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方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lberth2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9日 (五) 00:31 →‎top:​ 更新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枚方市
枚方市
中核市
日文轉寫
 • 日文枚方市
 • 平假名ひらかたし
 • 罗马字Hirakata-shi
枚方公園(日语:ひらかたパーク)內的摩天輪
枚方公園日语ひらかたパーク內的摩天輪

市旗

市章
枚方市位置圖
枚方市在大阪府的位置
枚方市在日本的位置
枚方市
枚方市
枚方市在日本的位置
坐标:34°48′52″N 135°39′02″E / 34.81436°N 135.65064°E / 34.81436; 135.65064
国家 日本
地方近畿地方
都道府縣大阪府
接鄰行政區高槻市島本町交野市寢屋川市
京都府京田邊市八幡市
奈良縣生駒市
政府
 • 市長伏見隆日语伏見隆
(現任任期至:2023年9月22日)
面积
 • 总计65.08平方公里
人口(2021年1月31日)
 • 總計399,327[1]
 • 密度6,134人/平方公里
象徵
 • 市樹柳樹
 • 市花菊花
 • 市鳥普通翠鳥
时区日本標準時間UTC+9
市編號27210-8
邮政编码573-8666
市役所地址枚方市大垣內町二丁目1番20號
枚方市政府大樓
枚方市政府大樓
電話號碼+81-72-841-1221
市議員數32
法人番號8000020272108
網站www.city.hirakata.osaka.jp

枚方市(日语:枚方市ひらかたし Hirakata shi */?)是位於日本大阪府東北部的都市,與京都府奈良縣接鄰,大致位於大阪市京都市的中間,以七夕傳說和用菊花做的偶人展聞名。為大阪府轄內第4大城市,人口約40萬,次於大阪市堺市東大阪市

轄區東部為生駒山地日语生駒山地的山區,最東側為高度約100公尺的山丘,往西高度逐漸降低為丘陵地,最西側為近畿平原一的部分,並以淀川為西界。丘陵地區的地層為從約200萬年前開始歷經冰河時期間冰期堆積的地層,在此曾發掘出東洋象和梅花鹿等的化石。在生駒山地和近畿平原的交界處還有活斷層生駒斷層帶日语生駒断層帯,其中又包含田口斷層、交野斷層、枚方斷層以南北向穿過轄區。

市區內有多條河川自東側的生駒山地發源,向西穿越市區後匯入東側的淀川。

氣候屬於瀨戶內海式氣候,溫暖雨量少;夏天則由於熱島現象的影響,來自大阪灣的海風在經過大阪市市區附近時被加熱,使得氣溫比大阪市內略高。

以本地為主場的職業球隊有:V聯賽松下黑豹

歷史

「枚方」的地名最早在8世紀完成的古事記日本書紀播磨國風土記中就有提到,在令制國時代此地屬於河內國交野郡茨田郡。此地過去是被稱為「交野原」的台地和丘陵地區域,有許多鳥獸棲息,距離京都又近,因此也一度成為貴族們的狩獵場地[2]桓武天皇也曾在此設置交野離宮日语交野離宮,並畫設天皇專用的狩獵區,此區域的地名後來也因此成為「禁野」(現在的枚方市禁野本町)。

江戶時代此地設有枚方宿日语枚方宿,為大坂街道日语京街道 (大坂街道)宿場[2],現在的枚方市轄區在江戶時代時為旗本、小田原藩高槻藩日语高槻藩的領地。[3]

19世紀明治維新後,這些區域曾先後隸屬大坂裁判所(後來的大阪府)、河內縣堺縣,直到1881年才隨著堺縣被併入大阪府。1889年實施町村制,現在的枚方市轄區在當時分屬枚方町蹉跎村日语蹉だ村津田村日语津田村 (大阪府)川越村日语川越村 (大阪府)冰室村日语氷室村 (大阪府)菅原村日语菅原村 (大阪府)山田村日语山田村 (大阪府北河内郡)牧野村日语牧野村 (大阪府)招提村日语招提村樟葉村格鲁吉亚语樟葉村,共10個行政區劃。到1930年代,這些行政區劃被整併為位於西部的枚方町,和東部的津田町日语津田町 (大阪府)兩個;枚方町在1947年先升格為枚方市[2],津田町再於1955年併入枚方市,形成現在的枚方市轄區範圍。

20世紀初,枚方市曾經成為軍需產業的要地,陸軍造兵廠日语陸軍造兵廠大阪工廠曾在此設置枚方製造所日语枚方製造所生產砲彈、火藥,並在一旁設置禁野火藥庫日语禁野火薬庫,東京第二陸軍造兵廠東京第二陸軍造兵廠日语東京第二陸軍造兵廠也在此設有香里製造所生產火藥。

