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耐梅蓋特母龍屬: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內容擴充
标签移除或更換文件
內容擴充
第11行: 第11行:
}}
}}


'''耐梅蓋特母龍'''([[屬名]]:''Nemegtomaia'',意為「耐梅蓋特的母親」),是一屬[[偷蛋龍科]]的[[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蒙古]]。[[正模標本]]發現於1996年,並成為命名新屬新種的依據,[[模式種]]'''巴思缽氏耐梅蓋特母龍'''(''N. barsboldi'')於2004年發表。最初採用的屬名是''Nemegtia'',但已被一種[[介形亞綱]]所[[異名|先使用]],於是在2005年更名為''Nemegtomaia''。屬名中的''Nemegt''取自發現地的{{link-en|耐梅蓋特盆地|Nemegt Basin}},而''maia''有「好媽媽」的意思,象徵著偷蛋龍科會{{link-en|孵育|Egg incubation}}牠們蛋的事實;[[種名]]紀念古生物學家{{link-en|瑞欽·巴思缽|Rinchen Barsbold}}(Rinchen Barsbold)。2007年發現了另外兩具標本,其中一具是在巢穴上方與蛋一同被發現的,但本屬已在這項發現之前獲得這樣的屬名。
'''耐梅蓋特母龍'''([[屬名]]:''Nemegtomaia'',意為「耐梅蓋特的母親」),是一屬[[偷蛋龍科]]的[[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蒙古]]。[[正模標本]]發現於1996年,並成為命名新屬新種的依據,[[模式種]]'''巴思缽氏耐梅蓋特母龍'''(''N. barsboldi'')於2004年發表。最初採用的屬名是''Nemegtia'',但已被一種[[介形亞綱]]所[[異名|先使用]],於是在2005年更名為''Nemegtomaia''。屬名中的''Nemegt''取自發現地的{{link-en|耐梅蓋特盆地|Nemegt Basin}},而''maia''有「好媽媽」的意思,象徵著偷蛋龍科會{{link-en|孵育|Egg incubation}}牠們蛋的事實;[[種名]]紀念古生物學家{{link-en|瑞欽·巴思缽|Rinchen Barsbold}}(Rinchen Barsbold)。2007年發現了另外兩具標本,其中一具是在巢穴上方與蛋一同被發現的,但本屬已在這項發現之前獲得這樣的屬名。


耐梅蓋特母龍估計身長2公尺和體重40公斤。身為一種偷蛋龍類,牠可能長有羽毛。頭骨深、窄而短,頭頂上有一個拱形頭冠。沒有[[牙齒]]、短吻部有類似[[鸚鵡]]的嘴喙,並在[[齶]]上有一對牙齒狀突起。三只手指,其中第一指最大並長有強壯的爪子。耐梅蓋特母龍被分類為偷蛋龍科中的[[河源龍亞科]],且是這個類群中已知唯一具有頭冠的物種。雖然耐梅蓋特母龍曾被拿來假設偷蛋龍科是一群[[不會飛的鳥|不具飛行能力的鳥類]],但普遍仍認為牠們是一群非[[鳥類]]恐龍。
耐梅蓋特母龍估計身長2公尺和體重40公斤。身為一種偷蛋龍類,牠可能長有羽毛。頭骨深、窄而短,頭頂上有一個拱形頭冠。沒有[[牙齒]]、短吻部有類似[[鸚鵡]]的嘴喙,並在[[齶]]上有一對牙齒狀突起。三只手指,其中第一指最大並長有強壯的爪子。耐梅蓋特母龍被分類為偷蛋龍科中的[[河源龍亞科]],且是這個類群中已知唯一具有頭冠的物種。雖然耐梅蓋特母龍曾被拿來假設偷蛋龍科是一群[[不會飛的鳥|不具飛行能力的鳥類]],但普遍仍認為牠們是一群非[[鳥類]]恐龍。
第17行: 第17行:
連帶蛋巢的耐梅蓋特母龍標本坐在可能呈環狀排列的蛋上,並將雙臂環抱於其周圍。這些蛋沒有一個是完整的,但經測量在完好時寬約5至6公分及長約14至16公分。標本發現於沉積相地層,代表著牠們喜歡將巢穴建在接近河流的地區,那裡提供了柔軟、多沙的基質和豐沛的食物來源。牠們可能透過將尾羽和翼羽覆蓋在蛋上來提供保護。標本的骨骼已被損壞,呈現出被[[皮蠹科]]所[[食腐動物|啃食]]的跡象。偷蛋龍科的食性目前尚未明瞭,但牠們的頭骨與其他也是、或至少被認為是[[植食性]]動物的最為相似。耐梅蓋特母龍的化石來自耐梅蓋特盆地的{{link-en|西戈約特組|Barun Goyot Formation}},當地環境被認為同時具有乾旱兼潮濕的特性。
連帶蛋巢的耐梅蓋特母龍標本坐在可能呈環狀排列的蛋上,並將雙臂環抱於其周圍。這些蛋沒有一個是完整的,但經測量在完好時寬約5至6公分及長約14至16公分。標本發現於沉積相地層,代表著牠們喜歡將巢穴建在接近河流的地區,那裡提供了柔軟、多沙的基質和豐沛的食物來源。牠們可能透過將尾羽和翼羽覆蓋在蛋上來提供保護。標本的骨骼已被損壞,呈現出被[[皮蠹科]]所[[食腐動物|啃食]]的跡象。偷蛋龍科的食性目前尚未明瞭,但牠們的頭骨與其他也是、或至少被認為是[[植食性]]動物的最為相似。耐梅蓋特母龍的化石來自耐梅蓋特盆地的{{link-en|西戈約特組|Barun Goyot Formation}},當地環境被認為同時具有乾旱兼潮濕的特性。


