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歷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波黑历史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歷史是介紹東南歐國家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的歷史。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是歐洲南部巴爾幹半島西部的多山國家,首都塞拉耶佛。波赫為組成原南斯拉夫的六個社會主義共和國(即加盟共和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社會主義共和國)之一,於1990年代,南斯拉夫戰爭時期獨立,並且根據《岱頓協定》,波赫目前是國際社會公認的獨立主權國家波赫議會歐洲議會所選出的高級代表所監督。該國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兩個實體,其一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其二為塞族共和國。2000年處於國際監護的布爾奇科市設立了特區,在官方上該特區同時屬於兩個實體(名義上共管),但實際上不受任何一個實體管轄,而是以去中心化的地方政府來運作的。

該國國名源自於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這兩個歷史地區名稱,但時至今日在該國仍然沒有直接使用這兩個地理區域名稱所代表的政治實體存在,僅有使用種族名稱波士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波赫聯邦)、及塞爾維亞人(塞族共和國)所代表的政治實體存在而已。

早期

[編輯]

最晚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就已經有先民聚居. 波士尼亞的斯托拉茨巴丹吉洞穴( 英文:Badanj Cave ) 距今超過一萬二千年,是目前已知東南歐最古老的紀念碑. 之後的新石器時代文物,在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尼也時有發現.

伊利里亞時期

[編輯]

青銅時代晚期,被伊利里亞人的部落取代。

公元前8世紀,伊利里亞人部落演變成王國,最早的是恩切爾(Enchele)。公元前7世紀,當地開始從青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僅珠寶和藝術品仍用青銅製造。在北方的哈爾施塔特文化影響下,形成與之些微不同的地區中心。公元前4世紀,凱爾特人入侵,帶來陶輪技術,以及新式樣的衣扣和青銅條、鐵條。

凱爾特人的遷徙導致許多伊利里亞部落流離失所,部分凱爾特部落和伊利里亞部落混合在一起。

伊利里亞人和文化在該地區並未完全消失,一些文化元素保存至今,如風俗、人名、地名、音樂、藝術等。 [1]

凱爾特人的最終目標是希臘,而該地只是前往希臘的必經之路,因此凱爾特人對該地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羅馬時代

[編輯]
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在羅馬統治時期的聚居地和道路地圖

前229年,伊利里亞人和古羅馬人發生衝突。前168年,伊利里亞人的領土成為羅馬帝國的伊利里亞行省。

9年,該地區完全歸於羅馬統治之下,結束持續3年的伊利里亞人叛亂。10年,薩瓦河南岸、波士尼亞的北部成為潘諾尼亞行省的一部分,而剩下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蒙特內哥羅達爾馬提亞塞爾維亞西部則共同形成達爾馬提亞行省。

在羅馬時代,來自各地的拉丁語人民到該地區定居,羅馬士兵退役後也被鼓勵在該地定居。如布納河邊的布拉加伊就建在羅馬城鎮博納的舊址上。

公元1世紀末之前,基督教已傳入波士尼亞,大量該時期的文物可以證明這一點。

337年至395年,羅馬分裂,潘諾尼亞行省和達爾馬提亞行省被劃入西羅馬。該地區後來被匈奴人攻占。

455年,被東哥特人占領。

6世紀,在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發動的哥特戰爭中,東哥特人的王國被東羅馬擊敗,現波赫南部地區一度成為東羅馬的一部分。

中世紀

[編輯]
中世紀的波士尼亞國王

6世紀,起源於今天波蘭南部的斯拉夫人阿瓦爾人結盟,而後於6世紀和7世紀在東南歐開始共同入侵東羅馬,並在薩瓦河亞德里亞海之間的土地定居。[2]其後更多的南斯拉夫人第二波入侵該地區,據部分學者認為,是東羅馬皇帝希拉克略請他們來驅逐達爾馬提亞地區的阿瓦爾人。斯拉夫部落入侵的同時也帶來他們的信仰,這些信仰曾和土著居民伊利里亞人信仰的東正教並存。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內,波士尼亞以及黑塞哥維納地區多次分屬周圍的各個國家。

620年至630年,來自黑海北部的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到達波士尼亞,應皇帝邀請抵禦阿瓦爾人的入侵。

阿瓦爾人此時已定居在波士尼亞西部。

9世紀初,波士尼亞北部被加洛林法蘭克佔領。870年後,塞爾維亞吞併波士尼亞。900年初,克羅埃西亞接管法蘭克人所佔的波士尼亞領土。997年,保加利亞宣稱對波士尼亞部分地區的主權。1018年,東羅馬吞併保加利亞,宣布對波士尼亞具有宗主權。1030年,波士尼亞東北部被交給匈牙利。1102年,克羅埃西亞與匈牙利共主,匈牙利對波士尼亞的統治開始瓦解。1137年,匈牙利吞併大部分波士尼亞地區。

