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內部構造:​ 增加或調整內部連結
→‎表面地質:​ 內容擴充
第201行: 第201行:
== 表面地質 ==
== 表面地質 ==
[[File:Mercury in color c1000 700 430.png|thumb|right|來自[[信使號]]的第一張水星假色影像。]]
[[File:Mercury in color c1000 700 430.png|thumb|right|來自[[信使號]]的第一張水星假色影像。]]
[[File:CW0131775256F Kuiper Crater.png|thumb|[[信使號]]飛越水星的第二張影像。[[古柏坑 (水星)|谷柏坑]]剛號位於中央。廣泛的[[射紋系統]]來自頂部附近的[[葛飾北齋坑 (水星) |葛飾北齋坑]]。]]
{{main|水星地質}}
{{main|水星地質}}


水星的表面整體看來像是火星地貌与月球地貌的综合包括高原和廣闊的[[月海|海]] - 像是平原和大坑,顯示數億年來在地質上是不躍的。我們對[[水星地質]]的認識建立在1975年飛越水星的[[水手10號]]和地面望遠鏡的觀測,但仍迄今所知最少的類地行星。當[[信使號]]飛越水星時觀測的數據經過處理之後,包括一個被稱為“蜘蛛”的地點,我們對[[水星地質]]的知識都將會增加<ref>[http://www.latimes.com/news/science/la-sci-mercury31jan31,1,4100194.story?ctrack=1&cset=true Scientists see Mercury in a new light]</ref>。
水星的表面月球很相似呈現出像[[月海|海]]的廣大平原和大量的撞擊坑,顯示億年來都處於非動狀態。我們對[[水星地質]]的認識建立在1975年飛越水星的[[水手10號]]和[[#地面望遠鏡的研究|地面的]]觀測,我們了解最少的類地行星<ref name=nrao>{{cite news
| last=Finley | first=Dave | date=May 3, 2007
| title=Mercury's Core Molten, Radar Study Shows
| publisher=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 url=http://www.nrao.edu/pr/2007/mercury/
| accessdate=2008-05-12 }}</ref>。當[[信使號]]最近飛越水星的資料被處理過後,這方面的知識將會有所增進。例如,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一個不尋常的火山口輻射槽,稱之為“蜘蛛”<ref>{{cite news
| author=Staff | title=Scientists see Mercury in a new light
| url=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02/080201093149.htm
| publisher=Science Daily | date=February 28, 2008
| accessdate=2008-04-07 }}</ref>。稍後,被重新命名為[[阿波羅多羅斯坑 (水星)| 阿波羅多羅斯]]。


在水星表面特徵的命名有著不同的來源,取自人名的僅限於已經過世的。坑穴使用藝術家、音樂家、書畫家和作家,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中有著傑出或基礎的貢獻。山脊或皺脊,以對水星的研究有貢獻的科學家命名;窪地或[[陸緣地溝|地溝]]以建築師來命名。山脈以各種不同語言中熱門的單詞來命名;平原或[[平原低地]]以各種不同語言對[[水星 (神)|水星之神]]的名稱來命名。[[懸崖]]或[[rupes]]以科學探險船命名;山谷或[[谷地]]則使用電波望遠鏡命名<ref>{{cite web| url=http://planetarynames.wr.usgs.gov/Page/Categories |title=Categories for Naming Features on Planets and Satellites |publisher=US Geological Survey |accessdate=2011-08-20 }}</ref>。
現在已知的表面[[太空地質學|行星地質]]特徵如下:
* [[環形山]]——請參閱[[水星環形山列表]]
* [[反照率]]特徵 - 明顯有著不同反照率的區域
* [[皺脊]] - [[山脊]](參考[[水星山脊列表]])
* [[山脈]] - [[山脈]](參考[[水星地質特徵#山脈|水星山脈列表]])
* [[平原]] - 大平原與平坦的區域(參考[[水星平原列表]])
* [[懸崖]] - 陡坡與懸崖(參考[[水星懸崖列表]])
* [[大峽谷]] - [[凹地]](參考[[水星凹地列表]])