==發現及研究歷史==
==發現歷史==
[[File:Nemegtomaia maps.png|thumb|left|地圖顯示出{{link-en|耐梅蓋特|Nemegt Basin}}地點(a、b)以及耐梅蓋特母龍的標本發現地(c)]]
[[File:Nemegtomaia maps.png|thumb|left|地圖顯示出{{link-en|耐梅蓋特|Nemegt Basin}}地點(a、b)以及耐梅蓋特母龍的標本發現地(c)]]
1996年,[[日本]]古生物學家小林快次(「蒙古高原國際恐龍計畫」團隊的一員)在[[蒙古]]西南部[[戈壁沙漠]]的{{link-en|耐梅蓋特組|Nemegt Formation}}發現了一具不完整的偷蛋龍科骨骼。標本(編號'''MPC-D 100/2112''',屬於蒙古古生物學中心,之前是PC和GIN 100/2112)由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和部分顱後骨骼(包含[[頸椎]]、[[胸椎]]、[[薦骨]]、尾椎、左[[肩胛骨]]、成對[[肱骨]]的下端、右[[橈骨]]、成對的[[髂骨]]、成對[[恥骨]]的上端、成對的[[坐骨]]、以及一個[[股骨]]的上端)所組成。2002年[[中國]]古生物學家[[呂君昌]]和同僚將標本敘述為[[機靈龍]]的新未命名種(''Ingenia'' sp.),並用來強調偷蛋龍類與鳥類間的相似性。<ref name="Luetal2004"/><ref name="fanti2012"/><ref name="Luetal2002">Lü, J., Dong, Z., Azuma, Y., Barsbold, R. & Tomida, Y. (2002). "Oviraptorosaurs compared to birds." In Zhou, Z. & Zhang, F. (eds). ''Proceedings of the 5th Symposium of the Society of Avian Paleontology and Evolu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pp. 175–189.</ref>
1996年,[[日本]]古生物學家小林快次(「蒙古高原國際恐龍計畫」團隊的一員)在[[蒙古]]西南部[[戈壁沙漠]]的{{link-en|耐梅蓋特組|Nemegt Formation}}發現了一具不完整的偷蛋龍科骨骼。標本(編號'''MPC-D 100/2112''',屬於蒙古古生物學中心,之前是PC和GIN 100/2112)由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和部分顱後骨骼(包含[[頸椎]]、[[胸椎]]、[[薦骨]]、尾椎、左[[肩胛骨]]、成對[[肱骨]]的下端、右[[橈骨]]、成對的[[髂骨]]、成對[[恥骨]]的上端、成對的[[坐骨]]、以及一個[[股骨]]的上端)所組成。2002年[[中國]]古生物學家[[呂君昌]]和同僚將標本敘述為[[機靈龍]]的新未命名種(''Ingenia'' sp.),並用來強調偷蛋龍類與鳥類間的相似性。<ref name="Luetal2004"/><ref name="fanti2012"/><ref name="Luetal2002">Lü, J., Dong, Z., Azuma, Y., Barsbold, R. & Tomida, Y. (2002). "Oviraptorosaurs compared to birds." In Zhou, Z. & Zhang, F. (eds). ''Proceedings of the 5th Symposium of the Society of Avian Paleontology and Evolu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pp. 175–189.</ref>
第26行: 第26行:


