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陣風戰鬥機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imlun35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7日 (日) 18:43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飆風
Rafale
在2007年巴黎國際航空航天展中進行飛行示範的疾風B型戰機。
概觀
類型多用途戰機
乘員1 / 2
首飛1986年7月4日(陣風-A 試驗飛行)
1991年5月19日(陣風-C)
服役2001年5月18日
設計達梭航太
生產 法國
產量201架(至2019年)
單位造價項目價值 459億(2013年)(約$627億美元[1]
現況現役
主要用戶法國 法國空軍
法國 法國海軍
埃及 埃及空軍
卡塔尔 卡塔爾空軍
印度 印度空軍
衍生自歐洲聯合戰鬥機(ECF)項目
幻影4000戰鬥機
衍生機型Novi Avion戰鬥機 - 南斯拉夫戰鬥機計劃
新一代戰機(Chasseur de nouvelle génération)
技术数据
長度15.27米(50.1英呎
翼展10.80米(35.4英呎
高度5.34米(17.5英呎
翼面積45.7米²(平方米); 492呎²(平方呎)
空重陣風-B: 10,300公斤(22,700磅)
陣風-C: 9,850公斤(21,720磅)
陣風-M: 10,600公斤(23,400磅)
正常起飛重量15,000公斤 (33,000磅)
最大起飛重量24,500公斤 (54,000磅)
發動機2台斯奈克瑪M88-2渦輪扇發動機英语Snecma M88
推力軍用推力: 單台 50.04千牛(11,250磅力
後燃最大推力: 單台 75.00千牛(16,860磅力
最大燃油量疾風-B: 4,700公斤(10,400磅)
疾風-C: 4,400公斤(9,700磅)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高空: 1.8馬赫; 1,912公里/小時; 1,032
低空: 1.1馬赫; 1,390公里/小時; 750
巡航速度0.95馬赫
爬升率285米/秒
56,000英呎/分鐘
最大升限15,235米(50,000呎)
最大航程約3,400公里(2,000海浬)(配備三個5,700公升副油箱
作戰半徑約1,852公里(1,000海浬
(執行穿透打擊任務,配備兩個2,300公升容量適型油箱,三個5,700公升副油箱,兩枚暴風影巡航導彈及兩枚MBDA MICA IR/RF雲母中/短程空對空導彈
翼負荷328公斤/平方米(67.1磅/平方呎)
推重比0.988(滿載內部油箱,帶兩枚中程空對空導彈,兩枚短程空對空導彈)
最大過載+9.0G / -3.6G
武器装备
機炮1門30毫米 GIAT 30機炮,備彈125發
火箭2具Matra JL-100火箭筴艙,每具最多可攜帶18枝68毫米火箭彈SNEB航空火箭彈
飛彈短程空對空飛彈:
AIM-9響尾蛇短程空對空導彈
R.550魔術2空對空導彈

中程空對空武器:
超級530D空對空導彈英语Super 530
MBDA MICA IR/RF雲母中/短程空對空導彈
流星主動雷達導引超視距空對空飛彈

對海:
AM-39飛魚反艦導彈

對地:
AS-30短程空對地導彈法语AS-30L
ASMP-A中程空對地飛彈
阿帕契飛彈英语Apache (missile)
暴風影巡弋飛彈
SBU-38/54/64 AASM-Hammer精確導引炸彈
炸彈共載重9,500公斤(20,900磅)
空軍型 陣風B/C: 掛載點14個
海軍/艦載型 陣風M: 掛載點13個

BL 5系列通用炸彈
Mk 82低阻力通用炸彈
等各種通用炸彈
其他Thales AREOS 偵察莢艙
Thomson-CSF RDY多普勒雷達
Thales Damocles 目標瞄準莢艙
Thales TALIOS 多功能目標瞄準莢艙(預計F3R標準時裝備)
空中伙伴加油吊艙
兩架疾風M型在美國海軍航母杜魯門號航空母艦CVN-75號上—2008

疾風戰鬥機(法語:Rafale中文又譯做:飆風或音譯為拉斐爾)是法國達索Dassault)飛機公司開發和建造的双引擎、三角翼、高灵活性多用途戰機[釋注 1]。在1970年代,法國空軍及海軍尋求新戰機作為後繼機種。為省減成本,法國嘗試加入歐洲戰機計劃,與其他國家共同研發,但因對戰機功能要求差別過大,最終法國決定獨資研發。最後由達梭航太研發出疾風的原型,其航電及氣動外形優化其在制空戰機的角色。

法國軍方預計以其取代七种不同专门化的軍機,包括艦載戰機,做為法國海軍及空軍下一代的主力。該款戰鬥機目前的主要使用者為法国空军以及法国海军。2015年分別取得來自埃及(24架)與印度(36架)以及卡塔尔(36架)的訂單。

發展沿革

1970年代中期,法國空軍開始考慮即將在未來20年之內需要被取代的現役機種而提出戰術作戰飛機(Avion de Combat Tactique - ACT / Tactical Combat Aircraft)計畫,同時法國海軍也提出他們的海軍作戰飛機(Avion de Combat Marine - ACM / Naval Combat Aircraft)計畫來取代當時的F-8艦載戰鬥機。由於這兩個計畫有許多相同的需求,法國海空軍同意將兩個計畫合併為試驗作戰飛機(Avion de Combat Experimental - ACX / Experimental Combat Aircraft)計畫,以研發後繼機種。 適逢意大利、西班牙、西德、英國也正研究共同研發歐洲戰机,法國曾考慮加入,但法國傾向設計出約9噸的戰機,但其他國家傾向大於10噸以上的設計,法國最後在1985年決定退出。 早在法國決定退出前的1982年6月,法國的達索公司已宣布正在研發幻影2000的後繼戰機,在1983年4月13日,法國給達梭公司一紙建造兩架技術展示機的合約,其後修改為一架。法國軍方對新戰機的要求是有空戰及對地攻擊功能,而且能全天候執行任務。 1985年末,法国展示了阵风A技术展示机原型,1986年7月4日阵风机首次试飞。当时为阵风设计的斯奈克玛M88发动机的发展工作还被认为没有完全成熟,无法进行安全试飞(不过该发动机在发展过程中其进展往往被说得比实际的发展程度差),因此试飞时使用的是F/A-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使用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F404-GE-400补燃涡扇发动机。展示机的性能给法国国防部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因此法国国防部从1988年决定訂购陣風戰鬥機。 同时试验机继续进行测试,包括在航空母舰上落点和立即起飞,以及试验早期的M88引擎。1994年阵风A机退伍。虽然阵风A机与颱風戰鬥機性能和技术类似,但是1994年3月颱風戰鬥機首飞时阵风A已经拥有三年的试飞经验,包括航空母舰试验。(阵风C01於1991年5月首飞、阵风M01於1991年12月首飞、阵风B01於1993年4月首飞。)

阵风M型

最早生产的阵风战斗机型号为:

  • 阵风C型,法国空军的单座战斗机
  • 阵风B型,法国空军的双座战斗机
  • 阵风M型,法国海军的单座战斗机

阵风C型的原型机於1991年首飞,阵风M型的第一架原型机於同年稍后首飞,阵风B型的原型机於1993年初首飞,第二架M型原型机於同年稍后首飞。起飞装置试验是於1992年7月13日至8月23日间在美国新澤西州雷克郝斯特海军航空站以及在马里兰州进行。原因是因为法国没有这样的测试装置。真正的航空母舰试验是在福煦号航空母舰上进行的。

疾風B計劃為雙座教練機,但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證明在攻擊和偵查任務中第二飛行員有極高價值,因此法國防部購更多的疾風B。

一开始阵风B型计划为教练机,但是海湾战争和科索沃中發現第二名飛行員在攻击和侦查任务中俱有极高的重要性,因此法国国防部定购了更多的阵风B型战斗机。有鑒於此,原本没有定购双座战斗机的法国海军也考虑過訂購双座战斗机,但后来还是放弃了这个计划。

出於政治和经济上的不确定性,直到1999年阵风M型的正式成品机才首飞。

由于要取代的海军飞机比较老,因此海军机型的优先度比较高,尤其是F-8是50多年前设计的。从2001年开始阵风战斗机开始交货。2000年12月4日正式启用,但是实际上第一队是在2001年5月21日正式完成的。2002年该部队入驻戴高樂號航空母艦,进行训练和演习,包括为在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动提供有限的护航和支援空中加油。2004年6月25日完全完成战斗准备。