[[反照率]]特徵指使用不同領域的望遠鏡觀測,名顯的有不同反照率的地點。水星擁有[[山脊]] (有時也稱為[[皺脊]]),像月球的[[高地]]、山脈 (山)、[[平原]]或平原低地 (Planitia)、[[Rupes]] ([[懸崖]]) 和[[谷地]] (山谷)<ref>{{cite web | last=Blue | first=Jennifer | date=April 11, 2008 | url=http://planetarynames.wr.usgs.gov/ | title=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 publisher=US Geological Survey | accessdate=2008-04-11 }}</ref><ref name="DunneCh7">{{cite book|title=The Voyage of Mariner&nbsp;10 – Mission to Venus and Mercury|last1=Dunne | first1=J. A. | last2= Burgess |first2 = E. |chapterurl=http://history.nasa.gov/SP-424/ch7.htm|publisher=NASA History Office|year=1978|chapter=Chapter Seven|url=http://history.nasa.gov/SP-424/|accessdate=2008-05-28 }}</ref>。
水星在46億年前形成時,曾經經歷過[[彗星]]和[[小行星]]的輪番轟擊階段,以及稍後在38億年前結束的另一個獨立[[後期重轟炸期]]。缺乏[[大氣層]]減緩撞擊的速度,行星的整個表面都受到了轟擊,在這個期間形成了巨大的坑穴;這段期間也是[[火山]]活躍的時期,像是[[卡洛里盆地]]等盆地,都會被來自內部的[[岩漿]]填滿,像是在[[月球]]上發現的海一樣,形成表面平滑的平原。

水星在46億年前形成時,曾經經歷過[[彗星]]和[[小行星]]短暫的輪番轟擊,以及後來在38億年前結束,可能是獨立發生的[[後期重轟炸期]]<ref>{{cite journal| last= Strom |first = Robert|year=1979 |volume=24|title=Mercury: a post-Mariner assessment| journal=Space Science Reviews|pages=3–70|bibcode = 1979SSRv...24....3S |doi = 10.1007/BF00221842 }}</ref>。在這些劇烈形成隕石坑的期間,由於缺乏[[大氣層]]來減緩撞擊<ref>{{cite journal|last=Broadfoot|first=A. L.|coauthors=S. Kumar, M. J. S. Belton, and M. B. McElroy|title=Mercury's Atmosphere from Mariner&nbsp;10: Preliminary Results|journal=Science|volume= 185|issue= 4146|date=July 12, 1974 |pages=166–169|doi=10.1126/science.185.4146.166|pmid=17810510|bibcode = 1974Sci...185..166B }}</ref>,行星表面整個都被隕石坑覆蓋著<ref name="DunneCh7" />。在這個期間,行星有著[[火山]]的活動,像是[[卡洛里盆地]]等盆地都被來自行星內部的[[岩漿]]覆蓋著,形成如同在月球上發現的[[月海|海]]一樣的平原<ref>{{cite web
| author=Staff
| date=August 5, 2003
| url=http://astrogeology.usgs.gov/Projects/BrowseTheGeologicSolarSystem/MercuryBack.html
| title=Mercury
| publisher=U.S. Geological Survey
| accessdate=2008-04-07 }}
</ref><ref>{{cite journal
| last=Head | first=James W.
| coauthors=Solomon, Sean C.
| title=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 journal=Science
| year=1981 | volume=213
| issue=4503 | pages=62–76
| doi=10.1126/science.213.4503.62
| pmid=17741171 |bibcode = 1981Sci...213...62H }}</ref>。

從[[信使神號]]於2008年10月28日飛越水星,研究人員獲得更多鑑別水星表面渾沌地形的資料。水星的表面比火星和月球更為複雜 (詭異),它包含了大量在兩者上都值得注意的類似地質,像是海和平原等<ref name=awst169_18_18/>。
{{Clear}}

===撞擊盆地和坑穴===


[[File:Caloris basin labeled.png|thumb|left|200px|水星的[[卡洛里盆地]]是太陽系最大的撞击特徵之一。]]
[[File:Caloris basin labeled.png|thumb|left|200px|水星的[[卡洛里盆地]]是太陽系最大的撞击特徵之一。]]

2012年7月2日 (一) 08:35的版本

水星 (Mercury)
水星
信使號的假色影像。使用可見光的1000 nm、700 nm、和430 nm的波長三色合成。
編號
形容詞Mercurian, Mercurial[1]
軌道參數[4]
曆元 J2000
遠日點
  • 69,816,900 公里
  • 0.466 697 AU
近日點
  • 46,001,200公里
  • 0.307 499 AU
半長軸
  • 57,909,100公里
  • 0.387 098 AU
離心率0.205 630[2]
軌道週期
會合週期115.88 d[2]
平均軌道速度47.87 公里/秒[2]
平近點角174.796°
軌道傾角
升交點黃經48.331°
近日點參數29.124°
已知衛星
物理特徵
平均半徑
  • 2,439.7 ± 1.0公里[5][6]
  • 0.3829 地球
扁率0[6]
表面積
  • 7.48×107 km2[5]
  • 0.147 地球
體積
  • 6.083×1010 公里3[5]
  • 0.056 地球
質量
  • 3.3022×1023 公斤[5]
  • 0.055 地球
平均密度5.427 公克/公分3[5]
表面重力
4.25 公里/秒[5]
恆星週期
  • 58.646 天
  • 1407.5 h[5]
赤道自轉速度10.892 km/h(3.026 m/s)
轉軸傾角2.11′ ± 0.1′[7]
北極赤經
  • 18 h 44 min 2 s
  • 281.01°[2]
北極赤緯61.45°[2]
反照率
表面溫度 最低 平均 最高
0°N, 0°W [9] 100 K 340 K 700 K
85°N, 0°W[9] 80 K 200 K 380 K
視星等−2.6[10]至5.7[2][11]
角直徑4.5" – 13"[2]
大氣特徵[2]
表面氣壓trace
成分


