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臺灣城隍廟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臺灣城隍廟列表所列者為位於臺灣城隍廟。臺灣的城隍廟大致上可以分為官祀與民祀兩大類,前者是在清代有被官府列入官方祭祀之中,而後者則是純為民間祭祀而已。而據統計,1999年時全臺灣的城隍廟共有95座,其中民祀者為77座,而民祀城隍廟又大多是二次大戰後所設[1]

臺灣城隍信仰沿革

[編輯]

臺灣的城隍信仰來自中國大陸,主要是以官祀城隍廟為主,而在這之外也有民間從原鄉分靈過來而建的民祀城隍廟。通常在一個行政區會設有一間官祀城隍廟,但臺灣有時候會出現某一級行政區內同時有兩個官祀城隍廟並存的情形,此外由於南雅廳臺東直隸州已是臺灣清治時期晚期才設的行政區,所以來不及設立城隍廟便割讓給日本[1]

而進入日治時期後,官祀城隍廟在失去官府的照料與被日方視為官產的情況下,在初期多半被日軍所佔用、接收而轉作他用,甚至遭到拆毀。有些城隍廟在信徒的努力下,得以恢復為廟宇或另地重建,至於有的則無法恢復。

在1899年後,隨著臺灣局勢穩定,臺灣總督府開始對傳統宗教採取寬容政策,包括城隍信仰在內的臺灣民間信仰又重新活動了起來。此時很多官祀城隍廟都面臨得由官民合祀轉為地方信仰的問題,而其中轉型最成功的為新竹都城隍廟,由於香火鼎盛,在興建新竹州廳官署時還刻意挪了10公尺以避開廟埕。[1]

然而由於西來庵抗日事件余清芳等人借王爺信仰名義發動起事臺灣總督府開始在1915年10月進行全臺性的宗教調查,並逐漸改變原先的寬容政策。後來推動皇民化運動後,傳統信仰又開始受到打壓。而在城隍信仰部分,則有像彰化縣城隍廟的神像便被市役所接管禁止參拜、鳳山縣舊城城隍廟除主神外之神像全被焚毀等情形。[1]

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人離去,臺灣民間信仰發展迅速,而據前臺灣省文獻委員黃有興的調查,在戰後成立的城隍廟數量佔今天臺灣城隍廟總數的一半以上。這些新成立的城隍廟有的是從舊有的城隍廟分靈,也有的是從大眾爺廟升格而成。[1]

佛光大學助理教授蔡明志,2014年底完成蘇澳地區城隍廟調查,統計宜蘭縣城隍廟多達十九座,其中十六座在蘭陽溪南部,又以蘇澳鎮最多,有頂寮、龍德、大坑罟、港口、存仁、新城、蘇澳、聖湖、隘丁、南方澳、蘇澳港、北濱等十二座城隍廟。蘇澳鎮的濱海公路兩旁的六個里就有六座,只有永榮里無城隍廟,存仁里卻有兩座,頂寮城隍廟與龍德城隍廟更僅隔個育英國小。蘇澳鎮密度之高全台罕見。[2]

