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門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26°N 97°E / 26°N 97°E / 26; 97 枯門嶺景頗語Kumon bum yan/marawn)是緬甸的一座山脈,位於伯舒拉嶺支脈開加博達帕英語Dapha Bum山脈的支脈,位於克欽邦中西部。

英國殖民者將「克欽」地區一系列伯舒拉嶺支脈統稱為克欽山區(英語:Kachin Hills),緬甸獨立後沿用了這一稱呼(緬甸語ကချင်တောင်တန်း)。克欽邦內山系眾多,綿延3百公里,包含高黎貢山西陲、擔當利卡山西陲、擔當利卡山南延(江心坡)、枯門嶺以及開加博-達帕山系,至今山區大多還是未被開發的原始森林。由於此地居住的克欽族[誰?]認為尚未開化,故此亦有「野人山」之稱。

19世紀末,《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中,只劃分了中緬兩國的中段、南段邊界,至於中緬北段克欽山區,即尖高山瑞典語Hsaochaw Bum景頗語Manang bum)以北的地區,條約規定待將來查明該處情形後兩國再劃定界線,後來被劃歸緬甸

歷史[編輯]

相傳諸葛亮曾經依靠矢車菊躲避瘴癘的攻擊,在此地七擒七縱孟獲[1]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華民國滇緬遠征軍第一路副司令長官杜聿明決定違反當時盟軍亞洲戰區參謀長約瑟夫·史迪威的命令以及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及其師長廖耀湘的建議撤往印度,而堅持己見(其回憶錄表示係遵守蔣中正命令,已遭諸多證據反駁)率第五軍穿越此地返回中國:草長過人,無路可行,自行開路,導致國軍在此因為瘴癘之氣死傷大半[2],遠超過被日軍擊敗的數目;4萬人進山,僅8千人出山生還;大量士兵因迷路與部隊失散、飢餓、食物飲水不潔引起的痢疾、蛇咬、水蛭吸血、蚊叮熱病瘧疾等種種原因而死[3],有些士兵亦選擇了跳崖或是飲彈自盡。

地理[編輯]

大約在北緯26°東經97°附近,此地為大片的叢林區及沼澤地,夏日雨後,由於潮濕的天氣加上蚊蟲,一般人難以在此地生存,必須仰賴奎寧丸,方能避免感染瘧疾

注釋[編輯]

  1. ^ 《滇元紀略》稱:「七擒孟獲:一擒於白崖,今趙州定西嶺。一擒於鄧賒豪豬洞,今鄧川州。一擒於佛光寨,今浪穹縣巡檢司東二裏。一擒於治渠山。一擒於愛甸,今順寧府地。一擒於怒江邊,今保山縣騰越州之間。一以火攻,擒於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
  2. ^ 穆旦《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在橫倒的大樹旁,在腐爛的葉上,綠色的毒,你癱瘓了我的血肉和深心!」
  3. ^ 王佐良《一個中國詩人》:「那是一九四二年的緬甸撤退。他從事自殺性的殿後戰。日本人窮追。他的馬倒了地。傳令兵死了。不知多少天,他給死去的戰友的直瞪的眼睛追趕著。在熱帶的豪雨裏,他的腿腫了,疲倦得從來沒有想到人能夠這樣疲倦,放逐在時間——幾乎還有空間——之外,胡康河谷的森林的陰暗和死寂一天比一天沉重了,更不能支援了,帶著一種致命性的痢疾,讓螞蟥和大得可怕的蚊子咬著,而在這一切之上,是叫人發瘋的饑餓,他曾經一次斷糧達八日之久。但是這個二十四歲的年輕人在五個月的失蹤之後,結果是拖了他的身體到達印度……」杜聿明的《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述略》回憶:「一個發高燒的人一經昏迷不醒,加上螞蝗吸血,螞蟻啃齧,大雨侵蝕沖洗,數小時內即變為白骨。官兵死傷累累,前後相繼,沿途白骨遍野,慘絕人寰,令人觸目驚心。」

相關條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