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日本戰艦列表

這是特色列表,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海海戰中開火的敷島級戰艦

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40年代,大日本帝國海軍為擴充艦隊大量建造戰艦大日本帝國過去極少從外國購買鐵甲艦,並一度接受綠水學派海軍思想,注重成本低廉的魚雷艇破交戰,對抗造價昂貴的重型裝甲船。19世紀90年代初,造船技術和能力遠遠不足的日本為對抗中國北洋水師從英國訂造兩艘富士級戰艦。1894至1895年的甲午戰爭令日本海軍認定綠水學派思想站不住腳,為此制訂十年海軍建設計劃,共需六艘戰艦和六艘裝甲巡洋艦(人稱「六六艦隊」)。兩艘敷島級戰艦朝日號戰艦三笠號戰艦也是從英國購買。日本海軍深知建設能力不可能追上英國與美國,決定海軍艦船始終立足更好的品質,抵消數量劣勢。[1]

俄羅斯帝國與日本在20世紀初因朝鮮滿洲控制權之爭關係緊張,俄羅斯增強太平洋艦隊,日本也在1903年訂造兩艘香取級戰艦,此後該國再也沒有從海外訂造戰艦[2]。為搶在艦船完工前確保艦隊繼續強化,日本1904年突襲旅順口區的俄軍基地,拉開日俄戰爭序幕。戰爭開始後不久,日本海軍訂造兩艘薩摩級戰艦,是該國首批國產戰艦。[3]1904年結束時,大日本帝國陸軍已佔領旅順口,俘獲太平洋艦隊殘餘艦隻。俄軍派大部分波羅的海艦隊收復旅順口,但1905年5月趕到朝鮮海峽後基本在對馬海峽海戰被日本海軍全殲。[4]日軍此役俘獲五艘俄國前無畏艦,並在修復後編入日本艦隊,其中兩艘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賣回俄國,此時兩國已成盟友。對馬海峽海戰大獲全勝促使日本海軍高層認為現代戰爭只有主力艦隊的水面作戰能決定戰局,配有最大口徑艦炮的戰艦是勝負關鍵。[5]

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迅速把關注重心轉到英國和美國身上,要爭取太平洋統治地位,日本只剩這兩個對手[6]。日本深信至少會與其中一國開戰,在1907年的帝國防禦政策要求建造現代戰艦與戰鬥巡洋艦各八艘[7],這便是「八八艦隊」的原型,由16艘主力艦構成戰線核心[8]。1906年英國皇家海軍無畏號戰艦下水,第二年又下水無敵號戰鬥巡洋艦,兩艦代表當時海軍艦船的技術巔峰,其他艦隻都遠遠不能相比[9]。日本不得不加大投資,重啟「八八艦隊」計劃建造無畏艦和戰鬥巡洋艦[10][11]。1907年河內級戰艦率先訂造,接下來是20世紀10年代的扶桑級戰艦伊勢級戰艦。日本訂造的第七和第八艘無畏艦都是1916和1917年的長門級戰艦[12]

1919年,美國總統活羅·韋爾遜宣佈恢復1916年海軍建設計劃,日本隨即訂造紀伊級戰艦十三號級巡洋戰艦共八艘高速戰艦[13]。為避免三國陷入新一輪成本高昂的軍備競賽,美國、英國、日本簽署《華盛頓海軍條約》,同意把三國戰艦噸位比限制在5比5比3。條約迫使日本海軍廢置所有前無畏艦和最老的無畏艦,已經開建的艦隻能拆除或充當靶艦擊沉。此外,條約還規定今後十年禁止新造戰艦。《華盛頓海軍條約》的反對派及其繼承人在此期間控制日本海軍高層位置[14],把金剛級戰鬥巡洋艦改造成高速戰艦,同時現代化改造現有艦船[15]。再加上日本軍國主義興起和軍方在政府佔據的領導地位,日本政府決定在1936年條約到期時退出。日本海軍軍令部為條約失效後制訂的計劃從1934年開始,包括五艘配有九門460毫米艦炮的大型戰艦,即後來的大和級戰艦[16]20世紀30年代後期大和級戰艦建造期間,日本海軍開始設計下一代旗艦,即配備510毫米艦炮的超大和級戰艦,但日本為戰爭所需必須優先建造其他艦隻,超大和級戰艦始終沒有開建[17]

圖例[注 1]
主炮 主炮數量和規格
裝甲 水線裝甲帶厚度
排水量 正常負荷的排水量
推進器 傳動軸、推進器類別、設計速度
服役 艦船開建、完工日期和結局
鋪設龍骨 開始安放龍骨的日期
交付/俘獲 交付或俘獲艦船的日期

前無畏艦

[編輯]

富士級

[編輯]
富士號,攝於1908年10月

富士級戰艦共有兩艘,分別是「富士號」和「八島號」,也是大日本帝國海軍首批戰艦,為對付德國建造的兩艘中國鐵甲艦而從英國訂造。富士級是英國君權級戰艦Royal Sovereign-class)的縮小版,但速度略有優勢,裝甲類型更優。[18]