官祀

[編輯]
廟名(現存者為今名) 照片 初建年份 對應行政區 所在城池 所在地區 備註
臺灣府城隍廟 1669年 承天府
臺灣府
臺南府
臺灣府城
(見備註)
臺南市中西區 臺灣最早的城隍廟,早期亦為臺灣位階最高的城隍廟,建立時屬明鄭時期的承天府,後屬臺灣府城,1887年後為臺南府城
全臺首邑縣城隍廟 1711年 臺灣縣
安平縣
臺灣縣城
(與臺灣府城為同一座城,1887年後為安平縣城)
臺南市中西區 原廟已毀,日治時期於今址重建。
嘉義城隍廟 1715年 諸羅縣
嘉義縣
諸羅縣城
(1787年後為嘉義縣城)
嘉義市東區
鳳邑舊城城隍廟 1718年
(見備註)
鳳山縣 鳳山縣舊城 高雄市左營區 本廟建廟年代及歷史地位有多種看法,請參閱該條目
文澳城隍廟 1730年 澎湖廳 沒有在官建城池 澎湖縣馬公市西文里
彰邑城隍廟 1733年 彰化縣 彰化縣城 彰化縣彰化市
新竹都城隍廟 1747年 淡水廳
新竹縣
福建臺灣省
淡水廳城
(1875年後為新竹縣城)
新竹市北區
安平城隍廟 1749年 安平鎮 沒有在官建城池內 臺南市安平區
馬公城隍廟
1777年 澎湖廳 澎湖廳城 澎湖縣馬公市
鳳邑城隍廟 1800年 鳳山縣 鳳山縣新城 高雄市鳳山區
宜蘭城隍廟 1813年 噶瑪蘭廳
宜蘭縣
噶瑪蘭廳城
(1875年後為宜蘭縣城)
宜蘭縣宜蘭市
臺北府城隍廟 1881年 淡水縣
臺北府
臺北府城
(亦為淡水縣城,1894年後亦為臺灣省城)
臺北市松山區 原廟已毀,縣城隍移至艋舺地藏王廟合祀;府城隍神像移至松山建立昭明廟供奉,於2002年正名「臺北府城隍廟」。
埔里瀛海城隍廟(埔里社廳城隍廟) 1887年 埔里社廳 埔里社廳城 南投縣埔里鎮 原廟已毀,現為埔里瀛海城隍廟。
基隆護國城隍廟 1887年[3] 基隆廳 未築城池 基隆市仁愛區 另有1893年之說[4]
雲邑城隍廟 1887年 雲林縣 雲林縣舊城
雲林縣新城
原廟已毀 雲林縣舊城被棄後,1889年在雲林縣新城暫蓋竹屋供奉神像。[4]神像現合祀於斗六代天宮。
臺中市城隍廟 1889年[5][6][7]:174 臺灣府
臺灣縣
臺灣省城
(1894年省會正式移到臺北後僅為臺灣府城暨臺灣縣城)
臺中市南區
苗栗縣城隍廟 1889年 苗栗縣 苗栗縣城 苗栗縣苗栗市
恆春縣城隍廟 1892年 恆春縣 恆春縣城 原廟已毀,2014年重建 廟毀後神像移至恆春廣寧宮;2014年重建新廟[8]

