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
外觀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統萬鎮置,治所在岩綠縣(唐朝改名朔方縣,今陝西省靖邊縣北白城子)。唐朝時,夏州的轄境約當今陝西省大理河以北紅柳河流域及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烏審旗等地。唐末後為党項族拓跋氏所居,後為西夏領土。元朝時廢。
隋朝行政區劃變遷 | |||||||||||
---|---|---|---|---|---|---|---|---|---|---|---|
區劃 | 開皇元年 | 區劃 | 大業三年 | ||||||||
州 | 夏州 | 長州 | 郡 | 朔方郡 | |||||||
郡 | 弘化郡 | 金明郡 | 大安郡 | 闡熙郡 | 縣 | 巖緑縣 寧朔縣 長澤縣 | |||||
縣 | 巖緑縣 寧朔縣 |
廣洛縣 永豐縣 啟寧縣 |
長澤縣 | 山鹿縣 新國縣 |
- 唐朝夏州刺史
- 呂崇茂(武德初年,非陝北夏州,今山西省夏縣)
- 竇靜(628年—631年,都督)
- 張亮(632年,都督)
- 郭澄(貞觀年間)
- 李愔(637年,都督)
- 劉蘭(637年,長史)
- 劉蘭(639年—641年,都督)
- 張士貴(641年—642年,都督)
- 尉遲敬德(642年—643年,都督)
- 喬軌(643年,都督)
- 喬師望(645年—646年,都督)
- 張義(貞觀年間,都督)
- 宇文仁簡(貞觀末年永徽初年,都督)
- 屈突壽(貞觀末年永徽初年,都督)
- 姜協(664年—667年,都督)
- 王立行(高宗時,都督)
- 王方翼(682年—683年,都督)
- 李崇義(683年,都督)
- 薛岑(武周年間,都督)
- 薛訥(701年,都督)
- 李思孝(中宗時,都督)
- 甄道一(景雲年間,都督)
- 強循(714年—715年,都督)
- 甄道一(716年,都督)
- 陽欽明(721年,都督)
- 鄭宏之(737年,刺史)
- 陳履華(玄宗時)
- 武令瓌(肅宗時,都督)
- 沈東美(代宗時,都督)
- 呂希倩(780年—783年)
- 時常春(783年)
- 拓跋乾暉(786年)
- 韓潭(787年—798年,之後帶夏綏節度使職)
- 韓全義(798年—805年)
- 楊惠琳(805年—806年)
- 李演(805年—806年,未任)
- 李愿(806年—811年)
- 張煦(811年—813年)
- 田縉(813年—819年)
- 李聽(819年—820年)
- 李祐(820年—824年)
- 傅良弼(824年—828年)
- 李寰(828年—830年)
- 董重質(830年—832年)
- 李昌言(832年—836年)
- 劉源(836年—838年)
- 高霞寓(838年)[1]
- 李愕(844年)
- 米暨(844年—846年)
- 李業(847年—849年)
- 崔某,常侍(849年—851年)
- 李福(851年—854年)
- 鄭助(854年—857年)
- 田在賓(857年年—859年或862年)
- 楚國夫人婿(862年)
- 李宴元(865年—869年)
- 胡某(咸通年間)
- 李玄禮(乾符年間)
- 諸葛爽(880年—881年)
- 拓跋思恭(881年—886年,賜姓李)
- 李思諫(886年—895年)
- 李成慶(896年—900年)
- 李思諫 第二次接任(?年—908年)
- 李彝昌(908年—909年)
- 李仁福(909年—933年)
- 李彝超(933年—935年)
- 安從進(933年)
- 李彝殷(935年—967年)
- 李光睿(967年—978年)
- 李繼筠(978年—980年)
- 李繼捧(980年—982年)
參考文獻
[編輯]- ^ 《舊唐書·文宗紀下》:「開成三年(838)十月壬辰,以右金吾衛將軍高霞寓為夏、綏、銀、宥節度使。丁酉,夏州節度使劉源卒。」而《舊唐書·敬宗紀上》:「寶曆二年(826)四月丙辰,右金吾衛大將軍高霞寓卒。」 新舊唐書高霞寓傳都沒有高霞寓出任夏州的記錄,霞寓已在十二年前去世,如何在死後任職夏綏?或曰此為霞寓堂弟霞宇之誤,然參閱二人墓誌,均未言及夏州事,且高霞宇是大和七年(833)卒,這一條仍舊不能成立。也即兩兄弟實與夏州無任何關係,文宗本紀這一條乃誤,此條當刪,開成三年至會昌四年夏綏節度使究竟為何人?俟考。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 《唐刺史考全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