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迈克尔·扬 (生物学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tmlzycq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3日 (三) 13:43 (使用HotCat已移除Category: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校友; 已添加Category: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自然科学院校友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迈克尔·扬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Michael Young
揚在2017年12月6日於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獎新聞發布會上
出生 (1949-03-28) 1949年3月28日75歲)
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
国籍 美国
母校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知名于昼夜节律
奖项邵逸夫生命科学及医学奖(2013)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7)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時間生物学
生物學
机构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斯坦福大學
洛克菲勒大学

迈克尔·沃倫·扬(英語:Michael Warren Young,1949年3月28日),美国遗传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生平

1975年获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学位,1978年起任洛克菲勒大学教员,后成为该校副校长。2013年获得邵逸夫生命科学及医学奖[1]後再於2017年與同屬美國籍的迈克尔·罗斯巴什杰弗里·霍尔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1984年他的团队克隆出果蝇的周期基因,这个基因能够调节果蝇的生物钟。扬之后的研究还揭示了更多生物钟相关基因,以及它们产物的运作情况。[3]

参考资料

  1. ^ 得奖人简介. [2013-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 
  2.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7. Nobel Foundation. [2 October 2017]. 
  3. ^ 新闻稿. [2013-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