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氣候:修订间差异

坐标22°11′N 114°08′E / 22.183°N 114.133°E / 22.183; 114.13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标签增加不可靠来源 加入博客链接 检查外部链接 增加广告宣传内容
第12行: 第12行:
[[香港市區]]高樓大廈密佈、人口稠密,相反[[新界]]不少鄉郊地區仍綠草如茵、人跡罕至。( 但是, 最近十多二十年,一些傳統上市民認為是鄉郊的地方如東涌郊區, 天水圍附近的鄉村等, 也越來越[[城市化]]了) 因此,市區、一小部份新界地區([[青衣]]、[[屯門]]和[[沙田]]等高密度[[香港新市鎮|新市鎮]])和機場容易受[[熱島現象|熱島效應]]影響。尖沙嘴[[香港天文台|天文台總部]]因被人煙稠密的商業區包圍,深受熱島效應影響,平均氣溫更是全港最高,在中國各大城市平均氣溫中更幾乎高於熱帶城市[[海口市]],故香港市區如在未來的幾年間的平均溫度繼續上升的話,或有機會改列為[[熱帶季風氣候]]地區之一。
[[香港市區]]高樓大廈密佈、人口稠密,相反[[新界]]不少鄉郊地區仍綠草如茵、人跡罕至。( 但是, 最近十多二十年,一些傳統上市民認為是鄉郊的地方如東涌郊區, 天水圍附近的鄉村等, 也越來越[[城市化]]了) 因此,市區、一小部份新界地區([[青衣]]、[[屯門]]和[[沙田]]等高密度[[香港新市鎮|新市鎮]])和機場容易受[[熱島現象|熱島效應]]影響。尖沙嘴[[香港天文台|天文台總部]]因被人煙稠密的商業區包圍,深受熱島效應影響,平均氣溫更是全港最高,在中國各大城市平均氣溫中更幾乎高於熱帶城市[[海口市]],故香港市區如在未來的幾年間的平均溫度繼續上升的話,或有機會改列為[[熱帶季風氣候]]地區之一。


另外,香港及鄰近地區汽車及工業排放的廢氣導致[[全球变暖|全球暖化]],令香港夏季變得更炎熱、冬季則逐漸消失,[[霧霾]]密佈的日子越來越長(但近年有所減少),四季逐漸變得不明顯。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在2008年3月12日記者招待會上曾表示,預計香港將於22世紀開始沒有冬天<ref>{{web reference|URL=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803/12/P200803120101.htm|title=香港天文台台長與傳媒談話:氣候變化及2008展望(附圖)|work=新聞公佈|year=2008年|date=3月14日}}</ref>。
另外,香港及鄰近地區汽車及工業排放的廢氣導致[[全球变暖|全球暖化]],令香港夏季變得更炎熱、冬季則逐漸消失,[[煙霞]]密佈的日子越來越長(但近年有所減少),四季逐漸變得不明顯。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在2008年3月12日記者招待會上曾表示,預計香港將於22世紀開始沒有冬天<ref>{{web reference|URL=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803/12/P200803120101.htm|title=香港天文台台長與傳媒談話:氣候變化及2008展望(附圖)|work=新聞公佈|year=2008年|date=3月14日}}</ref>。


==四季變化==
==四季變化==
第206行: 第206行:


{{香港氣候表}}
{{香港氣候表}}

=== 香港極端氣象紀錄 ===

{{HideH|19世紀}}
;[[甲戌風災|1874年大颱風]]
1874年9月22日,一個強烈颱風橫過[[珠江口]],先後吹襲[[香港]]及[[澳門]],遠至[[廣州]]亦受災害。在香港<ref>此時[[新界]]仍屬[[清廷]]管治。</ref>,颱風造成2,000餘人死亡,成為香港有記錄至今第三多人死亡的風災,風暴期間,千間房屋被摧毀,維多利亞港內十多艘遠洋船隻沉沒,數百隻[[中國帆船]]沉沒。澳門則約有5,000人死亡,以當年[[澳門人口]]約15,000人計<ref>{{cite news | title=氣象萬千4 - 颱風駕臨 |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FLxOb3Nf4E |publisher=[[香港電台]]新聞部 |date=2014年4月26日 }}{{zh-yue}}</ref>,死亡人數高達全市人口的三份之一,亦是[[澳門歷史年表|澳門史上]]最多人死亡的風災。