富士級戰艦隸屬第一艦隊,1904年3月9至10日參與旅順口海戰期間富士號輕傷,八島號無損傷[19]。5月15日八島號被兩枚水雷擊沉[20],富士號8月參與黃海海戰,後在1905年5月的對馬海峽海戰輕傷[21],期間命中彈藥庫引起爆炸摧毀俄軍博羅季諾號戰艦Borodino[22]。1908年10月,富士號接待美國駐日本大使和「大白艦隊」高級軍官[23],1910年劃歸岸防艦,1922年解除武裝並改造成宿舍船。1945年美國戰機炸沉富士號,該艦最後在1948年拆解[24]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富士號 兩門雙聯裝305毫米艦炮[25] 457毫米[26] 12426至12734[20] 雙傳動軸,兩台三脹往復式蒸汽機
18.25[18]
1894年8月1日[27] 1897年8月17日[28] 1948年拆解[28]
八島號 1894年12月6日[29] 1897年9月9日[28] 1904年5月15日水雷擊沉[20]

敷島級

[編輯]

敷島級戰艦也有兩艘,是英國皇家海軍威嚴級戰艦Majestic-class)的加強版[30],同樣在日俄戰爭前劃入第一艦隊,在旅順口海戰受輕傷。1904年5月,俄軍投放的水雷命中初瀨號戰艦,該艦彈藥庫爆炸沉沒。[31]敷島號戰艦投身黃海海戰期間只被305毫米艦炮誤傷[32],隨後在對馬海峽海戰中彈九次,還被自家主炮打中,但還是與三笠號戰艦擊沉俄軍奧斯利雅維亞號戰艦[33]一戰期間敷島號進駐佐世保鎮守府[34],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簽署後去軍事化[35],此後在佐世保鎮守府充當訓練廢船,直到1948年拆解[36]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敷島號 兩門雙聯裝305毫米艦炮[37] 229毫米[38] 15090噸[39] 雙傳動軸,兩台三脹往復式蒸汽機,
18節[39]
1897年3月29日[36] 1900年1月26日[36] 1948年1月拆解[36]
初瀨號 1898年1月10日[40] 1901年1月18日[35] 1904年5月15日水雷擊沉[35]

朝日號

[編輯]
1900年7月的朝日號戰艦

朝日號戰艦是略有改進的英國可畏級戰艦[34]Formidable-class),也是日本海軍常備艦隊的旗艦,1903年聯合艦隊改革之際編入第一艦隊[41][42]。朝日號參與日俄戰爭旅順口海戰期間未受俄軍火力損傷,黃海海戰時命中波爾塔瓦號戰艦皇太子號戰列艦,己身也有中等程度損傷[43]。兩個月後朝日號在旅順口附近被水雷命中,經及時修復又投身對馬海峽海戰,協助癱瘓蘇沃洛夫親王號戰艦Knyaz Suvorov),並在對決博羅季諾號戰艦和鷹號戰艦時毫髮無傷[44]

朝日號一戰期間基本是炮兵訓練船,僅1917年重新武裝,用於運送日本軍人干涉俄國內戰[35]。20世紀20年代,朝日號轉成非戰鬥艦,再於1937年轉為修理艦[42]。1942年5月25日深夜到26日凌晨,美國海軍鮭魚號潛艇USS Salmon)在今越南近海用魚雷擊沉朝日號[41]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朝日號 兩門雙聯裝305毫米艦炮[37] 229毫米[45] 15400噸[35] 雙傳動軸,兩台三脹往復式蒸汽機,
18節[46][35]
1887年8月1日[47] 1900年7月31日[42] 1942年5月25日深夜到26日凌晨美軍鮭魚號潛艇擊沉[41]

三笠號

[編輯]
三笠號戰艦,1905年2月攝於吳市

三笠號同樣是可畏級戰列般的改良版式,與朝日號差異很小[34]。日俄戰爭期間三笠號是第一艦隊旗艦,在旅順口海戰次日參戰,還曾參與黃海海戰和對馬海峽海戰[48]。對馬海峽海戰期間三笠號多次被火力命中,但只有輕微損傷[49]。戰爭結束後沒幾天,三笠號因彈藥庫意外爆炸沉沒[50]打撈上來後花費兩年修復[51]。此後該艦在一戰期間用作岸防艦,並在日軍干涉俄國內戰時支援[34]。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生效後三笠號作為博物館船Museum ship)保留。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佔領日本,在此期間三笠號嚴重缺乏維修,20世紀50年代後期需要大量翻修但只有部分修復。[52]三笠號是全世界唯一留存的前無畏艦[53]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三笠號 兩門雙聯裝305毫米艦炮[37] 229毫米[54] 15380噸[35] 雙傳動軸,兩台三脹往復式蒸汽機,
18節[55]
1899年1月24日[56] 1902年3月1日[56] 作為博物館船保存至今[52]

丹後號

[編輯]
約1908至1909年的丹後號

丹後號本是俄國波爾塔瓦號戰艦,是該國三艘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前無畏艦的第二艘,建成後不久劃入太平洋艦隊並從1901年起進駐旅順口[57]。波爾塔瓦號在日俄戰爭期間先參與旅順口海戰,後在黃海海戰遭遇重創[58][59],1904年12月在旅順會戰時被日軍炮火擊沉。日本海軍戰後撈出該艦,翻新後更名「丹後號」並編入艦隊[60][61]。一戰期間丹後號在青島戰役炮轟德國防禦工事[62]。1916年,日本政府把丹後號賣回俄羅斯,原名「波爾塔瓦號」已由其他艦船使用,俄國把丹後號更名「切斯馬號」(Chesma[61][63]。1917年10月,切斯馬號船員宣佈加入布爾什維克[64],但因急需修護沒有參與俄國內戰,最後在1924年拆解[63][65]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丹後號 四門305毫米艦炮[66] 368毫米克虜伯裝甲[66] 11685噸[66] 雙傳動軸,兩台三脹往復式蒸汽機,
16節[66]
1892年5月19日[67] 1905年1月2日[68] 1916年賣回俄國[69],1924年拆解[63]