巢穴的骨骼保存了部分頭骨、成對肩胛骨、左臂和手、右肱骨、恥骨、坐骨、股骨、[[脛骨]]、[[腓骨]]、兩隻腳的下部。標本在距離正模標本不到500公尺處發現,且體型相同;根據相似的[[生物形態學|生理解剖特徵]]、地理位置接近而被歸入耐梅蓋特母龍。採集時將骨骼和巢穴包覆在同一個岩塊之中,藉此保存好彼此在空間上的關聯性。第二件標本MPC-D 107/16由[[美國]]古生物學家{{link-en|尼克·朗里奇|Nicholas R. Longrich}}(Nicholas R. Longrich)在耐梅蓋特組發現,包含手部、部分左[[尺骨]]和橈骨、[[肋骨]]、部分[[骨盆]]、以及成對的股骨。這個標本比其他的小了約35%,並根據與MPC-D 107/15標本相似的手部特徵而歸入耐梅蓋特母龍。這些手部可能屬於不同的個體,因為它們並未和其他骨骼關節連接在一起(同採集地還發現過其他偷蛋龍科的多具骨骼),但至今仍無法確認。<ref name="fanti2012"/>
巢穴的骨骼保存了部分頭骨、成對肩胛骨、左臂和手、右肱骨、恥骨、坐骨、股骨、[[脛骨]]、[[腓骨]]、兩隻腳的下部。標本在距離正模標本不到500公尺處發現,且體型相同;根據相似的[[生物形態學|生理解剖特徵]]、地理位置接近而被歸入耐梅蓋特母龍。採集時將骨骼和巢穴包覆在同一個岩塊之中,藉此保存好彼此在空間上的關聯性。第二件標本MPC-D 107/16由[[美國]]古生物學家{{link-en|尼克·朗里奇|Nicholas R. Longrich}}(Nicholas R. Longrich)在耐梅蓋特組發現,包含手部、部分左[[尺骨]]和橈骨、[[肋骨]]、部分[[骨盆]]、以及成對的股骨。這個標本比其他的小了約35%,並根據與MPC-D 107/15標本相似的手部特徵而歸入耐梅蓋特母龍。這些手部可能屬於不同的個體,因為它們並未和其他骨骼關節連接在一起(同採集地還發現過其他偷蛋龍科的多具骨骼),但至今仍無法確認。<ref name="fanti2012"/>

