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12戰車
CM-12主力戰車 | |
---|---|
類型 | 主力戰車 |
原產地 | 中華民國 |
服役期間 | 1990年 |
使用方 | 中華民國陸軍 |
生產歷史 | |
研發者 | 中華民國戰甲車發展中心 |
生產商 | 中華民國戰甲車發展中心 |
單位成本 | 350萬美元 |
製造數量 | 100輛 |
基本規格 (CM-12) | |
重量 | 48.5噸 |
長度 | 6.95公尺(不計算砲管) 9.30公尺(含砲管) |
寬度 | 3.65公尺 |
高度 | 3.1公尺 |
載員 | 4人 |
裝甲 | 均質鋼裝甲 |
主武器 | M68A1 52倍徑105公釐線膛炮 |
副武器 | M240 7.62公釐同軸機槍 T74 7.62mm公釐機槍 |
發動機 | AVDS-1790-2C氣冷雙渦輪V型12汽缸柴油引擎 750匹 |
懸掛 | 扭力桿 |
作戰範圍 | 203公里 |
速度 | 48公里/小時 |
CM-12戰車是中華民國對在役的M48A3戰車進行改裝後所命名的型號,戰車發展研究中心為中華民國陸軍生產450輛CM-11勇虎式戰車時,所採購的射控系統比原訂的450套額外多出100套,陸軍於是利用這些多出的裝備為使用中的M48A3戰車進行升級,改裝完成的時間點約在1993年或以前。CM-12和CM-11在外觀的最大分別,是CM-12沿用M48A3的車體和炮塔,所以車頭呈圓弧狀,CM-11則是採用新購的M60A3戰車車體,車頭是直線平面。CM-12是中華民國陸軍在2023年仍在操作的最老舊主力戰車,但為數不多,多數封存[1]。
概述
[編輯]CM-12是挑選狀況較好的M48A3翻修及升級而成,車體經翻新後換裝AVDS-1790-2CMRS柴油引擎與CD-850-6A1變速箱,履帶也更改為T142型履帶,而炮塔則改裝與CM-11相同的M68 105公釐口徑線膛炮,並換裝CM-11相同的射控系統及炮塔控制設備,改裝之後的戰車稱為CM-12。
戰車發展中心與美國通用動力地面系統(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合作開發CM-11勇虎戰車的過程中,曾經以M48A5的實車作為參考。M48A5是美軍於1975年為當時仍在役的M48A3提升火力,而將原有的M41 90公釐線膛炮換裝為M68 105公釐口徑線膛炮而成的改良型。美軍為M48A3更換主炮成為此型戰車提升火力的示範,中華民國陸軍因此也有為現役的M48A3改裝105公釐炮的計劃。
翻新及改造
[編輯]因為M48A3推出時,更新式的M60已經投產,所以M48A3並沒有新造的量產車,美軍的M48A3及M48A5都是由1950年代後期量產的M48A1或M48A2戰車升級而成,而中華民國陸軍操作的M48A3則是在1970年代中期向美軍購入的二手車。因為美軍在1970年代中期已由M60A1作為主力,屬於下一代的M1主力戰車亦已經開始研發,M48A3則已退居二線,所以美軍的M48A5僅換裝了M60戰車使用的105公釐口徑炮,射控系統並沒有重大修改。中華民國陸軍的CM-12升級後的外觀雖然與M48A5甚為相似,但射控系統經過徹底升級,炮塔經過翻新及改造後與CM-11所安裝的並無二致。M48A3原有的射控設備由CM-11勇虎戰車使用的數字化射控系統取代,而CM-11的射控系統是衍生自當時美國最新式的M1戰車,CM-12因此也配有鐳射測距儀及先進的熱影像夜視儀。炮塔後部加裝M48A5都沒有的環境感測器,用於收集風向、風速和氣壓等數據提升射擊精確度,使CM-12都具有一定的行進間射擊移動目標的能力,其射控系統的技術水平並非仍在使用光學及類比式彈道計算機的M48A5可以比擬。但是CM-11是採用新購的M60A3車體,CM-12則沿用M48A3的舊車體,M48A3本身又是翻修自更早期的M48A1和M48A2,所以CM-12的性能提升受制於M48的原始車體設計,整體性能包括射擊精確度都不如新造的CM-11。另外,車體內有許多油箱空間,於改造時被改用作收納新設備,引致CM-12的行車距離大幅縮短,其203公里的續航力不但比只是換裝105公釐炮的M48A5短,甚至比使用汽油引擎的M48A2更短,但因為陸軍採取戰略守勢,又缺乏廣闊的防守縱深,而且當時沒有其他車型可供替換,所以行車距離短的缺點尚可接受。