相模號與周防號

[編輯]
1901年的俄國佩列斯韋特號戰艦

相模號與周防號本是俄國佩列斯韋特號戰艦勝利號戰艦,均屬佩列斯韋特級戰艦[70]。佩列斯韋特級的設計參考英國百夫長級二等戰艦Centurion-class),英國原型用於打擊類似俄國的俄羅斯號Rossia)或留里克號Rurik),用於破交戰Commerce raiding)的裝甲巡洋艦;佩列斯韋特級旨在支援俄軍裝甲巡洋艦[71]

兩艦均在旅順口海戰沉沒,後經日本海軍打撈。佩列斯韋特級火力不及日軍俘獲的其他戰艦,故用作岸防艦。[72]一戰期間,周防號先是青島戰役時第二艦隊第二戰隊旗艦,後又是第二艦隊旗艦,再於1916年轉為炮兵訓練船。相模號同年賣回俄國並恢復原名「俄羅斯號」。前往北俄羅斯期間,俄羅斯號在地中海被兩枚水雷擊沉。[73]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生效後,周防號解除武裝,估計隨後拆解[72]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相模號 兩門雙聯裝254毫米艦炮[74] 229毫米[74] 14030噸[74] 雙傳動軸,兩台三脹往復式蒸汽機,
18節[74]
1895年11月21日[70] 1905年1月2日[75] 1917年1月4日在埃及塞德港近海被水雷擊沉[76]
周防號 13530噸[74] 1899年2月21日[71] 1905年1月2日[77] 估計在1922至1923年拆解[78]

肥前號

[編輯]
肥前號戰艦

肥前號本是俄國列特維贊號戰艦,是俄國造船廠不堪重負而在美國建造的前無畏艦,日俄戰爭前交付[79]。該艦在旅順口海戰被魚雷命中,迅速修復後又在黃海海戰受輕傷[32][80]。日本海軍在旅順會戰擊沉列特維贊號後打撈起來,更名「肥前號」[81]。一戰期間肥前號受命增援卑詩省近海實力不足的英國海軍分艦隊,但得知德國炮艇現身夏威夷群島後改道前往。德國炮艇1914年11月落入美國控制後,肥前號搜尋其他德國艦船未果。戰後肥前號支援日軍干涉俄國內戰,1922年遵照《華盛頓海軍條約》要求解除武裝。1924年,肥前號充當靶艦擊沉。[82][83]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肥前號 兩門雙聯裝305毫米艦炮[84] 229毫米[85] 12985噸[86] 雙傳動軸,兩台三脹往復式蒸汽機,
18節[86]
1899年7月29日[87] 1905年1月2日[82] 1924年7月25日充當靶艦擊沉[82]

石見號

[編輯]
石見號戰艦

石見號本是俄國鷹號戰艦,屬博羅季諾級戰艦,日俄戰爭前不久交付。鷹號與三艘姊妹艦長途跋涉半個地球投身對馬海峽海戰,[88]經中等程度損傷後在戰鬥次日向日本海軍投降[89]。日本1905至1907年重建該艦,更名「石見號」並劃入第一艦隊,但1912年改為岸防艦。1914年石見號在日本向德意志帝國宣戰後投身青島戰役,隨後改為警戒艦。1918年石見號劃為第三艦隊第五戰隊旗艦,支援日軍干預俄國內戰。此後該艦短暫充當訓練船,1922年解除武裝,兩年後充當靶艦擊沉。[90][91][92]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石見號 兩門雙聯裝305毫米艦炮[93] 194毫米[94] 14378噸[95] 雙傳動軸,兩台三脹往復式蒸汽機,
18節[96]
1900年6月1日[95] 1905年5月28日[89] 1924年7月10日充當靶艦擊沉[90]

香取級

[編輯]
香取號戰艦

香取級戰艦共有兩艘,是日本在海外建造的最後一批戰艦[97],設計在英國皇家海軍英皇愛德華七世級戰艦King Edward VII-class)的基礎上改進[98]。兩艦交付時日俄戰爭已經結束,從未參與實戰。香取號戰艦副炮炮塔1907年發生重大火災奪走34條人命,另有8人受傷。[99]兩艦沒有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在1918年參與日軍干涉西伯利亞的行動[100][101]。1921年,香取級兩艦搭乘儲君裕仁訪問歐洲,與英王喬治五世會面[102]。《華盛頓海軍條約》生效後,兩艦均在1923至1925年解除武裝並拆解[101]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香取號 兩門雙聯裝305毫米艦炮[103] 229毫米[103] 16210噸[104] 雙傳動軸,兩台三脹往復式蒸汽機,
18節[104]
1904年4月27日[105] 1906年5月20日[105] 1924年4月轉賣拆解[101]
鹿島號 16646噸[98] 1904年2月29日[105] 1906年5月23日[105] 1924至1925年拆解[106]

薩摩級

[編輯]
薩摩號戰艦

薩摩級戰艦分「薩摩號」與「安藝號」兩艘,是日本國內建造的首批戰艦,屬戰艦設計過渡時期作品[3]。姐妹艦原計劃各配12門305毫米艦炮,但因材料短缺、成本高昂重新設計,改成四門305毫米艦炮和12門254毫米艦炮[107]。如按原計劃完工,薩摩級將是世界上首批「全巨炮」(All big-gun)戰艦[97]。薩摩號採用兩台傳統的三脹往復式蒸汽機驅動,安藝號是日本第一艘採用蒸汽渦輪發動機的戰艦[108]

