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佛頭洲稅關遺址

坐标22°16′48.98″N 114°16′3.25″E / 22.2802722°N 114.2675694°E / 22.2802722; 114.267569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7日 (四) 06:05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佛頭洲稅關遺址

佛頭洲稅關遺址香港的一處遺址,位於新界清水灣半島以南的佛堂洲(又稱佛頭洲),北緯22度16分48.98秒,東經114度16分3.25秒,現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背景

佛堂洲一帶由於位處廣州與外國之間的航海要道佛堂門附近。早於時期島上已有海關稅關的設立,當中南宋慶元六年(1200年)時有較詳細的記載。何時荒廢已不可考,[可疑]但至少在嘉庆年间《新安縣志》记载时已经荒廢。[參 1]到了清朝中期,香港割讓之後,該處曾於同治七年(1868年)重新設立稅關,至1898年租予英國才被廢置。

發現經過

1962年,香港教師朱維德(後來成為無線電視節目主持、艺员)在該處發現一塊殘缺石碑,惟當時並無引起香港政府注意。至1979年古物古蹟辦事處考察該址,發現由4闕斷碑組成的一通石碑,上刻「德懷交趾國貢賦遙通」,下刻「稅廠值理重修」,亦發現一些石柱、石板和基石等,因此被認為是一處稅關遺址,惟具體年份至現時還未能確認。

參考來源

  1. ^ 《新安縣志》卷之四.山水略:「佛堂門在鯉魚門之東南又曰鐵砧門旁有巨石長二丈許形如鐵砧潮汐急湍巨浪滔天風不順商舶不敢行其北曰北佛堂南曰南佛堂兩邊皆有天后古廟北廟創於宋有石刻碑文數行字如碗大歲久漫滅內咸淳二年四字尚可識右曰碇齒灣古有稅關今廢基址稍存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