==敘述==
[[File:Nemegtomaia size.png|thumb|與人類的體型比較]]
耐梅蓋特母龍經測量身長約2公尺,體重約40公斤,這是根據已知更完整的近緣物種所推測出來的體型。作為一種偷蛋龍類,牠可能擁有羽毛。頸椎神經棘短,而神經弓外觀呈X字形。中間三節頸椎最大。肩胛骨全長185毫米。肱骨長152毫米,在與現代鳥類相同位置有一個{{link-en|凹孔|Fossa (anatomy)}},但這在偷蛋龍類中並不尋常。橈骨直,剖面為卵圓形,並可能長144毫米。第一個手指相當大並長有一根強壯的爪子,且比另外兩個手指還要大。第二個手指比第一個略長,而第三個手指最短小。骨盆髂骨的上緣筆直,雖然兩個髂骨彼此靠近卻未融合在一起。恥骨軸向後扭轉。測量股骨長286毫米、脛骨長317毫米。<ref name="Luetal2004"/><ref name="fanti2012"/>
[[File:Nemegtomaia MPC-D 107-15 skull.png|thumb|left|MPC-D107/15標本的頭骨,左為保存下來的部分,右為重建圖]]
耐梅蓋特母龍的頭骨深、狹窄且短(與身體其餘部分比較),長度達到179毫米。有一個發育良好的頭冠,由吻部的[[鼻骨]]和[[前上頜骨]]所構成。正模標本頭冠的前緣與頭骨上緣幾乎垂直,呈90度角。與其他偷蛋龍科比較,前上頜骨的鼻突從上面視角幾乎看不到(這在頭冠最高點與鼻骨接觸)。頭冠向後及向下延伸,在最高點構成一個拱形輪廓。眼眶直徑為52毫米;因為頭骨短而使眼睛看起來很大。眼睛前面的腔室由兩個{{link-en|孔洞|Fenestra}}組成:後方是一個大的[[眶前孔]]、前方是一個小的上頜孔。耐梅蓋特母龍和其他偷蛋龍科的差異在於,頭骨中線的額骨長度為頂骨前後長度的25%。鼻孔相對小,位於頭骨上位。<ref name="Luetal2004"/><ref name="fanti2012"/>
[[File:Nesting Nemegtomaia.jpg|thumb|孵巢個體的復原圖]]
耐梅蓋特母龍的下頜無齒,而且就像其他偷蛋龍科,吻部短,帶有一個深、結實、某種程度上形似鸚鵡的嘴喙。有一個由前上頜骨、[[犁骨]]和[[上頜骨]]所構成的硬[[齶]],如同其他偷蛋龍科。齶部朝下強烈彎曲,中間有一道裂痕。如同其他偷蛋龍科,齶上有一對朝下的牙齒狀突起(被稱作「偽齒」)。耐梅蓋特母龍吻部前面的前上頜骨之間的{{link-en|縫線|Suture (anatomy)}}(關節)側邊有小孔洞,可能代表著[[角蛋白]]質鞘的存在。下頜短且深,下面凸起,長153毫米。[[下頜骨|齒骨]]最高點達到50毫米。{{link-en|下頜骨縫|Mandibular symphysis}}(兩塊下頜骨連接處)短、深、而且高度{{link-en|氣腔化|Skeletal pneumaticity}}(具有空腔)。下頜孔大並位於下頜前部。<ref name="Luetal2004"/><ref name="fanti2012"/><ref name="paul2010">{{cite book | title=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 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princetonfieldgu0000paul | publisher=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last=Paul | first=G. S. | year=2010 | pages=[https://archive.org/details/princetonfieldgu0000paul/page/152 152], 154 | isbn=978-0-691-13720-9}}</ref><ref name="Luetal2002"/>如同其他偷蛋龍科,下頜前部向下彎曲。<ref>{{cite journal|last1=Lü|first1=J.|last2=Yi|first2=L.|last3=Zhong|first3=H.|last4=Wei|first4=X.|last5=Dodson|first5=P.|title=A new oviraptorosaur (Dinosauria: Oviraptorosaur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Southern China and its paleoecological implications|journal=[[PLoS ONE]] |date=2013 |volume=8|issue=11 |pages=e80557 |doi=10.1371/journal.pone.0080557|pmid=24312233|pmc=3842309|bibcode=2013PLoSO...880557L}}</ref>

雖然耐梅蓋特母龍並沒有單一項獨特的鑑定特徵([[自衍徵]])與其他偷蛋龍科區別開來,但頭冠、加大的第一指、薦骨數量多(8個)的特徵組合是本屬的獨特之處。<ref name="Nemegt">{{cite journal|last1=Funston|first1=G.F.|last2=Mendonca|first2=S.E.|last3=Currie|first3=P.J.|last4=Barsbold|first4=R.|title=Oviraptorosaur anatomy, diversity and ecology in the Nemegt Basin|journal=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volume=494|pages=101–120|date=2017|doi=10.1016/j.palaeo.2017.10.023|bibcode=2018PPP...494..101F}}</ref>


==參見==
==參見==

2020年12月13日 (日) 02:17的版本

耐梅盖特母龙属
化石时期:白堊紀晚期,70 Ma
重建骨架,位於河南地質博物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偷蛋龍科 Oviraptoridae
亚科: 河源龙亚科 Heyunanniinae
属: 耐梅盖特母龙属 Nemegtomaia
et al., 2005
模式種
巴思缽氏耐梅蓋特母龍
Nemegtomaia barsboldi

(Lü et al., 2004)
異名
  • 巴思缽氏耐梅蓋特龍
    Nemegtia barsboldi
    et al., 2004

耐梅蓋特母龍屬名Nemegtomaia,意為「耐梅蓋特的好母親」),是一屬偷蛋龍科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蒙古正模標本發現於1996年,並成為命名新屬新種的依據,模式種巴思缽氏耐梅蓋特母龍N. barsboldi)於2004年發表。最初採用的屬名是Nemegtia,但已被一種介形亞綱先使用,於是在2005年更名為Nemegtomaia。屬名中的Nemegt取自發現地的耐梅蓋特盆地英语Nemegt Basin,而maia有「好媽媽」的意思,象徵著偷蛋龍科會孵育英语Egg incubation牠們蛋的事實;種名紀念古生物學家瑞欽·巴思缽英语Rinchen Barsbold(Rinchen Barsbold)。2007年發現了另外兩具標本,其中一具是在巢穴上方與蛋一同被發現的,但本屬已在這項發現之前獲得這樣的屬名。