水星(英語:Mercury,拉丁語:Mercurius),中國稱為辰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的一顆。它也是最小的,並且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離心率[a]。它的軌道每87.969地球日繞行太陽一週,而每公轉2圈時也自轉了3圈。 水星有著太陽系行星中最小的軌道傾角。水星軌道的近日點每世紀比牛頓力學的預測多出43角秒進動這種現象直到20世紀才從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得到解釋。[12]

水星,是一顆內側行星,只會出現在凌晨成為晨星,或是黃昏出現作為昏星,但是它比另一顆內側行星,金星,更難以見到。從地球看水星的亮度有很大的變化,視星等從-2.3至5.7等,但是它與太陽的分離角度最大只有28.3 °。當它最亮時,在技術上應該很容易就能從地球上看見,但因為在天空中太靠近太陽,實際上並不容易找到。因除非有日食,否則在陽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見水星的。在北半球,只能在凌晨或黃昏的曙暮光中看見水星;當大距出現在赤道以南的緯度時,在南半球的中緯度可以在完全黑暗的天空中看見水星。

概述

由於十分接近太陽,勘測有困難度,我們對水星的所知相當有限,迄今只有兩艘太空船曾略勘水星。第一艘是1974至1975年的水手10號,只描繪了45%的水星表面圖[13]。第二艘是信使號,在2008年1月14日掠過水星,描繪了另外30%的表面[13]。信使號於2011年3月17日再度抵達水星,並且進入環繞軌道,開始對水星表面進行全面的探測。

實際上,水星在外觀上很像月球。它的表面有許多的坑穴,沒有天然的衛星,也沒有真實的大氣層;它有個巨大的磁場強度大約是地球的1% [14]。由於有著巨大的核,它是高密度的行星。表面的溫度從90至700K(-180至430 °C)。日下點是最熱的地方,在靠近地理極的坑穴底部是溫度最低之處。

水星的觀測紀錄可以追溯到西元前3,000年的蘇美爾人,希臘的赫西俄德時代稱之為Στίλβων(拉丁化:“Stilbon'”)(“the gleaming”)和“Hermaon”。今天我們所用的名稱來自羅馬,是羅馬神話中眾神的信使墨丘利Mercurius),相當於希臘的赫耳墨斯Hermes)和巴比倫的Nabu。在天文學上的符號是一個古老的星占符號,一個很有風格的版本是帶著有翅膀的頭盔持著眾神手杖caduceus)的“傳信天使”。在西元前5世紀,希臘天文學家認為水星是兩個不同的天體,這是因爲它時常交替地出現在太陽的兩側;一顆出現在日落之後,它被叫做墨丘利;另一顆則出現在日出之前,爲了紀念太陽神阿波羅,它被稱爲阿波羅畢達哥拉斯後來指出他們實際上是相同的一顆行星。

在印度,水星被稱為“Budha”(बुध),是月亮之神(“Chandra”)的兒子;在希伯來,稱為“Kokhav Hamah”(כוכב חמה),意思是來自太陽的炎熱之星。

在中國,水星又稱為“辰星”,是五行之一。

晉書: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 雜星氣 史傳事驗)內提及:

「辰星曰北方冬水,智也,聽也。智虧聽失,逆冬令,傷水氣,罰見辰星。辰星見,則主刑,主廷尉,主燕趙,又為燕、趙、代以北;宰相之象。亦為殺伐之氣,戰鬥之象。又曰,軍於野,辰星為偏將之象,無軍為刑事。和陰陽,應效不效,其時不和。出失其時,寒署失其節,邦當大饑。當出不出,是謂擊卒,兵大起。在於房心間,地動。亦曰,辰星出入躁疾,常主夷狄。又曰,蠻夷之星也,亦主刑法之得失。色黃而小,地大動。光明與月相逮,其國大水。」

內部構造

水星是太陽系內與地球相似的4顆類地行星之一,有著與地球一樣的岩十個體。它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在赤道的半徑是2,439.7公里[2]。水星甚至比一些巨大的天然衛星,像是甘尼米德泰坦,還要 - 雖然質量較大。水星由大約70%2k7金屬和30%的矽酸鹽材料組成[15],水星的密度是5.427公克/公分3,在太陽系中第二高的,僅次於地球的5.515公克/公分3[2]。如果不考慮重力壓縮對物質密度的影響,水星物質的密度將是最高的。未經重力壓縮的水星物質密度是5.3公克/公分3,相較之下的地球物質只有4.4公克/公分3[16]

