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年表
外观
心理学 |
---|
本條目將心理學發展史中的大事依時間順序排列。
西元前
[编辑]- 約西元前1500年 – 埃伯斯紙草卷出現了最早關於憂鬱與思考障礙的紀載[1]。
- 約西元前600年 – 古希臘城邦的居民向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求治心理疾患[2]。
- 約西元前500年 – 古希臘哲學家恩培多克勒提出四元素說[3],認為火、水、土、氣是自然萬物的根本,也可以用以詮釋人類的性格。
- 約西元前500年 – 古希臘的克羅頓的阿爾克邁翁等哲學家,根據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論提出體液學說的雛型[3]。
- 約西元前470–399年 – 蘇格拉底因學生柏拉圖所著寫的對話錄而廣為人知,被譽為西方哲學之父,也對教育學與知識論等領域有重大貢獻[3]。
- 約西元前470–370年 – 德謨克利特建立了新的知識論[3],區分真實的知識與含糊不清的知識[4],也就是感官資料。
- 約西元前460–370年 – 希波克拉底透過科學的醫藥方法診斷疾病,摒棄過往以惡魔解釋心理疾患的作法;認為腦而非心臟是人類心理運作的發生處。他也是最早提出氣質說法的人[5]。
- 約西元前387年 – 柏拉圖認為腦是靈魂的座位,身體是用來服務靈魂的一切運作[6]。
- 約西元前350年 – 亞里斯多德在其著作靈魂論中認為心智的最初狀態猶如一塊白板。
- 約西元前300–30年 – 芝諾的斯多噶學派崇尚透過推理而得的知識,靈魂與理性是人的首要追求。
- 約西元前100年 – 死海古卷將人的氣質分為兩種[7]。
一世紀
[编辑]- 約西元50年 – 古羅馬的凱爾蘇斯編著了一本百科全書醫術,第三冊囊括了心理疾患相關議題。書中首創瘋病 (insanity) 等用語,並提及了當時的一些治療手段,如放血、驚嚇法、催吐、灌腸、罌粟湯與黑暗治療法等,也包括透過音樂、旅行、閱讀來治療。他相當重視治療中的醫病關係[8]。
- 約西元100年 – 魯弗斯認為神經系統掌控了自主運動與感覺。他也透過腦部解剖發現了視交叉[5]。
- 約西元93–138年 – 魯弗斯提出了幾項對心理疾患病患較為友善的療法,如光照治療、暖房法等[5]。
二世紀
[编辑]三世紀
[编辑]四世紀
[编辑]- 西元323–403年 – 奥芮培锡阿斯在他的著作中引用了亞里斯多德、阿斯克萊皮亞德斯與索蘭納斯等人的觀點[9],並以蓋倫的理論來著述憂鬱症。
- 西元345–399年 – 龐蒂古斯描述了早期基督教修道院中使用的內省方式,透過內省可以增強對自我的認識,並遏止思想被惡魔所控制[10]。
五世紀
[编辑]- 約西元五世紀 – 塞利烏斯·奧雷利安努斯倡導人道的心理疾患治療法,反對過於偏激且殘忍的療法[5]。
- 西元423–529年 – 聖狄奧多西在伯利恆近郊建立了一座修道院,並附屬有三座醫院,分別治療病人、老人以及瘋人[5]。
- 約西元451年 – 聶斯脫里與其追隨者因致力於照顧病人而成為優秀的醫學家。他們承襲了希波克拉底、亞里斯多德與蓋倫等人對心理疾患的理論,其影響及於波斯與阿拉伯地區[5]。
七世紀
[编辑]九世紀
[编辑]- 約西元800年 – 巴格達興建了第一間伊斯蘭古醫院,直到西元十三世紀以前,本醫院的規模逐漸擴大,也設有專門負責心理疾患的病房[11]。
- 約西元850年 – 阿里·塔巴里在其著作中強調心理治療的重要性[12]。
十世紀
[编辑]十一世紀
[编辑]- 西元1025年 – 伊本·西那在其著作醫典中記述了多種心理疾患,包括幻覺、失眠、惡夢、狂躁、憂鬱、失智症、癲癇、癱瘓、中風、眩暈與顫抖等[15]。
- 西元1030年 – 比魯尼設計了可以測量反應時間的實驗方法[16]。