甲戌風災是香港開埠之後較為嚴重的風災,而當時的香港並沒有專門負責氣象的部門,亦沒有人專職警告颱風的來臨,因此造成嚴重人命及財產損失。在此次颱風之後,1879年[[英國皇家學會]]建議提出在香港設立氣象觀測台,以觀察颱風氣象活動。[[港英政府]]研究後,1882年接納學會建議,最後在1883年成立[[香港天文台]]。<ref>{{cite news | title= 【專題籽】時光倒流六十年 劉天賜訪天文台:座標縮小了 |url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special/art/20150929/19313031|publisher=[[香港蘋果日報]]|date=2015-09-29}}</ref><ref>《香港6000年》頁186,[[麒麟書業]]出版,1998年,ISBN 962-232-123-2</ref><ref>《香港全紀錄(卷一)》頁89,[[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7月,ISBN 962-231-890-8</ref>

;1884年
5月13及14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17.8°C,是有紀錄以來5月中旬(11日至20日)的最低紀錄。

11月下旬(21日至3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只有15.3°C,創下11月下旬最低平均氣溫。

;1885年
2月下旬(21日至29日)天氣異常寒冷,該十天平均氣溫只有11.2°C,創下2月下旬最低平均氣溫。

3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寒冷,該十天平均氣溫及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13.5°C和11.9°C,創下3月中旬最低平均氣溫。

8月及9月平均最高氣溫分別只有28.7°C和28°C,是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八、九月份平均最高氣溫之最低值。

全年最高氣溫只有31.8°C,創下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最低年最高氣溫」紀錄。

;1886年
5月上旬(1日至1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只有21.7°C,創下5月上旬最低平均氣溫。

2月平均最高氣溫只有13.5°C,該月最高氣溫只有17.5°C,兩者皆是歷年所有月份最高氣溫之最低值。

7月中旬(11日至2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只有26.4°C,創下7月中旬最低平均氣溫。

7月平均最高氣溫只有29°C,而最高氣溫只有31.3°C,兩者皆是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七月份最高氣溫之最低值。

全年平均最高氣溫只有23.5°C,平均氣溫更只有21.4°C,兩者皆是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最低值。

;1887年
受強冷空氣影響,4月下旬(21日至3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只有19.7°C,天文台於4月24日錄得13.7°C 低温,創下4月下旬(21日至30日)最低温紀錄。

6月1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26%,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6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1890年
8月平均最低氣溫只有24.4°C,是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八月份平均最低氣溫之最低值。

10月1日,天文台最高氣溫達34.2度,不但創下該年新高,也是歷年首次在10月錄得34度高溫,然而紀錄於11天後再度改寫,10月12日天文台最高氣溫更升至34.3度,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10月酷熱天氣日數共有2日,為有紀錄以來最多酷熱日數的十月份。

有趣的是1890年10月平均氣溫只有23.9度,平均最低氣溫更只有21.3度,兩者均屬異常偏低。<ref name="hot" />

12月下旬(21日至31日)天氣異常温暖,天文台於12月28日錄得26.9°C高温,創下12月下旬最高温紀錄。

;1892年
3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寒冷,天文台於3月15日錄得7.9°C 低温,創下3月中旬最低温紀錄。

5月中旬(1日至1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只有22.4°C,創下5月中旬最低平均氣溫。

8月下旬(21日至31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25.8°C和24°C,創下8月下旬最低平均氣溫。

9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酷熱,天文台於9月17日錄得34.4°C高温,創下9月中旬最高温紀錄。

;1893年寒潮
{{main|香港降雪紀錄}}
[[西伯利亞]]強烈寒潮致天氣驟寒,1月中旬(11日至20日)出現極端低溫,造成該時期之平均溫度及平均最低溫度分別祇得8.9°C及6.6°C,較同期平均值(1971至2000年)低7.0°C。1月14至19日期間天文台每天平均氣溫都在10°C以下,達到氣候意義上連續五天平均氣溫低於10°C的入冬標準<ref name="气象学上入春夏秋冬的标准温度?" />
。1月14日氣溫從15.1°C降至4.7°C,嚴寒天氣緊接其後;1月15日至1月17日連續三天最高氣溫徘徊在5°C以下,而且出現降雨濕冷天氣,1月16日最高溫僅3.2°C,為日最高氣溫之最低紀錄;1月18日尖沙嘴天文台總部錄得攝氏0.0°C,是有記錄以來最低溫;1月19日氣溫回升至11.6°C。太陽出來後雪才溶化掉。