2004年12月末法国空军获得了最早的三架阵风B型。它们被驻扎在蒙德马桑的空军基地进行战术研究和飞行员训练。2006年第一支空军飞行员队在圣戴泽尔组成。由于交货延迟使得这支飞行队的组成也被拖延。

大事年表

陣風戰鬥機的原型,攝於2006年。
  • 1983年
    • 4月—达梭赢得建造阵风A型技术展示机的合同
  • 1985年
    • 法国正式撤出颱風戰鬥機计划,通过阵风计划
  • 1986年
    • 7月4日—阵风A型首飞
    • 12月—斯奈克玛M88引擎发展开始
  • 1988年
    • 4月—首批订货签名
  • 1990年
    • 2月—斯奈克玛M88引擎开始试飞
  • 1991年
    • 5月19日—空军单座原型机首飞
    • 12月12日—海军原型机首飞
  • 1992年
    • 阵风M型航空母舰测试开始
  • 1993年
    • 3月—第一个生产合同被签署
    • 4月—在福煦号航空母舰上开始进行航空母舰适合性测试
    • 4月30日—空军双座原型机首飞
  • 1995年
    • 6月—首次发射雲母主動中程空對空飛彈(MICA)
    • 7月—装备和测验装在头盔上的显示系统
    • 9月—阵风M型在航空母舰上完成测试
    • 11月—Rafale B01进行首次长距不中断飞行
    • 10月—在美国进行的最后陆基航空母舰测试系列
    • 12月—首批阵风战斗机正式开始组装
  • 1996年
    • 3月—M88引擎通过测试
    • 4月—生产停工,1997年1月在降低支出后恢复
    • 5月—使用电子地形数据库进行低级测试
    • 7月—自动电子防御系统在电波暗室中进行系统综合测试
    • 11月—自动电子防御系统在实飞中进行测验
    • 12月—首批引擎交货
  • 1997年
    • 2月—阵风B01型携带重载进行飞行试验(2枚阿帕契飛彈英语Apache (missile)、3个2000升外部油箱、2枚魔术近距格斗导弹和2枚米卡空对空导弹)
    • 5月—首次发射惰性引导MICA导弹
    • 10月—RBE2雷达首次试飞
    • 11月—对两个目标同时惰性发射导弹,加上飞机与导弹连接和防御措施
  • 1998年
    • 6月—核验米卡火力控制系统
    • 6月—海军和空军飞行员对阵风战斗机进行初始行动能力判决
    • 11月24日—成品机首次飞行
  • 1999年
    • 5月—首次发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
    • 7月6日—首次在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上甲板着陆
    • 7月7日—批量生产的阵风M型首次飞行
  • 2000年
    • 7月20日—首批阵风M型战斗机向飞行队交货
  • 2002年
    • 阵风M型开始服役
  • 2004年
    • 第一支海军飞行队完全装备完毕
    • 9月9日—首次测试流星导弹
    • 12月—3架阵风B型供货
  • 2005年
    • 9月11日—首次在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上测试流星导弹
  • 2006年
    • 夏—空军飞行队组成
  • 2007年
    • 年中—计划空军飞行队完备
  • 2010年12月
    • 截至此時,Rafale總共交付了93架,其中法國空軍佔了62架,法國海軍航空兵佔了31架。

生產與成本

生產

Rafale的製造非常創新[2],因為:

  • 應有的一切的集中化或應有的一切的離域化。
  • 使用數位化模型,使得達梭成為第一家製造沒有實體模型飛機的飛機製造商。
  • 使用由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CEA)[3] (SPF/DB) 開發的焊接相關工藝,可以在單個成形焊接操作中獲得由多個零件組成的零件的肋狀零件或蜂窩結構薄板。

由於達梭預期生產速度可能會很低,也為了確保出口訂單(除了法國軍隊的特殊需求)而加快生產,因此從計畫開始時就決定與原型,以合理化其生產並將其帶入數位化時代:每個AMD-BA(現今達梭)站點都被分配了一個生產任務,以擁有有效的生產流程[2]

  • 達梭Argenteuil工廠:部分機體結構,例如塗料,鋁框架和結構件,從機身的管道和裝配線到分包商直接在其內部工作的佈線專職工廠,檢查結構的密封性。該工廠還擁有一個化學加工車間。
  • GMA Seclin工廠:重要結構的一部分,例如框架、樑。
  • 達梭Martignas工廠:機翼。
  • 達梭比亞里茨(Dassault Biarritz)工廠:機翼和散熱片,以及複合材料中的350個零組件。
  • Martignas工廠:使用比亞里茲廠生產(Biarritz)的面板,通過機器人進行組裝,這是機翼航空歷史上的第一次。
  • GMA普瓦捷工廠:座艙罩和鴨翼,以及SPF / DB生產的零件。
  • 斯奈克瑪Evry-Corbeil工廠:M88發動機零件。
  • 斯奈克瑪Villaroche工廠:M88發動機的組裝和測試。
  • 湯姆森·佩薩克工廠:RBE2雷達和其他系統。
  • 達梭Argonay工廠:電動飛行控制和伺服控制。達索仍然是世界上唯一根據馬塞爾·達梭的意願建立自己的飛行控制裝置的飛機製造商。
  • 達梭梅里尼亞克工廠:達梭、斯奈克瑪和湯姆森工廠生產的子裝配的總裝線以及其他500個分包商提供的設備。

法國

和法國其他的軍備發展計劃相同,因技術或預算等因素使Rafale的預定訂購數量不斷下調。

訂購數量目標
1989 2010年有320架[4]
2004 294(空軍234架和海軍航空兵60架)[5]
2008 286(空軍228架和海軍航空兵58架)[6]
2013-2018年國防預算法(LPM 2013-2018) 空軍擁有255架戰鬥機(Rafale et Mirage 2000)[7]
2019-2025年國防預算法法语Loi de programmation militaire 2019-2025(LPM 2019-2025) 2025年:171
2030年:225(包含海軍航空兵40)[8]

預定供法國使用的飛機被分幾批訂購。第一架於1997年訂購,包括Rafale M1(飛行測試),然後是1999年至2001年之間交付的Rafale M2至M10,以及2003年4月交付的Rafale B301和302(飛行測試)和Rafale C101(飛行測試)。第三批次59架於2004年訂購(包括11架Rafale B、36架Rafale C和12架Rafale M)。第四批60架(空軍51架,海軍9架)則於2009年訂購[6][9]

至2010年11月18日,法國已確認訂購180架飛機(63架Rafale B + 69架Rafale C + 48架Rafale M)[10],至2015年1月15日,法國訂購的180架中,有141架已經交付,2017年12月有149架分別交付法國空軍和海軍。

原計劃第1-4批的最後一架Rafale M47和M48將於2021年交付,但在2019-2025年軍事計劃法中,鑒於先前墜毀的4架Rafale M,海軍確認目前只在等待最後一架飛機(即M47,M 48則被取消),法國海軍的最終目標是裝備3個中隊的42架飛機和1架用於測試的飛機[11]

根據2019-2025年國防預算法法语Loi de programmation militaire 2019-2025(LPM 2019-2025),第五批將在2023年訂購,在2030年之前交付,它將包括30架飛機[8]

外銷

  • 埃及:16架雙座機和8架單座機。首批3架飛機於2015年7月20日正式移交給埃及[12],都是雙座的Rafale DM,原為已於2015年2月交付給法國空軍的Rafale B352、B353和B354 ,第四架(DM04)、第五架(DM05)和第六架(DM06)Rafale則於2016年1月28日在交付,此批飛機原為預計交付給法國空軍的B355,B356和B357。

Rafale使用國: Template:Légende/DébutTemplate:LégendeTemplate:LégendeTemplate:Légende/Fin (不含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訂購和交付摘要
國家和批次 訂購日期 交付 單座 雙座 艦載 總數
 法國,批次1 1997 2003 1 2 10 13
 法國,批次2 1999 2004-2008 7 25 16 48
 法國,批次3 2004 2008-2013 36 11 12 59
 法國,批次4 2009 2013- 25 25 10 60
 埃及 2015 2015-2019 8 16 0 24
 卡塔尔,批次1 2015 2019- 18 6 0 24
 印度 2016 2019- 28 8 0 36
 卡塔尔,批次2 2018 2021- 12 (?) 0 (?) 0 12
總數 135 93 48 276
已完成和計劃的交付(>2018)[13][14][15][16][17][釋注 2][18]
國家 2013 2014 2015 2016[19] 2017[20] 2018[21] 2019 2020 2021 2022+ 總數
 法國 5 + 6 11 5 6 1 3 28 60(第4批)
 埃及 3 3 8 9 1 24
 卡塔尔 21 2? 2? 11? 36
 印度 4 11? 11? 10? 36[22]
總數 11 11 8 9 9 12 26 13 13? 49? 156