十三世紀
[编辑]- 約西元1200年 – 邁蒙尼德在其著作中提及神經心理疾患,並描述了狂犬病與顛茄中毒的症狀。
- 西元1215–1277年 – 若望二十一世年輕時在義大利錫耶納大學教授哲學與醫學,涉及許多心理議題,後來更成為教宗額我略十世的私人醫生,並被選為大主教與紅衣主教,1276年成為教宗[6][17]。
- 西元1214–1294年 – 羅傑·培根主張由實驗與經驗方法獲取知識,並以此方式研究了視覺與語言等領域。
- 約西元1240年 – 巴托洛繆·安格里庫斯在其著作物性論中對大腦有相關闡述,並認為心理疾患應該有其生理上的肇因。
- 西元1247年 – 倫敦的伯利姆皇家醫院成立,原先是十字軍東征的軍隊伯利恆聖母秩序的專屬修道院。在1377年被英國政府世俗化後,改為精神病院,收治民間心理疾患的患者。現今建築為南倫敦與莫利茲國家健康署信託基金會所用[18]。
- 約西元1270年 – 威特羅在其著作透視中透過心理學方法研究視覺,幾乎發現潛意識。
- 西元1295年 – 蘭弗朗克出版了著作外科科學[6]。
十四世紀
[编辑]- 西元1317–1340年 – 奧坎的威廉提出方法學中知名的奧坎剃刀理論,即「切勿浪費多餘功夫去做本可以較少功夫完成之事」。他同時對心理、物理與神學皆有研究貢獻,對人的直覺以及知識也有涉獵。
- 約西元1375年 – 英國政府認為心理疾患是惡魔的附身,並以驅魔及酷刑對付患者[19]。
十六世紀
[编辑]十七世紀
[编辑]- 約西元1600–1625年 – 法蘭西斯·培根著述了許多心理學的相關議題,如記憶與知識的本質等。
- 西元1632–1677年 – 史賓諾沙在其著作依幾何次序所證倫理學中提出身心的一元論,並認為善惡等倫理學觀念皆具有心理學基礎。
- 西元1650年 – 笛卡爾在其著作論世界中提出心物二元論。
- 西元1672年 – 托馬斯·威利斯在其著作《論生物靈魂》中以大腦功能解釋心理運作。
- 西元1689年 – 約翰·洛克在其著作人類理解論中認為人出生時的心智猶如一塊白版,為英國經驗主義的起源。
十八世紀
[编辑]- 西元1701 年 – 哥特佛萊德·萊布尼茲發表「連續性原理」,並應用在心理學,成為第一個假設有無意識心靈的人;他還介紹了閾值的概念。[20]
- 西元1710 年—喬治·柏克萊 發表《人類知識原理》,主張外在世界完全由思想組成。
- 西元1732 年—克里斯蒂安·沃爾夫 出版《經驗心理學》,並在1734 年出版了《理性心理學》,「心理學」一詞進而普及。
- 西元1739 年—大衛·休謨發表《人性論》,主張心靈的所有內容完全都來自感官經驗。
- 西元1781年—伊曼努爾·康德發表《純粹理性批判》,駁斥休謨的極端經驗主義,主張知識不僅僅是單純的感官經驗,區分「後驗」及「先驗」知識,前者源於感官,因此發生在感知之後,後者則是思想的屬性,獨立於經驗且先於經驗而存在。
- 西元1783 年 – Ferdinand Ueberwasser 被任命為明斯特大學的經驗心理學及邏輯學教授;四年後,他出版了教科書《明斯特大學哲學候選人實證心理學定期學習指南》,將他科學心理學相關演講也增補於書中。[21]
- 西元1798 年 –伊曼紐爾·康德首先提出一致個體差異的二維模型,將希波克拉底的四種氣質類型定位到情緒維度及能量激發維度中,[22]這兩個維度後來成為所有的氣質及人格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資料
[编辑]- ^ Okasha, Ahmed. Mental Health in Egypt. The Israel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Related Sciences. 2005, 42 (2): 116–25. PMID 16342608.
