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汉语名称
繁体字 工尺譜
简化字 工尺谱
朝鲜语名称
谚文공척보
汉字工尺譜
日语名称
汉字 工尺譜

chě汉字文化圈特有的记谱法,源自中国唐朝时期,后传至日本越南韩国台湾等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属于文字谱的一种。

工尺谱在传统写法上由右而左直行,如同文字,但是现在亦可作横排书写。

标音方法[编辑]

基本字[编辑]

工尺谱并非绝对音名,而是一种“可移调”(movable-do)的记谱法,和英美音乐的唱名(Solfège:do, re, mi, fa, so, la, ti)类似。在中国不同地区,因为方言的差异,工尺谱所用的字会略有不同。下面的例子是工尺谱和简谱以及西方唱名的对照:

工尺
简谱 1 2 3 4 5 6 7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日本简写  

常见变化[编辑]

比“上”低音的三个音会以另外的一些字代表:

工尺 四(士) 一(乙)
简谱  5·  6·  7·
唱名 sol la ti
日本简写

部分工尺谱仍有字,位于上跟尺之间。

在某些乐种里音名会略有不同,例如在粤剧,“四”会写作“士”,而“一”会写作“乙”。上述的“凡”音,在粤剧则会标记作“反”。

其余高八度或低八度的音会在旁边加上部首作为标记,但在不同乐种的标记方法并不统一。在昆曲里,“上尺工凡”等字旁边加上一表示低八度,加上人字部“亻”则代表高八度。在粤剧里,低八度应加上“亻”,高八度则加上“彳”,而例外的是“上”音的高八度会标记作“生”。

而闽南文化区的南管与北管则习惯以“乂(ㄨ)”取代尺。

昆曲工尺谱
工尺 𪛚 𪛛 𪛜 𪛝 𠆩 𠆾 亿
简谱  1·  2·  3· # 4·  5·  6·  7·  1   2   3  # 4   5   6   7  ·1  ·2  ·3  #·4  ·5  ·6  ·7 
音名 do re mi #fa sol la ti do re mi #fa sol la ti do re mi #fa sol la ti


粤剧工尺谱
工尺 亿 𢒼 𢓁 𢓉
简谱  5:  6:  7:  1·  2·  3· # 4·  5·  6·  7·  1   2   3  # 4   5   6   7  ·1  ·2  ·3  #·4 
音名 sol la ti do re mi #fa sol la ti do re mi #fa sol la ti do re mi #fa

读法[编辑]

工尺谱的字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字音,但不都与地方方言的语音一致。例如,在粤剧里工尺谱的字音不按照广东话读音,而是类似中州音的读音,因此“合士乙上尺工反六五”实际上最接近的广东话读音是“何士二伞车工返了乌”。

粤剧工尺字音
工尺
读法 hɔː11 siː22 jiː22 sɑːŋ33 tsʰɛː55 kʊŋ55 fɑːn55 liːu55 wuː55
正常读法 hɐp22 siː22 jyːt22 sœːŋ22 tsʰɛːk33 kʊŋ55 fɑːn35 lʊk22 ŋ̩13
闽南语工尺字音
工尺
读法 hò͘ it sīang chhē kong hôan līu u
正字读法 hap8 su7 it siang7 tshioh kong huan5 liok8 goo7

节奏[编辑]

工尺谱一例(旋律:王老先生有块地
古琴减字谱及工尺谱,在工尺谱旁的标点符号称为板眼

工尺谱以“板眼”符号标记节奏,广义的工尺谱如南管工尺谱(称为撩拍),会另外再标示乐音速度。传统来说,工尺谱就像文字一样,由右至左分行,每一行从上到下作直行书写,而“板眼”通常标记在每拍的第九个音的右侧。“。”或“×”代表板,“ · ”或“、”代表眼。至于每一拍之间的字和节奏如何分配,则每一位演唱者和乐师都有自己的习惯演绎方法,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每一拍中所包含的字数、字体的大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可以粗略地表示音的长短。

板眼在粤曲里称为叮板。“板”代表重拍、“眼”或者“叮”代表轻拍。在粤剧里,在“板”的位置通常会敲击梆鼓,在“叮”的位置通常会敲击沙的。在京剧里,在“板”的位置通常会敲击拍板,在“眼”的位置会敲击单皮鼓。但敲击的节奏并不一定是一拍一下,可以有很多变化,详细技巧请参阅锣鼓经

工尺谱中,音的休止叫做“歇板”和“歇眼”,在粤曲中称为“底板”和“底叮”。 底板的标记为“x”,底叮的标记为“└”

字后加上直线代表时值长于一拍,直线长度大约表示音的长短。

以左边的工尺谱作为例子,译作西方唱名。如下所示,粗体的字代表重拍,粗斜体的字代表轻拍。

do do do sol la la sol    mi mi re re do

调式[编辑]

民间工尺七调包含:弦索调、梅花调、凄凉调、背工调、正调、平调和子母调。

西皮二黄体系的戏曲种类,包括京剧和粤剧,在唱板腔的段落时,不同的调式会强调不同的结束音。例如二黄的板式常见的结束音是“合”、“尺”,而梆子的板式常见的结束音是“士”、“工”。

根据调的高低,粤剧常用的调分为“正线”和“反线”。“正线”相当于西方的C调,即是说工尺谱里的“上”,或者简谱里的1,相当于西方的C音。“反线”相当于西方的G调,即是说工尺谱里的“上”,或者简谱里的1,相当于西方的G音。

中国音乐常被人误认为以五声音阶为主。粤剧广东音乐以七声音阶为主,其中有些曲调会强调“乙”和“反”音,因而称为“乙反调”。

历史和用法[编辑]

唐朝已经有工尺谱,传到宋朝极为流行。工尺谱的唱名大致上接近过去的中州音。相信最初工尺谱是某种乐器的乐谱,是固定音名,但后来在不同乐器和乐种广泛流传以后,工尺谱逐渐变成不固定的唱名。

工尺谱并非将乐曲的演奏单一化,而是蕴含许多变化。在一些情况下,演奏者可以加花(加上装饰音),或在节奏上做调整。至于如何演奏才是合适的手法,是约定俗成的,以师父传徒弟的口授心传的方式继承。因此不同的流派会有不同的演绎风格。

工尺谱亦流传到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琉球

俗字谱[编辑]

唐代的燕乐(宫庭宴会所用音乐)因使用“一”、“レ”、“ス”、“マ”等不完全的文字纪录音高,故名“半字谱”。在中国敦煌发现不少琵琶谱,其中〈倾杯乐〉、〈西江月〉等曲调恉皆有运用燕乐半字谱。类似的琵琶谱还见于日本所传的《三五要录》、《乐家录》和《琵琶诸调子品》。半字谱的符号和日文片假名字母颇有相似之处,未知有没有直接关系。

宋代亦有所谓“俗字谱”,取工尺谱音名之上半截或下半截而成,如“合”作“亼”,“尺”作“ス”,半音用本音加圆圈,清声于本音上加“一”等,颇似瑶琴的减字谱。姜白石的《白石道人歌曲》以此记谱。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