1906年面世的無畏號戰艦令還在建造的薩摩級淪為明日黃花,安藝號同年11月15日下水,薩摩號次年4月15日跟進[109]。一戰爆發後,薩摩號是松村龍雄海軍少將的旗艦,1914年10月隨第二南遣枝隊攻陷德國控制的加羅林群島帕勞群島。1916年薩摩號在佐世保海軍工廠改裝,一戰剩下幾年在第一戰隊服役。安藝號先劃入第一戰隊,1918年轉入第二戰艦分艦隊。[97]1924年,兩艦都充當靶艦由長門號戰艦陸奧號戰艦擊沉[110]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薩摩號 兩門雙聯裝305毫米艦炮
六門雙聯裝254毫米艦炮[108]
229毫米[108] 19683噸[108] 雙傳動軸,兩台三脹往復式蒸汽機,
18.25節[108]
1905年5月15日[36] 1910年3月25日[36] 1924年9月7日充當靶艦擊沉[36]
安藝號 20400噸[108] 雙傳動軸,兩台蒸汽渦輪發動機
20節[108]
1906年3月15日[36] 1911年3月11日[36] 1924年9月2日充當靶艦擊沉[36]

無畏艦

[編輯]

河內級

[編輯]

河內級戰艦分「河內號」與「攝津號」兩艘,是日俄戰爭後通過海軍軍艦補充計劃訂造的無畏艦[111],也是日本海軍首批無畏艦,為日本落實剛通過的「八八艦隊」計劃邁出堅實步伐[112]。艦上配有四門50倍徑305毫米和八門45倍徑305毫米主炮[113],按德國蘭秀級戰艦黑爾戈蘭級戰艦採用的六邊形佈局分佈[114]。河內級原定採用12門45倍徑艦炮,但日本海軍得知英國皇家海軍已採用威力更大、成本更高的50倍徑艦炮,但又承擔不起全部升級的成本,所以把四門炮升為50倍徑[115]

1914年,河內號與攝津號在青島戰役炮轟德軍防禦工事,除此以外沒有參與一戰作戰。河內號1918年因彈藥庫爆炸沉沒,一同損失的還有600多名官兵。[116]攝津號1922年解除武裝後轉為靶艦,1945年被美軍艦載機重創後為免沉沒被迫擱淺,後在1946至1947年拆解[117]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河內號 六門雙聯裝305毫米艦炮[113] 305毫米[113] 21157噸[113] 雙傳動軸,兩台蒸汽渦輪發動機,
21節[113]
1909年4月1日[118] 1912年3月31日[118] 1918年7月12日彈藥庫爆炸致沉[118]
攝津號 21787噸[113] 1909年1月18日[118] 1911年3月30日[118] 1946至1947年拆解[118]

超無畏艦

[編輯]

扶桑級

[編輯]
經過現代化改造的扶桑號戰艦在1933年試航

扶桑級戰艦分「扶桑號」和「山城號」兩艘,是一戰期間建造的無畏艦[119],在中國沿海短暫巡邏後於戰爭結束之際劃歸預備艦隊。20世紀30年代兩艦經過全面現代化改造,但到二戰前夕已經落伍,對戰爭早期參與有限。扶桑號和山城號1943年除短暫用於運兵外基本充當訓練艦。[120][121]兩艦是1944年蘇里高海峽海戰中僅有的日本戰艦,在夜戰中被水雷和艦炮擊沉,與艦上絕大多數人員葬身大海[122]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扶桑號 六門雙聯裝356毫米艦炮[118] 305毫米[118] 29326噸[123] 四傳動軸,四台蒸汽渦輪發動機,
22.5節[118]
1912年3月11日[124] 1915年11月8日[124] 1944年10月25日蘇里高海峽海戰期間沉沒[118]
山城號 1913年11月20日[125] 1917年3月31日[125]

伊勢級

[編輯]
剛經現代化改造的伊勢號戰艦

伊勢級戰艦也是一戰期間建造的無畏艦[126],曾於1923年為關東大地震倖存者運送物資,在戰間期現代化改造,改良裝甲和機械並按「城郭型檣樓」(Pagoda mast)風格重建上層建築。此後兩艦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扮演小角色。[127][128]

成本高昂的重建不足以避免伊勢級戰艦在太平洋戰爭前淪為明日黃花,戰爭早期沒有重大行動。日本海軍大部分大型航空母艦在1942年中期的中途島海戰中損失,伊勢號日向號改裝飛行甲板取代後方炮塔,用於水上飛機起降,但日本缺乏飛機與合格飛行員,兩艦從未在實戰中起降飛機。[129]等待裝備航空隊期間,兩艇偶爾充當運兵船並向日軍基地運送物資[127][128]。1944年10月下旬,伊勢號和日向號在恩加尼奧角海戰充當誘餌,希望吸引美軍航母艦隊火力,令登陸雷伊泰島的盟軍失去掩護[130]。兩艦此後轉到東南亞,並在1945年初參與「北號作戰」,向日本運送汽油和其他戰略物資。伊勢號和日向號接下來轉入預備艦隊直到同年七月因美軍空襲沉沒。二戰結束後兩艦在1946至1947年拆解。[127][128]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伊勢號 六門雙聯裝356毫米艦炮[131] 299毫米[132] 31760噸[131] 四傳動軸,四台蒸汽渦輪發動機,
23節[131]
1915年5月10日[126] 1917年12月15日[126] 1945年7月28日沉沒[131]
日向號 1915年5月6日[126] 1918年4月30日[126] 1945年7月24日沉沒[131]