寒潮期間全港各地皆接獲結霜、結冰及積雪報告。海拔較高地區如[[太平山 (香港)|太平山]]頂,氣溫低至零下4度,山頂下雪,積雪厚達3至5吋,霜雪籠罩山頭成為雪山,眾多山頂樓房遭雪封,[[山頂纜車]]因積雪壓斷電線而停駛,但很多人仍跑到山上觀看下雪奇景;[[半山區]]、[[動植物公園]]曾出現飄雪<ref name="apple201601">{{cite news|title=美氣象局一度預測 港周日或落雪 天文台稱不會|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119/19457771|agency=蘋果日報 (香港)|date=2016-01-19}}</ref>;[[舊香港大會堂|中區大會堂]](今[[香港滙豐總行大廈]]旁)外噴水池結冰;[[九龍城]]、[[旺角]]的菜田遭積雪凍壞;[[橫瀾島]]等[[香港離島|離島]]有積雪記錄。[[新界]][[石崗]]也出現零下4度低溫,附近村落一片白茫茫,漁塘水面結冰<ref>{{cite book|author=吳昊|year=1991|title=《回到舊香港》}}</ref>{{NoteTag|因為當時新界仍未租借予英國,所以官方的天文台可能未有記錄新界區的情況。}}。

7月上旬(1日至10日)的十天平均最低氣溫只有24.2°C,天文台於7月3日錄得最低氣溫22.3°C,是有紀錄以來7月上旬的最低溫紀錄。

7月平均氣溫只有26.7°C,平均最低氣溫更只有24.5°C,兩者皆是有紀錄以來七月份最低值。

9月9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21°C,是有紀錄以來9月上旬(1日至10日)的最低紀錄。

全年平均氣溫只有21.4°C,平均最低氣溫更只有19.4°C,兩者皆是有紀錄以來最低值。

;1894年
5月下旬(21日至31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23.9°C和22.4°C,創下5月下旬最低平均氣溫。

;1895年
11月上旬(1日至1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19.4°C和16.2°C,創下11月上旬最低平均氣溫。

;1896年
2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寒冷,該十天平均氣溫只有11.2°C,創下2月中旬最低平均氣溫。

3月下旬(21日至31日)天氣異常寒冷,該十天平均最低氣溫衹有13.7°C,天文台於3月21日錄得7.7°C 低温,創下3月下旬最低温紀錄。

;1897年
6月下旬(21日至3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26.1°C和24.3°C,創下6月下旬最低平均氣溫。

7月上旬(1日至1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只有26.5°C,創下7月上旬最低平均氣溫。

;1898年
10月上旬(1日至1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22.8°C和20.5°C,創下10月上旬最低平均氣溫。

12月14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14%,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12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1900年
1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寒冷,該十天平均溫度及平均最低溫度分別祇有9.6°C及7.2°C,天文台於1月9日錄得3.1°C 低温,創下1月上旬最低温紀錄。

8月29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41%,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8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11月16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17%,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11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HideF}}

{{HideH|1901年至1949年}}
;1901年
1月份受到較弱的東北季候風支配,令該月的天氣異常溫暖。平均氣溫達18.3℃,平均最低氣溫達16.8℃,而最低氣温有13.7℃,是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一月,直至2017年此紀錄再被打破。

2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寒冷,天文台於2月5日錄得3.6°C 低温,創下2月上旬最低温紀錄。

8月中旬(11日至2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只有26°C,創下8月中旬最低平均氣溫。

;1902年
9月祇錄得16.3毫米雨量,是歷來雨量最少的9月份。

;1903年
9月上旬(1日至1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25.1°C和23.7°C,創下9月上旬最低平均氣溫。

;1905年
1905年1月香港曾出現同期罕見的溫暖天氣,1月20日至25日,天文台每天最低溫維持在20度以上,最高氣溫則達到25至26度,其中1月21日至25日五天平均氣溫為22.8度<ref name="hot">[http://bbs.typhoon.gov.cn/read.php?tid=48628 香港經典熱浪/異常偏暖事件回顧]</ref>。值得一提的是1月20至25日期間天文台每天平均氣溫都在22°C以上,達到氣候意義上連續五天平均氣溫高於22°C的入夏標準!<ref name="气象学上入春夏秋冬的标准温度?" />

