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現論
湧現論是基於對湧現的信念的哲學觀點,包含了在意識和心智哲學的討論,而與還原論站在相反立場。如果說一個系統的性質是湧現的,意指它是由那個系統的其他性質之間的互動所造成的新性質,這個新性質是無法從原本的性質預測出來的。[1] 湧現出的性質不與其他性質相同,也不能化約成其他性質或從其他性質推導出來。用不同方法滿足這個要求會分別產生不同類型的涌現。在科學哲學中,湧現論既與還原論對立,也與其平行。[2][3]
形式
[編輯]湧現論可以與物理主義相合。[4]物理主義認為宇宙完全由物理實體組成。例如,大腦物理結構的變化可以通過湧現,導致心理功能的變化。
某些類型的湧現論並不特別關注心物問題,而是構成了一種類似於泛神論的宇宙本質理論。[5]他們對整個自然界存在一套按複雜度排序的等級,每層都有着自己的領域科學。
與生機論(vitalism)的關係
[編輯]Emmeche等(1998)認為:「生命力論者與湧現論者之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生命力論者的創造力量只與有機物有關,與無機物無關。湧現則關注創造出的新的屬性,而不考慮所涉及的物質。」「在生命力論的大多數形式中,提出的物理以外的生命力(生命衝力之類)的假設通常沒有任何真正的解釋力。它常常作為一種智力或語言的鎮靜劑,扼殺了科學探索,而不是鼓勵它向新方向發展。」[6]
歷史
[編輯]金在權針對試圖解釋心物問題的湧現論(在非還原物理主義的幌子下),基於因果封閉和過度決定提出了反對意見。
湧現論努力與物理主義相合,但金在權稱物理主義存在因果封閉的原則,每個物理事件都要在物理原因上負全責。這似乎沒有為精神因果關係留下「空間」。如果我們的身體運動由身體和意圖的先前狀態引起,那麼它們就將是過度決定的。在這個意義上,精神因果關係與自由意志不同,它只是聲稱精神狀態和因果關係有關。如果湧現論者通過放棄精神因果關係來回應,他們的立場就變成了一種副現象主義。
金在權用上面的圖(最初由Nancey Murphy提出[7])指出,心理事件M1 導致M2 ,物理事件P1 導致P2 。P1實現了M1 ,P2 實現了M2;然而M1 並沒有影響P1 (即M1 是P1的事件後件)。若P1導致了P2,而M1是 P1的結果,那麼M2 就是P2的結果。他說,這個問題的位移替代方案是接受二元論(即心理事件獨立於物理事件)或取消主義(即心理事件不存在)。
另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O'Connor, Timothy and Wong, Hong Yu, "Emergent Propertie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5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5/entries/properties-emerg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O'Connor, Timothy and Wong, Hong Yu, "Emergent Propertie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5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http://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15/entries/properties-emerg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Kistler, Max. New Perspectives on Reduction and Emergence in Physics, Biology and Psychology. Synthese. 2006, 151 (3): 311–312 [2021-09-03]. ISSN 0039-7857. JSTOR 20118808. S2CID 36301964. doi:10.1007/s11229-006-901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5).
- ^ Being Emergence vs. Pattern Emergence: Complexity, Control, and Goal-Directedness in Biological System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ason Winning & William Bechtel In Sophie Gibb, Robin Hendry & Tom Lancaster (eds.),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Emergence. London: pp. 134-144 (2019)
- ^ Franklin, James. Emergentism as an option i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Between materialist atheism and pantheism (PDF). Suri: Journal of the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of the Philippines. 2019, 8 (2): 1–22 [2021-06-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2-25).
- ^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5-11.
- ^ Murphy, Nancey; Brown, Warren S. Did My Neurons Make Me Do I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65, n.40. ISBN 9780199215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