NB:2013年,除了第4批次的前6架以外,第3批次的最後5架也於同年交付,使該年度的總交付量達到了11。

(截至2019年12月1日)

  • 法國:152/225 [23]
  • 埃及:24/24 [24]
  • 卡達:17/36 [25]
  • 印度:5/36
  • 總計:198/321

成本

開發、生產、操作、現代化和維護成本 (不含外銷)
年份 計劃總成本(十億歐元) 數量 單位總成本(百萬歐元) 單位產量成本 (百萬歐元)
2004[26] 26,0 294 88
2005[5] 33,3 294 113
2008[27] 39,6 286 141 Rafale C : 64
Rafale M : 70
2010[4] 40,7 286 145
2011[28] 43,6 286 152
2012[29] 44,2 286 155 Rafale C : 66,2
Rafale B : 71,2
Rafale M : 76,1
2013[30] 45,9 286 160 Rafale C :69
Rafale B : 74
Rafale M : 79
2014[31] 46,4 286 162 Rafale C : 68
Rafale B : 73
Rafale M : 78

該計劃的成本(不包括生產110架Rafale B,118架Rafale C和58架Rafale M)在2014年為258億歐元。總成本未考慮將訂單從286架減少至225架的情況。

2011年,英國國家審計署英语National Audit Office (United Kingdom)表示其160架颱風戰鬥機的研製和生產成本為202億英鎊,比原計劃高出75%,即單位成本1.26億英鎊[32],多用途版本的颱風,2004年歐洲戰鬥機的開發成本為216億歐元,已經是Rafale的3倍[26]

設計

氣動佈局

航空展中的Rafale B

Rafale採用三角翼配合近耦合前翼(主動整合式前翼),以及先天不穩定氣動佈局,以達到高機動性(敏捷性),又同時保持飛行隱定,可作出+9g、-3.6g的機動,在2019年Rafale單機性能展示中,Rafale中達到了11 g的負載係數。

陣風有著非常出色的低速可控性,藉著前翼導引氣流下行經主翼,減少渦流,使降落速度可低至115節(213km/h),根據內部資料(Les essais en vol du Rafale),Rafale的最低速限制設定在100節(190km/h),但偶爾也會在航空展中展示出80節(150km/h)的低速飛行,最低降落速度為115節(213km/h),這對航艦起降非常重要,Rafale也可以在400公尺長的跑道操作,模擬結果更顯示,Rafale可以在滑跳式甲板的航母起飛(STOBAR)。

三角翼配合近耦合前翼可以在低速(起飛、降落)至穿音速超音速巡航)增加升力,這提高了在低速至穿音速時的機動性,也有利於超音速巡航,增加彈藥、燃油攜載量。

雷達回波的降低

疾風戰機在不同部位使用物料的種類及分佈。

疾風戰機的原有設計並不是真正、全面的匿蹤戰機,但相比原型機已加入不少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及紅外線的設計,包括廣泛地使用複合材料,縮細尾翼大小,修改機身外形,在主翼及鴨翼的後緣成鋸齒狀,在座艙艙蓋鍍上導電層等。

疾風機內整合了一套綜合電子戰系統Thales SPECTRA,由泰雷茲公司和法國歐洲宇航防務集團為疾風戰機聯合研發,是一套高度整合與自動化的系統,讓戰機在面對空中或地面的威脅也能有極高的存活率。其實時的數據傳送系統能與其他戰機、固定甚至流動的指揮控制中心交換實時資訊。 該系統擁有以軟體為基礎的虛擬隱身功能,其原理並無公開,但相信是類似以機上的雷達產生一反相的雷達訊號,使其與真正的雷達回波互相抵消,減低雷達回波強度,達至到隱形戰機減小雷達截面面積(Radar cross-section, RCS)的效果。

駕駛艙

疾風戰機的座艙設計以資訊融合為設計原則,中央電腦會將資料選擇並排序後顯示,以簡化控制所需的指令,加上語音直接輸入控制,進一步簡化了操控並減輕機師的工作負擔,基於安全考慮,涉及安全的操作不會由直接語音輸入控制,例如發射武器。

疾風戰機的駕駛艙內有多樣的顯示設備,包括:一個廣角抬頭顯示器(HUD);兩個低頭彩色平板多功能顯示器,設有觸控功能,駕駛員帶上手套後仍能使用;中間有一顯示基本戰術資料的collimated顯示器,其影象焦點與抬頭顯示器同樣設定在無限遠,使駕駛員在觀看資料換至機外影物間,眼晴無需改變焦距,縮短反應時間。而當所以裝備研發完成後,將包括有頭盔顯示器,其將有之功能包括目標選擇。

疾風使用側置控制桿,置於右邊,而節流閥則在左邊,兩者同為手置節流閥與操縱桿系統(HOTAS)設計。

座椅為馬丁貝克的Mark 16F 零零彈射座椅 (在零高度、零速度下仍可安全彈射)。椅背後傾29°,以降低高G力對駕駛員的影響。機上的氧氣由法國的Air Liquide提供的氧氣產生器供應,免除了攜帶氧氣瓶的需要。座艙艙蓋由左往右開,但這限制了駕駛員一定要由左面上機。

航空及電子系统

SPECTRA電子戰系統的各單元
光學識別系統OSF(在加油管的旁邊)

Rafale機內整合了一套SPECTRA綜合電子戰系統英语Thales Spectra,由泰雷兹公司和法國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為研製,是一套高度整合與自動化的系統,因此不需佔用掛架。此系統的功能包括對威脅目標代產生的訊號作長距離偵測、辨別及精準的定位,能應對紅外線、電磁波及激光訊號。 整套系統及括有:

  • 3個覆蓋120°的雷射訊感測器
  • 3個覆蓋120°的雷達訊號偵測器(兩個在前鴨翼的前方,一個在尾翼)
  • 2個紅外線導彈警告偵測器
  • 3個使用主動電子掃描天線的電子干擾器(兩個在進氣口前方,一個在垂直尾翼底部)
  • 4個模組的干擾箔條投防器(能根據需要對付的雷達波長修改條箔長度)

SPECTRA因此可以偵測360°的全訊譜,其精準度達至少於1°,足以對個別威脅進行干擾或攻擊。系統會根據所測得訊號與資料庫進行比對,從而辨別出威脅的性質或型號、位置,並排列出需要對付的優先次序。此外,系統還會將實時的數據與其他平台進行交換,例如其他戰機、固定甚至流動的指揮控制中心。

該系統擁有以軟體為基礎的虛擬隱身功能,其原理並無公開,但相信是類似以機上的雷達產生一反相的雷達訊號,使其與真正的雷達回波互相抵消,減低雷達回波強度,達至到匿蹤戰機減小雷達截面積(RCS)的效果;若任務有所需要,Rafale可以外加達摩克利斯光學/雷射目標標定莢艙,使之具備全天候導引雷射導引炸彈的能力。

在需要目標識別的情況,陣風可以使用整合在機內的front-sector electro-optical system或前扇區光電紅外搜索與追蹤系統英语Optronique secteur frontal(OSF),這都是由泰雷兹公司研製的,可工作於可見光和紅外線波段。

Rafale的核心系統採用整合式模組化航電(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設計,名為模組化資料處理單元(英語:Modular Data Processing Unit,MDPU),這個架構掌控了整架戰機的核心功能,包括飛行管理、數據整合、火控、人機介面等[33],單是雷達、電子通訊及防衛等裝備便佔了整架戰機的30﹪的成本。

雷達

PESA雷達

疾風戰鬥機在進入服役時是使用在90年代研發的RBE2英语RBE2被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也是西歐國家當中唯一使用這種雷達設計的戰鬥機。製造商宣稱雷達能在近戰、遠距攔截等情況下較早發現目標,同一時間內能夠追踪40個目標並接戰其中8個。另擁有對地模式,能實時產生地形追緣飛行所需的三維地形圖,及實時產生高解像地圖以作導航及目標標定之用,從而達到前所未有的戰場知覺性(situration awareness-SA)。

