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乌脚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乌脚病(英语:blackfoot disease)为1950年代末期,台湾西南沿海地区特有的末梢动脉阻塞疾病,因患者双足发黑而得名,台语俗称乌焦蛇 (oo-ta-tsuâ)。乌脚病的病理属一种慢性闭塞性动脉疾病[1],后期可有因足部坏疽而自然脱落(特发性脱疽)的特殊表征。病理切片可分为两型:闭塞性动脉硬化型、血栓闭塞性血管炎型[2]

乌脚病流行地区,以八掌溪下游南北两岸的嘉义县布袋镇义竹乡台南县学甲镇、北门乡(今台南市学甲区北门区)等4四个滨海乡镇案例最多。[3]

乌脚病很早就确定为饮用深水有关,随着自来水普及后病患已大幅减少。当地深井水中含有高量,被怀疑是可能之致病因,然乌脚病其真正致病原因仍未明确,据临床研究、文献报告、病理组织、流行病学动物实验以及生物统计学显示可能与井水中的砷中毒,萤光物质(fluorescent compounds)、土壤中的腐质酸(humic acid)、麦角生物碱或其他营养遗传基因等生态循环有关联。

台湾西南沿海地区的乌脚病在近年已渐控制和遗忘,但40年后(1996年)又在宜兰县头城镇五结乡沿海发现地下井水含砷量过高,出现20余例疑似乌脚病的病人。此外,由于菲律宾蒙古罗马尼亚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等地工业污染河川,居民改饮含砷井水,导致其他地区产生亦产生乌脚病类似案例。[4]

背景

[编辑]

北门、学甲、布袋、义竹等乡镇彼此毗邻,皆位于八掌溪出海口附近,其土壤带有甚高的

由于近海,浅层井水质过咸不适饮用。当地居民遂掘深井,引进一种以粗径竹筒连接打入地下约深度100~200米 ,汲取低盐分的深层地河水饮用。然而,此种深井水经研究发现,砷含量竟高达0.4至0.6ppm,远超过台湾官方标准──0.005ppm以下。亦证明乌脚病与其他相关皮病变,都是慢性砷中毒引起之不同病征。

至于砷为何存于地下水中则未有定论,可能是自然即有。自来水普及后,乌脚病不再发生。

起源

[编辑]

乌脚病早在日治时期1920年即有零星案例,称为“自发性脱疽症”。惟当时患者不多、医疗设施落后,未引起注意。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4年才由高聪明高上荣两位学者,以“特发性脱疽”发表于医学杂志。[3]

但真正引发政府卫生部门注意的关键,是1956年所传出台南县安定乡(今台南市安定区)“复荣村”所传出之怪病。当时全村553人中,有490人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过多,及角化现象,比例达九成以上。政府最终以集体迁村至3公里外,新建“大同村”。而随着1958年起媒体开始跟进报导,此后医学界方投入研究,例如台大医院及公共卫生研究所,组团下乡进行调查,并于台大医院外科病房设有六床乌脚病患者的免费病床。

1960年5月30日,芥菜种会创办人孙理莲在台南北门乡设立基督教芥菜种会北门免费诊所(又名“怜悯之门”),治疗乌脚病患者,其免费诊所起初设在王金河诊所,由“台湾乌脚病之父”王金河出力,孙理莲出钱,谢纬医师也每周从埔里来为病患动手术,三人开始近25年的医疗服务,孙理莲、王金河及谢纬因此被称为台湾早期乌脚病医疗的“铁三角”。期间免费诊所最高纪录曾收容80多人,病患大多来自乌脚病最猖獗的布袋、北门、学甲及义竹四地区。[5][6]

症状

[编辑]

乌脚病可以简略归类一种地区性、流行性的血管疾病。

初期由于四肢末端血液不流通,无法获得足够之营养及氧气,皮肤会变成苍白或紫红色。患者会感到末端麻痹、发冷及发绀等症状,若受压迫就会产生刺痛感,有时亦会间歇性跛行等。

病情更进一步会造成静止组织的营养缺乏,产生剧烈的疼痛。其疼痛程度可让活人生不如死-痛到颜面变形、身体扭曲、在地上打滚。此时症状为趾部发黑、溃烂发炎,甚至造成坏疽再自然脱落。严重者发炎区域会扩散,脚组织可能悉数坏死,只能以手术切除。此外亦有手指罹症的案例,尤以成人居多。

流行分级

[编辑]

台大教授陈拱北将乌脚病流行分级订为三级(1~3),并据此拟定防治策略:[7]

  • 第一级:若没有乌脚病个案,也未发现砷中毒皮肤症状者,仅砷含量超过0.35ppm,则为第一度流行地区。这里不一定会有乌脚病例产生,但可能性极高,须尽早展开防治工作,防患于未然。
  • 第二级:若是地下含砷量已达0.35ppm,但未发现病例,仅出现慢性砷中毒皮肤病征兆的个案,或没有类此症状,仅少乌脚病例,则可列为第二度流行地区。在这些地方,砷的危害才刚开始,若及时展开防治行动,或可避免伤害持续扩大。
  • 第三级:若地下水含砷量超过0.35ppm,且出现中毒病例及发现儿童有慢性砷中毒皮肤症状者,即列为第三度流行区,此时伤害已然造成,防治为时已晚,应致力于寻求补救之道。

治疗方式

[编辑]

昔日对于乌脚病的治疗方式:

  • 内科采用药物治疗,如止痛药、防止血小板凝聚或血管扩张剂等。
  • 外科以截趾、截肢或局口伤口治愈为主,有些病患术后仍有烧灼、刺痛或发冷的感觉,须再次截除。然而此术会造成病患残废,日渐改用抗血栓药品及前列腺素治疗,有显著成效。

近年外科则有腰部交感神经切除术深股动脉整型术等新疗法。

著名人物

[编辑]

著名机构

[编辑]

相关

[编辑]
文学作品
其他

注释

[编辑]
  1. ^ 曾文宝. 烏腳病(一). 当代医学. 1974-12-15, (14): 51-56 [2023-02-05]. doi:10.29941/MT.197412.0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5). 
  2. ^ Yeh, S. and How, S. W.: Apathological study on the Blackfoot disease in Taiwan. Reports, Institute of Path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4:25-73, 1963.
  3. ^ 3.0 3.1 認識烏腳病. 台湾乌脚病医疗纪念馆. 2010-07-19 [2012-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6). 
  4.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WHO,2001
  5. ^ 陈正美、黄宏森主编•王金河口述,《乌脚病之父王金河医师回忆录》,台南:财团法人王金河文化艺术基金会出版,2009。
  6. ^ 郑维棕.杨淑清,《一百万封情书:美国奶奶孙理莲的深情人生》,台北:启示出版,2019。
  7. ^ 烏腳病防治 (PDF). 台湾乌脚病医疗纪念馆. [2012-12-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5-19) (中文(台湾)). 
  8. ^ 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立法院厚生會. www.hwe.org.tw. [2020-11-2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