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開齋節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عيد الفطر
開齋節(ʻĪd al-Fiṭr)
Feast of Breaking the Fast
開齋宴(塔吉克)
正式名稱阿拉伯語:عيد الفطر
‘Īd al-Fiṭr
參與者穆斯林
類型穆斯林節日英語Muslim holidays
意義賴買丹月齋戒的結束
活動家庭親友互相戶拜訪, 開齋節傳統點心, 宴會, 穿新衣擦香水, 送禮等
風俗Eid prayers英語Eid prayers, 天課
日期1 閃瓦魯月
相關節日齋戒月古爾邦節

開齋節(阿拉伯語:عيد الفطر‎,拉丁化:ʿĪd al-Fiṭr馬來語Hari Raya Aidilfitri,也稱肉孜節維吾爾語روزا ھېيت‎)、爾代節哈薩克語Ораза айт,وزارا ايت),是全球穆斯林慶祝齋月結束的節日,在伊斯蘭曆閃瓦魯月的第一天(回曆10月的第1天)。

開齋節這天,穆斯林一般很早起床,早祈禱後就可以吃一些東西,象徵齋月結束。然後到清真寺去聆聽教長吟誦古蘭經,再集體朝著麥加的方向依禮敬拜。這一天穆斯林還會拜訪親友,互相擁抱問候,恢復朋友和親友之間的聯繫。穆斯林在這一天都穿節日衣服,喜氣洋洋。開齋節不僅是齋月的結束,而且是感謝阿拉(真主)使他們信仰更加堅定。是和平歡樂的節日。 從有伊斯蘭曆就有開齋節,第一次開齋節是先知穆罕默德和他的家人朋友親自慶祝的。

開齋節對穆斯林的重要性,常類比於於華人的農曆新年[1][2]而於伊斯蘭曆與農曆的特性,每逢30年左右,便會出現連續3年兩大節慶接近的情況,在馬來西亞稱為「Kongsi Raya」(雙佳節)。

起源

[編輯]

伊斯蘭教經典記載,先知穆罕默德在傳教前,每逢萊麥丹月都去麥加近鄰的希拉山澗沉思默禱。公元610年萊麥丹月先知在沉思默禱時突然接到安拉的啟示,命他以「使者」的身份傳遞真主的教誨。後來,先知穆罕默德將這個月定為齋戒月,以示紀念。與此同時,教法學家解釋,「齋戒是為了讓富人品嘗饑渴滋味,以使他們不要窮奢極欲、揮霍無度;要節衣縮食,省出錢來周濟窮人」。 歷經1400餘年演變,開齋節已成為信仰伊斯蘭教各民族的傳統文化節日。這一天,穆斯林除沐浴淨身,到清真寺參加節日宗教聚禮活動外,還要穿上節日盛裝,走親訪友,互道「塞倆目」(祝你平安之意),祈求來年幸福。

文獻記載,爾德(Eid)這個阿拉伯詞語由「阿達」(Aada)這個詞演變而來,原意是「返回」,演變為「聚會」,所以,穆斯林將開齋節的禮拜稱為「會禮」。

「會禮」是先知穆罕默德生前確定的宗教節日禮儀。根據《聖訓》阿納薩的傳述,先知穆罕默德遷徙到麥地那後,發現那裡的人繼承蒙昧時代習慣,有兩個崇拜偶像的民間節會,其場面十分壯觀。穆罕默德說:「我來這裡時,真主啟示我,要我告訴你們,這兩個慶祝節會將用新的更好的日子代替:一個是奉獻犧牲的日子(宰牲節),一個是結束齋戒的日子(開齋節)。」 伊斯蘭學者謝赫·艾哈邁德·巴納解釋說:「這兩個日子之所以更好,是因為宰牲節開齋節真主降示的啟示所規定的合法節日,是真主為他的僕人選擇的吉慶日。穆斯林遵守這兩個節日,標誌著穆斯林五功中的兩項獲得圓滿成功。這兩個日子,真主給完成朝覲的人和完成一個月齋戒的人無限量恩賜,同時對所有被造物降下了仁慈的恩惠。蒙昧時代的兩個節日,人們祈求好天氣,好運氣。二者有著本質的不同。有理智的人應當思考其中的奧秘。」