AESA雷達

RBE2日後被RBE2AA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取代,RBE2AA於2004年7月開始研發,原型系列在2009年12月投產,已於2010年8月交給法國軍方,2012年19月初,第一架換裝了RBE2AA雷達的陣風戰機依時及在沒有超資情況下開始在蒙德馬桑空軍基地服役。這一款新雷達也開放外銷,至於法國軍方是否要將已經服役的RBE2雷達加以更換,需要根據國防預算的編列而定[34],據稱新的雷達探測距離增加至200km,同時改善追踪能力,可靠性,低雷達截面積目標截獲能力,夠提供解像度高至小於1米的合成孔徑雷達圖像,並減少維護上的需要。

引擎

M88-2渦輪風扇引擎

1986年7月4日Rafale A首飛,然而此時斯奈克瑪M88渦輪風扇發動機英语Snecma M88尚未完全成熟,無法進行安全試飛,因此暫先使用F/A-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使用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F404-GE-400渦輪扇發動機。 現在陣風使用的是斯奈克瑪生產的M88系列引擎[35][36]

在2010年5月,一架Rafale首次使用M88-4E引擎飛行,M88-4E是一升級版引擎,擁有較原有的M88大推力及較低運作成本[37]。而在2007年,擁有推力向量噴嘴的M88-3D研發工作亦已展開[38]

型號

B、C、M型侧面圖

原型測試

Rafale A

技術展示原型,於1986年首飛,在完成第867 次飛行後,陣風A在1994年1月24日退役,後續任務則由Rafale C01、Rafale B01、Rafale M01和Rafale M02接替。

Rafale C01原型機,值得注意的是C01並無空中加油管
  • Rafale C01:

Rafale C的原型機,Rafale C01使用黑色塗裝,暗示了它的隱身性,即使它常被誤認為是Rafale A,但兩者是不同的,例如:由於M88發動機的緊湊性相較使用F404的Rafale A可使重量減輕一噸(8.5噸v.s.9.5噸),Rafale C01的重量比規範中規定的重量輕,內部燃料的承載能力更大。所有性能也都優於規範的規格,例如進場速度從117節降至110節;除了Rafale C01外還規劃了原型機Rafale C02,但由於預算限制取消[39],目前Rafale C01放置於法國國防部的六角大樓英语Hexagone Balard前展示,並於2019年9月11日舉行落成典禮,但標誌性的黑色塗裝則改為灰色塗裝,編號15[40]

  • Rafale B01:

Rafale B01,使用迷彩塗裝,1993年4月30日首飛[41][42],Rafale B01與Rafale C01幾乎相同,但Rafale B01是雙座、重量增加約700公斤,燃油容量減少了500升,進氣口經過修改以容納第二個座艙,該座艙與前座艙相同,並且可互換,對於復雜的穿透任務至關重要。

  • Rafale M01和M02:

法國海軍航空兵Rafale M(M代表“海軍”)的原型機。Rafale M的兩架原型機Rafale M01和M02於1988年12月6日訂購。M01於1991年12月12日首飛[41][42]

生產型號

Rafale D

1990年代初達梭用於稱呼預定生產給空軍的型號,D是法文「隱蔽」的意思(法語:Discret),用意是強調其有部份的隱身性能。

Rafale B

法國空軍的雙座機型,2004年開始交付。

Rafale C

法國空軍的單座機型,2004年6月開始交付。

Rafale M

疾風M型在美國CVN-69艾森豪威爾號航空母艦降落

法國海軍的單座型,2002年開始服役;Rafale M比Rafale C重約500公斤,外形上兩者非常相似,以下為兩者的區別:

  • 加強機身來滿足航空母艦飛行的要求
  • 加強起落架
  • 前起落架比較長,因此機頭比較高,利於使用起飛裝置彈射
  • 前中骨架被取消來給較長的起落架地方
  • 引擎間配有大的著陸尾鉤。
  • 電動登機梯
  • 航空母艦微波著陸系統
  • 慣性參考平台可以從母艦系統更新

Rafale N

原稱BM型,是計劃中的法國海軍雙座機型。 但由於支出限制以及訓練更多飛行員需要的費用而被放棄。

Rafale R

建議中著重偵察能力的型號。

外銷型號

以下為外銷型號的Rafale:

  • Rafale DM

埃及空軍使用的雙座型。

  • Rafale EM

埃及空軍使用的單座型。

  • Rafale DH

印度空軍使用的雙座型。

  • Rafale EH

印度空軍使用的單座型。

標準

Rafale除了B、C、M3種主要型號外,於各型號之後尚有生產批次標準,以下為各標準簡介:

F1

取代法國海軍航空兵F-8戰鬥機,首批交付的10架Rafale M(M1~M10)皆為F1標準,雖然F1標準具備完整對空能力,但缺乏對地攻擊能力,在2014年至2016年間升級為F3標準[43]

F2

為首批具備空對地攻擊能力的Rafale,於2005年開始服役(自Rafale M11、B304、C103)[44],接替超級軍旗攻擊機的對地攻擊,接替軍旗4攻擊機在偵查任務;Rafale M亦將成為法國海軍航空兵在21世紀前期的唯一的固定翼戰鬥機,目前全部戰機已升級至「F3標準」,擁有三維地形跟踪雷達並俱有投放核武器的能力[45][46]

首批交付給法國空軍的陣風C型戰鬥機是「F2標準」,以取代美洲豹攻擊機幻象F1幻影2000戰鬥機,F2標準增加以下設備:

F3

2015年展出的歐洲飛彈公司(MBDA)流星空對空飛彈和泰勒斯集團Talios瞄準莢艙為F3R標準的配備。
2015年展出的RBE2AA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和OSF光電系統,用於展示F3R標準。

在上半年2006年,武器裝備總局英语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rmement(DGA)決定花費4億歐元升級Rafale,F3標準於2009年服役,隨後發展出其他子標準,2018年11月8日,宣布將在法國軍隊中服役的144架Rafale將逐步升級到F3-R標準[47][48],外銷的Rafale皆為F3標準,F3標準增加或換裝以下設備:

子標準

  • F3
  • F3-O4T
  • F3-R

F4

2020年代開始生產服役的標準,也用於升級現役RafaleB/C/M,F4更換了雷達,加強了頭盔式顯示器的功能,能更適應網絡中心戰(能處理更大量的資訊及更佳的衛星通訊能力),並能使用達摩克利斯瞄準夾艙,預定在2023年訂購,2027-2030年間開始交付。

服役表現與實戰運用

在2009年阿聯酋ATLC軍事演習中,參加的包括有有法國空軍的Rafale、英國皇家空軍的颱風、美國的F-22。法國宣稱Rafale在空戰演習中以7:1大比數擊敗英國皇家空軍的颱風戰機[54],英國方面則稱此次演習結果不具代表性。而備有二維向量噴嘴的第5代戰機F-22、在演習中的近戰對Rafale時仍能夠獲勝。

2011年2月,Rafale在印度進行飛行示範,包括與Su-30的對抗[55];2019年7月1日至14日神鳥-6聯合演習期間[釋注 3],位於法國蒙德馬桑空軍基地英语Mont-de-Marsan Air Base(法語:Base aérienne 118 Mont-de-Marsan,BA118)的印度空軍Su-30MKI戰鬥機在此次聯合演習中,進行了印度、法國空軍飛行員“互乘”對方戰機的體驗項目,印度飛行員乘坐“Rafale”,法國飛行員乘坐Su-30MKI。

阿富汗 阿富汗

Rafale M F2從CVN-65起飛(2007年7月23日)
Rafale M在CVN-75(2008年5月21日)

疾風戰機的第一次戰鬥部署是2002年法國海軍的任務Mission Héraclès,作為法國對美國在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動的支援。但因為當時的疾風戰機只達F1標準,並無對地攻擊能力,所以只能作空中巡邏任務[56]

直到2007年,有6架疾風戰機新增了投放雷射導引炸彈功能,其中3架屬於空軍,部署在塔吉克杜尚別,3架屬於海軍部署在戴高樂號航空母艦[57]。但是,必須依靠幻象2000戰鬥機超級軍旗攻擊機來“照射”目標。

第一次作戰任務在2007年3月12日開始,同月28日,3架Rafale M應荷蘭請求投下了GBU-12鋪路二式雷射導引炸彈英语GBU-12 Paveway II,以支援在阿富汗南部的荷蘭部隊,該次是Rafale的第一次攻擊任務[58],同年4月1日,1/7普羅旺斯戰鬥機中隊英语Escadron de Chasse 1/7 Provence的Rafale B F2向赫爾曼德省塔利班投擲GBU-12鋪路二式雷射導引炸彈英语GBU-12 Paveway II[59]

