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太空中心 (中华民国)
外观
(重定向自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
国家太空中心 Taiwan Space Agency(英语) | |
---|---|
中华民国政府机构 | |
基本信息 | |
机关类型 | 行政法人机构 |
所属部门 | 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 |
授权法源 | 《国家太空中心设置条例》 |
主要官员 | |
董事长 | 吴诚文(国科会主委兼任) |
主任 | 吴宗信 |
副主任 | 余宪政、朱崇惠、郭添全 |
成立沿革 | |
成立日期 | 1991年10月3日 |
前身机关 | 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太空计划室 |
联络信息 | |
位于新竹科学园区的国家太空中心 | |
地址 | 300091 新竹市东区展业一路9号8楼 |
网站 | www |
国家太空中心(英语:Taiwan Space Agency,缩写:TASA)是中华民国研拟与执行国家太空计划之专责机构,为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辖下之行政法人[1][2]。成立于1991年,2023年从国家实验研究院独立设置为行政法人机构。
国家太空中心的总部位于新竹科学园区内,紧邻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光复校区,该机构负责研拟与执行国家太空科技计划、研发太空科技技转与加值应用、促进太空科技国际合作交流、进行国际太空法制研究、办理国家发射场域选址与运营等业务、办理发射载具与航天器登录及发射载具发射许可的审查业务、培育太空科技人才及推广空间科学普及教育等;并负责维运与管理国科会位于屏东县牡丹乡旭海村的短期科研探空火箭发射场域。[3]
历史
[编辑]- 1991年10月3日,行政院核定“国家太空科技发展长程计划”,成立国家太空计划室筹备处做为中华民国太空计划的执行单位。
- 2002年12月,“第二期国家太空科技发展长程计划”经国科会委员会议审议通过,计划之执行期间为2004年至2018年。
- 2003年6月1日,财团法人国家实验研究院成立,国家太空计划室筹备处改隶其管辖并更名为国家太空计划室(National Space Program Office,简称NSPO)。
- 2005年4月1日,更名为国家太空中心(National Space Organization,同样简称NSPO)。
- 2012年5月9日,国家太空中心、国立交通大学(今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国立屏东科技大学签署前瞻探空火箭研发合作备忘录。
- 2019年7月23日,国家太空中心、林口长庚纪念医院放射医学研究所、长庚大学放射医学研究院,同日共同宣布加入航天中心之第三期太空计划。[4]
- 2021年7月19日,中华民国科技部推出《行政法人国家太空中心设置条例》草案。[5]
- 2022年4月19日,立法院三读通过《行政法人国家太空中心设置条例》。5月4日总统公布《国家太空中心设置条例》,10月13日行政院发布预定2023年1月1日施行。[6][7]
- 2023年1月1日,国家太空中心正式改组为行政法人机构,英文更名为“Taiwan Space Agency”(TASA),直属于国科会。[8][9]
- 2024年,航天中心主任证实正在打造国家通讯卫星网(类似小规模星链计划)[10],首间民营卫星系统整合公司已成立,为台湾太空通讯股份有限公司[11]。
历任首长
[编辑]- 戴广勋:1992年5月1日—1994年5月31日(国家太空计划室筹备处主任)
- 徐佳铭:1994年6月1日—1999年3月15日
- 王鸿智:1999年3月16日—2001年1月30日
- 李罗权:2001年1月31日—2004年7月2日(2003年6月1日更名为国家太空计划室主任)
- 吴作乐:2004年7月3日—2007年5月31日(2005年4月1日更名为国家太空中心主任)
- 王永和:2007年6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国家实验研究院副院长代理主任)
- 苗君易: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
- 王永和:2010年1月1日—2010年4月5日(国家实验研究院副院长代理主任)
- 张桂祥:2010年4月6日—2018年1月31日
- 林俊良:2018年2月1日—2021年1月31日
- 余宪政:2021年2月1日—2021年7月31日(代理)
- 吴宗信:2021年8月1日(现任)
人造卫星
[编辑]福尔摩沙系列
[编辑]- 福尔摩沙卫星一号,台湾第一颗自主拥有的卫星,是一枚低轨道的科学实验卫星,于1999年初发射升空。主要的任务包括进行电离层等离子体电动效应测量、海洋水色照相、及Ka频段通讯实验等三项科学实验。2004年正式除役。
- 福尔摩沙卫星二号,台湾第一颗遥测应用卫星,于2004年5月21日发射升空。位于距地球表面891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飞行,任务为对台湾及全球陆地及海域进行遥测作业,它在白昼地区拍摄的影像资料有多方运用;当卫星运行到黑夜地区(eclipse)时,则对高层大气象上闪电之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观测。2016年正式除役。
- 福尔摩沙卫星三号,原名中华卫星三号,由陈水扁政府改名,同系列从此全部一起改名,于2006年4月15日发射升空。为一大型台美双边国际合作计划,由双方授权执行,以建立全球大气即时观测网之先进技术发展计划。此星系共有六颗微卫星,借由接收美国24颗全球定位卫星所发出的讯号,进行全球气象资料搜集及计算分析,约每90分钟更新一次。2020年正式除役。
- 福尔摩沙卫星四号,正式名称为ARGO卫星。与德国RapidEye A.G公司合作,加入德国、英国与加拿大等国共同投资的RapidEye星系计划[12]。原定于2008年发射升空,但因爆发采购弊案的影响,依法中止原有计划,另以福卫五号取代。国家太空中心亦对本案另有说明[13]。
- 福尔摩沙卫星五号,台湾第四颗人造卫星,于2017年8月25日发射升空。是中华民国首次自制的光学遥测卫星,其将着重于卫星本体及光学遥测与科学有效载荷自主能力的建立。
- 福尔摩沙卫星六号,原定以灾害防救与环境观测研究为策略性任务。2009年国科会重新评估技术可行性,并明确界定台湾太空科技发展以科学研究为目标,与国防军事用途彻底脱钩后,决定取消2012年自行发射卫星计划,回归委托国外火箭公司执行发射任务,就此中止此计划。国家太空中心亦对本案另有说明[14]。
- 福尔摩沙卫星七号,于2019年6月25日发射升空。为台美大型国际太空合作案,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合作执行。福卫七号是福卫三号的后续计划,由六颗卫星执行为时5年的科学任务计划。