高速戰艦

[編輯]

長門級

[編輯]
1924年左右的長門號戰艦

長門級戰艦包括「長門號」與「陸奧號」,是一戰期間日本建造的第三對無畏艦,但交付時戰爭已經結束[133]。1923年兩艦向關東大地震倖存者運送物資,20世紀30年代現代化改造後姐妹艦於1937年短暫參與中國抗日戰爭。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拉開太平洋戰爭序幕,長門號是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的旗艦。[134][135]

1942年6月兩艦參與中途島海戰但未投入實戰[136]。陸奧號8月投身東所羅門海戰,1943年初回國[134],同年六月毀於彈藥庫爆炸[137]。太平洋戰爭前兩年長門號基本在本土水域訓練,1943年中期轉移到楚克群島,但直到1944年中期才在菲律賓海海戰投入實戰,遭遇美國空襲。1944年10月,長門號的主炮在雷伊泰灣海戰首次向敵艦開火,期間只受輕傷,11月回國維修。日本海軍此時燃料緊缺,認定已經沒有必要全面修復長門號,[135]將該艦改造成浮動防空平台,負責沿海防禦。二戰結束後,該艦在1946年中期的「十字路口行動」中充當核武器試驗靶艇,第一次測試僅輕度受損,第二次測試時沉沒。[138]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長門號 四門雙聯裝410毫米艦炮[139] 305毫米維克斯滲碳裝甲[139] 32720噸[139] 四傳動軸,四台蒸汽渦輪發動機,
26.5節[139]
1917年8月28日[133] 1920年11月25日[133] 1946年7月29至30日「十字路口行動」中沉沒[139]
陸奧號 1918年6月1日[133] 1921年10月24日[133] 1943年6月8日因內部爆炸沉沒[139]

土佐級

[編輯]
1922年9月1日拖往長崎的土佐號戰艦

20世紀20年代初訂造的土佐級戰艦又稱「加賀級戰艦」,在長門級戰艦基礎上增加一座雙聯裝410毫米炮塔。土佐號加賀號原計劃1921年下半年下水,但土佐號在《華盛頓海軍條約》生效後取消,已建成的部分用於測試裝甲方案,最後難逃鑿沉命運。[140]加賀號改建成航空母艦,取代1923年關東大地震中損毀的天城級戰鬥巡洋艦[141]。加賀號航空母艦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支援地面部隊,曾參與偷襲珍珠港和1942年1月南太平洋的拉包爾戰役,2月又在荷蘭東印度群島戰役期間出動艦載機對澳洲達爾文發動聯合航母空襲,同年在中途島海戰沉沒[142][143]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土佐號 五門雙聯裝410毫米艦炮[144] 280毫米[144] 39900噸[144] 四傳動軸,四台蒸汽渦輪發動機,
26.5節[144]
1920年2月16日[144] 1925年2月9日鑿沉[145]
加賀號 1920年7月19日[144] 1928年3月31日[144] 改為航空母艦,1942年6月4日中途島海戰中沉沒[144]

紀伊級

[編輯]

紀伊級戰艦是原計劃在20世紀20年代建造的四艘高速戰艦,其中兩艘已經命名。1919年美國宣佈重啟大規模海軍建設,日本計劃用紀伊級戰艦增援八艘戰艦與八艘戰鬥巡洋艦組成的「八八艦隊」。[13]1922年簽署《華盛頓海軍條約》後紀伊級戰艦停工,1923年11月取消兩艘,另外兩艘1924年4月取消[144]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紀伊號
五門雙聯裝410毫米艦炮[144] 292毫米[144] 42600噸[144] 四傳動軸,四台蒸汽渦輪發動機,
29.75節[144]
尾張號
第十一號艦
第十二號艦

十三號級

[編輯]
十三號級的設計構想圖

十三號級巡洋戰艦是原計劃在20世紀20年代紀伊級戰艦完工後開建的四艘高速戰艦,只有編號十三至十六,沒有命名。1919年美國宣佈重啟大規模海軍建設,日本計劃用十三號級巡洋戰艦增援八艘戰艦與八艘戰鬥巡洋艦組成的「八八艦隊」。[13]根據設計構想,十三號級比已有或在建的戰艦更好。1922年簽署《華盛頓海軍條約》後,十三號級項目在1923年11月取消,沒有進入建造階段。[146]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第十三號艦 四門雙聯裝457毫米艦炮[147] 330毫米[147] 47500噸[147] 四傳動軸,四台蒸汽渦輪發動機,
30節[147]
第十四號艦
第十五號艦
第十六號艦

金剛級

[編輯]

金剛級戰鬥巡洋艦在20世紀20到30年代改造成高速戰艦,渦輪發動機和鍋爐換成更強力和輕巧的型號,同時加大艦身提升水下保護,增加水平裝甲並提升艦炮射程[15]