- ^ Silverberg, Robert. The dawn of medicine. Putnam. 1967 [21 April 2013].
- ^ 3.0 3.1 3.2 3.3 Sheehy, Noel; Chapman, Antony J.; Conroy, Wendy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Taylor & Francis. 2002 [31 May 2014]. ISBN 9780415285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 ^ 高進. 西方科學思想的源頭—古希臘的自然哲學. 國立清華大學. [2021-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7).
- ^ 5.0 5.1 5.2 5.3 5.4 5.5 Howells, John G.; Osborn, M. Livia. A reference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abnormal psychology. Greenwood Press. 1984 [3 November 2012]. ISBN 9780313242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 ^ 6.0 6.1 6.2 6.3 Kemp, Simon. Medieval psychology: Simon Kemp. Greenwood Press. 1990 [27 April 2013]. ISBN 97803132673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 ^ The Dead Sea Scrolls at the Gnostic Society Library: Texts from the Scrolls – Community Rule. www.gnosis.org. [23 Ma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5).
- ^ Howells, John G.; Osborn, M. Livia. A reference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abnormal psychology. Greenwood Press. 1984 [21 April 2013]. ISBN 9780313242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 ^ 9.0 9.1 Radden, Jennifer. The Nature of Melancholy: From Aristotle to Kristev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021-05-22]. ISBN 97801951516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30).
- ^ Inbar Graiver, "Prob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Knowledge and Science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The Late Antique Roots of Introspec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hells and Pebbles [blog], 10 October 2017. Retrieved 2018-20-7.
- ^ Miller, A. C. (2006). Jundi-Shapur, bimaristans, and the rise of academic medical centres.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99(12), 615–617. doi:10.1258/jrsm.99.12.615
- ^ Amber Haque (2004), "Psychology from Islamic Perspective: Contributions of Early Muslim Scholars and Challenges to Contemporary Muslim Psychologists",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43 (4): 357–377 [361]
- ^ Deuraseh, Nurdeen; Mansor Abu, Talib. Mental health in Islamic medical tradition.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2005, 4 (2): 76–79.
- ^ Haque, Amber. Psychology from Islamic Perspective: Contributions of Early Muslim Scholars and Challenges to Contemporary Muslim Psychologists.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2004, 43 (4): 357–377 [376]. doi:10.1007/s10943-004-4302-z.
- ^ S Safavi-Abbasi, LBC Brasiliense, RK Workman (2007), "The fate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the neurosciences during the time of Genghis Khan and the Mongolian Empire", Neurosurgical Focus 23 (1), E13, p. 3.
- ^ Muhammad Iqbal, The Reconstruction of Religious Thought in Islam, "The Spirit of Muslim Culture" (cf.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d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Cosman, Madeleine Pelner; Jones, Linda Gale. Handbook to Life in the Medieval World, 3-Volume Set.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 480 [2021-05-23]. ISBN 9781438109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30).
- ^ Shorter, E. (1997)
- ^ Contact Support. manoneileen.com. [17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May 2013).
- ^ Hergenhahn, B.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Cengage Learning. 2008: 189 [17 October 2014]. ISBN 9780495506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4 March 2023).
- ^ Schwarz, K. A., & Pfister, R.: Scientific psychology in the 18th century: a historical rediscovery. I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Nr. 11, p. 399-407.
- ^ Kant, I. Anthropology from a pragmatic point of view. trans. Mary Gregor).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74 (VII). 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