耐梅蓋特母龍估計身長2公尺和體重40公斤。身為一種偷蛋龍類,牠可能長有羽毛。頭骨深、窄而短,頭頂上有一個拱形頭冠。沒有牙齒、短吻部有類似鸚鵡的嘴喙,並在上有一對牙齒狀突起。三只手指,其中第一指最大並長有強壯的爪子。耐梅蓋特母龍被分類為偷蛋龍科中的河源龍亞科,且是這個類群中已知唯一具有頭冠的物種。雖然耐梅蓋特母龍曾被拿來假設偷蛋龍科是一群不具飛行能力的鳥類,但普遍仍認為牠們是一群非鳥類恐龍。

連帶蛋巢的耐梅蓋特母龍標本坐在可能呈環狀排列的蛋上,並將雙臂環抱於其周圍。這些蛋沒有一個是完整的,但經測量在完好時寬約5至6公分及長約14至16公分。標本發現於沉積相地層,代表著牠們喜歡將巢穴建在接近河流的地區,那裡提供了柔軟、多沙的基質和豐沛的食物來源。牠們可能透過將尾羽和翼羽覆蓋在蛋上來提供保護。標本的骨骼已被損壞,呈現出被皮蠹科啃食的跡象。偷蛋龍科的食性目前尚未明瞭,但牠們的頭骨與其他也是、或至少被認為是植食性動物的最為相似。耐梅蓋特母龍的化石來自耐梅蓋特盆地的西戈約特組英语Barun Goyot Formation,當地環境被認為同時具有乾旱兼潮濕的特性。

發現歷史

地圖顯示出耐梅蓋特地點(a、b)以及耐梅蓋特母龍的標本發現地(c)

1996年,日本古生物學家小林快次(「蒙古高原國際恐龍計畫」團隊的一員)在蒙古西南部戈壁沙漠耐梅蓋特組發現了一具不完整的偷蛋龍科骨骼。標本(編號MPC-D 100/2112,屬於蒙古古生物學中心,之前是PC和GIN 100/2112)由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和部分顱後骨骼(包含頸椎胸椎薦骨、尾椎、左肩胛骨、成對肱骨的下端、右橈骨、成對的髂骨、成對恥骨的上端、成對的坐骨、以及一個股骨的上端)所組成。2002年中國古生物學家呂君昌和同僚將標本敘述為機靈龍的新未命名種(Ingenia sp.),並用來強調偷蛋龍類與鳥類間的相似性。[1][2][3]

A.巢穴描繪圖
B-D.巢穴標本覆蓋於蛋上的骨骼
E-G.下層的蛋

2004年,呂君昌和同事確定骨骼屬於一個新的獨立物種,並將其作為巴思缽氏耐梅蓋特龍Nemegtia barsboldi)的正模標本。屬名意指「來自耐梅蓋特盆地英语Nemegt Basin」;種名紀念蒙古古生物學家瑞欽·巴思缽英语Rinchen Barsbold(Rinchen Barsbold),他也是發現標本團隊的領導人。[1]2005年,敘述者在經過生物學家的提醒後發現,Nemegtia英语Nemegtia的屬名已被一種來自同一地層、於1978年命名的介形綱優先使用,於是他們提出了新的屬名Nemegtomaia(加上希臘文maia使全名意為「耐梅蓋特的好母親」),象徵著當時的新發現:偷蛋龍科會孵蛋而不是偷蛋,雖然這時候還沒發現與耐梅蓋特母龍有關的巢穴或蛋證據。[4][5]最早發現的偷蛋龍科,其巢穴最初被認為屬於原角龍,因此於1924年命名成偷蛋龍,意為「偷蛋的盜賊」。直到1990年代,有更多連帶巢穴和蛋的偷蛋龍科標本被發現,根據保存下來的胚胎,證明這是偷蛋龍科自己的蛋。[6][7][8]相似的更名情況也在機靈龍(Ingenia)出現,因為屬名被一種線蟲動物門先使用,於2013年更名為雌駝龍Ajancingenia)。[9]

