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唇音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唇音当前版本,由LuciferianThomas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3年10月28日 (六) 01:14 (回退69.212.114.107對話)的編輯:WP:VCC。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唇音通常指嘴唇成阻形成的辅音。单纯的唇音有双唇音唇齿音,前者(如p、b、m等)的部位是双唇,后者(如f、v等)的部位是上齿和下唇。舌尖和嘴唇成阻的辅音叫做舌唇音,但通常不被认为是唇音,因为主动发音部位是舌头。

在中国传统等韵学中,唇音被分成重唇音轻唇音两种,前者包括帮p、滂ph、竝b、明m四个声母,也就是双唇音,后者包括非f、敷fh、奉v、微ɱ四个声母,也就是唇齿音。宋元韵图把唇音重和唇音轻交互排列,这在韵图门法中称为“轻重交互”,原因是两套声母在中古汉语当中是互补的,唇音轻只出现在后原音的三等韵,而唇音重不再这个位置出现。敦煌出土的晚唐《守温韵学残卷》已经指出两套声母的区别(守温套用端知类隔的术语把轻重交互也称为“类隔”),但在《切韵》时代,轻唇音尚不存在,后世念唇齿音的字当时都念双唇音。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 Ladefoged, Peter; Ian Maddieson (1996).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Oxford: Blackwell. ISBN 0-631-19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