民祀

[編輯]
廟名 照片 初建年份 所在地 備註
臺灣省城隍廟 1947年 臺北市中正區 廟方宣稱該廟城隍已晉升為「首都城隍」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1858年 臺北市大同區
松山霞海城隍廟 1820年 臺北市松山區
板橋安溪城隍殿 新北市板橋區
三重城隍廟 新北市三重區
瑞芳昭靈廟 (九份朝靈廟) 1923年 新北市瑞芳區
頭城開成寺城隍廟 宜蘭縣頭城鎮
羅東城隍廟 1815年 宜蘭縣羅東鎮
三星保安堂 宜蘭縣三星鄉雙賢村
冬山城隍爺廟 宜蘭縣冬山鄉東城村
蘇澳埤岸城隍爺廟 宜蘭縣蘇澳鎮
頂寮城隍廟 宜蘭縣蘇澳鎮
龍德城隍爺廟 宜蘭縣蘇澳鎮
蘇澳隘丁城隍廟 宜蘭縣蘇澳鎮
南方澳城隍廟
宜蘭縣蘇澳鎮
樹林頭境福宮 新竹市北區
出礦坑城隍宮 1899年 苗栗縣公館鄉開礦村
北臺中城隍廟 臺中市北區 分靈自鹿港城隍廟
台中市晉封威靈公都城隍廟 1976年 臺中市東區 分靈自新竹都城隍廟[9]
台中市靈興宮 臺中市中區
豐原城隍爺廟 1851年 臺中市豐原區富春里
豐原慈濟城隍爺廟 1996年 臺中市豐原區社皮里
大甲城隍廟 臺中市大甲區 分靈自新竹都城隍廟
清水護安宮 臺中市清水區
鹿港城隍廟 1754年 彰化縣鹿港鎮 一說為1839年建立
田洋城隍廟 1972年 彰化縣大村鄉田洋村 彰邑城隍廟分靈的城隍三王
員林善修宮 彰化縣員林市浮圳路 是來自彰邑城隍廟的分靈。因為位於浮圳仔,信徒稱浮圳仔老爺公。
員林南壇宮 彰化縣員林市大饒里 近愛買吉安
金盾城隍廟 1965年 彰化縣花壇鄉金墩村 彰邑城隍廟的分靈廟
田中悟修堂 彰化縣田中鎮
南投指南宮 1759年 南投縣南投市
草屯惠德宮 南投縣草屯鎮
水裡義民城隍廟 南投縣水里鄉城中村
竹山靈德廟 1831年 南投縣竹山鎮 開基城隍為自福建都城隍廟分靈的都城隍爺金身,渡海來台後於道光11年(1831年)奉請城隍神像至彰化城隍廟刈香,建今靈德廟。
大屯城隍廟 雲林縣虎尾鎮東屯里
土庫城隍廟 雲林縣土庫鎮興新里 分靈自新竹都城隍廟
雲林縣城隍廟 雲林縣斗六市 非直接傳承清治時代雲邑城隍廟,而是日治時代斗六鄉民自建[4]
嘉義西安宮 嘉義市西區
嘉義鎮北宮 1916年 嘉義市西區 北社尾鎮北宮
嘉義吉安宮 嘉義市西區
太保東安宮 嘉義縣太保市東勢里
朴子育黎宮 嘉義縣朴子市大鄉里
朴子城隍宮 嘉義縣朴子市佳禾里
鹿草中寮安溪城隍廟 1775年 嘉義縣鹿草鄉重寮村
鹿草安溪二隍殿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16年 嘉義縣鹿草鄉施厝寮 安溪二城隍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水上奉安宮 嘉義縣水上鄉水上村
水上合興宮 嘉義縣水上鄉三和村
水上靈應公義士廟 嘉義縣水上鄉三鎮村
新塭城隍廟 嘉義縣布袋鎮
布袋聖林宮 嘉義縣布袋鎮
過溝安溪城隍廟 嘉義縣布袋鎮
東港溪安宮 嘉義縣布袋鎮東港里
小北城隍廟 臺南市北區
小北鎮山城隍廟 臺南市北區
小南城隍廟 臺南市中西區 該廟主祀之城隍為朱一貴
米街忠澤堂 臺南市中西區 分靈自石獅城隍廟
塩埕城隍府 臺南市南區
北汕尾城隍廟 臺南市安南區
白河太城宮 臺南市白河區內角里
南邑城隍廟 1996年 臺南市白河區三民路435號
佳里四安宮 臺南市佳里區鎮山里
將軍昌安宮 臺南市將軍區嘉昌里
北門城隍宮 臺南市北門區三光里
鹽水竹安宮 臺南市鹽水區水秀里
七股唐明殿 臺南市七股區
七股永安宮 臺南市七股區大潭里
高雄市霞海城隍廟 高雄市鹽埕區
鼓山文武城隍廟 高雄市鼓山區
紅毛港城隍廟 高雄市前鎮區
梓官城隍廟 1800年 高雄市梓官區 梓官城隍廟
前峯仔發成金壇 高雄市岡山區
彌陀新文安城隍府 高雄市彌陀區
大樹霞海城隍廟 高雄市大樹區久堂里
大樹順安宮 高雄市大樹區三和里
高楠霞海城隍廟 高雄市仁武區
無極仁心城隍廟 高雄市仁武區
林園城隍廟 高雄市林園區
旗山森安殿 高雄市旗山區
屏東都城隍廟 屏東縣屏東市 屏東都城隍廟
屏東市安溪城隍宮 屏東縣屏東市
東港東福殿城隍廟 1814年 屏東縣東港鎮 分靈自鳳山城隍廟
小琉球城隍廟 1990年 屏東縣琉球鄉三民路198-13號
萬丹城隍廟 1795年 屏東縣萬丹鄉寶厝村 主神原稱陳將軍,1947年晉升陳府城隍。[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潮州城隍廟 1948年 屏東縣潮州鎮壽星路24號
瑞穗保安宮 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
花蓮城隍廟 花蓮縣花蓮市
臺東都城隍廟 臺東縣臺東市 舊稱「臺東善化堂都城隍府」,分靈自新竹都城隍廟
東湖城隍廟 澎湖縣七美鄉東湖村
浯島城隍廟 1680年 金門縣金城鎮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黃伯芸. 《台灣的城隍廟》. 台北縣新店市: 遠足文化. 2006年2月: 16-23、149頁. ISBN 986-7630-71-8. 
  2. ^ 楊宜敏. 〈北部〉宜縣19座城隍廟冠全台 蘇澳12座. 《自由時報》. 2014-01-05 [2017-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6) (中文(臺灣)). 
  3. ^ 韓國棟 總編輯 (編). 《走讀台灣:基隆市》. 國家文化總會. 2012年12月: 頁16-18. ISBN 978-986-6573-19-4. 
  4. ^ 4.0 4.1 4.2 凌淑菀. 《臺灣城隍信仰的建立與發展(1683-1945)》. 2003: 48、49、71頁. 
  5. ^ 臺灣通史》卷十 典禮志:「府城隍廟 在府治新莊,光緒十五年建。」
  6. ^ 周郁森. 清代臺灣城牆興築之研究 (PDF). 國立成功大學: 36-37頁 (中文(繁體)). [永久失效連結]
  7. ^ 王耀賢. 府城城隍信仰之研究. 國立臺南大學 (中文(繁體)). 
  8. ^ 蔡宗憲. 不再寄神籬下 恆春百年城隍爺回家. 自由時報. 2014-06-06 [2015-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8). 
  9. ^ 咱的城隍. 城隍廟-台中市晉封威靈公都城隍廟. [2010-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3)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