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腊八粥
别称八宝粥
类型
起源地中国
主要成分五谷杂粮、豆类、干果等
菜品变种材料会根据地域而异
腊八粥材料

腊八粥,又称佛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因应材料不同又有“八宝粥”、“七宝粥”、“五味粥”等名称。中国民间传说来自天竺[1]。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腊八喝腊八粥的习俗主要流传于中国北方,一些大的寺庙也会舍粥施膳。

起源[编辑]

汉地相传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是世尊释迦牟尼佛佛成道日[2]四大天王从天上来到人间,分别以内装有八宝饭的金、银、琉璃、玛瑙等钵供养世尊,世尊欣然接受后将四钵合而为一。为了纪念佛陀成道,一些佛教寺院会在这天煮粥供佛,并分送十方善信。而这天(农历十二月初八)习俗上又称“腊八节”(或称“法宝节”)。

唐宋盛行腊八食粥的风俗,北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记载:“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3]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也说到:“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各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名佛粥。”[4]

清朝时,民间百姓准备腊八粥祭祀祖先,分赠亲友,以示祝福,又效仿佛门施粥送福,特地送给穷苦人家;吃腊八粥更是宫廷盛事,皇帝、皇后赐文武大臣腊八粥,也发放米果给各大寺院。

旧时,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算是大家万户的习俗,甚至主人会为家里的鸡狗喂上几勺,花卉果树枝干上涂上几口,认为这样必能六畜兴旺、果实丰收,如童谣里说道:“腊八粥,腊八饭,小鸡吃了就下蛋”。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皇宫的腊八粥用上等奶油、羊肉丁、五谷杂粮,干果红枣桂圆栗子花生菱角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金糕青红丝等材料。民间用杂、核桃、榛子松子之类,盛起后,碗中上铺干果色糖

近代有流传于河北廊坊一带的传说,讲一好吃懒做的浪荡子贪嫖、好赌,花光了祖辈的遗产,在“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日子,已无大米之炊,只好在几个几乎空空如也的粮仓下摸出几粒谷子,煮在一起充饥。腊八清晨,邻居们发现浪荡子已经冻死。为志不忘此事,使悲剧不再重演,乡邻们相约每年在腊八这天以各种杂粮煮粥,逐渐成为习俗。

民谣[编辑]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过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炖猪肉,

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参考文献[编辑]

  1. ^ 清朝李福 《腊八粥诗》:“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释迦牟尼佛的佛诞、成道日,在北传佛教(大乘佛教)与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彼此各有不同日期与习俗。参见腊八节
  3.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东京梦华录/卷十
  4.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梦粱录/卷06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