從水星的密度可以推測期內部結構的詳細資料。地球的高密度,特別是核心的高密度,是由重力壓縮所導致的,水星是如此的小,因此它的內部不會被強力的擠壓。所以,它要有如此高的密度,它的核心必然是大且含有許多的鐵[17]

類地行星的大小比較 (由左至右):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水星內部的構造:
1.地殼:厚度在100–300公里
2.地函:厚度約600公里
3.核心:半徑約1,800公里

地質學家估計水星的核心佔有體積的42%;地球的核心只佔體積的17%。最近的研究強烈的支持水星有一個熔融的核心[18][19],包圍著核心的是500–700公里厚的矽酸鹽地函[20][21]。根據水手10號任務和從地面觀察的資料,水星的地殼被認為只有100-300公里的厚度[22]水星表面的一大特徵是有無數的窄脊,在長度上可以延伸到數百公里。相信這些都是在地殼已經凝固以後,水星的核心和地函因冷卻而收縮造成的[23]


水星核心含有的鐵高出太陽系內任何主要的行星,已經有幾種理論被提出來解釋。得到最廣泛支持的理論是水星原本有著類於於常見的球粒隕石金屬-矽酸鹽比率的核心,被認為是太陽系內點行的岩石物質,質量大約是目前直量的2.25倍[24]。在太陽系早期的歷史中,水星可能遭受到一顆直徑數百公哩,直量約為其1/6的微行星撞擊[24]。這次撞擊剝離了大量原始的地殼和地函,留下的核心就相對的成為組成中較大的部分[24]。一個類似的過程,稱為巨大撞擊假說,被用來解釋地球的衛星,月球的形成[24]

或許,水星在太陽輸出的能量穩定下來之前就已經在太陽星雲中形成。這顆行星原本的質量是目前的兩倍,但在原行星的收縮過程中,水星的溫度可能在2,500-3,500K (與攝氏溫標相當,但是高273度),並且可能高達10,000K[25]。水星表面許多的岩石成份在如此的高溫下可能都汽化,成為大氣層中的"岩石蒸汽",然後被太陽風帶走了[25]

第三種假說建議,太陽星雲造成水星吸積的物質被拖曳,這意味著水星表面較輕的物質會從吸積的材料中丟失[26]。每種假說預測的水星表面有不同的成分,兩個即將進行的太空任務,信使號貝皮可倫坡號,兩者都將經由觀測來測試它們的學說[27][28]信使號已經發現表面的鉀和硫的含量在預測水準之上,巨大撞擊假說和地殼和地函的汽化未曾發生,因為鉀和硫都會在這些事件的高溫下被驅離。此一發現似乎傾向於較輕的行星材料受到拖曳而離開,造成較重的金屬材料被濃縮[29]

表面地質

來自信使號的第一張水星假色影像。
信使號飛越水星的第二張影像。谷柏坑剛號位於中央。廣泛的射紋系統來自頂部附近的葛飾北齋坑

水星的表面與月球很相似,呈現出像的廣大平原和大量的撞擊坑,顯示它數十億年來都處於非活動狀態。我們對水星地質的認識建立在1975年飛越水星的水手10號地面的觀測,它是我們了解最少的類地行星[19]。當信使號最近飛越水星的資料被處理過後,這方面的知識將會有所增進。例如,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一個不尋常的火山口輻射槽,稱之為“蜘蛛”[30]。稍後,被重新命名為 阿波羅多羅斯

在水星表面特徵的命名有著不同的來源,取自人名的僅限於已經過世的。坑穴使用藝術家、音樂家、書畫家和作家,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中有著傑出或基礎的貢獻。山脊或皺脊,以對水星的研究有貢獻的科學家命名;窪地或地溝以建築師來命名。山脈以各種不同語言中熱門的單詞來命名;平原或平原低地以各種不同語言對水星之神的名稱來命名。懸崖rupes以科學探險船命名;山谷或谷地則使用電波望遠鏡命名[31]

反照率特徵指使用不同領域的望遠鏡觀測,名顯的有不同反照率的地點。水星擁有山脊 (有時也稱為皺脊),像月球的高地、山脈 (山)、平原或平原低地 (Planitia)、Rupes (懸崖) 和谷地 (山谷)[32][33]

水星在46億年前形成時,曾經經歷過彗星小行星短暫的輪番轟擊,以及後來在38億年前結束,可能是獨立發生的後期重轟炸期[34]。在這些劇烈形成隕石坑的期間,由於缺乏大氣層來減緩撞擊[35],行星表面整個都被隕石坑覆蓋著[33]。在這個期間,行星有著火山的活動,像是卡洛里盆地等盆地都被來自行星內部的岩漿覆蓋著,形成如同在月球上發現的一樣的平原[36][37]