3月下旬(21日至31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只有15.8°C,4月上旬(1日至1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及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15.9°C和14.1°C,皆是歷年同期最低值。

6月22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21°C,是有紀錄以來6月下旬(21日至30日)的最低紀錄。

;[[丙午風災|1906年大颱風]]
1906年9月18日,一股強烈[[颱風]]襲擊[[香港]],釀成約4,000至15,000人罹難、220人受傷、1,349人失蹤<ref>[http://www.hko.gov.hk/publica/gen_pub/WeatheringTheStorm-2.pdf 歷年天災的回顧],香港天文台</ref>,成為[[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天災]]之一。

颱風引起特大[[風暴潮]],[[大埔]]錄得的風暴潮達6.1米,風暴潮加上強風對海上和沿岸地區造成重大破壞。颱風雖然祇維持了短短數小時,但由於當局未有足夠時間造好防風措施及撤離人員(尤其是大量海上居民),導致嚴重傷亡,90%的死者為漁民。風災也導致航運業務癱瘓了一段時間,80%的駁船被毀,大部分碼頭被摧毀而不能運作。貨物遭受嚴重損壞。尤其在九龍貨倉的貨物大部分受損,航運損失達數百萬元。[[孖剌西報]]發行的災後特刊稱,4,000至10,000人死亡,1908年英國皇家气象学会季刊引述的報告和天文台1972年的報告均稱約10,000人死亡。現代香港天文台的資料則稱,有高達15,000人死亡。

;1911年
10月平均氣溫只有23.5度,是有紀錄以來10月最低平均氣溫。

;1912年
9月12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20°C,是有紀錄以來9月中旬(11日至20日)的最低紀錄。

10月28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32.3°C,是有紀錄以來10月下旬(21日至31日)的最高紀錄。

;1915年
2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温暖,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19.3°C,創下2月上旬最高平均氣溫。

4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温暖,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25.4°C,創下4月中旬最高平均氣溫。

;1917年
5月初受一股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文台於5月1日錄得最低氣溫15.4°C,該月平均氣溫和最低氣溫分別只有23.8℃和21.6℃,皆是有紀錄以來五月份最低溫紀錄。

7月下旬(21日至3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只有26.4°C,創下7月下旬最低平均氣溫。

;1917至1918年寒潮
1917年12月23日至1918年2月1日期間,天文台最低氣溫除了1918年1月11日高於12℃之外,其餘日子最低氣溫均低於12℃之寒冷水平,寒冷天氣維持了40天<ref>[http://www.weather.org.hk/discus/messages/2724/523.html?1227891231]</ref>。

1918年1月平均最低氣溫只有9.9℃,平均氣溫只有12.2℃,平均最高氣溫只有15.1℃,全月最高氣溫只有19.3℃,全部皆是歷年1月份最低值,為最寒冷的1月。

;1918年
8月上旬(1日至1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只有26.1°C,創下8月上旬最低平均氣溫。

8月平均最高氣溫只有26.4°C,而最高氣溫只有30.6°C,兩者皆是有紀錄以來八月份最高氣溫之最低值。

;1919年
10月下旬(21日至31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只有21.5°C,創下10月下旬最低平均氣溫。

10月平均氣溫只有23.5度,是有紀錄以來10月最低平均氣溫。

;1922年
4月17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22%,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4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文台於11月26日錄得最低氣溫6.5°C,是有紀錄以來十一月份最低溫紀錄。

;1925年寒潮
4月4日開始受強冷空氣影響,天文台氣溫降至13.3度,翌日更降至12.2度,4月4日至18日這15天平均最低氣溫只有14度,平均最高氣溫也只有18.4度,這段低溫期直接令1925年4月成為天文台歷年最冷的4月,月平均最低氣溫、月平均氣溫和月平均最高氣溫分別只有16.5度、18.5度和21.1度<ref name="cold" />。

;1926年
6月初受到一股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文台於6月2日錄得最低氣溫19.2°C,導致該月平均最低氣溫(24.1°C),平均氣溫(25.5°C)及平均最高氣溫(27.4°C)皆是有紀錄以來六月份最低溫紀錄。

