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怀宁县
坐标:30°44′06″N 116°49′25″E / 30.73493°N 116.82354°E / 30.73493; 116.82354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安徽省安庆市
政府駐地高河镇
面积
 • 总计1,357.55 平方公里(524.15 平方英里)
人口(2020)
 • 總計49.67万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246100
電話區號0556
車輛號牌皖H
国内生产总值(2019)¥300.3亿
人均¥48908.8
網站怀宁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怀宁县,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下游,大别山南麓前沿,是安庆市下辖的一个县,是黄梅戏的形成和发源地。怀宁县东临安庆市区,西与潜山县太湖县相连,西南部与望江县相接,北隔大沙河桐城市相望[1]

怀宁县面积1350平方千米,人口70.67万。邮政编码246100。县人民政府驻高河镇(2002年1月18日由石牌镇搬迁至此)。怀宁县处沿江平原与皖西山区接壤地带。境内兼有低山丘陵和平原沙洲。皖河纳岳西、潜山、太湖南流诸水,横贯本县南部入长江。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3℃,年降水量1294毫米。矿藏有铜、银、铅、锌、大理石、石灰岩[2]等。

历史沿革[编辑]

名称由来[编辑]

晋代始置怀宁县,县名由来一般有3种说法:

  • 据《资治通鉴》注:“盖以怀宁蛮左”;
  • 据《名胜志》为“怀宁兹土”之意;
  • 取“永怀安宁”之意。

此后,怀宁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春秋战国[编辑]

春秋属皖、桐二国之地。战国为楚、吴属地。

秦汉及三国时期[编辑]

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县境属九江郡皖县地。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废衡山国淮南国,属淮南国;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分淮南国置衡山国,属衡山国;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又废衡山国为庐江郡,属庐江郡,隶扬州;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枞阳郡,后为庐江郡,皖、枞两县分领;王莽新朝时,归属如故。

东汉沿前制,属扬州刺史部庐江郡之舒、皖县地。建武初年(公元25年),皖县复为侯国,后复为县;元和二年(公元85年),改属六安国;章和二年(公元88年),复属庐江郡。

三国仍为庐江郡。舒、皖二县地为兵争之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前属魏,后属吴。

两晋、南北朝[编辑]

西晋复汉制,属庐江郡舒、皖及龙舒县地;永嘉乱后,皖县废。

东晋安帝义熙年间(公元405~418年),刘裕桓玄之乱后,分庐江郡置晋熙郡及怀宁县于皖县故地,属晋熙郡。

南北朝宋武帝割扬州大江以西为豫州,晋熙郡怀宁县属之;南齐沿宋制,怀宁县属豫州晋熙郡;其后分属梁之晋州、北齐之江州及陈之熙州。

隋唐[编辑]

初废郡置州,改晋熙郡为熙州,怀宁县属熙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州为郡,属同安郡。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同安郡为舒州;五年(公元622年),分怀宁县为皖城、梅城、皖阳、安乐四县,属舒州;七年(公元624年),仍恢复为怀宁县;九年(公元626年)后,州郡屡经变更,先后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舒州为同安郡;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郡为盛唐郡;乾元元年(758年)改盛唐郡为舒州,怀宁县亦随改属之,隶归淮南道。

五代十国[编辑]

五代十国时期,仍为舒州,先属十国吴,后属十国南唐后周

宋、元[编辑]

北宋前期仍属舒州同安郡;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后,属淮南路;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后,属淮南西路;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置德庆军,属德庆军。

南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升安庆军为安庆府,怀宁县属之,仍隶淮南西路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安庆府为安庆路总管府,隶蕲黄宣慰司;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置宣慰司,直属江南省;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析西部清朝、玉照二乡分置潜山县,至此,今怀宁县境大体己定。

明、清[编辑]

初改安庆路为宁江府;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改宁江府为安庆府,怀宁县先后属之,隶南直隶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属江南省安庆府;十八年(公元1661年),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庆府;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宁移治安庆府,怀宁属安庆府。

民国[编辑]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道,实行省、县两级制,怀宁县直属安徽省;三年至十七年(1914~1928年),属安庆道;十七年(1928年)8月,复废道,直属安徽省;二十一年(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属第一专区;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一度改属安庆专区;三十五年(1946年)直至解放前夕,仍属第一专区。

共和国时期[编辑]