信使神號於2008年10月28日飛越水星,研究人員獲得更多鑑別水星表面渾沌地形的資料。水星的表面比火星和月球更為複雜 (詭異),它包含了大量在兩者上都值得注意的類似地質,像是海和平原等[38]

撞擊盆地和坑穴

水星的卡洛里盆地是太陽系最大的撞击特徵之一。

水星上的坑穴直徑從幾米到幾百公里都有,已知最大的坑穴是卡洛里盆地,直徑達到1,550 公里[39],還有直徑1,600  公里的史基納卡盆地 Skinakas Basin),但是不在水手10號探測過的半球內,只有解析度很低的地基望遠鏡影像。創造卡洛里盆地的撞擊非常強烈,導致了熔岩的噴發,不僅在撞擊坑周圍留下了超過2 公里高的同心圓环,還在卡洛里盆地的對蹠點造成了一大片類似丘陵地的古怪地形。一種假說認為這種地形是撞擊引起的衝激波穿越整個行星傳播,並且當它們在對蹠地強大的壓力造成面地形的破碎[40]。另一種說法則是認為噴出物直接匯聚在卡洛里盆地的對蹠地的結果。

被稱為古怪地形的卡洛里盆地對蹠點。(水手10號的影像)

水星的平原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年代:較年輕的沒有巨大的坑穴,可能是熔岩淹沒掉了更早期的地形。平原表面上一個較異常的特點是有許多的壓縮折疊在此處交叉,他被認為是行星的內部冷卻,造成的收縮使得表面扭曲變形。這些折疊也出現在在其他特徵的上層,像是坑穴和較平滑的平原,顯示這是最近才產生的[41]。水星的表面也有來自於太陽潮汐隆起 - 太陽對水星的潮汐力比地球對月球的強了17% [42]

月球一樣,水星的表面也受到太空風化過程作用的影響。太陽風微流星體的撞擊可能會改變表面的反射性質,使反照率降低。

物理性质

溫度和日照情況

水星表面的平均溫度是452K(179 °C/354 °F),但是因為缺乏大氣調節,它的變化範圍從90K(−183.1 °C/−297.7 °F)到700K(427 °C/800 °F);相較於地球,地球上的度溫變化只有11K。(這裏只是太陽輻射能量,不考慮季節天氣)。水星表面照射到的陽光強度是地球的6.5倍,它的太陽常數是9126.6 W/m²。

大氣

類地行星大小的比較,由左至右依序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水星因為太小,因此重力不足以長時期的保有大氣層,雖然如此,它還是有包含氦氣氧氣的稀薄大氣。這些大氣是不穩定的 - 原子不斷的流失和從各種不同的來源獲得補充。氫和氦的原子很可能來自太陽風,在重新回到太空之前會先散開進入水星的磁層。在水星外殼中的放射性衰變是氦氣的另一個來源,還可以產生鉀和鈉。水蒸氣也可能存在,來源則是撞擊水星表面的彗星[43]

水星上的冰

水星北極的雷達影像圖。

儘管水星的表面一般都是極端的高溫,但是在1992年的雷达觀測強烈的顯示仍有冰的存在。一些在極區的深邃坑穴,其底從未直接暴露在陽光之下,因此那兒的溫度遠低於水星的平均溫度之下。結冰的水能強烈的反射雷達波,而在觀測上顯示在接近極區的地區有小片的強烈反射[44]。冰當然不是造成強烈反射的唯一可能原因,但天文學家認為這是最可能的。

冰所覆蓋的區域應該只有幾米的深度,大約有1014–1015 公斤的冰。與地球比較,南極洲的冰層大約有4 X1018 公斤,而火星的南極冰帽下大約有1016 公斤的水。水星上冰的來源還不清楚,但最有可能的兩種途徑是從行星內部噴出的氣體,或是由彗星撞擊帶來的[45]

磁場和磁層

顯示水星磁場相對強度的圖表

儘管它很小且自轉緩慢得長達59天,水星仍有值得注意的全球性磁場。依據水手 10號的測量,它的強度僅有地球的1.1%,在水星赤道的磁場強度大約是300 nT[46][47]。像地球一樣,水星磁場在本質上是雙極[48];然而,不同於地球的是,水星的磁極與自轉軸幾乎是並列的[49]。來自水手10號和信使神號太空船兩者的測量都表明磁場的強度和形狀都是穩定的[49]

這個磁場可能是經由發電機效應形成的,有些類似於地球的磁場[50][51]。這種發電機效應起因於行星富含鐵的液體核心的循環,特別是行星軌道的高離心率帶來強烈的潮汐作用,使核心保持液態更是發電機效應所必須的[52]

水星磁場的強度足以影響環繞著該行星的太陽風,創造出磁層。水星的磁層雖然很小,但已足以將地球包含在內[48],強度也可以將太陽風的電漿拘束在內,對行星表面的太空風化產生貢獻[49]。水手10號太空船的觀測在水星夜半側的磁層內部偵測到低能量的電漿,在磁尾也偵測到高能量的微粒爆炸,這些都顯示了水星磁層的動力學性質[48]

公转与自转

公转

Orbit of Mercury (yellow). Orbit of Mercury as seen from the ascending node (bottom) and from 10° above (top).