7月19日,天文台錄得534.1毫米雨量,除了是7月雨量376.2毫米的1.4倍,更是有紀錄以來最高單日降雨量。

7月中旬(11日至20日)雨量596.2mm,是歷來同期雨量最多。

;1927年
10月中旬(11日至2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20.9°C和18.2°C,天文台於10月15日錄得最低氣溫15.7°C,是有紀錄以來10月中旬(11日至20日)的最低紀錄。

;1928年
7月下半月(1日至15日)雨量3.7mm,是歷來同期雨量最少。

;1929年
12月中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温暖,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20.6°C,創下12月中旬最高平均氣溫。

;1931年
1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温暖,天文台於1月6日錄得26.1°C高温,創下1月上旬最高温紀錄。

10月平均氣溫只有23.5度,是有紀錄以來10月最低平均氣溫。

;1933年
1月下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寒冷,該十天平均氣溫及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11.6°C和9.3°C,創下1月下旬最低平均氣溫。

8月祇錄得44.2毫米雨量,是歷來雨量最少的8月份。

;1934年
受強冷空氣影響,天文台於4月16日錄得12.8°C 低温,創下4月中旬(11日至20日)最低温紀錄。

12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寒冷,天文台於12月6日錄得6.2°C 低温,創下12月上旬最低温紀錄。

;1935年
天文台於9月26日錄得18.4°C低溫,該月平均氣溫只有25.8℃,皆是有紀錄以來九月份最低溫紀錄。

;1936年
3月初香港持續受寒潮籠罩,3月上旬(1日至10日)平均氣溫及平均最低氣溫分別衹有10.2度及8.6度,天文台3月首11天最低氣溫均在12度以下,其中3月5日最低氣溫6.2度為歷年3月第三低溫。由於寒朝減弱後,氣溫仍持續大幅偏低,結果1936年3月平均最高氣溫、平均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16.4度、13.9度和12.1度,三者皆創下歷年3月最低氣溫紀錄<ref name="cold" />。

12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温暖,天文台於12月12日錄得27.2°C高温,創下12月中旬最高温紀錄。

;[[丁丑風災|1937年大颱風]]
一個強烈[[颱風]]在1937年(歲次丁丑)9月2日凌晨正面吹襲[[港澳]],造成廣泛破壞。颱風在[[新界]][[吐露港]]引起超過20英呎(6米)高的[[風暴潮]],[[大埔區|大埔]]一帶傷亡慘重。據當時的不完全統計,共造成介乎2,565至約11,000人在這次風災中喪生,[[澳門]]亦有21人於陸上身亡。

;1939年
11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温暖,天文台於11月7日錄得30.6°C高温,創下11月上旬最高温紀錄。

11月23日,一股[[己卯風災|颱風]]吹襲香港,天文台懸掛九號風球,是歷年最遲襲港的颱風。<ref name="apple20151115"/>

;1947年
10月平均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23.5度和21.1度,兩者皆是有紀錄以來10月最低值。

;1948年
3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温暖,天文台於3月12日錄得29.1°C高温,創下3月中旬最高温紀錄。

9月22日下午1時至2時天文台錄得84毫米雨量,為9月最高一小時雨量紀錄。
{{HideF}}

{{HideH|1950年代}}
;1950年
1月平均最高氣溫有20.8°C,是有紀錄以來一月份平均最高氣溫之最高值。

2月15至19日天文台5天平均氣溫及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9.5度及7.5度,是同期最低紀錄,並於2月17日出現過程最低氣溫5.8度,創下自1947年以來最冷的年初一<ref name="cold" />。

受冷空氣影響,6月10日至14日天文台5天平均氣溫及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23.6度及22度,是同期最低紀錄,6月9日至13日連續5天最低氣溫都在22度以下,是歷史同期唯一一次<ref name="cold" />

;1951年
1月11日至15日天文台五天平均氣溫及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9.7度及6.6度,為歷年同期最低,其中1月14日天文台錄得過程最低氣溫4.9度<ref name="cold" />。

天文台於3月3日錄得最低氣溫6.7度,是同期的第3低溫紀錄<ref name="cold" />。

6月9日,天文台錄得最低22.6℃,創下自1947年以來最冷的端午節。

;1952年
8月31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21.7°C,是有紀錄以來8月下旬的最低紀錄。