利比亚 利比亞

在2011年3月19日,北約執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973決議授權對利比亞軍事行動,行動代號貿易風行動英语Opération HarmattanOpération Harmattan)任務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利比亞平民和設立禁飛區,法國的Rafale執行了偵察與打擊的任務,Rafale是首架在利比亞發動攻擊的飛機,首次任務是攻擊圍攻班加西的親格達費炮兵部隊。在利比亞執行任務期間,Rafale以自身的SPECTRA綜合電子戰系統英语Thales Spectra對對方的防空系統進行壓制,無需依靠其他電子戰戰機的支援[60]

2011年3月24日一架Rafale摧毀了一架利比亞空軍的G-2教練機英语Soko G-2 Galeb[61],在該決議的框架內,法國的Rafale參與了對親格達費部隊的作戰任務,並在至少摧毀了四架飛機和直升機[62]

任務其間,Rafale的配備為4枚雲母飛彈及3枚模組化空對地武器英语Armement Air-Sol Modulaire(AASM)Hammer炸彈、達摩克利斯瞄準夾艙及2個副油箱,飛行時間6小時,當中有空中加油。主要使用的武器為模組化空對地武器英语Armement Air-Sol Modulaire(AASM),重量由125至1000kg不等,容許Rafale以高空投放方式攻擊目標。其他使用的武器還有風暴之影巡航導彈,用以攻擊Al Jufra的空軍基地[63]

在226天的行動中,空軍的Rafale總計執行了1,039架次和總計4,539飛行小時,海軍執行了616架次和總計2,364個飛行小時的任務。約有45%(約850架次)與進攻性任務有關,其分佈大致如下:約有一半發射了武器,有45%用於偵察,有10%為空中加油[64][65]

马里 馬利

2013年3月17日在馬利進行的一次行動中,2/92 Aquitaine大隊的Rafale B 113-HO 進行空中加油。

2013年1月,法國參與了得到聯合國授權馬利的軍事行動藪貓行動英语Operation Serval,在該行動中,4架Rafale從聖迪濟耶–羅賓森空軍基地英语Saint-Dizier – Robinson Air Base(法語:Base aérienne 113 Saint-Dizier-Robinson,BA113)起飛後,飛行約3500公里[釋注 4]進入馬利北部進行攻擊任務,完成後又飛行了約2000公里降落在恩賈梅納[釋注 5]空軍基地,這次突襲持續了9小時35分,需要加油5次,這是法國空軍史上距離最遠的突擊。

來自聖迪濟耶–羅賓森空軍基地英语Saint-Dizier – Robinson Air Base的2架Rafale B和1架Rafale C ,以及來自蒙德馬桑空軍基地英语Mont-de-Marsan Air Base(法語:Base aérienne 118 Mont-de-Marsan,BA118)的3架Rafale C被派駐至恩賈梅納空軍基地,以對來自馬利北部的伊斯蘭極端武裝分子進行作戰任務。

法國支持馬里政府軍對抗反政府的伊斯蘭極端武裝份子。參與行動的Rafale在1月13日由法國本土的基地起飛,攻擊位於馬利北部城市加奧內武裝份子的訓練營。

伊拉克 伊拉克

夏馬風行動中,9架位於迪哈夫拉空軍基地英语Al Dhafra Air Base[釋注 6]的戰鬥機參與了對伊斯蘭國的作戰任務,於2014年9月15日進行首次偵查,負責確認伊斯蘭國部隊的位置,以支援美軍的空襲行動,第一次轟炸則於9月19日進行[66]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於2015年1月13日從土倫港起航,執行了約5個月的任務,2月23日,戴高樂號進入波斯灣,參加對伊拉克伊斯蘭國的空襲[67],Rafale M於2015年2月25日進行了首次攻擊[68]

2016年,由戴高樂號起飛的陣風戰機攻擊伊拉克的伊斯蘭國所屬目標。

2015年,法國與美國官員開始商討在2017年1月開始讓陣風戰機在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上執行作戰任務,以使法國海軍在戴高樂號在進行壽命中期大修及升级改裝期間仍然可以執行對付伊斯蘭國的任務。雖然陣風戰機早以驗證了能在美國的航艦升降,但實際的作戰行動還是第一次,18架陣風M型將部署在美國航艦,並讓出空間容納相關的支援人員、備用零件及軍需品。測試行動代號Chesapeake在2018年5月於執行布希號航空母艦,為期兩星期,參與的包括12架陣風戰機(11F,12F,17F中隊)、350名支援人員,相關人員在此前在Naval Air Station Oceana接受了為期兩個月的相關訓練。

叙利亚 敘利亞

2015年9月7日2架Rafale開始在敘利亞上空進行偵察[69]

2018年4月,5架各攜帶了兩枚暴風影巡弋飛彈的Rafale B參與了2018年大馬士革和霍姆斯轟炸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約

法國空軍的Rafale參與了波羅的海防空警備任務

事故

  • 2007年12月6日,一架Rafale B駕駛員發生空間迷向,戰機墬毀,飛行員喪生。
  • 2009年9月24日,戴高樂航空母艦兩架Rafale M在空中對撞,一飛行員喪生。
  • 2010年11月28日,戴高樂航空母艦兩架艦載Rafale M在支援阿富汗盟軍的行動中故障,墜入阿拉伯海,飛行員安全彈射。
  • 2012年7月2日,在地中海聯合演習期間,一架戴高樂艦載Rafale M與美國F/A-18戰機纏鬥中墜入地中海,飛行員由艾森豪號航空母艦搜救直升機救出。

使用者

法國

疾風M降落於法國戴高樂號航空母艦

2006年夏天,法國空軍接收疾風F2戰機,到2007年達至全面操作狀態(包括對空及對地任務) RafaleM在2002年[70]正式於法國海軍航空兵服役,首批Rafale C (F2標準)則正式在2006年6月在空軍中服役[71]

至2011年,法國政府總共訂購了180架疾風戰機,法國海軍航空兵的Rafale機隊比法國空軍的Rafale M機隊更早進入有限的空對空作戰狀態,並展開空對地作戰能力的測評。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法國Rafale機隊(149架飛機)總計飛行時間超過200,000小時。

出口

阵风战斗机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歐洲多國合作的颱風瑞典JAS 39獅鷲。另還有通過實戰考驗的F-15鷹式F/A-18E/F超級大黃蜂以及俄國Su-27米格-29等或。由於使用自成一系的法系武器系統以及政治因素[72][73][74],相較於过去幻影系列在出口方面的良好成績,阵风战斗机在国际市场上面臨較為艱難的处境。

印度

印度軍方的MMRCA計畫總共添購126架多功能战斗机,阵风戰機參與了競投,其他參與的戰機有Mig-35F-16IN、F/A-18E/FJAS 39NG(IN)EF-2000等。[75]
2011年4月27日,印度宣布最後兩款入選戰機中包括了疾風戰機、另一款是颱風戰機。
2012年1月31日,達梭宣布取得向印度出售126架阵风战斗机的合約,总值约为合91.1亿欧元,[76]有關合約細節,雙方仍在商討之中,預計在結果公佈後3至6個月後才會正式簽約。
2015年4月10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向法国快速採購36架“阵风”战斗机[77],以取代印度军方现有的米格-21米格-27以及“幻影-2000”战机[78]。此次所簽訂的合同不屬於印度「中型戰鬥機採購計劃」(MRCA)之內,且完全是繞過MRCA中的談判簽訂。
2015年7月30日,由於相方在細節上的分岐,印度取消了整項中型戰鬥機採購計劃。其後不停傳出印度仍然有意購入陣風戰機,最終在2016年1月,政府指示印度海軍向法國達索商談採購海軍版陣風戰機,以在該同航艦上使用,以使空軍及海軍在後勤上達致共通性,此舉可能達致購買54架海軍版陣風戰機,及後達索CEO Eric Trappier說印度海軍有可能購買57架海軍版戰機。2016年9月23日,印度國防部長Manohar Parrikar與法方代表讓-伊夫·勒德里昂簽儲合約以78億歐元購買36架陣風戰機,及同樣的經通帳調整後價格購買18架的採購權,此次採購包括了武器及備用零件,並附有作超視距攻擊用的流星導彈
2020年9月10日,首批5架服役。[79]

