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隕石: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新條目
(没有差异)

2014年11月30日 (日) 05:51的版本

微隕石是在地球表面收集到來自地球之外的小天體,大小範圍從50微米至2毫米。微隕石是進入地球大氣層而倖存下來的流星塵。它們從大小、組成都與隕石不同,並且數量、種類更為豐富,其中也包括較小的星際塵埃的顆粒(IDPs)[1],是宇宙塵的一部分。流星體以高速(至少11Km/s)進入地球的大氣層,經過加熱和大氣的磨擦和壓縮。目前已經在地球上蒐集到,來自地球之外個別微隕石的質量在10−9和 10−4公克之間[2]弗雷德·惠普爾首先創造了微隕石這個名稱來描述落在地球上如灰塵大小的天體[3]。有時,隕石和微隕石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是被看見的流星,但不論它們能否墬落到地球表面,隕石和微隕石依然都存在著。

介紹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Brownlee, D. E.; Bates, B.; Schramm, L.,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stony cosmic spherules, 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 1997, 32 (2): 157–175, Bibcode:1997M&PS...32..157B, doi:10.1111/j.1945-5100.1997.tb01257.x 
  2. ^ Love, S. G.; Brownlee, D. E., A direct measurement of the terrestrial mass accretion rate of cosmic dust, Science, 1993, 262 (5133): 550–553, Bibcode:1993Sci...262..550L, PMID 17733236, doi:10.1126/science.262.5133.550 
  3. ^ Whipple, Fred, The Theory of Micro-Meteorite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50, 36 (12): 687–695, Bibcode:1950PNAS...36..687W, PMC 1063272可免费查阅, PMID 16578350, doi:10.1073/pnas.36.12.687 

進階讀物

外部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