金剛級戰艦是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最活躍的主力艦,參與大部分主要戰鬥。比叡號霧島號在偷襲珍珠港時負責護航,金剛號榛名號支援荷蘭東印度群島戰役。四艦均參與中途島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比叡號與霧島號在1942年11月瓜達爾卡納爾海戰時沉沒;同期榛名號和金剛號聯手轟炸瓜達爾卡納爾島亨德森機場。剩下的兩艦1943年基本是在日本海軍基地間穿棱,1944年又投身大規模海戰,在雷伊泰灣海戰協助擊沉美軍驅逐艦兩艘、護航航空母艦一艘。同年11月美國海獅號潛艇用魚雷炸沉金剛號,榛名號1945年7月下旬盟軍空襲吳鎮守府時沉沒,後在1946年打撈並拆解。[148]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金剛號 四門雙聯裝356毫米艦炮[149] 203毫米[150] 32156噸[149] 四傳動軸,四台蒸汽渦輪發動機,
30.5節[151]
1911年1月17日[152] 1913年8月16日[152] 1944年11月21日沉沒[150]
比叡號 1911年11月4日[152] 1914年8月4日[152] 1942年11月13日沉沒[150]
霧島號 1912年3月17日[152] 1915年4月19日[152] 1942年11月15日沉沒[150]
榛名號 1912年3月16日[152] 1945年7月28日沉沒[150]

大和級

[編輯]

大和級戰艦在太平洋戰爭啟動之際動工,是史上噸位和火力最大的戰艦[153]大和號武藏號建成戰艦,信濃號建造期間轉為航空母艦。第四艘在建造時拆解,第五艘沒有開建。[154]

因美軍潛艇和航空母艦的威脅,加上日軍燃油短缺嚴重,大和號與武藏號大部分時間留在汶萊、楚克群島和吳市的海軍基地,每次都是因美軍空襲日軍基地調動,後在1944年10月加入栗田健男海軍中將的第一游擊部隊參與雷伊泰灣海戰[155][156],武藏號被美國戰機炸沉。1944年11月,交付僅十天的信濃號被美軍射水魚號潛艇炸沉,大和號1945年4月在「天號作戰」時被美軍艦載機擊沉。[154]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三門三聯裝460毫米艦炮[157] 410毫米[157] 62315噸[157] 四傳動軸,四台蒸汽渦輪發動機,
27節[157]
1937年11月4日[157] 1941年12月16日[157] 1945年4月7日因空襲沉沒[157]
1938年3月29日[157] 1942年8月5日[157] 1944年10月24日因空襲沉沒[157]
1940年5月4日[157] 1944年11月19日[157] 改為航空母艦,1944年11月28日沉沒[158]
111號艦 1940年7月7日[157]

超大和級

[編輯]

超大和級戰艦代號「A-150」,是日本海軍長期堅持品質優先的設想產物,根據設計方案一旦面世便是世上最強大的戰艦,艦上計劃裝備六門510毫米艦炮,是世上最大的艦炮。日本1938至1939年基本完成設計大和級戰艦便馬上開始研究超大和級,1941年初基本完成,但此時已將重心轉移到航空母艦和其他小型軍艦,準備與美國開戰。超大和級沒有進入建造階段,大部分設計細節都在戰爭結束之際銷毀。[17]

艦名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鋪設龍骨 交付 結局
第七九八號艦 三門雙聯裝510毫米艦炮[159] 估計457毫米[157] 約7.1萬噸[160] 不明
第七九九號艦