三件標本的骨骼描繪,已知部位呈現灰色,組合在一起變成右圖

2007年,由戈壁恐龍考察團隊發現了兩具新的耐梅蓋特母龍標本,並於2013年由義大利古生物學家費德里科·芬蒂(Federico Fanti)和同僚所敘述。第一件標本MPC-D 107/15由芬蒂在西戈約特組英语Barun Goyot Formation發現,他將其暱稱為「Mary」,包含一個蛋巢以及上方一具推測是親屬的骨骼。作為偷蛋龍科中第四個發現於巢穴之上的物種(排在偷蛋龍、葬火龍、以及曲劍龍之後),耐梅蓋特母龍在這個發現之前即獲得了與這個形象相符的名稱。這個標本是在「艱困的情況下」從懸崖壁上挖掘出來,還遇到了大雨和砂岩坍塌等困難。[2][5]

巢穴的骨骼保存了部分頭骨、成對肩胛骨、左臂和手、右肱骨、恥骨、坐骨、股骨、脛骨腓骨、兩隻腳的下部。標本在距離正模標本不到500公尺處發現,且體型相同;根據相似的生理解剖特徵、地理位置接近而被歸入耐梅蓋特母龍。採集時將骨骼和巢穴包覆在同一個岩塊之中,藉此保存好彼此在空間上的關聯性。第二件標本MPC-D 107/16由美國古生物學家尼克·朗里奇英语Nicholas R. Longrich(Nicholas R. Longrich)在耐梅蓋特組發現,包含手部、部分左尺骨和橈骨、肋骨、部分骨盆、以及成對的股骨。這個標本比其他的小了約35%,並根據與MPC-D 107/15標本相似的手部特徵而歸入耐梅蓋特母龍。這些手部可能屬於不同的個體,因為它們並未和其他骨骼關節連接在一起(同採集地還發現過其他偷蛋龍科的多具骨骼),但至今仍無法確認。[2]

敘述

與人類的體型比較

耐梅蓋特母龍經測量身長約2公尺,體重約40公斤,這是根據已知更完整的近緣物種所推測出來的體型。作為一種偷蛋龍類,牠可能擁有羽毛。頸椎神經棘短,而神經弓外觀呈X字形。中間三節頸椎最大。肩胛骨全長185毫米。肱骨長152毫米,在與現代鳥類相同位置有一個凹孔英语Fossa (anatomy),但這在偷蛋龍類中並不尋常。橈骨直,剖面為卵圓形,並可能長144毫米。第一個手指相當大並長有一根強壯的爪子,且比另外兩個手指還要大。第二個手指比第一個略長,而第三個手指最短小。骨盆髂骨的上緣筆直,雖然兩個髂骨彼此靠近卻未融合在一起。恥骨軸向後扭轉。測量股骨長286毫米、脛骨長317毫米。[1][2]

MPC-D107/15標本的頭骨,左為保存下來的部分,右為重建圖

耐梅蓋特母龍的頭骨深、狹窄且短(與身體其餘部分比較),長度達到179毫米。有一個發育良好的頭冠,由吻部的鼻骨前上頜骨所構成。正模標本頭冠的前緣與頭骨上緣幾乎垂直,呈90度角。與其他偷蛋龍科比較,前上頜骨的鼻突從上面視角幾乎看不到(這在頭冠最高點與鼻骨接觸)。頭冠向後及向下延伸,在最高點構成一個拱形輪廓。眼眶直徑為52毫米;因為頭骨短而使眼睛看起來很大。眼睛前面的腔室由兩個孔洞英语Fenestra組成:後方是一個大的眶前孔、前方是一個小的上頜孔。耐梅蓋特母龍和其他偷蛋龍科的差異在於,頭骨中線的額骨長度為頂骨前後長度的25%。鼻孔相對小,位於頭骨上位。[1][2]

孵巢個體的復原圖

耐梅蓋特母龍的下頜無齒,而且就像其他偷蛋龍科,吻部短,帶有一個深、結實、某種程度上形似鸚鵡的嘴喙。有一個由前上頜骨、犁骨上頜骨所構成的硬,如同其他偷蛋龍科。齶部朝下強烈彎曲,中間有一道裂痕。如同其他偷蛋龍科,齶上有一對朝下的牙齒狀突起(被稱作「偽齒」)。耐梅蓋特母龍吻部前面的前上頜骨之間的縫線英语Suture (anatomy)(關節)側邊有小孔洞,可能代表著角蛋白質鞘的存在。下頜短且深,下面凸起,長153毫米。齒骨最高點達到50毫米。下頜骨縫英语Mandibular symphysis(兩塊下頜骨連接處)短、深、而且高度氣腔化英语Skeletal pneumaticity(具有空腔)。下頜孔大並位於下頜前部。[1][2][10][3]如同其他偷蛋龍科,下頜前部向下彎曲。[11]