水星的运行轨道是,半径从 4 600 萬公里到 7 000 萬公里变化。围绕太阳的缓慢岁差不能完全地被牛顿经典力学所解释,以致于在一段时间内很多人用设想的另外一个更靠近太阳的行星(有时被称为火神星)来解释这个混乱。这称为“水星近日点进动”。然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后来提供了一种可以消除这个小误差的解释。

自转

188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夏帕里利经过多年观测认为水星自转时间和公转时间都是88天。直到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才测量出了水星自转的精确周期58.646天,是地球自转速度的59分之一。

1965年雷达观察数据,否定了之前所认为的水星对太阳是潮汐锁定的想法,即自转与公转的角速度几乎一致,使得水星的其中一面几乎永远面对太阳。水星轨道共振为3:2,即,每自转三圈就会绕太阳公转两圈——水星的轨道离心率是这个谐振稳定的原因。其初天文学家之所以认为水星是潮汐锁定的,是因为以当时的条件只能在特定位置进行观察,而潮汐锁定又正好导致每次在该位置时,总是展现它的相同一面,就如同它完全地被固定住一样。

因为水星的 3:2 的轨速比率, 一个恒星日(自转的周期)大约是58.7个地球日,一个太阳日(太阳穿越两次子午线之间的时间)大约是176个地球日。

由于水星的公转轨道偏心率,以及其自转与公转速度的关系,导致在水星上存在一个奇特的现象:在特定的时刻,如果在水星表面的特定位置观察太阳,会发现太阳会先升到半空中起然后逆行落下,然后再于同一个位置升起。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水星日里,可以看到两次日出和日落——其中一次日落是倒退回去的。导致这一奇特现象的原因是,根据开普勒定律,近日点的轨道速度最快,远日点则最慢。而水星在接近近日点大约四天前的某一位置,其公转角速度会逐渐赶上它的自转角速度,以致于太阳的视运动逐渐停止,然后倒退;在近日点时,水星的轨道速度达到最大;而在过了近日点四天之后,太阳会恢复正常的视运动,因为此时轨道角速度又会再次落后于自转角速度。

水星探索

早期

水星最早被閃族人在(公元前三千年)發現,他們叫它 Ubu-idim-gud-ud。最早的詳細記錄觀察數據的是巴比倫人,他們叫它 gu-ad 或 gu-utu。希臘人給它起了兩個古老的名字,當它出現在早晨時叫阿波羅,當它出現在傍晚叫赫耳墨斯,但是希臘天文學家知道這兩個名字表示的是同一星体。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甚至已经認為水星和金星維納斯星)是繞太陽公轉的而不是地球。水星的觀測因為它過於接近太陽而變的非常複雜;在地球可以觀測它的唯一時間是在日出或日落時。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水星探査機水手10號(Mariner 10)

靠近過水星的唯一航天器水手10號。最近有一個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批准的項目,項目被命名為MESSENGER(“信使號”,是MErcury Surface, Spac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and Ranging的字母縮寫,意為 “水星表面,空間環境,地理化學和全向遙測”),信使號已在2004年8月發射,2011年3月17日进入围绕水星运行的轨道,成为首颗围绕水星运行的探测器。

日本和歐洲航天局

日本計劃加入歐洲航天局的一個叫做貝皮可倫坡號的項目,這個項目將發射二個環繞水星飛行的飛船,計劃一個給水星做地圖,一個研究它的磁場。初步的計劃中包括的登陸器已經放棄了。俄國人計畫在2011年-2012年之間用聯盟火箭送出他們的飛船,飛船將在四年後到達水星,將會環繞軌道飛行,繪制地圖並且研究它的磁場。

成為人類殖民地的可能

在水星南北極的環形山是一個很有可能適合成為地球外人類殖民地的地方,因為那裏的溫度常年恆定(大約-200℃)。這是因為水星微弱的軸傾斜以及因為基本沒有大氣,所以從有日光照射的部分的熱量很難擕帶至此,即使水星兩極較為淺的環形山底部也總是黑暗的。適當的人類活動將能加熱殖民地以達到一個舒適的溫度,週圍一個相比大部分地球區域來說較低的環境溫度將能使散失的熱量更易處理。

關于水星的科幻

水星是科幻小說作者感興趣的題材. 主題主要包括暴露在太陽輻射下的危險;停留在水星緩慢移動的晨昏圈(白天與夜晚之間的界綫)上被過度輻射所傷害的可能和獨裁政府(可能因為水星表面溫度很高的緣故)。