- 猎风者卫星,于2023年10月9日发射升空,为国家太空中心自行设计、制造的科学卫星,原计划与福尔摩沙卫星七号(FORMOSAT-7)共同规划,因此沿用FORMOSAT-7的序号,但在其后加上字母R成为FORMOSAT-7R以为识别,另因其任务特性而冠以猎风者(TRITON)的名称。
- 福尔摩沙卫星八号,为“第三期国家太空科技发展长程计划”主轴,为高分辨率光学遥测卫星,预计发展六枚星系,分辨率1米,布建于太阳同步轨道。根据执行策略,目前预计于2025-2028年间,共发射6颗。[15]
其他
[编辑]- 蕃薯号卫星
- 台俄微卫星合作案:台湾称ESEMS,俄国称Tatyana II,2009年9月17日发射升空,2010年初卫星失联。[16][17]
- 地球磁层能量与辐射探索计划(ERG):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合作的卫星研究计划,任务卫星荒濑号已于2016年底发射。[18]
- 立方卫星
探空火箭
[编辑]1991年定案的第一期太空发展长程计划,除了发展卫星外也决定发展探空火箭;在国家太空中心与中山科学研究院的配合下,自1997年起研制第一枚探空火箭,并于1998年成功发射,并持续发展新型探空火箭实验项目。
次别 | 发射日期 | 有效载荷 | 结果 |
---|---|---|---|
1 | 1998年12月15日 | 无,搜集温度及震动资料 | 成功 |
2 | 2001年10月24日 | TMA (Tri-Methyl Aluminum,三甲基铝)科学有效载荷,进行电离层E层(80~150公里)大气中性风场及乱流参数测量 | 否,未达预定高度落海 |
3 | 2003年12月24日 | TMA (Tri-Methyl Aluminum,三甲基铝)科学有效载荷,TMA燃料释放、火焰轨迹影像 | 成功 |
4 | 2004年12月14日 | 光度计、GPS(全球定位系统) | 成功 |
5 | 2006年1月18日 | 离子探测器、三轴磁力计 | 成功 |
6 | 2007年9月13日 | 回收舱回收实验 | 成功 |
7 | 2010年5月5日 | 离子探测器、等离子体探测仪 | 成功 |
8 | 2013年6月5日 | 过氧化氢单组元推进系统、科学仪表回收舱 | 成功 |
9 | 2014年3月26日 | 太空等离子体量测仪 | 成功 |
10 | 2014年10月7日 | 电离层探测仪表 | 成功 |
发展长程计划
[编辑]第一期国家太空科技发展长程计划,国科会编列国家太空科技法展长程计划,总经费达197亿新台币,此计划执行时间共计15年。
第二期国家太空科技发展长程计划,自2004年至2018年,共计15年,发射15次探空火箭。[19]
国科会有意提升中华民国太空科技研究的层级,欲成立国家太空研究院,不过目前设置草案仍未在立法院通过。
2019年1月15日,行政院院长苏贞昌表示已签订第三期的“太空科技发展计划”。[20][21]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國家太空中心緣起. 国家太空中心.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6).
- ^ 原隸屬於國研院之太空中心 正式改制為直接隸屬於國科會的行政法人國家太空中心. 国家实验研究院.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
- ^ 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使用申請. 国家太空中心. zh-tw. [2023-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6).
- ^ 林口长庚加入航天产业链 协助太空电子元件测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19-07-23
- ^ 国家太空中心设置条例草案出炉 涵盖8大业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21-07-19
- ^ 制定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 [2022-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2).
- ^ 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 [2022-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2).
- ^ 邹镇宇. 國家太空中心「3年徵300人」要跨領域人才 先釋出27個職缺. ETtoday新闻云. 2022-11-15 [2022-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 ^ 谢方娪. 推動太空產業發展 國家太空中心1日改制行政法人. 中央社. 2023-01-01 [2023-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2).
- ^ CNN:台湾版星链实验开发中 专家估需要数百枚卫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24-5-6
- ^ 財訊-掌握趨勢、投資未來|最懂投資的財經媒體. www.wealth.com.tw. [2024-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 ^ Argo(RapidEye 6). [201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4).
- ^ ARGO衛星計畫. 国家太空中心. [2023-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5).
- ^ 自主發展微衛星計畫. 国家太空中心. [2023-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4).
- ^ 福爾摩沙衛星八號. 国家太空中心. [2023-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5).
- ^ 台灣科學界的第一次! 自製微衛星酬載與太空飛行測試. [2018-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7).
- ^ 台俄合作ESEMS微衛星新聞稿. [2018-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7).
- ^ JAXA Update (PDF). JAXA. 2010 [Feb 6, 2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12-31).
- ^ 存档副本. [2013-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https://www.facebook.com/gogogoeball/videos/364700420751054/
- ^ 存档副本. [2019-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