戰後轄內開設了枚方中小企業工業園區(現在的枚方企業工業園區)、枚方成衣工業園區(現在地枚方西服工業園區)、枚方家具工業園區,引入了大量中小企業進駐。

2000年日本開始實施特例市制度,枚方市在2001年即成為特例市,2014年進一步成為中核市

變遷表

1896年4月1日 1896年 - 1912年 1912年 - 1944年 1945年 - 1954年 1955年 - 1988年 1988年 - 現在 現在
枚方町 1938年11月3日
合併為枚方町
1947年8月1日
改制為枚方市
枚方市
蹉跎村
牧野村 1935年2月11日
合併為殿山町
招提村
川越村
樟葉村
山田村
津田村 1940年11月15日
合併為津田町
1955年10月15日
併入枚方市
冰室村
菅原村

行政

歷任首長

枚方市長[4]
姓名 上任日期 卸任日期 備註
1~2 寺嶋宗一郎日语寺嶋宗一郎 1947年8月1日 1955年4月30日 原枚方町長、改制後直接擔任市長
3 畠山晴文 1955年5月1日 1959年4月30日
4~5 寺嶋宗一郎 1959年5月1日 1967年4月30日
6~8 山村富造 1967年5月1日 1975年8月2日
9~12 北牧一雄 1975年8月31日 1991年8月30日
13 大鹽和男 1991年8月31日 1995年4月30日
14~17 中司宏日语中司宏 1995年5月1日 2007年9月9日
18~19 竹內脩 2007年9月23日 2015年9月22日
20 伏見隆 2015年9月23日 現任

交通

京阪電氣鐵道京阪本線自轄區西側以南北向穿過轄內主要市區,京阪本線往南可進入大阪市市區,往北可達京都市市區,其中在枚方市車站另有交野線在此分出,往東南方向進入交野市市區;而西日本旅客鐵道片町線則穿過東部轄區,往東可接往奈良市

往西跨越淀川僅有枚方大橋日语枚方大橋一條道路,過去在1930年代枚方大橋完成以前,曾有多處設有渡船作為往返淀川兩岸的交通工具。

鐵路

京阪電氣鐵道
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


公路

快速道路

觀光資源

位於西南部隸屬京阪電氣鐵道集團的枚方公園日语ひらかたパーク為於1912年設立的遊樂園,至今已有超過百年歷史,過去也曾每年固定舉辦以菊花製作人偶為主的枚方大菊人形展日语ひらかた大菊人形,但在2005年由於此工藝技術人員逐漸老化,欠缺後繼傳承者,且展覽帶來的經濟效益有限,故枚方大菊人形展已停止固定舉辦,改為不定期舉辦。

在南側與交野市交界處過去在平安時代被稱為「交野原」的區域,過去來自中國的渡來人從中國帶來了七夕的故事,並在此區域規劃了對應七夕故事的地名,貫穿交野市和枚方市的天野川日语天野川 (大阪府)由於日文發音與「天之川」相同,而「天之川」在日文中即為銀河,位於天野川北側的機物神社日语機物神社(交野市境內)祭祀的是織女,南側的牽牛石則視為牛郎(枚方市境內),而在天野川上則有「逢合橋」(交野市境內)和「鵲橋」(枚方市境內)兩座橋梁。也因此七夕的故事被枚方市和交野市作為共同推展觀光的主題,每年固定此此為主題在七夕期間舉辦活動。[5][6]

教育

大阪牙科大學
關西醫科大學

枚方市轄內的高等教育學校包括:大阪牙科大學日语大阪歯科大学關西醫科大學日语関西医科大学关西外国语大学关西外国语大学短期大学部攝南大學枚方校區、大阪工業大學枚方校區、大阪國際大學日语大阪国際大学枚方校區。

高中方面,擁有兩所橄欖球運動的著名學校,常翔啓光學園中學校日语常翔啓光学園中学校・高等学校東海大學附屬大阪仰星高等學校日语東海大学付属大阪仰星高等学校・中等部,這兩所學校在全國高等學校橄欖球大會日语全国高等学校ラグビーフットボール大会共獲得超過10次之優勝。

此外轄內還有一間大阪市立高等學校日语大阪市立高等学校,如同名稱,該校是由大阪市所設立並營運的公立高中,也是大阪的市立高中之中,唯一不位於大阪市的。

姊妹、友好城市

日本

海外

本地出身之名人

參考資料

  1. ^ 人の動き(枚方市の人口・世帯数等). 枚方市政府. 2021-02-05 [2021-02-19] (日语). 
  2. ^ 2.0 2.1 2.2 枚方市の概要. 枚方市政府. 2015-06-01 [2018-08-28] (日语). 
  3. ^ 舊高舊領取調帳資料庫檢索. 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 (日语). 
  4. ^ 第46回枚方市統計書(平成28年版)
  5. ^ 七夕伝説発祥の由来と七夕関連行事のご紹介. 枚方地區資訊網. 北大阪商工會議所. 2011-03-03 [2018-09-20] (日语). 
  6. ^ 「七夕伝説ゆかりのまち」枚方・交野を巡りませんか?. 枚方市政府. 2018-09-10 [201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0) (日语).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