註釋

[編輯]
  1. ^ 只提供完成艦隻的數據。

腳註

[編輯]
  1. ^ Evans & Peattie(1997年),第15, 57–60頁
  2. ^ Lengerer(2009年3月),第7–11頁
  3. ^ 3.0 3.1 Itani,Lengerer & Rehm-Takahara(1992年),第53頁
  4. ^ Evans & Peattie(1997年),第85–86, 92–93, 110頁
  5. ^ Evans & Peattie(1997年),第116–132頁
  6. ^ Stille(2008年),第4頁
  7. ^ Evans & Peattie(1997年),第143, 150頁
  8. ^ Stille(2008年),第7頁
  9. ^ Evans & Peattie(1997年),第152頁
  10. ^ Sandler(2004年),第90頁
  11. ^ Evans & Peattie(1997年),第154, 159頁
  12. ^ Evans & Peattie(1997年),第160, 166–167, 565, fn. 24頁
  13. ^ 13.0 13.1 13.2 Evans & Peattie(1997年),第174頁
  14. ^ Evans & Peattie(1997年),第192, 194–197, 237頁
  15. ^ 15.0 15.1 Lengerer(2008年3月),第40–50頁
  16. ^ Evans & Peattie(1997年),第293–298頁
  17. ^ 17.0 17.1 Garzke & Dulin(1985年),第85–86頁
  18. ^ 18.0 18.1 Lengerer(2008年9月),第23, 27頁
  19. ^ Forczyk(2009年),第41–44頁
  20. ^ 20.0 20.1 20.2 Jentschura,Jung & Mickel(1977年),第16頁
  21. ^ Forczyk(2009年),第52–53頁
  22. ^ Campbell(1978年),第263頁
  23. ^ New York Times(1908年10月24日)
  24. ^ Jentschura,Jung & Mickel(1977年),第16–17頁
  25. ^ Lengerer (March 2009),第27, 36頁
  26. ^ Brook(1999年),第122頁
  27. ^ Silverstone(1984年),第327頁
  28. ^ 28.0 28.1 28.2 Jentschura,Jung & Mickel(1977年),第17頁
  29. ^ Brook(1985年),第268頁
  30. ^ Chesneau & Kolesnik(1979年),第221頁
  31. ^ Brook(1999年),第124頁
  32. ^ 32.0 32.1 Forczyk(2009年),第51–52頁
  33. ^ Campbell(1978年),第128–131, 263頁
  34. ^ 34.0 34.1 34.2 34.3 Preston(1972年),第189頁
  35. ^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Jentschura,Jung & Mickel(1977年),第18頁
  36. ^ 36.00 36.01 36.02 36.03 36.04 36.05 36.06 36.07 36.08 36.09 Silverstone(1984年),第336頁
  37. ^ 37.0 37.1 37.2 Brook(1999年),第126頁
  38. ^ Brook(1999年),第125–126頁
  39. ^ 39.0 39.1 Brook(1999年),第125頁
  40. ^ Brook(1985年),第274頁
  41. ^ 41.0 41.1 41.2 Combined Fleet: Asahi.
  42. ^ 42.0 42.1 42.2 Lengerer(2008年9月),第30頁
  43. ^ Forczyk(2009年),第24, 41–46, 48–53頁
  44. ^ Campbell(1978年),第128–135, 260頁
  45. ^ Lengerer(2008年9月),第27頁
  46. ^ Lengerer(2008年9月),第22頁
  47. ^ Silverstone(1984年),第326頁
  48. ^ Forczyk(2009年)
  49. ^ Campbell(1978年)
  50. ^ Warner & Warner(2002年)
  51. ^ Jentschura,Jung & Mickel(1977年),第19頁
  52. ^ 52.0 52.1 Japan Times, 18 December 2011.
  53. ^ Morrison.
  54. ^ Chesneau & Kolesnik(1979年),第222頁
  55. ^ Jentschura,Jung & Mickel(1977年),第18–19頁
  56. ^ 56.0 56.1 Silverstone(1984年),第334頁
  57. ^ McLaughlin(2003年),第53, 84, 86, 90頁
  58. ^ McLaughlin(2003年),第163頁
  59. ^ Forczyk(2009年),第41–43, 49–52頁
  60. ^ McLaughlin(2003年),第164頁
  61. ^ 61.0 61.1 Lengerer(2008年9月),第52頁,Iwami
  62. ^ McLaughlin(2008年),第54–55頁
  63. ^ 63.0 63.1 63.2 McLaughlin(2003年),第91頁
  64. ^ Taras(2000年),第24頁
  65. ^ McLaughlin(2008年),第56頁
  66. ^ 66.0 66.1 66.2 66.3 McLaughlin(2003年),第84–85, 90頁
  67. ^ McLaughlin(2003年),第84, 86, 90頁
  68. ^ Silverstone(1984年),第337頁
  69. ^ Watts & Gordon(1971年),第26頁
  70. ^ 70.0 70.1 McLaughlin(2003年),第107頁
  71. ^ 71.0 71.1 McLaughlin(2003年),第108頁
  72. ^ 72.0 72.1 Jentschura,Jung & Mickel(1977年),第20頁
  73. ^ Preston(1972年),第186, 207頁
  74. ^ 74.0 74.1 74.2 74.3 74.4 McLaughlin(2003年),第107–108, 112–114頁
  75. ^ McLaughlin(2008年),第46頁
  76. ^ Preston(1972年),第207頁
  77. ^ McLaughlin(2003年),第48頁
  78. ^ McLaughlin(2008年),第49頁
  79. ^ McLaughlin(2000年),第51, 61, 63頁
  80. ^ Warner & Warner(2002年),第305–306頁
  81. ^ Chesneau & Kolesnik(1979年),第183頁
  82. ^ 82.0 82.1 82.2 McLaughlin(2000年),第64頁
  83. ^ Lengerer(2008年9月),第59頁,Hizen
  84. ^ McLaughlin(2000年),第57頁
  85. ^ McLaughlin(2000年),第58頁
  86. ^ 86.0 86.1 McLaughlin(2000年),第54–55頁
  87. ^ McLaughlin(2000年),第54頁
  88. ^ McLaughlin(2003年),第141, 167頁
  89. ^ 89.0 89.1 Forczyk(2009年),第70–71頁
  90. ^ 90.0 90.1 Lengerer(2008年9月),第66頁,Iwami
  91. ^ McLaughlin(2003年),第146頁
  92. ^ McLaughlin(2008年),第69頁
  93. ^ McLaughlin(2003年),第142頁
  94. ^ McLaughlin(2003年),第136–137頁
  95. ^ 95.0 95.1 McLaughlin(2003年),第136頁
  96. ^ McLaughlin(2003年),第137, 144頁
  97. ^ 97.0 97.1 97.2 Preston(1972年),第195頁
  98. ^ 98.0 98.1 Brook(1999年),第128頁
  99. ^ Brook(1985年),第279–281頁
  100. ^ Preston(1972年),第191頁
  101. ^ 101.0 101.1 101.2 Brook(1985年),第282頁
  102. ^ Seagrave & Seagrave(1999年),第105頁
  103. ^ 103.0 103.1 Gardiner & Gray(1985年),第227頁
  104. ^ 104.0 104.1 Jentschura,Jung & Mickel(1977年),第22頁
  105. ^ 105.0 105.1 105.2 105.3 Silverstone(1984年),第332頁
  106. ^ Brook(1999年),第282頁
  107. ^ Gardiner & Gray(1985年),第238頁
  108. ^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Jentschura,Jung & Mickel(1977年),第23頁
  109. ^ Silverstone(1984年),第325, 336頁
  110. ^ Jentschura,Jung & Mickel(1977年),第23–24頁
  111. ^ Lengerer(2006年),第74頁
  112. ^ Evans & Peattie(1997年),第150–151頁
  113. ^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113.5 Jentschura,Jung & Mickel(1977年),第24頁
  114. ^ Evans & Peattie(1997年),第160頁
  115. ^ Lengerer(2006年),第72–73頁
  116. ^ Lengerer(2006年),第83–84頁
  117. ^ Combined Fleet: Settsu.
  118. ^ 118.00 118.01 118.02 118.03 118.04 118.05 118.06 118.07 118.08 118.09 Gardiner & Gray(1985年),第229頁
  119. ^ Silverstone(1984年),第328, 339頁
  120. ^ Combined Fleet: Fuso.
  121. ^ Combined Fleet: Yamashiro.
  122. ^ Tully(2009年),第178–179, 216–218, 261頁
  123. ^ Jentschura,Jung & Mickel(1977年),第25頁
  124. ^ 124.0 124.1 Silverstone(1984年),第328頁
  125. ^ 125.0 125.1 Silverstone(1984年),第339頁
  126. ^ 126.0 126.1 126.2 126.3 126.4 Whitley(1998年),第193頁
  127. ^ 127.0 127.1 127.2 Combined Fleet: Hyuga.
  128. ^ 128.0 128.1 128.2 Combined Fleet: Ise.
  129. ^ Lengerer(2009年),第39–40, 51–53頁
  130. ^ Polmar & Genda(2006年),第420頁
  131. ^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Gardiner & Gray(1985年),第230頁
  132. ^ Lengerer(2011年),第36頁
  133. ^ 133.0 133.1 133.2 133.3 133.4 Whitley(1998年),第200頁
  134. ^ 134.0 134.1 Combined Fleet: Mutsu.
  135. ^ 135.0 135.1 Combined Fleet: Nagato.
  136. ^ Parshall & Tully(2007年),第382–383, 453頁
  137. ^ Williams(2009年),第132–133頁
  138. ^ Tully.
  139. ^ 139.0 139.1 139.2 139.3 139.4 139.5 Gardiner & Gray(1985年),第231頁
  140. ^ Lengerer(2010年),第4, 10, 18–22, 25–26頁
  141. ^ Lengerer(1982年),第128頁
  142. ^ Peattie(2001年),第50–51, 103–104頁
  143. ^ Lengerer(1982年),第174–177頁
  144. ^ 144.00 144.01 144.02 144.03 144.04 144.05 144.06 144.07 144.08 144.09 144.10 144.11 144.12 Gardiner & Gray(1985年),第232頁
  145. ^ Lengerer(2010年),第26頁
  146. ^ Breyer(1973年),第70–71, 356頁
  147. ^ 147.0 147.1 147.2 147.3 Gardiner & Gray(1985年),第235頁
  148. ^ Stille(2008年),第19–20頁
  149. ^ 149.0 149.1 Jentschura,Jung & Mickel(1977年),第31頁
  150.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Jentschura,Jung & Mickel(1977年),第35頁
  151. ^ Lengerer(2008年3月),第47頁
  152. ^ 152.0 152.1 152.2 152.3 152.4 152.5 152.6 Lengerer(2012年),第145頁
  153. ^ Whitley(1998年),第208頁
  154. ^ 154.0 154.1 Whitley(1998年),第206頁
  155. ^ Combined Fleet: Yamato.
  156. ^ Combined Fleet: Musashi.
  157. ^ 157.00 157.01 157.02 157.03 157.04 157.05 157.06 157.07 157.08 157.09 157.10 157.11 157.12 157.13 Chesneau(1980年),第178頁
  158. ^ Chesneau(1980年),第184頁
  159. ^ Garzke & Dulin(1985年),第85頁
  160. ^ Breyer(1973年),第330頁

