^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 ^ 17.0 17.1 CWTS Leiden Ranking 2020. Centr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Leiden University.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4 - Australia.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 Australia. Times Higher Education.
-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22 - Australia.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 ^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in Australia.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 ^ Accreditation. unsw.edu.au. 2020-02-24 [2020-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