相關條目

参考文献

  • Discovering the Essential Universe by Neil F. Comins (2001)

註解

  1. ^ Pluto was considered a planet from its discovery in 1930 to 2006, but after that it has been classified as a dwarf planet. Pluto's orbital eccentricity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Mercury. Pluto is also smaller than Mercury, but was assumed to be larger until 1976.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Cuneiform MUL”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參考資料

  1. ^ mercurial. Merriam-Webster Online. [2008-06-12].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Mercury Fact Sheet.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November 30, 2007 [2008-05-28]. 
  3. ^ The MeanPlane (Invariable plane) of the Solar System passing through the barycenter. 2009-04-03 [2009-04-03].  (produced with Solex 10 written by Aldo Vitagliano; see also Invariable plane)
  4. ^ Yeomans, Donald K. HORIZONS System. NASA JPL. April 7, 2008 [2008-04-07].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Munsell, Kirk; Smith, Harman; Harvey, Samantha. Mercury: Facts & Figures.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NASA. May 28, 2009 [2008-04-07]. 
  6. ^ 6.0 6.1 doi: 10.1007/s10569-007-9072-y
    {{cite doi}}已停用,请参见{{cite journal}}。
  7.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Margot2007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 ^ 8.0 8.1 Mallama, A.; Wang, D.; Howard, R.A. Photometry of Mercury from SOHO/LASCO and Earth. Icarus. 2002, 155 (2): 253–264. Bibcode:2002Icar..155..253M. doi:10.1006/icar.2001.6723. 
  9. ^ 9.0 9.1 Vasavada, Ashwin R.; Paige, David A.; Wood, Stephen E. Near-Surface Temperatures on Mercury and the Moon and the Stability of Polar Ice Deposits (PDF). Icarus. 19 February 1999, 141: 179–193. Bibcode:1999Icar..141..179V. doi:10.1006/icar.1999.6175. Figure 3 with the "TWO model"; Figure 5 for pole. 
  10. ^ Mallama, A. Planetary magnitudes. Sky and Telescope. 2011, 121(1): 51–56. 
  11.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ephemeri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2. ^ Wudka, Jose. Precession of the perihelion of Mercury. Physics 7: Relativity and Cosmology. Department of Physics & Astronom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1998-09-24 [2010-08-09]. 
  13. ^ 13.0 13.1 NASA photos reveal Mercury is shrinking - Yahoo! News
  14. ^ Mercury magnetic field. C. T. Russell & J. G. Luhmann. [2007-03-16]. 
  1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strom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6. ^ Staff. Mercury. US Geological Survey. May 8, 2003 [2006-11-26]. 
  17. ^ Lyttleton, R. A.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Mercury and Venus.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1969, 5 (1): 18. Bibcode:1969Ap&SS...5...18L. doi:10.1007/BF00653933. 
  18. ^ Gold, Lauren. Mercury has molten core, Cornell researcher shows. Chronicle Online (Cornell University). May 3, 2007 [2008-05-12]. 
  19. ^ 19.0 19.1 Finley, Dave. Mercury's Core Molten, Radar Study Shows. 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May 3, 2007 [2008-05-12]. 
  20. ^ Spohn, Tilman; Sohl, Frank; Wieczerkowski, Karin; Conzelmann, Vera. The interior structure of Mercury: what we know, what we expect from BepiColombo.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2001, 49 (14–15): 1561–1570. Bibcode:2001P&SS...49.1561S. doi:10.1016/S0032-0633(01)00093-9. 
  21. ^ Gallant, R. 1986.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Picture Atlas of Our Universe.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2nd edition.
  22. ^ Anderson, J. D.; <Please add first missing authors to populate metadata.>; et al.. Shape and Orientation of Mercury from Radar Ranging Data. Icarus (Academic press). July 10, 1996, 124 (2): 690–697. Bibcode:1996Icar..124..690A. doi:10.1006/icar.1996.0242. 
  23. ^ Schenk, P.; Melosh, H. J. Lobate Thrust Scarps and the Thickness of Mercury's Lithosphere. Abstracts of the 25th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03/1994, 1994: 1994LPI....25.1203S. Bibcode:1994LPI....25.1203S. 
  24. ^ 24.0 24.1 24.2 24.3 Benz, W.; Slattery, W. L.; Cameron, A. G. W. Collisional stripping of Mercury's mantle. Icarus. 1988, 74 (3): 516–528. Bibcode:1988Icar...74..516B. doi:10.1016/0019-1035(88)90118-2. 
  25. ^ 25.0 25.1 Cameron, A. G. W. The partial volatilization of Mercury. Icarus. 1985, 64 (2): 285–294. Bibcode:1985Icar...64..285C. doi:10.1016/0019-1035(85)90091-0. 
