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礬鳥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明氏礬鳥
化石時期:晚白堊世, 85 Ma
跗跖骨正模標本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演化支 鳥翼類 Avialae
演化支 反鳥亞綱 Enantiornithes
科: 鳥龍鳥科 Avisauridae
屬: 礬鳥屬 Bauxitornis
Dyke & Ősi, 2010
種:
明氏礬鳥 B. mindszentyae
二名法
Bauxitornis mindszentyae
Dyke & Ősi, 2010

礬鳥屬學名Bauxitornis)是反鳥類鳥龍鳥科下的一屬,現已滅絕,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桑托期)的匈牙利境內。[1] 早在2008年,匈牙利白堊紀鳥類化石綜述中首次提及了該屬物種,但直到2010年才在加雷斯·J·戴克英語Gareth J. Dyke阿提拉·厄希匈牙利語Ősi Attila發表的綜述中被正式命名。本屬的模式物種明氏礬鳥B. mindszentyae)。屬名Bauxitornis指的是發現它的地方,即一處鋁土礦區。種加詞mindszentyae是為了紀念厄希的顧問安德烈·明德森蒂維基數據所列Q57905314(Andrea Mindszenty)。[1]

描述

[編輯]

礬鳥的正模標本是MTV V 2009.31.1(以前稱為MTM Gyn/439),一個右跗跖骨。這塊骨頭長51毫米,表明礬鳥是一種相對較大的反鳥類,類似於姐妹鳥龍鳥鳥龍鳥[1]

此外,其他幾個特徵支持將礬鳥歸類為一種鳥類。第三跖骨(中間保留的中足骨)滑車(腳趾關節)的內側邊緣有一個小而明顯的骨突,該骨突向腳踝下方延伸。雖然跗跖骨大部分未融合,但第二和第三跖骨的近端(附近)部分已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平坦區域,該區域延伸約其軸長度的三分之一。跗跖骨的近端橫向(向外)彎曲。[1]

然而,礬鳥可以與這些其他對生鳥類區分開來,因為它有一個縮短的第二跖骨(保存最裡面的中足骨),而沒有脛骨顱肌的結節(傷痕累累的腫塊)。此外,礬鳥最長的跖骨是第四跖骨(最外層的中足骨)而不是第三跖骨。[1]

分類

[編輯]

雖然通常被認為是鳥龍鳥科的反鳥類,但一項研究發現它是一種與巴拉烏爾龍密切相關的更基礎的鳥類。[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Gareth J. Dyke; Attila Ősi. A review of Late Cretaceous fossil birds from Hungary. Geological Journal. 2010, 45 (4): 434–444. doi:10.1002/gj.1209. 
  2. ^ Hartman, Scott; Mortimer, Mickey; Wahl, William R.; Lomax, Dean R.; Lippincott, Jessica; Lovelace, David M. A new paravian dinosaur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North America supports a late acquisition of avian flight. PeerJ. 2019, 7: e7247. PMC 6626525可免費查閱. PMID 31333906. doi:10.7717/peerj.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