埃及

2015年2月16日,法國與埃及達成協議,將會向埃及出售24架陣風戰機(8架單座,16架雙座)、一艘阿基坦級巡防艦和一系列軍備,總值約52億歐元。[80]

卡塔爾

2011年1月,卡塔爾空軍開始對包括疾風在內的幾款戰機進行評估,其他戰機有F-35F/A-18E/FF-15及颱風戰機EF-2000,當選的將會取代其現有的幻象2000-5S戰機,採購總數為24至36架。
2014年6月,達梭宣稱與卡塔爾商討的72架陣風戰機己接近簽約。[81]
2015年4月,卡塔爾的謝赫塔米姆·本·哈邁德·阿勒薩尼向法國總統奧朗德宣布卡塔爾將購買24架陣風式戰機,並保留增購12架的權利。合約在2015年5月簽署,價值63億歐元(220億美元)。[82]除24架戰機外,此合約還包括長程巡航導彈、流星式超視距空對空導彈及由法國軍方提供相關人員訓練(36名機師、100名技術人員及相當數量的情報人員),而每架戰機單價為2.65億歐元。
2017年12月7日,卡塔爾行使12架戰機的增購權購買戰機,另增加增購36架戰機的權利。
2019年2月,卡塔爾接收第一架陣風機機。

希腊

2020年9月12日,在愛琴海和地中海東部地區與土耳其的緊張關係日益加劇之後,希臘與法國達成購買18架Rafale F3-R標準的協議,其中包含6架新造機和12架法國空軍的二手機,用以取代希臘空軍中部分未進行升級的mirage 2000機隊[83][84][85]

潛在客戶

2005年巴黎空展中的疾風戰機

芬蘭

2015年10月20日,芬蘭國防部宣佈展開HX計劃,五年內揀選新一代戰鬥機取代現役60餘架 F/A-18C/D戰鬥攻擊機[86] 國防部對五款戰鬥機作了評估,包括陣風戰鬥機颱風戰鬥機 F/A-18E/F超級大黃蜂F-35A閃電II戰鬥機JAS-39E/F獅鷲戰鬥機。 當局預計2025年起逐年汰除現役F-18C/D戰機,15年內完成替換。[87]

馬來西亞

马来西亚政府 2015 年宣布台风战机和阵风战机之中来取代米格29。 馬來西亞空軍很可能向法國達梭(Dassault)採購18架新型疾風戰機,預估訂單總價高達20億美元(約585.1億台幣)。[88]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阿聯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有意購買配備更強引擎、更新型雷達及導彈的升级版疾風戰機[89] ,但現在已開始同時考慮F/A-18E/F超級大黃蜂[90]EF2000颱風戰機[91]。有報導指阿聯酋考慮其他戰機的原因是法國國防部長Hervé Morin要求阿聯酋為疾風的升級支付2億歐元[92],阿聯酋方面認為法國的提案是無競爭力及不可行的[93],2012年2月2日,法國報章"La Tribune"報導阿聯酋仍然有意採購60架疾風戰機。

過往出口競投紀錄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空軍在其『晶鑽計畫』提及對陣風戰機的興趣,2008年爆發的軍事採購案「鐽震案」亦涉及購買此型戰機等情,而此一提案最後因為曝光而不了了之。
由於中華民國空軍的幻象2000戰鬥機面臨欠缺保養與彈藥過期的問題,加上美國通過F-16A/B的升級案,中華民國暫無採購歐製戰鬥機的計畫;然而中華民國的備案指出,若美國對中華民國空軍出售F-16C/D戰鬥機案遭否決,中華民國會轉向歐洲引進新型戰鬥機。由于中華民國向美国申请升级F-16计划得以实施,购买欧洲战机的计划被搁置。

南韩

2002年初,大韩民国在其戰機採購計劃F-X Phase 1曾考虑购买阵风战斗机或F-15K,當初步結果選擇F-15K時,南韓市民舉行多項抗議活動,2002年3月評審期間,一名南韓少將趙柱型在媒體宣稱國防部受外來壓力而影響評審的公正性,並指陣風的評分比F-15K高出15%[94],後來南韓於2002年4月決定排除前者。达梭基於南韓的飛行測試顯示,陣風的性能比F-15K更好,同時符合技術轉讓規定,而且報價較F-15K低3.5億美元,因此立即向當時的漢城法院提出民事訴訟,要求南韓國防部公開其評估經過,但南韓法院以國家安全考慮而評估內容需要保密為由不予受理[95],韩国国防部回应,稱其决定是基于F-15K的多角色能力、武裝、作战范围、和已通過實戰证实的作战能力作出。
2005年12月14日,《韓國日報》报道指:“一开始的评估认为阵风的作战能力比F-15K高”;不过文中没有具體说明在哪方面前者的性能優於後者。
在韩国和新加坡的競標過程中,阵风均排在台风之前,但最終敗給F-15。有些人怀疑F-15被选,除技术上的优势(比如较大的作战范围)外,[96]还有政治上的因素。然而如同韓國政府,新加坡政府对竞选结果中包含政治因素的说法提出抗议,表示其决定是在进行仔细的技术对比后做出的,完全没有政治因素。

巴西

2008年10月,巴西的F-X2戰機計劃選出了三款候選戰機,包括Rafale、F/A-18E/FJAS 39NG
2009年9月7日,法國新聞社報導,巴西將購買36架陣風戰鬥機及相關技術轉移作為該國下一代戰機;相對地,法國宣布將從巴西購買10架仍在研發中的KC-390運輸機。但之後巴西前總統將決定權交給現屆政府,之後現任總統迪爾瑪·羅塞夫採購JAS39。

科威特

2009年2月,法國總統宣布科威特有意採購最多28架疾風戰機[97],同年10月,科威特國防部長表示對疾風戰機有興趣[98],但其國內有反對意見[99],2012年1月,法國國防部長指科威特和卡塔爾都觀望著阿聯酋考慮購買的陣風戰機的決定,若阿聯酋購買疾風戰機,科威特將會隨之購買18至22架疾風戰機。[100]
但2015年9月11日,歐洲戰機宣布與科威特達成購買28架EF2000的協議。[101][102]

瑞士

2007年2月13日,瑞士《时报》报道,瑞士考虑购买18架新的战斗机来取代其F-5戰機。阵风战斗机是候選戰機之一,其他的競爭者包括F/A-18E/F、JAS 39獅鷲戰鬥機及颱風戰機EF-2000
2011年11月30日,瑞士宣佈基於較低的採購價及維修成本,決定購買JAS 39[103]。之後有報導指出,瑞士軍方的評估報告中,能完全滿足對空、對地、偵測任務要求的只有疾風戰機,而售價也較低。[104]

阿曼

2009年2月,法國向阿曼推介疾風戰機,以接替對地攻擊用老舊的美洲豹攻擊機[105],但2010年阿曼決定選用颱風戰機[106]

新加坡

2005年6月,新加坡軍方就已停止考慮購買颱风戰機,然後在与阵风比较后,於同年8月选择了波音公司F-15SG;但由於新加坡只定购了少量的F-15,有可能还会在未來定购其他戰機。

巴基斯坦

2003年巴基斯坦空军曾经对阵风战斗机表示感兴趣,尤其阵风使用的类似F-16的双控制杆很令巴基斯坦满意,因为巴基斯坦飞行员习惯这样的操作装置;但目前巴基斯坦空軍对其现有的F-16和梟龍戰機尚感满意,暫無意購買阵风式戰機。不過,由於欧洲宇航防务集团仍视巴基斯坦为可能的台风战斗机顾客並持續接洽,[107]这顯示巴國可能会在近期内添購新世代战斗机,然而,在2012年印度決定採購疾風戰機後,估計巴基斯坦將不會採購疾風。

利比亚

据法国《星期日报》报道,2006年1月,利比亚卡扎菲政權曾经打算花32.4亿(美元)购买13至18架阵风战斗机;2007年12月,本消息幾乎已經確定,並由次子賽義夫公開,但利國最後並未購入。2011年利比亞內戰中,法國首先表態支援全國過渡委員會,並派遣陣風戰鬥機攻擊武力鎮壓反抗群眾的卡扎菲軍隊,最後導致了卡扎菲的敗亡。

技術規格

疾風戰機三面線條圖
流星飛彈 (MBDA Meteor)視距外空對空飛彈
模組化空對地武器英语Armement Air-Sol Modulaire(AASM)(精確導引炸彈)
雲母(MICA)紅外線與中程紅外線或主動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
掛載副油箱、飛彈,連同電子作戰莢艙一起展示的Rafale