1949年2月,为迎接安庆解放,中共皖西区党委、皖西行署决定,析原怀宁县城的中心、枞阳、集贤、大观4镇设立安庆市。

1949年4月-5月,设皖北皖南行署,属皖北行署。1952年7月,撤销行署,成立安徽省,下设专区,属安庆专区。1949年10月3日,县委、县政府迁驻石牌;10月10日,撤销安庆市建制,市区划归怀宁县,成立怀宁县城关区。1950年5月21日,县委、县政府由石牌迁驻安庆;10月25日,恢复安庆市建制,隶属安庆专署;12月11日,县委、县政府由安庆迁回石牌[3]

1979年4月,将月山公社的马鞍、旗星、牧岭3个大队划归铜陵市。同年12月,又将新洲、长风、老峰、白泽湖4个公社和总铺公社的东风(后称沙桥)、向阳(后称象山)、砂桥(后称眉山)3个大队划入安庆市郊区。2005年,则将大龙山镇、五横乡和海口镇、山口镇分别划入安庆市宜秀区大观区[4]

行政区划[编辑]

怀宁县下辖15个、5个[5]

高河镇、​石牌镇、​月山镇、​马庙镇、​金拱镇、​茶岭镇、​公岭镇、​黄墩镇、​三桥镇、​小市镇、​黄龙镇、​平山镇、​腊树镇、​洪铺镇、​江镇镇、​凉亭乡、​石镜乡、​秀山乡、​清河乡雷埠乡

人口[编辑]

根据(安徽省)安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怀宁县常住人口为496683人[6],男性人口占比50.79%,女性人口占比49.21%,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6.75%,15-59岁占比59.64%,60岁以上占比23.61%,65岁以上占比19.35%。

交通[编辑]

教育[编辑]

省示范高中:

文化[编辑]

怀宁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孙家城遗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金鸡碑及五猖神庙碑,铁砚山房,邓石如墓,城河遗址,南方村关闸)。

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孔雀东南飞传说,与潜山县共同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怀腔,怀宁中医骨伤疗法)。

位于怀宁县石镜乡境内的黄梅山也是黄梅戏的发源地。

特产[编辑]

怀宁贡糕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历史名人[编辑]

怀宁位于安庆府的要冲位置,县治与省、府同城长期而治,千百年来文风昌盛,英才辈出。

  • 刘兰芝(?-?),焦仲卿之妻,《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
  • 柳升(?-1427年),明代著名将领,组建了中国历史上首支正规编制的“炮兵”神机营, 相比16世纪初西班牙创建的火枪兵要早一个世纪左右
  • 王来聘 (?-1633年),明崇祯四年(1631年)武科会试第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
  • 刘若宰(1595年-1640年),明朝末期状元,书画名家
  • 阮大鋮(1587年-1646年),明清之际政治人物、戏曲作家
  • 马大用(1691年-1759年),清雍正時期武探花,乾隆時期台湾总兵,福建水師提督
  • 李葂 (1705年-1764年),清代诗人,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 邓石如(1743年—1805年),清代篆刻家、书法家
  • 杨月楼(1844年-1890年),京剧演员,同光十三绝之一
  • 邓艺孙(1857年-1913年),清末教育家
  • 陈独秀(1879年-1942年),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语言学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
  • 陈撄宁(1880年-1969年),现代著名道教学者和道教著作集大成者,中国道教协会第二届会长
  • 王星拱(1888年-1949年),教育家、科学家,曾任武汉大学校长、中山大学校长
  • 程演生(1888年-1955年),现代教育家、考古学家,曾任安徽大学校长
  • 刘文典(1889年-1958年),中国国学家,教育家,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
  • 邓以蛰 (1896年—1973年),美学家,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 杨石先(1897年-1985年),化学家,教育家,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
  • 徐中舒(1898年-1991年),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潘伯鹰(1903年-1966年),现代书法家、诗人、小说家
  • 邓稼先(1924年-1986年),“两弹元勋”,理论物理学家
  • 管中闵 (1957年-),台湾学者,政治人物,曾任台湾大学校长。中国国民党籍。
  • 海子 (1964年-1989年),现代诗人

参考文献[编辑]

  1. ^ 怀宁县政府网站介绍. [2013-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2). 
  2. ^ 安徽省怀宁县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2013-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4). 
  3. ^ 怀宁县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4. ^ 怀宁县简介. 安庆市经济信息中心. 2018-04-10 [201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2). 
  5. ^ 2023年怀宁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6. ^ 中國: 安徽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0-18].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