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後備軍事動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預備軍人
位在平壤的朝鮮工農赤衛軍
瑞典鄉土防衛隊的隊員

後備軍事動員是一種軍事制度,有總體戰的色彩,將有潛在軍事能力的人力物力編管,戰爭時迅速動員投入的制度。例如有軍事技能的人力(曾從軍過、有專長的人、受過訓的成年男性女性等)和有軍事價值的建築與設備(各式車輛、運輸飛機、機械工廠、燃料等)都在後備列管範圍,戰爭期間開始被指派生產糧食、武器和彈藥,後備力量除前線人力不足時支援作戰之外,也負責後方游擊戰、安全部隊訓練等防務工作,戰爭結束、非戰時則編為預備役,回歸民間生產力。

中國後備兵役史

[編輯]

府兵制西魏時開始出現的一種兵役制度,宇文泰建立於大統年間,北周初繼續沿用。中期被武則天破壞之後,直至唐玄宗天寶年間取消,改而實行募兵制,前後歷時約二百年。後來的朝代有相似的制度。

府兵制的特點可以簡單概括為: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兵不識將,將不知兵[1]

六鎮之亂北魏內亂,分為東魏與西魏,西魏大統八年(542年)權臣宇文泰關中地區的六鎮軍人編成六軍,宇文泰為全軍統帥。後經過不斷編整直到大統十六年,已建立起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二十四開府的組織。北周改府兵軍士為「侍官」,成為皇帝的親軍,一人充員府兵,全家皆編入軍籍。隋文帝楊堅開皇十年(590年)下詔:「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領,宜依舊式。」成為「兵農合一」的制度。唐初承襲隋制,初置十二軍。[2]

府兵制過去說來被認為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礎上的,至唐朝後期,均田制被破壞,而且邊患日深,機動性極強的北方騎兵入侵也要求唐朝軍隊作到兵將合一,能遠征、能於邊境長期駐防。故府兵制難以繼續推行下去,終被取消。近年研究成果發現,府兵制及均田制的破壞同為唐代中央政府對於人口流動、戶口資料的掌握能力下降所造成的結果。這點和現代後備制度重視戶籍制度的特點不謀而合,若無有效的戶籍制度和人口流動管制,則無後備可言。

1944年,時任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為了增加對日抗戰新血,遂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口號號召青年從軍。在各中等院校實施軍訓制度,希望能爭取到更多的後備動員力量。

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毛澤東以「人民戰爭」精神,動員大量的後備軍人組成游擊隊與民兵等非正規軍種對敵人發動不對稱戰爭;作戰中表現傑出者再選拔入正規軍的中國工農紅軍中華民國國軍的落敗可以說是後備動員能力的巨大差異有關鍵因素。目前國軍設有全民防衛動員署後備指揮部負責後備事宜,而中國人民解放軍中主管後備軍事動員的部門包括了中央軍事委員會後勤保障部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動員部人民武裝部等機構。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新唐書》卷50《兵志》說:「府兵之置,居無事時耕於野,其番上者,宿衛京師而已。若四方有事,則命將以出,事解輒罷,兵散於府,將歸於朝。故士不失業,而將帥無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漸、絕禍亂之萌也。」
  2.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七〈唐紀〉三載高祖武德二年云:「秋七月,初置十二軍,分關內道諸府以隸焉。皆取天星為名(以萬年道為參旗軍、長安道為鼓旗軍、富平道為玄戈軍、醴泉道為井鋮軍、同州道為羽林軍、華州道為騎官軍、寧州道為折威軍、岐州道為平道軍、豳州道為招搖軍、西麟州道為范游軍、涇州道為天紀軍、宜州道為天節軍),以車騎府統之。每軍將、副各一人,取威名素重者為之,督以耕戰之務。由是士馬精強,所向無敵。」

來源

[編輯]
  • 岑仲勉:《府兵制度研究》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