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延平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Yuriy kosygin留言 | 贡献2020年11月17日 (二) 17:20 →‎外部連結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延平鄉
Yanping Township
舊稱:北絲鬮 (巴喜告Pasikau)
山地鄉
延平鄉位置圖
坐标:22°53′51″N 120°58′28″E / 22.8975°N 120.974444°E / 22.8975; 120.974444
國家 中華民國
臺灣省
上級區劃臺東縣
下級區劃543
政府
 • 行政机构延平鄉公所
(立法機關:延平鄉民代表會
 • 鄉長胡黃廣文延平鄉鄉長列表)
面积
 • 总计455.8805 平方公里(176.0164 平方英里)
海拔1,305 公尺(4,281 英尺)
人口(2024年4月)(1,074戶)
 • 總計3,554人
 • 排名15
 • 密度7.8人/平方公里(20.2人/平方英里)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郵遞區號953
戶政資料代碼10014130
毗鄰海端鄉鹿野鄉東河鄉卑南鄉高雄市茂林區屏東縣霧台鄉
地方語言布農語
網站http://www.ttypg.gov.tw/
延平鄉公所

延平鄉(郡群布農語Inpiing)是位於台灣臺東縣,位於臺東縣西部中段,北臨海端鄉,北及東連鹿野鄉,東鄰東河鄉,西鄰高雄市茂林區屏東縣霧台鄉,南接卑南鄉,屬該縣的五個山地原住民鄉之一。全鄉人口密度僅約7人/km²,在全國所有三級行政區之中,人口密度居全國倒數第四[1]

延平鄉前身是日治時代台東廳關山郡直轄本郡各部落的蕃地之南半部(至於北半部,戰後另成立海端鄉)。地處中央山脈之上,山地佔全鄉面積的96%,且平均海拔達400公尺以上,氣候則屬熱帶季風氣候。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布農族為主,產業以農業為主。地方通行語為布農語[2]。1968年,來自該鄉紅葉村的紅葉少棒隊,一舉擊敗日本少棒明星隊,成為台灣從艱困環境中站上國際體壇舞台的代表,聲名大噪,開啟了台灣三級棒球的黃金時代。

歷史

延平鄉早期原為魯凱族原住民(萬山、大南)的獵場,約在嘉慶年間,有原居住於南投山區一帶的布農族原住民進入該鄉境內開墾建社,是延平鄉開發之始。

日治時期,此地屬台東廳關山郡的蕃地,由臺灣總督府警察直接管理。1941年發生內本鹿事件,布農族原住民被強迫下山,遷居至鹿野庄雷公火的上野、中野、下野,戰後合併上野、中野、下野為鸞山村,是鸞山村之所以劃歸延平鄉的由來。戰後初期延平鄉屬台東縣鹿野鄉的一部分,1946年才分治,取延平郡王鄭成功的「延平」為鄉名,設置「延平鄉」至今。二十世紀末起原住民民族意識抬頭,許多原住民鄉開始改回原住民風格的鄉名,2014年延平鄉鄉長亦表示延平與該地並無關係,並開始與鄉內討論新的鄉名[3]

歷屆鄉長

前1-2屆鄉長─胡元貞(36.01-39.01)
第1-3屆鄉長─林生(40.02-48.12)
第4-5屆鄉長─余忠義(49.01-57.02)
第6-7屆鄉長─胡洋考(57.03-62.04)
第8-9屆鄉長─古義(66.12-75.02)
第10屆鄉長─蔡全福(75.03-79.02)
第11-12屆鄉長─邱勝英(79.03-87.02)
第13-14屆鄉長─胡武仁(87.03-95.02)
第15屆鄉長─胡振英(95.02-97.05)
第15屆代理鄉長─胡榮典(97.06-99.02)
第16-17屆鄉長─胡榮典(99.03-107.12)
第18屆鄉長─胡黃廣文(107.12-迄今)

行政區劃

本鄉劃分為5村43鄰。

  • 桃源村(Pasikau)
  • 紅葉村(Vakangan)
  • 永康村(Sanungsung)
  • 武陵村(Buklavu)
  • 鸞山村(Tulanzang)
延平鄉行政區劃

延平鄉下轄的鸞山村與比鄰的桃源村有以河川地相接,並非完全隔開,不屬於飛地的一種,這也使得延平鄉被認為是全國形狀最怪異的鄉鎮之一。[4]

人口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4,478—    
1986 4,284−4.3%
1991 4,017−6.2%
1996 3,891−3.1%
2001 3,729−4.2%
2006 3,703−0.7%
2011 3,560−3.9%
2016 3,523−1.0%
來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永久失效連結]

交通

客運

教育

國民中學

  • 臺東縣立桃源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旅遊

特產

著名人物

参考资料

  1. ^ 人口密度僅高於高雄市桃源區臺東縣海端鄉花蓮縣卓溪鄉
  2. ^ 55公所 原民「地方通行語」公告了[1],自由時報 2017-10-12.
  3. ^ 聯合報-台東延平鄉要改名 須「適合布農族」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5-01-01.
  4. ^ 討論台灣面積最大、最小、最奇怪的鄉鎮市. 登山補給站. 2005-11-1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