雖然耐梅蓋特母龍並沒有單一項獨特的鑑定特徵(自衍徵)與其他偷蛋龍科區別開來,但頭冠、加大的第一指、薦骨數量多(8個)的特徵組合是本屬的獨特之處。[12]

參見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1.3 1.4 Lü, J.; Tomida, Y.; Azuma, Y.; Dong, Z.; Lee, Y.-N. New oviraptorid dinosaur (Dinosauria: Oviraptorosauria) from the Nemegt Formation of southwestern Mongolia (PDF).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Museum, Tokyo, Series C. 2004, 30: 95–130. 
  2. ^ 2.0 2.1 2.2 2.3 2.4 2.5 Fanti, F.; Currie, P. J.; Badamgarav, D.; Lalueza-Fox, C. New specimens of Nemegtomaia from the Baruungoyot and Nemegt Formations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PLOS ONE. 2012, 7 (2): e31330. Bibcode:2012PLoSO...731330F. PMC 3275628可免费查阅. PMID 22347465. doi:10.1371/journal.pone.0031330. 
  3. ^ 3.0 3.1 Lü, J., Dong, Z., Azuma, Y., Barsbold, R. & Tomida, Y. (2002). "Oviraptorosaurs compared to birds." In Zhou, Z. & Zhang, F. (eds). Proceedings of the 5th Symposium of the Society of Avian Paleontology and Evolu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pp. 175–189.
  4. ^ Lü, J.; Tomida, Y.; Azuma, Y.; Dong, Z.; Lee, Y.-N.; et al. Nemegtomaia gen. nov., a replacement name for the oviraptorosaurian dinosaur Nemegtia Lü et al. 2004, a preoccupied name.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Museum, Tokyo, Series C. 2005, 31: 51. 
  5. ^ 5.0 5.1 Arbour, V.M. Gobi Desert Diaries: Nemegtomaia Edition. pseudoplocephalus.blogspot.com. 2012 [10 January 2017]. 
  6. ^ Norell, M.A.; Clark, J. M.; Chiappe, L.M.; Dashzeveg, D. A nesting dinosaur. Nature. 1995, 378 (6559): 774–776. Bibcode:1995Natur.378..774N. doi:10.1038/378774a0. 
  7. ^ Dong, Z.-M.; Currie, P.J. On the discovery of an oviraptorid skeleton on a nest of eggs at Bayan Mandahu, Inner Mongolia,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996, 33 (4): 631–636. Bibcode:1996CaJES..33..631D. doi:10.1139/e96-046. 
  8. ^ Clark, J. M.; Norell, M.; Chiappe, L. M. An oviraptorid skeleton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Ukhaa Tolgod, Mongolia, preserved in an avianlike brooding position over an oviraptorid nest.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1999, (3265): 1–35. hdl:2246/3102. 
  9. ^ Easter, J. A new name for the oviraptorid dinosaur "Ingenia" yanshini (Barsbold, 1981; preoccupied by Gerlach, 1957). Zootaxa. 2013, 3737 (2): 184–190. PMID 25112747. doi:10.11646/zootaxa.3737.2.6. 
  10. ^ Paul, G. S.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152, 154. ISBN 978-0-691-13720-9. 
  11. ^ Lü, J.; Yi, L.; Zhong, H.; Wei, X.; Dodson, P. A new oviraptorosaur (Dinosauria: Oviraptorosaur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Southern China and its paleoecological implications. PLoS ONE. 2013, 8 (11): e80557. Bibcode:2013PLoSO...880557L. PMC 3842309可免费查阅. PMID 24312233. doi:10.1371/journal.pone.0080557. 
  12. ^ Funston, G.F.; Mendonca, S.E.; Currie, P.J.; Barsbold, R. Oviraptorosaur anatomy, diversity and ecology in the Nemegt Basin.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7, 494: 101–120. Bibcode:2018PPP...494..101F. doi:10.1016/j.palaeo.2017.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