9月雨量844.2mm,是有紀錄以來最多雨量的九月紀錄。

12月4日天文台低溫降至6.2度,是歷年12月上旬(1日至10日)錄得的最低氣溫,另外12月上旬的十天平均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13.8度和10.3度均是有紀錄最低<ref name="cold" />。

;1953年
2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温暖,天文台於2月13日錄得27.8°C高温,創下2月中旬最高温紀錄。

4月11至25日的10天平均最低氣溫只有15.8度,平均最高氣溫19.7度,雖然仍不及1925年的水平,但考慮到這段低溫期出現的時間比1925年4月遲。此外1953年4月的平均最低氣溫,平均氣溫,平均最高氣溫分別為16.9度,18.9度和21.4度,三者都僅次於1925年<ref name="cold" />。

5月1日,天文台錄得最低17.7℃,創下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冷的勞動節。

11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温暖,天文台於11月10日錄得30.6°C高温,創下11月上旬最高温紀錄。

12月的天氣異常溫暖,天文台於12月1日錄得28.7°C高溫,創下有紀錄以來十二月份最高溫紀錄。

;1954年
6月18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23.1度,是自1947年以來最冷父親節。

11月6日,[[颱風柏美娜 (1954年)|超強颱風柏美娜]]吹襲香港,天文台懸掛九號風球,是自[[二戰]]後唯一一個於十一月懸掛九號風球的颱風。<ref name="apple20151115"/>

;1955年
1月6日,天文台最低氣溫5度,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寒冷的小寒。

1月11日,天文台最低氣溫3.1度,也是整個20世紀第二低溫,強度僅次於1957年2月的寒潮<ref name="cold" />。

2月21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13%,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2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5月14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23%,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5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8月3日受暴雨及冷空氣影響,天文台最低氣溫降至21.6°C,創下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八月份最低溫紀錄。

;1956年
1月9日天文台最低氣溫3.9度,為20世紀第九低溫<ref name="cold" />。

4月下半月香港罕有地提早受熱浪影響,天文台氣溫不斷創歷史新高,先是4月16日錄得歷年4月中旬最高氣溫32度,翌日上升至32.2度,隨後幾天高溫稍為回落,但4月23日最高氣溫又達到32.7度,27日更達到33.4度,一再刷新4月份的極端高溫紀錄,也成為歷年最早出現的酷熱天<ref name="hot" /><ref>工商晚報,1956-04-28,第3頁。</ref>,4月27日是有紀錄以來唯一一次在四月份出現的酷熱日。

;1957年寒潮
[[西伯利亞]]東部強烈寒潮南下,導致天氣嚴寒,該寒潮於2月9日開始影響香港,2月10日天文台最低氣溫降至3.8度,2月11日上午7時至8時間更降至2.4°C,創下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全年第2低溫及二月份最低溫紀錄,亦是20世紀的最低氣溫紀錄。當日山頂及新界多處地區結冰,多人凍死。寒潮的影響持續了數天,2月10日至14日天文台5天平均最低氣溫只有5.3度,也打破20世紀最低的5天平均低溫紀錄<ref>華僑日報,1957年2月12日,第6頁。</ref><ref>香港工商日報, 1957-02-12 ,第5頁。</ref><ref>大公報, 1957-02-12,第4頁。</ref><ref name="cold">[http://bbs.typhoon.gov.cn/read.php?tid=48335&fid=70&page=1 香港經典寒潮和強冷空氣回顧]</ref>。

7月17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22.2°C,是有紀錄以來7月中旬(11日至20日)的最低紀錄。

;1958年
5月11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33.3度,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母親節。

6月17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20.5°C,是有紀錄以來6月中旬(11日至20日)的最低紀錄。

;1959年
1月16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10%,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最低相對濕度。

1月下旬天氣異常温暖,天文台於1月29日下午2時至3時之間錄得26.9°C高温,創下有紀錄以來一月份最高溫紀錄<ref>華僑日報,1959-01-30,第6頁。</ref><ref>大公報,1959-01-30,第4頁。</ref><ref>香港工商日報,1959-01-30,第5頁。</ref>。

11月的天氣異常溫暖,天文台於11月19日錄得31.8°C高溫,創下有紀錄以來十一月份最高溫紀錄。

12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温暖,天文台於12月15日錄得27.2°C高温,創下12月中旬最高温紀錄。
{{HideF}}