資料來源:Dassault Rafale characteristics,[108] Superfighters[109] French Navy page[110]

一般規格

  • 乘員:1-2名
  • 長度:15.27 米(50.1
  • 翼展:10.80 米(35.4 呎)
  • 高度:5.34 米(17.5 呎)
  • 翼面積:45.7 米²(492 平方呎)
  • 空重:9,500 公斤 (C), 9,770 公斤 (B), 10,196 公斤 (M)
  • 一般起飛重量: 14,016 公斤(30,900磅)
  • 最大起飛重量: 24,500 公斤 (C/D), 22,200 公斤 (M) (54,000 磅)
  • 引擎:SNECMA 製 M88-2 噴射引擎 × 2
  • 軍用推力:每具50.04 千牛頓 (11,250 磅力)
  • 加後燃推力:每具75.62 千牛頓 (17,000 磅力)

飛行性能

高空:2馬赫(2,390 公里/時,1,390
低空:1,390 公里/時,750節
  • 航程:超過 3,700+ 公里 (2,000 海浬)
  • 作戰半徑:1100 公里 (2具副油箱,4枚MICA AAM,12枚500磅炸彈,高-低-高 穿透打擊任務)
  • 最大升限:16,800 米(55,000 英呎)
  • 翼負荷:306 公斤/米² (62.8磅/平方呎)
  • 推重比:1.10 (雙座B型,100% 燃料, 4枚MICA AAM, 2枚紅外線空對空飛彈)

武器

  • 固定武装:30 毫米 (1.18 吋) GIAT 30機炮(GIAT 30 M719B) 1門,儲彈量125發
  • 掛架:14個(B/C),13個(M)及 9,500 公斤 (21,000磅)外置燃油

飛彈

  • 空對空導彈:
  • 雲母飛彈(MICA) 紅外線/中程 (短至中程,紅外線或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
  • 魔術空對空飛彈(Magic 2)
  • 流星飛彈(MBDA Meteor)(中程主動雷達制導4倍音速衝壓引擎空對空飛彈)
  • 空對地飛彈:
  • 其它:

航空及電子戰系統

類似機種

參考資料與來源

  1. ^ Projet de loi de finances pour 2014 : Défense : équipement des forces et excellence technologique des industries de défense. Senate of France. 21 November 2013 [2 Jul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6) (法语). Avant prise en compte du projet de LPM, le coût total du programme pour l'Etat était de 45,9 Mds €2013. Le coût unitaire (hors coût de développement) de 74 M€2013 pour le Rafale B (pour 110 avions) de 68,8 M€2013 pour le Rafale C (pour 118 avions) et de 79 M€2011 pour le Rafale M (pour 58 avions)."
    Translated: Befor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raft Trademark Law, the total cost of the program for the state was 45.9 billion € 2013. Unit cost (excluding development costs) of €74M 2013 for the Rafale B (110 aircraft) €68.8M 2013 for the Rafale C (for 118 aircraft) and 79 M € 2011 for the Rafale M (58 aircraft).
     
