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林奕华 (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奕华
导演
罗马拼音
Lam Yik-Wa
英文名
Edward Lam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出生 (1959-03-17) 1959年3月17日65岁)
职业导演、编剧、作家
语言粤语、华语、英语
教育程度民生书院小学
新法书院(小学部)
佛教黄凤翎中学
桃园市私立光启高级中学
华南中学
玫瑰岗学校(中学部)[1]
圣类斯中学(夜间部)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奖项
金马奖
最佳改编剧本
1994年《红玫瑰白玫瑰

林奕华(英语:Edward Lam,1959年3月17日),生于香港,是一位舞台剧电影电视剧导演编剧,也是作家,同时亦担任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经历

[编辑]

林奕华早年在九龙城东宝庭道居住,曾就读民生书院小学(幼稚园至小三)、新法书院小学部太子道分校(小四至小六)、佛教黄凤翎中学(中一)、桃园市私立光启高级中学(中二)和华南中学(中二)。之后毕业于玫瑰岗学校中学部(中二至中五)。再在圣类斯中学(夜间部)重读一年中五年级。[2]

自1975年开始他分别在丽的电视(亚洲电视前身)及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担任兼职编剧。在担任兼职编剧期间,被当时担任香港无线电视制作部经理的香港著名文化人甘国亮发掘,1978年正式加入香港无线电视成为全职编剧至1982年离开,因此林奕华一直视甘国亮为师傅。毕业后与友人组成前卫剧团“进念.二十面体”。

1989年至1995年在伦敦居住,期间组成“非常林奕华舞蹈剧场”,先后在伦敦、布鲁塞尔巴黎、香港发表舞台创作。1994年凭《红玫瑰白玫瑰》(关锦鹏导演)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1995年回港后致力推动舞台创作,编导了超过40出作品,并与不同媒体、不同城市的艺术家及团体合作。1995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2005年获颁授“民政事务局局长嘉许奖”。

他自1997年至今分别为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担任讲师。亦经常替香港、北京广州的报章杂志撰写文章,曾出版的著作为《等待香港》及《娱乐大家》系列(女人篇青春篇娱乐篇文化篇)。

林奕华同时也是一位公开的同性恋者,曾于1989年在香港艺术中心策划了第一届的“香港同志电影节”,其后更当了该影展九年总监。

与同是香港文化人的迈克曾是好友,而迈克亦有参与林奕华的舞台剧制作,如在《张爱玲,请留言》中任文本顾问及为《半生缘》中的歌曲填词。

2008-2009年在香港电台 (同罗曼颖女主持) 担任 给电影的情书 节目主持人 。

2021年8月19日在西九文化区自由空间筹备自己策划9月份的舞台剧。

作品

[编辑]

电视编剧

[编辑]

舞台剧

[编辑]

电视节目主持

[编辑]
  • 《我爱你爱电视剧》(2006年4月22日开始,逢星期六21:00—21:30,香港电台第二及五台)

已终止的节目

[编辑]
  • 《拖男带女 Love Actually 之 非常林奕华部分 》(香港电台第2台)
  • 《文字影院II》(TeenPower,与深雪主持,2005年4月10日-2005年7月3日)

著作

[编辑]

陈米记出版

[编辑]
  • 27.01.97-30.09.97 (1997年)
  • a/s/l age/sex/location (1999年)
  • 林奕华的戏剧世界 (2000年1月26日)
  • Edward Lam on Love (2002年)
  • Edward Lam on Cinema (2002年)

等待香港(2005年)

[编辑]
  • 青春篇
  • 文化篇
  • 女人篇
  • 娱乐篇

娱乐大家(2008年)

[编辑]
  • 电影篇
  • 电视篇
  • 明星篇
  • 文化篇

恶之华丽(2011年)

[编辑]
  • 文化人何苦难为文化人
  • 恼人电影
  • 我的情敌是社会
  • 明星不再住在这里

独立

[编辑]
  • 是《轮流传》不是《轮流转》:香港电视剧的流水落花春去也(2013年)
  • 是银幕不是荧幕,是放映不是播映:当女明星还是大女明星(2014年)

资料来源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林奕華梁祝恨嫁. 香港苹果日报. 7月14日 [2018-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2. ^ 林奕華:我的藝術學校. 主场新闻. 5月16日 [2018-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