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唐朝與新羅的戰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新罗与唐朝的战争
唐與新羅的戰爭

唐與新羅的戰爭
日期670年-676年
地點
朝鮮半島平壤附近、泗沘、金城及仁川附近
結果 雙方通過交涉達成妥協結束了大規模的戰爭[1];新羅攻佔唐朝在百濟設立的熊津都督府,取得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2][3]
參戰方
新羅
報德國
唐朝
指揮官與領導者
新羅文武王
金庾信
金元述
安舜
劍牟岑
高延武韓語고연무
高侃(北線高句麗故地)
李謹行(北線高句麗故地)
劉仁軌(674年-675年)
薛仁貴(南線百濟故地)
兵力
約30,000[4] 約200,000[4]

唐與新羅的戰爭,(韓語:나당 전쟁(羅唐戰爭),日語:唐・新羅戦争),發生於670年—676年。668年,唐朝新羅聯軍共同征服高句麗百濟。但僅兩年過去,兩國便爆發新的戰爭,歷經6年,最終以雙方通過交涉達成妥協而告終。此戰後,新羅獲得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朝鮮歷史上的統一新羅時代自此開始[2][3],而唐朝的軍事目標則從朝鮮半島轉移至吐蕃[1]

背景

[編輯]

7世紀初,新羅百濟攻佔到在550年之前被高句麗佔領的漢江流域後,疆域抵達黃海新羅開始與唐朝結盟共同對付百濟高句麗[5][6][7]660年新羅聯合唐朝攻滅百濟,668年又攻滅長期統治朝鮮半島北部的高句麗。滅亡高句麗後,唐朝在朝鮮半島設置安東都護府作為統治機構,並最終導致唐羅戰爭。[7]

戰爭經過

[編輯]

安舜反唐

[編輯]

為防止唐朝完全統治朝鮮半島新羅文武王聯合並扶植了朝鮮半島上的原高句麗百濟的反唐勢力一起攻打唐朝。另外,新羅將軍薛烏儒和高句麗將軍高延武一起率領軍隊攻打遼東。[8][9]670年,原高句麗將領劍牟岑扶植高句麗王室安舜百濟故地建立起高句麗復興政權。唐朝對此則派高侃率兵進行鎮壓。安舜劍牟岑失敗後,發生分歧,劍牟岑被安舜下令處死。安舜南逃後,被新羅文武王接納,封安舜為高句麗王,在今韓國益山市建立了報德國(674年改封報德王)。[10]這件事唐朝和新羅的同盟關係開始破裂。

新羅戰熊津

[編輯]

與此同時,新羅開始派兵攻打唐在百濟的駐軍。671年,新羅軍攻佔在原百濟國都泗沘,佔領唐朝的熊津都督府扶餘隆為都督,但滯留唐朝本土不敢回故鄉),建立所夫里州,控制了前百濟的全部領地。此外,向黃海進發的唐軍也被新羅海軍殲滅。[11]上元元年(674年),新羅已經從唐朝手中奪得原百濟的大部分領土。[12][13]但此時,新羅軍主要與熊津都督府的百濟人交戰,而唐軍主要與反唐的高句麗人交戰。

全面戰爭

[編輯]

之前只是唐朝與新羅支持的高句麗復興勢力作戰,並沒有和多年的盟國-新羅宣戰。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新羅文武王徹底決裂,扶植文武王的弟弟金仁問為新羅君主,並派劉仁軌領兵攻打新羅。在對吐蕃的大非川之戰戰敗後一度除名的唐朝名將薛仁貴被唐高宗任命為為雞林道總管,負責羈縻熊津都督府,上元二年(675年)二月劉仁軌揮軍渡瓠盧河(在今韓國慶州西),之後劉仁軌在阿達城之戰、七重城(今韓國金城北)之戰大敗新羅軍後,金法敏為保持既得利益,避免覆滅厄運,即已派使入唐謝罪。

675年,李謹行率領投靠唐朝的靺鞨人攻打新羅石峴城、赤木城、買肖城(今韓國仁川附近)三戰皆捷。《三國史記》記載石峴城、赤木城之戰唐軍大勝,買肖城之戰朝鮮記載為20萬唐軍被金元述擊敗(中國史書記載為四萬),新羅軍繳獲戰馬三萬三百八十匹,但是當時李謹行作為行軍總管、安東鎮撫大使,不可能擁兵20萬,有三萬三百八十匹戰馬。而據資治通鑑記載,李謹行「三戰皆捷」,文武王只好遣使請罪。高宗於是召回金仁問。

唐羅和解

[編輯]