1150年,波士尼亞與匈牙利一同對抗貝爾格勒的東羅馬人。1167年,東羅馬佔領波士尼亞的全部領土。1180年,曼努埃爾一世去世,波士尼亞完全獨立。

1225年,教皇呼籲匈牙利對波士尼亞的異教徒進行十字軍。1235年,匈牙利開始入侵。1241年,受到韃靼人的威脅,匈牙利撤軍。1322年,Šubić和Kotromanić家族之間的權力鬥爭結束。1353年,Kotromanić家族的史蒂芬二世(Stjepan II)去世。1367年,與貴族的長期鬥爭之後,侄子特弗爾特科完全控制波士尼亞。

波士尼亞王國(1377-1463)

[編輯]

1377年10月26日,特弗爾特科·科特羅曼尼奇加冕,波士尼亞王國建立。1391年,科特羅曼尼奇逝世後,波士尼亞進入一個漫長的衰落期。1463年6月5日,鄂圖曼帝國入侵,波士尼亞被併吞。

鄂圖曼時期(1463-1878年)

[編輯]
1907年鄂圖曼末期的波士尼亞州地圖

鄂圖曼帝國的占領標誌著波士尼亞的歷史進入新的時期,它給該地區的政治和人文景觀帶來巨大變化。鄂圖曼帝國占領波士尼亞後允許其以鄂圖曼帝國單一省份的身份保留波士尼亞以前的地位,並且該省使用波士尼亞這個地名,還享有鄂圖曼帝國吞併而來的波士尼亞領土形成的完整版圖,這在鄂圖曼帝國占領的巴爾幹國家中可是特例。

在鄂圖曼帝國統治時期,以武力、宗教人頭稅等方式迫害當地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並規定,凡是穆斯林,可進入上層社會;農民如改信伊斯蘭教,可免交某些捐稅。過去的學者認為,在現今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境內的穆斯林大多是由於這種政策所造成的。然而近年來的研究則認為波士尼亞人改宗伊斯蘭教多數並非被迫。[3]

1483年,波士尼亞南部出現抵抗,由匈牙利支持。1527年,結束。

1831年,發生起義。1850年,被制止。1875年,農民起義。

近代

[編輯]

奧匈時期(1878-1918年)

[編輯]
描繪塞拉耶佛事件的畫

1878年柏林會議奧匈帝國通過本國外交部長安德拉什獲得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的行政權和仍處於鄂圖曼帝國占領之下的新帕札的駐兵權。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成為奧匈帝國的領地。

1908年,奧匈帝國決定正式吞併波士尼亞,造成波士尼亞危機,增加對民族主義者的壓迫。

1914年6月28日,發生塞拉耶佛事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塞拉耶佛被塞爾維亞主義者所刺殺,直接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戰後波赫成為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王國的一部分,該王國後來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

南斯拉夫王國(1918-1941年)

[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1945年)

[編輯]
被毀的位於亞布拉尼察、橫跨內雷特瓦河的鐵路橋,曾兩次在亞布拉尼察戰鬥中被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南斯拉夫王國被納粹軍隊占領,波赫成為軸心國、納粹傀儡克羅埃西亞獨立國的一部分。為鞏固統治,克羅埃西亞獨立國領導人廣泛的迫害和屠殺對偽政權不利的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猶太人羅姆人和狄托領導下的游擊隊員、共產黨員、反法西斯人士,並設立大量的納粹集中營

為把納粹驅逐出去,很多塞爾維亞人參軍,包括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南斯拉夫祖國軍(較為熟知的名字是切特尼克)。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及游擊隊建立於1941年,是一支多民族組成的游擊隊,由狄托領導的南斯拉夫共產黨組織。這隻部隊在戰鬥中同時與軸心國軍隊和切特尼克作戰。切特尼克則是一支進行塞族民族主義和保皇主義抵抗運動並用游擊戰對抗納粹占領軍的部隊。不過切特尼克的游擊戰作用不大,只好和共產黨游擊隊員合作,儘管在後來因理念不同又與共產黨游擊隊員作戰。切特尼克也以迫害、殺害非塞族人和共產黨及其支持者而被人熟知。

戰後南斯拉夫歸於狄托領導,和實際民族分布頗有出入。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45-1992年)

[編輯]
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國徽

1946年,狄托建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正式成為這個新國家的六個成員國之一 。因為其位於南斯拉夫中間,所以戰後的波士尼亞從戰略上被選為防務工業發展的基地,這對於波士尼亞高度集中的武器工業和軍事人員有幫助,也成為後來影響1990年代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和隨後的波士尼亞戰爭的重要因素。