  26. ^ Weidenschilling, S. J. Iron/silicate fractionation and the origin of Mercury. Icarus. 1987, 35 (1): 99–111. Bibcode:1978Icar...35...99W. doi:10.1016/0019-1035(78)90064-7. 
  27. ^ Grayzeck, Ed. MESSENGER Web Sit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008-04-07]. 
  28. ^ BepiColombo. ESA Science & Technology. European Space Agency. [2008-04-07]. 
  29. ^ Messenger shines light on Mercury's formation. Chemestry World. [1 May 2012]. 
  30. ^ Staff. Scientists see Mercury in a new light. Science Daily. February 28, 2008 [2008-04-07]. 
  31. ^ Categories for Naming Features on Planets and Satellites. US Geological Survey. [2011-08-20]. 
  32. ^ Blue, Jennifer.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US Geological Survey. April 11, 2008 [2008-04-11]. 
  33. ^ 33.0 33.1 Dunne, J. A.; Burgess, E. Chapter Seven. The Voyage of Mariner 10 – Mission to Venus and Mercury. NASA History Office. 1978 [2008-05-28]. 
  34. ^ Strom, Robert. Mercury: a post-Mariner assessment. Space Science Reviews. 1979, 24: 3–70. Bibcode:1979SSRv...24....3S. doi:10.1007/BF00221842. 
  35. ^ Broadfoot, A. L.; S. Kumar, M. J. S. Belton, and M. B. McElroy. Mercury's Atmosphere from Mariner 10: Preliminary Results. Science. July 12, 1974, 185 (4146): 166–169. Bibcode:1974Sci...185..166B. PMID 17810510. doi:10.1126/science.185.4146.166. 
  36. ^ Staff. Mercury. U.S. Geological Survey. August 5, 2003 [2008-04-07]. 
  37. ^ Head, James W.; Solomon, Sean 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Science. 1981, 213 (4503): 62–76. Bibcode:1981Sci...213...62H. PMID 17741171. doi:10.1126/science.213.4503.62. 
  38. ^ Morris, Jefferson. Laser Altimetry. 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 November 10, 2008, 169 (18): 18. Mercury's crust is more analogous to a marbled cake than a layered cake. 
  39. ^ Shiga, David. Bizarre spider scar found on Mercury's surface. NewScientist.com news service. 30 January 2008. 
  40. ^ Schultz, P. H.; Gault, D. E.; Seismic effects from major basin formations on the moon and Mercury, The Moon, Vol. 12 (February 1975), pp. 159–177
  41. ^ Dzurisin, D.; The tectonic and volcanic history of Mercury as inferred from studies of scarps, ridges, troughs, and other lineament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 83 (1978), pp. 4883–4906
  42. ^ Van Hoolst, T.; Jacobs, C.; Mercury’s tides and interior structur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 108 (2003), p. 7.
  43. ^ Hunten, D. M.; Shemansky, D. E.; Morgan, T. H.; The Mercury atmosphere, In: Mercury (A89-43751 19-91).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88), pp. 562–612
  44. ^ Slade, M. A.; Butler, B. J.; Muhleman, D. O.; Mercury radar imaging — Evidence for polar ice, Science, Vol. 258 (1992), pp. 635–640.
  45. ^ Rawlins, K.; Moses, J. I.; Zahnle, K. J.; Exogenic Sources of Water for Mercury’s Polar Ice, DPS, Vol. 27 (1995), p. 2112
  46. ^ Seeds, Michael A. Astronomy: The Solar System and Beyond 4th. Brooks Cole. 2004. ISBN 0534421113. 
  47. ^ Williams, David R. Planetary Fact Sheets. NASA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January 6, 2005 [2006-08-10]. 
  48. ^ 48.0 48.1 48.2 Beatty, J. Kelly; Petersen, Carolyn Collins; Chaikin, Andrew. The New Solar Syst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521645875. 
  49. ^ 49.0 49.1 49.2 Staff. Mercury’s Internal Magnetic Field. NASA. January 30 2008 [2008-04-07]. 
  50. ^ Gold, Lauren. Mercury has molten core, Cornell researcher shows. Cornell University. May 3, 2007 [2008-04-07]. 
  51. ^ Christensen, Ulrich R. A deep dynamo generating Mercury's magnetic field. Nature. 2006, 444: 1056–1058. doi:10.1038/nature05342. 
  52. ^ Spohn, T.; Sohl, F.; Wieczerkowski, K.; Conzelmann, V. The interior structure of Mercury: what we know, what we expect from BepiColombo.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2001, 49 (14–15): 1561–1570. doi:10.1016/S0032-0633(01)00093-9.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sp423p15a”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WagWolIva01”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错误: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Cosmic1”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

外部鏈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水星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GA Template:Link GA Template:Link GA Template:Link 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