CM-12的武裝與CM-11相同,主炮是聯勤兵工廠仿製的M68A1 105公釐口徑線膛炮,可以發射包括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在內的多種彈藥,車上可以攜帶60發炮彈。車長槍塔換裝以色列設計的Urdan車長槍塔取代M48A3原裝的M1車長槍塔,配備一挺M2HB 12.7公釐口徑機槍,這款車長槍塔的輪廓比原裝低矮,可降低被發現機會,但車長需伸出車外操作機槍。裝填手觀測塔另外有一挺T74 7.62公釐口徑機槍。炮塔內裝設一挺M240 7.62公釐口徑同軸機槍。炮塔兩側各加裝一組與CM-11相同的M239 66公釐六聯裝煙幕彈發射器。車上配備核生化防護系統,屬於M60戰車所使用的中央過濾式設計,組員須使用面罩呼吸經過濾毒器過濾的空氣。
-
車頭特寫。
-
砲塔前盾與駕駛艙出口。
-
運輸狀態。
外觀分別
[編輯]分辨CM-11和CM-12的方法為觀察車身的前端上部,CM-11為平面,CM-12為圓弧型。分辨CM-12和M48A3的方法為觀察炮管長短,CM-12的105公釐口徑炮的炮管比M48A3的90公釐口徑炮長,也沒有90公釐炮的炮口制退器;而履帶頂支輪CM-12為3個,M48A3則為5個。另外,M48A3的原裝車長槍塔體積較大及其M85重機槍只有槍管外露,CM-12改用低輪廓車長槍塔及M2重機槍完全外置。
使用情況
[編輯]CM-12是M48A3改裝而成,因此整體防護力仍是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初期的水平,車體和炮塔都是鑄造,只有傳統裝甲,裝甲防護已無法與配備複合裝甲的新一代主力戰車相比。因為陸軍長期缺乏預算購買新戰車,所以在1980年代末期使用CM-11的技術改良M48A3成為CM-12,算是在新戰車服役前的過渡性方案。由於M48戰車的炮塔內部空間比M60A3的長鼻形炮塔細小,改裝數字化射控系統後,耗電量增加但散熱空間卻不足,所以CM-12的射控系統也出現CM-11的可靠性問題,一些專用零部件也因為原廠商停產而面臨短缺,導致妥善率下降。雖然購買新戰車的計劃一再延遲,但台灣軍方實施精實案與精進案後,陸軍的規模已大幅縮減,CM-11與M60A3 TTS的總量已經足以應付中華民國陸軍需求,所以最少有半數的CM-12已處於退役封存狀態,CM-12目前的主要角色是部隊的教育及訓練用途,但為確保動員裝備妥善,「部分」CM12戰車要採「平封戰啟」實施封存,以節約維保人力,並維持裝備妥善,由陸軍後勤指揮部依政府採購法辦理相關作業[2]。而未獲提升為CM-12規格的90公釐炮M48A3已經除役及逐漸解體。陸軍已於2019年7月通過軍購從美國引進M1A2T主力戰車,預期新車從2023年起運交[3]。由於CM-12的炮塔缺乏升級使用120公釐滑膛炮的空間,而其已使用數十年的車體及老舊的懸掛系統也難以承受120公釐滑膛炮開火時的後坐力,其升級潛力相形之下不及炮塔較大及車體較新的M60A3[4],因為CM-12缺乏改良升級的價值,所以此型戰車將在新戰車服役後全面淘汰,但何時全數除役尚未有時間表。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妥善率不佳 CM12戰車擴大封存. news.ltn.com.tw. 自由時報. [2018-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8).
- ^ 記者羅添斌. 妥善率不佳 CM12戰車擴大封存.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 [2018-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8) (中文(臺灣)).
- ^ 首批M1A2T戰車2022年在美交貨 2023年運抵台灣. 東森新聞. [2019-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9).
- ^ M60A3戰車升級案 陸軍證實評估中. news.ltn.com.tw. 自由時報. [2019-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