70年代,南斯拉夫承認「講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的伊斯蘭教徒」為穆斯林族(即波赫獨立後的波士尼亞克人),使原本構成南斯拉夫主體的民族由五個提升到六個。新承認的穆斯林族,人口次於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位居南斯拉夫第三位。

現代

[編輯]

波士尼亞戰爭(1992-1995年)

[編輯]
雪布尼查大屠殺紀念館裡的墓碑

1992年2月19日,波赫就獨立問題舉行公民投票,而塞族領導人號召抵制投票,因而絕大部分塞族公民並沒有參與投票。此次公投投票率為63.7%,其中92.7%的投票者更傾向於獨立。3月3日,波赫議會依據選舉結果正式宣布獨立,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接下來一個月直至戰爭爆發之前,在波赫境內發生波士尼亞族,克羅埃西亞族與塞族之間的零星武裝衝突,有塞族平民遭到殺害(英語:Sijekovac屠殺英語Sijekovac_killings),亦有波士尼亞族平民遇害(英語:Bijeljina屠殺英語Bijeljina_massacre)。4月6日,在歐洲共同體承認波赫獨立的同一天,波赫境內5個塞族自治區宣布聯合成立塞族共和國,獨立於波赫,但依然留在南斯拉夫內。塞族武裝於同日炮擊了塞拉耶佛,並在兩日內包圍了若干穆斯林為主的城市。至此,軍事衝突正式爆發並從首都塞拉耶佛向外蔓延,釀成全面內戰。1994年3月,穆斯林和克族人同意共組聯邦,共同對抗塞族人。

1995年11月21日,各方簽署代頓和平協定結束內戰,並把波赫分為波赫聯邦以及塞族共和國兩個政治實體。內戰中共有二十萬人死亡,超過二百萬人流離失所。

戰爭結束後,北約在波赫繼續駐紮維和部隊,2004年底由歐盟所取代。

2006年10月1日,舉行大選。[4]10月18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波士尼亞克族的哈里斯·西拉伊季奇、塞爾維亞族的內博伊沙·拉德馬諾維奇和克羅埃西亞族的澤利科·科姆希奇當選為主席團成員。議會代表院42個席位中,民主行動黨獲得9席,波赫黨獲得8席,獨立社會民主聯盟波赫社會民主黨分別獲得7席和5席,餘下席位被其他一些政黨和政黨聯盟獲得。[5]2007年2月9日,以尼科拉·什皮里奇為部長會議主席的政府宣誓就職。[6]

反政府示威(2014年)

[編輯]
2014年2月7日,著火的圖茲拉市政府大樓
2014年2月7日,在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主席團辦公樓旁燃燒的汽車

2014年2月4日,發生反政府示威,或被稱為波士尼亞之春,這場始於北部城鎮圖茲拉的示威的名字來源於阿拉伯之春。起因是來自幾家破產的私人企業的工人聯合起來要求政府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付清工資,支付養老金。[7]很快這場示威蔓延到國內其他地方,在近20個城鎮均有暴力衝突報道,其中以塞拉耶佛澤尼察莫斯塔爾比哈奇布爾奇科圖茲拉最大。[8]據波士尼亞新聞媒體報道在示威中有有數百人受傷,包括許多警察。另外在巴尼亞盧卡也有數百人集會支持反政府示威。[9]

這場示威標誌著自1995年波士尼亞戰爭結束以來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國內人民對於高失業率和20多年政府的政治惰性的憤怒的最大爆發。[10]

2014年5月,發生嚴重洪災。

2016年2月15日,申請加入歐盟。

參考資料

[編輯]
  1. ^ Ardian Adzanela Axhanela. Illyrian Bosnia and Herzegovina-an overview of a cultural legacy. academia.edu. 2004年 [2014-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2. ^ The Slavs on The Columbia Encyclopedia, Sixth Edition. [2014-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6). 
  3. ^ Bringa, Tone. Being Muslim the Bosnian Way: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a Central Bosnian Villa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14-18. ISBN 0-691-00175-8. 
  4. ^ 何毅,波赫舉行全國大選 登記選民約275.5萬人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7-26,新華網
  5. ^ 連國輝,王海昉,波赫全國大選最終結果揭曉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網
  6. ^ 連國輝,王海昉,波赫新政府宣誓就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網
  7. ^ BBC. "Bosnian protests: A Balkan Spring?". BBC. 2014年2月8日 [2014年7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2月1日). 
  8. ^ "Građanski bunt u BiH". klix.ba. 2014年2月8日 [2014年7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2月7日). 
  9. ^ BBC. "Bosnia-Hercegovina protests break out in violence". BBC. 2014年2月8日 [2014年7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2月29日). 
  10. ^ 雪梨先驅晨報. "Bosnian protesters storm government buildings". 雪梨先驅晨報. 2014年2月8日 [2014年7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