從《古蘭經》教導中可以看到,穆斯林一年中的這兩個「爾德」(節日),的確與任何民族的節日習慣都很不相同。《古蘭經》說:「我為每個民族制定一種貢獻儀式,讓他們有所遵循,絕不是讓他們為這事與你爭論。你應當召喚眾人來崇拜你的主。你確是在正路上的。」

伊斯蘭另一《聖訓》記載,先知為穆斯林指定的節日一共有三個:每星期的主麻(聚禮)和兩個一年一度的爾德節開齋節宰牲節)。穆斯林在這三個節日裡定時「返回」清真寺參加集體禮拜集會,以叩拜和敬畏真主,從而獲得真主許多倍的回賜恩典。穆斯林認為,從真主啟示和先知教導而來的任何指示都是完美的引導。兩個爾德節和每周主麻的定製遂成為穆斯林完美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習俗

[編輯]
  • 在開齋節這一天,有相應的習俗。(各地區習俗有所區別,比如新疆地區穆斯林沒有請罪跪拜的習俗)
    • 請罪:晚輩在起床後,會先洗漱好。之後長輩會先坐在客廳,晚輩會跪下並將手握在長輩的手中。以示像對長輩做出的錯誤表示道歉。
    • 誦經:在向請罪後,之後陸陸續續的前往清真寺誦經。
    • 祭祖:在誦經後,開齋節首日會去祭祀祖墳。
    • 分發綠包:在祭祖返回家後,首先長輩會分發綠包給小孩子,類似華人新年的紅包

禁忌

[編輯]

忌說不吉利語言(例如:Pocong)(中文譯為木乃伊,泛指伊斯蘭葬禮時裹死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齋節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茲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3][4]以開齋節為他們的共同節日之一。開齋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兩個省級行政單位的法定假日。該地區的人民不分民族或宗教信仰,全都享有一至五天的假期。其他地區的穆斯林一般也享有一天的假期[3][4]。在新疆,政府部門、公立學校以及企業會派發牛羊肉作為福利。在雲南省的部分回族穆斯林是賽典赤·贍思丁的直系後裔,他們會在清真寺集體祈禱後前往其墳墓遺址誦讀古蘭經,然後祭掃(與漢族的清明節祭拜祖先的習俗類似)並重述賽典赤的成就,最後舉行特別儀式紀念雲南回變沙甸事件受迫害的穆斯林[5][6][7]

參考

[編輯]
  1. ^ 李東明. 看見印尼: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 玉山社. 2019-04-01. 
  2. ^ 圖、文/ Kenny Mori. Kenny Mori/在台印尼人的開齋節. 報導者 The Reporter. 2017-06-28 (中文(臺灣)). 
  3. ^ 3.0 3.1 十个少数民族职工 开斋节放假一天 - 苏州市人民政府. www.suzhou.gov.cn. [2021-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6). 
  4. ^ 4.0 4.1 放假通知 -武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mzw.wuhan.gov.cn. [2021-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6). 
  5. ^ Armijo, Jacqueline M. "East Asian culture and Islam." Encyclopedia of Islam and the Muslim world (PDF) 2nd. New York: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04: 191 [22 April 2023]. ISBN 0-02-86591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10-05). 
  6. ^ Armijo, Jaqueline. East Asia, Islam in | Encyclopedia.com. www.encyclopedia.com. [22 April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5). 
  7. ^ Armijo, Jacqueline. East Asian Culture and Islam | Encyclopedia.com. www.encyclopedia.com. [22 April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