經過多年的戰爭,新羅已經比較疲憊了。在劉仁軌主力回國的情況下,新羅以全國之力,仍不能徹底擊退李謹行和薛仁貴的留守唐軍。金法敏可能已經意識到通過戰爭無法使唐軍退出朝鮮半島,因此,在買肖城之戰後,派出使者,向唐朝進貢並且謝罪。

唐朝也意識到,用偏師經略的辦法是不能制服新羅的,而唐朝當時的戰略重心已經轉移到了西線,吐蕃成為其主要對手,劉仁軌薛仁貴李謹行等東征主帥全部調到西部防備吐蕃。唐朝很難再派出主力大軍東討新羅。因此,面對新羅的謝罪請求,唐朝自然也樂於接受。據《資治通鑑》記載,「新羅乃遣使入貢,且謝罪,上赦之,復新羅王法敏官爵。金仁問中道而還,改封臨海郡公。」唐朝承認了新羅「多取百濟故地,遂抵高句麗南境為州郡」的事實。高宗皇帝以這種方式,宣告了戰爭的結束,重新接納新羅為大唐的藩屬國。

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

[編輯]

至此,唐與新羅大規模的戰爭結束了,但是,武裝衝突並未就此終結,676年,薛仁貴領兵渡過黃海支援熊津都督府,與新羅在所夫里州伎伐浦交鋒,唐軍敗北,據新羅方面史料記載,唐軍被斬首4000餘級。朝鮮半島的局勢依然比較緊張。報德國不久後被新羅吞併;唐朝方面,安東都護府平壤遷至遼東故城,熊津都督府被從泗沘遷至建安故城(今遼寧營口)。扶餘隆高寶藏在半島建立唐朝羈縻都督府的計劃也落空。高句麗和百濟王族通過唐朝或新羅的力量復國的預想徹底失敗。685年,新羅「始備九州」,獲得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鮮半島。735年,唐朝承認了新羅對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領土的控制。新羅統一大同江以南地區被認為是朝鮮半島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

後續

[編輯]

戰爭結束後,大同江以南地區被新羅控制。遼東半島成為高句麗遺民的羈縻地——安東都督府,一部分學者依據《新唐書》記載的「明年,以藏子德武為安東都督,後稍自國。至元和末,遣使者獻樂工雲」認為安東都督府於705年撤銷100餘年後發展成小高句麗。但此說法很有爭議。

唐與新羅的戰爭為後來朝鮮半島的統一打下基礎。戰爭結束後,新羅與唐朝雙方睦鄰友好。公元993年高麗在通過與契丹的戰爭之後,終於基本統一了朝鮮半島地區。

相關條目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1.0 1.1 拜根興, 《论罗唐战争的性质及其双方的交往》,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5, 15(1), 2003 [2013-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4), 本文利用中韓現存史料以及新發現的金石墓誌資料,探討了羅唐戰爭期間(669-676)、戰後雙方的交往,交往的性質,中韓學界對其的評議等問題.認為戰爭的終結是在新羅積極抵抗,唐朝軍事目標轉移及羅唐雙方通過交涉前提下達成的一種妥協,應該說雙方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勝者或敗者,但雙方都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2. ^ 2.0 2.1 王小甫. 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3 [2013-11-19]. ISBN 978-7-5326-12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2). 隋、唐兩代相繼攻伐高句麗尤其是唐、羅連兵相繼攻滅百濟和高句麗,對半島的歷史乃至整個東亞的政治格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新羅的統一就是這場戰爭最直接、最重要的成果。而統一新羅(668-935AD)的成立又改變了東亞世界的政治均衡,東亞各種勢力間以此為契機開始了新的一輪鬥爭和力量重組。 
  3. ^ 3.0 3.1 八、九世紀唐與新羅關係簡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陝西師範大學》 2009年
  4. ^ 4.0 4.1 (韓文) 나당전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 ^ 統一新羅在東亞世界中的地位——八—九世紀唐朝與新羅關係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北京大學歷史系王小甫
  6. ^ 金春秋史事所見唐羅關係考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劉海霞
  7. ^ 7.0 7.1 論七世紀中後期唐朝與新羅關係演變及對東北亞政局的影響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萬方數據
  8. ^ '薛烏儒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薛烏儒 (설오유). 2023-02-04.]
  9. ^ 薛烏儒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23-02-04.]
  10. ^ 《三國史記卷六·新羅本紀六·文武王十年》
  11. ^ 《韓國史新論》,73頁
  12. ^ 《武則天與朝鮮半島政局》,63頁
  13. ^ 《新唐書·新羅傳》新羅「多取百濟地,遂抵高麗南境矣。置尚、良、康、熊、全、武、漢、朔、溟九州」

參考資料

[編輯]
  • 三國史記
  • 《舊唐書》
  • 《資治通鑑》
  • 《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