  2. ^ 2.0 2.1 André Bréand. RAFALE, la suprématie aérienne. Boulogne-Billancourt: ETAI. 2005. ISBN 2-7268-9420-8 (法语).  已忽略未知参数|pages totales= (帮助); 使用|contributor=需要含有|contribution= (帮助)
    André Bréand, rédacteur en chef de Aviation Magazine et Air & Cosmos.
    .
  3. ^ 存档副本. liten.cea.fr. [2020-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8). .
  4. ^ 4.0 4.1 存档副本 (PDF). février 2010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6-16).  已忽略未知参数|périodique=(建议使用|publisher=)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auteur institutionnel=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titre=(建议使用|title=) (帮助); .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CComptes_2010”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5. ^ 5.0 5.1 Jérôme Rivière. 存档副本. Commission de la Défense nationale et des Forces armées. 12 October 2005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Avis2572-08”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6. ^ 6.0 6.1 存档副本. 20 November 2008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PLF 2009”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7. ^ Loi no 2013-1168 du 18 décembre 2013 relative à la programmation militaire pour les années 2014 à 2019 et portant diverses dispositions concernant la défense et la sécurité nationale
  8. ^ 8.0 8.1 Loi no 2018-607 du 13 juillet 2018 relative à la programmation militaire pour les années 2019 à 2025 et portant diverses dispositions intéressant la défense
  9. ^ Hoyle, Craig. "France approves contract for 60 more Rafal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Flight International, 13 November 2009. Retrieved: 27 April 2010.
  10. ^ 存档副本. senat.fr. Sénat. 2010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11. ^ 存档副本. Mer et Marine. 2018-02-12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法语). 
  12. ^ 存档副本. aerobuzz.fr. 20 July 2015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法语). .
  13. ^ La vente du Rafale à l'Égypte soulage-t-elle vraiment le budget de la Fran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 ^ Rafale, les dernières annonces à l'expor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3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6. ^ Cabirol, Michel. 存档副本. La tribune.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1) (法语). .
  17. ^ Les livraiso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 Conférence de press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 http://www.cerclefinance.com/default.asp?pub=alaune&art=50513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assault Aviation: carnet de commandes au 31 décembre.
  20. ^ http://www.liberation.fr/futurs/2018/01/08/dassault-41-commandes-de-falcon-en-2017-9-rafale-livres_162109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assault: 41 commandes de Falcon en 2017, 9 Rafale livrés.
  21. ^ https://www.journal-aviation.com/actualites/40910-dassault-aviation-confirme-ses-perspectiv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2. ^ Capital, Annick Berger, Rafale : Dassault profite à fond du regain des tensions indo-pakistanais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 aout 2019
  23. ^ 存档副本.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7). .
  2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journalavia20160201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5. ^ 存档副本 (pdf). dassault-aviation.com. 7 January 2019 [2020-08-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1-08). .
  26. ^ 26.0 26.1 存档副本. Commission de la Défense nationale et des Forces armées. 23 June 2004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
  27. ^ Xavier Pintat; Daniel Reiner. 存档副本. Commission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du Sénat français. 20 November 2008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28. ^ Daniel Reiner; Xavier Pintat. 存档副本. commission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et de la défense. 17 November 2011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29. ^ Daniel Reiner; Xavier Pintat; Jacques Gautier. 存档副本. Commission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de la Défense et des Forces armées (Sénat). 2012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
  30. ^ Daniel Reiner; Xavier Pintat; Jacques Gautier. 存档副本. Commission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de la Défense et des Forces armées (Sénat). 21 November 2013 [2018-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6). .
  31. ^ Daniel Reiner; Xavier Pintat; Jacques Gautier. 存档副本. Commission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de la Défense et des Forces armées (Sénat). 20 November 2014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3). .
  32. ^ 存档副本. BBC News. 2 March 2011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0) (英语). .
  33. ^ 存档副本. [2007-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10). 
  34. ^ Michael A. Taverna, Activating AESA, 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July 12, 2010,P32
  35. ^ "Air defense mission for flotille F12."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05-25. Fox Three, Issue 8, p. 8. Retrieved: 30 March 2011.
  36. ^ Desclaux, Jacques and Jacques Serre. "M88 – 2 E4: Advanced New Generation Engine for Rafale Multirole Fighter." AIAA/ICAS International Air and Space Symposium and Exposition: The Next 100 Years, Dayton, Ohio. AIAA 2003–2610, 14–17 July 2003.
  37. ^ "Rafale Fighter Flies with Upgraded M88-4E Engi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Defense Talk, 7 May 2010.
  38. ^ Wertheim 2007, pp. 202-203.
  39. ^ Williams 2002,第92-93頁.
  40. ^ 存档副本. Aerobuzz. 2019-08-31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5) (fr-FR). 
  41. ^ 41.0 41.1 Eden 2006,第169頁.
  42. ^ 42.0 42.1 Facon 2010,第57頁.
  43. ^ Laurent Lagneau. 存档副本. opex360.com. 7 October 2014 [2020-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9). .
  44. ^ 存档副本. www.aa-ceam.fr.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 
  45. ^ Michel Cabirol. 存档副本. latribune.fr. 7 October 2014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1). .
  46. ^ 存档副本. www.defense.gouv.fr. 28 June 2010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1) (法语). 
  47. ^ 存档副本. La Tribune.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4) (法语). 
  48. ^ 存档副本. www.defense-aerospace.com.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1) (英语). 
  49. ^ 存档副本. portail-aviation.com. 12 February 2014 [2020-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6). .
  50. ^ 存档副本. Mer et Marine.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6). .
  51. ^ 存档副本. Mer et Marine. 2018-11-13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法语). 
  52. ^ Article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53. ^ 存档副本. Zone Militaire. 2018-11-19 [2020-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1) (法语). 
  54. ^ 存档副本. [2011-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0). 
  55. ^ Prashanth, G. N. "French Rafale is best at dogfigh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imes of India, 12 February 2011. Retrieved: 30 March 2011.
  56. ^ "En Garde!" Journal of Electronic Defense, August 2002.
  57. ^ "Paris engage des Rafale en Afghanistan." (in French)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3-17. Le Figaro, 15 March 2007. Retrieved: 15 October 2010.
  58. ^ "Le Rafale, bon pour le bombardement." (in French)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7. Midi Libre, 2 March 2007. Retrieved: 15 October 2010.
  59. ^ Jean-Michel Guhl, « Rafale sur l'Afghanist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ans Défense Le mag.
  60. ^ Giovanni de Briganti. 存档副本. defense-aerospace.com. 31 May 2011 [2020-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4) (英语). .
  61. ^ Un Rafale français a détruit un appareil libyen. Le Nouvel Observateur. .
  62. ^ 存档副本. Le Figaro.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
  63. ^ Eshel, Tamir. "France Spent Over 1,000 Bombs and Missiles in the 7 Month Libyan Campaig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defense-update.com, 12 October 2011. Retrieved: 5 January 2012.
  64. ^ Article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65. ^ Air et Cosmos, 14 septembre 2011 Libye : premier bilan chiffré pour les Rafa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6. ^ 存档副本. Ministère français de la défense. 2014 [2020-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法语). .
  67. ^ Le Monde. [www.lemonde.fr/proche-orient/article/2015/02/23/le-porte-avions-charles-de-gaulle-s-engage-dans-la-coalition-internationale-contre-l-ei_4581348_3218 Le porte-avions « Charles-de-Gaulle » s'engage dans la coalition contre l'Etat islamique] 请检查|url=值 (帮助). lemonde.fr. 23 February 2015. .
  68. ^ Zone militaire. [www.opex360.com/2015/02/25/les-rafale-du-porte-avions-charles-de-gaulle-ont-effectue-leurs-premieres-frappes-en-irak/ Les Rafale du porte-avions Charles de Gaulle ont effectué leurs premières-frappes en Irak/] 请检查|url=值 (帮助). Opex360.com. 25 February 2015. .
  69. ^ lefigaro.fr. 存档副本. lefigaro.fr.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5). .
  70. ^ 存档副本. Ministère de la Défense. 12 August 2013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71. ^ 存档副本. Ministère de la Défense. 05 December 2012 [202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72. ^ http://140.119.164.150/gmore?weapon&F0SR36PU&44[永久失效連結]
  73. ^ http://140.119.164.150/gmore?weapon&F0SR36PU&44[永久失效連結]
  74. ^ 存档副本. [2016-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9). 
  75. ^ India to shop for more combat aircraft. Hindustan Times. 2006年2月26日 [2006年9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5月15日). 
  76. ^ http://www.lemonde.fr/economie/article/2012/01/31/dassault-parvient-enfin-a-exporter-ses-rafale_1636901_3234.html,法媒世界报,2012年1月31日[永久失效連結]
  77. ^ 莫迪宣布采购36架法国阵风战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观察者网
  78. ^ 印度向法订购36架“阵风”战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光明网
  79. ^ 印度飆風戰機試飛訓練 選在中印邊界空域
  80. ^ https://hk.news.yahoo.com/%E6%B3%95%E5%9C%8B%E6%93%AC%E5%90%91%E5%9F%83%E5%8F%8A%E5%87%BA%E5%94%AE24%E6%9E%B6%E9%99%A3%E9%A2%A8%E6%88%B0%E6%A9%9F-194900454.html,香港電台,2015年2月17日
  81. ^ Fouquet, Helene; Rothman, Andrea. Dassault Said to Close in on Rafale Contract to Lift Exports. Bloomberg L.P. 20 June 2014 [4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9). 
  82. ^ Qatar has chosen the Rafale (新闻稿). Dassault Aviation. 30 April 2015 [30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3). 
  83. ^ Article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84. ^ La Grèce et le Rafale - Press kits de Dassault Aviation. Dassault Aviation, acteur majeur de l'aéronautique. [2020-09-13] (fr-FR). 
  85. ^ Article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86. ^ Finland launches HX Project to select future fighter fleet, Stephen Trimble, Flight International:27 October-2 November 2015, Flightglobal, 2015, P.8.
  87. ^ Helsinki aims for Hornet successor, Beth Stevenson, Flight International:12-18 January 2016, Flightglobal, 2016, P.20.
  88. ^ 馬國6百億疾風戰機訂單. [2018-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3). 
  89. ^ Gale, Ivan. "UAE wants its fighters its own wa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henational.ae. Retrieved: 5 January 2012.
  90. ^ Tran, Pierre. "UAE May Ditch Rafale."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年7月23日, defensenews.com. Retrieved: 15 October 2010
  91. ^ Hoyle, Craig. "Dubai: UAE issues shock Eurofighter Typhoon reques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Flightglobal, 12 November 2011.
  92. ^ "UAE may ditch France to award $10bn jet deal to U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mirates247.com, 23 September 2010. Retrieved: 6 January 2012.
  93. ^ McGinley, Shane. "UAE royal blasts Dassault over fighter jet dea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rabian Business Publishing Ltd., 16 November 2011.
  94. ^ http://140.119.164.150/gmore?weapon&F0SR36PU&44[永久失效連結]
  95. ^ 存档副本. [2016-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9). 
  96. ^ 从官方数据来看,阵风的最高速度为1.8马赫,而F-15则达2.54马赫;阵风的作战范围为1,800千米,而F-15则达3,900千米。
  97. ^ "Kuwait MPs Object To Rafale Purchase Deal"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7-29 AGENCE FRANCE-PRESSE. March 21, 2010.
  98. ^ Kuwait eyeing Rafale jets. UPI.com. 23 October 2009 [20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7). 
  99. ^ Kuwaiti MPs seek to block Rafale sale. UPI.com. 23 March 2010 [20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5). 
  100. ^ Qatar and Kuwait wait to follow UAE's lead over purchase of Rafale fighter jets from France. Agence France Presse via thenational.ae. 10 January 2012 [20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3). 
  101. ^ Eurofighter welcomes the agreement between Italy and Kuwait for the supply of 28 Eurofighter Typhoons. Eurofighter. 11 September 2015 [11 Sept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102. ^ Kuwait Opts For Eurofighter Typhoon. Aviation Week. 11 September 2015 [11 Sept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8). 
  103. ^ Hoyle, Craig. Rafale team fights back after Swiss Gripen win. flightglobal.com. 30 November 2011 [19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5). 
  104. ^ Pocock, Chris. Rafale blowing hot again in Switzerland. ainonline. 14 February 2012 [19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6). 
  105. ^ "France offers Rafale fighter to Oman – sourc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uters, 11 February 2009. Retrieved: 5 January 2012.
  106. ^ Hoyle, Craig. "Oman edges closer to Typhoon deal says U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flightglobal.com, 9 April 2010. Retrieved: 5 January 2012.
  107. ^ "Austria prepares to dump Eurofighter orde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国卫报,2006年10月6日
  108. ^ "Rafale Aircraft Characteristics."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4-08. Dassault Aviation. Retrieved: 15 October 2010.
  109. ^ Williams 2002, p. 112.
  110. ^ "Rafale M." (English transl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French navy. Retrieved: 15 October 2010.

備註

  1. ^ 达梭使用“全角色”这个词来描述这架飞机来显示它与其它多功能战斗机之间的区别:其它多功能战斗机仍有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的区分;但疾風號稱可以在作战中从一个功能转换到另一个功能。
  2. ^ Selon Michel Cabirol. 存档副本. rpdefense.over-blog.com. 9 June 2015 [2020-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 le général Mercier, chef d'état-major de l'Armée de l'air française, a déclaré : 空引用 (帮助) . La loi de programmation militaire 2014-2019 prévoit la livraison de Template:Nombre, dont 7 pour la Marine.</ref>
  3. ^ 印度、法國“印度-太平洋合作”的一部分
  4. ^ 繞過阿爾及利亞領空
  5. ^ 查德首都
  6. ^ 法國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空軍基地,原為6架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