參考資料

[編輯]

圖書

[編輯]

報刊雜誌

[編輯]
  • Brook, Peter. Armstrong Battleships for Japan. Warship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Nav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1985, XXII (3): 268–282. ISSN 0043-0374. 
  • Lengerer, Hans. Ahlberg, Lars , 編. Battleships Kawachi and Settsu.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Imperial Japanese Warships. 2006-09, (Paper I): 66–84. 需付費查閱
  • Lengerer, Hans. Ahlberg, Lars , 編. The Kongô Class: Battle-Cruisers, Battleships and High-Speed Battleships – Part III.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Imperial Japanese Warships. 2008-03, (Paper IV): 40–50. 需付費查閱
  • Lengerer, Hans. Ahlberg, Lars , 編. Japanese Battleships and Battlecruisers – Part II.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Imperial Japanese Warships. 2008-09, (Paper V): 6–79. 需付費查閱
  • Lengerer, Hans. Ahlberg, Lars , 編. Japanese Battleships and Battlecruisers – Part III.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Imperial Japanese Warships. 2009-03, (Paper VI): 7–55. 需付費查閱
  • Lengerer, Hans. Ahlberg, Lars , 編. Battleships of the Kaga Class and the so-called Tosa Experiments.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Imperial Japanese Warships. 2010-06, (Special Paper I).  需付費查閱
  • Lengerer, Hans. Ahlberg, Lars , 編. The Japanese 14"-Gunned Battleships: An Abstract of the Fusō and Ise Classes – Part I.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Imperial Japanese Warships. 2011-03, (Paper X): 5–42. 需付費查閱
  • McLaughlin, Stephen. Ahlberg, Lars , 編. Peresvet and Pobéda.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Imperial Japanese Warships. 2008-09, (Paper V): 45–49. 需付費查閱
  • Tokio Enthusiasts Nearly Mob Sperry. The New York Times. 1908-10-24 [2021-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3). 需付費查閱
  • Corkill, Ednan. How The Japan Times Saved a Foundering Battleship, Twice. The Japan Times. 2011-12-18 [2021-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7). 

網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