{{HideH|1960年代}}
;1960年
1960年剛踏入3月氣溫就節節上升,3月上旬(1日至10日)平均氣溫及平均最高氣溫分別高達22.6度及26.7度,3月7日天文台最高氣溫達到29.6度,打破3月上旬最高溫紀錄,3月8日至9日高溫稍為回落至28度,但3月10日再創新高至29.7度,隨後兩天高溫仍維持在28度以上,直到3月13日受冷空氣影響高溫才回落至23度<ref name="hot" />。令該月平均最高氣溫達到24.4°C,是有紀錄以來三月份平均最高氣溫之最高值,月平均氣溫和月平均最低氣溫分別為21.2度和19.1度,是有紀錄以來第三高,僅次於1987年和2002年。

5月中下旬強冷空氣(20/5-23/5):天文台最低氣溫18.3度,創下5月下旬最低溫紀錄<ref name="cold" />。

;1961年
5月4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23%,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5月份最低。

6月18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33.6度,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父親節(此紀錄在2016年再被打破)。

;1962年
2月2日,[[歌連臣角]]懲教所錄得低溫,約8至9°C,發現微少白色雪粒<ref name="apple201601"/>。

5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酷熱,天文台於5月9日錄得33.3°C高温,創下5月中旬最高温紀錄。

由於持續少雨,1962年8月非常炎熱,月內有15天最高氣溫達到33度或以上,為歷年8月份最多;8月酷熱天氣日數共有15日,為有紀錄以來最多酷熱日數的八月份。8月21日至31日的十天平均最高氣溫高達33.5度,8月31日最高氣溫35.5度更是歷年8月第二高溫,此外全月平均最高氣溫32.7度,是歷年8月最高值<ref name="hot" />。

[[颱風溫黛]]
溫黛為二次大戰後吹襲香港最強颱風。8月30日,溫黛中心風力增強至每小時約148公里,中心位於香港東南偏東約740公里,天文台於19:45懸掛[[一號戒備信號]];8月31日16:10改掛[[三號強風信號]]。隨著溫黛進一步迫近及令市民提高戒備,天文台於22:50改掛[[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七號烈風或暴風信號]];9月1日04:00,雖然維港內風力仍然祇達強風程度,但橫瀾島風力已增強至每小時74海哩,陣風每小時約206公里,天文台於04:15改掛[[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兩小時後,溫黛位於天文台東南約90公里,繼續靠近香港,天文台終於9月1日06:15改掛[[十號颶風信號]]。

溫黛是二戰後兩次風災中造成過百人死亡的風災之一,共引致183死388傷,另108人失蹤,為50年一遇正面吹襲香港的超強颱風。溫黛襲港時分別創下香港最低氣壓、最高每小時與十分鐘平均及最高陣風風速紀錄。天文台總部錄得每小時平均風速高達133公里與有紀錄以來最低海平面氣壓(953.2斯卡,中心距橫瀾島10公里時錄得);大老山陣風高達每小時284公里、一小時平均風速每小時189公里和十分鐘平均風速每小時194公里。溫黛是二戰後需要懸掛十號風球之颱風中,唯一令天文台總部錄得颶風水平(≥118公里)的颱風,紀錄至今尚未打破。

;1963年旱災
當年異常酷熱少雨,本港發生史上最嚴重的旱災,5月雨量只有6毫米,全年雨量只有901.1毫米,皆是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最低,全港水塘幾乎要見底,更實施每四天供水四小時<ref>[http://chayingluen.blogspot.hk/2013/03/1963.html 1963年制水與「慳水歌」]</ref>。另外,1963年5月自中旬開始持續高溫,月內有13天最高氣溫達到33度或以上,7天達34度或以上,更有3天達到35度或以上,全部都是歷年5月份之冠,5月平均氣溫(28.2°C),5月平均最高氣溫(32.5°C),5月、6月及9月極端高溫(5月31日35.5°C<REF>香港工商日報,1963-06-01,第4頁。</REF>、6月1日35.6°C<ref>大公報,1963-06-02,第4頁。</ref><ref>香港工商日報,1963-06-02,第4頁。</ref> 、9月5日35.2°C<ref>大公報,1963-09-06,第4頁。</ref>),皆是有紀錄以來最高;5月平均最低氣温(25.7°C)亦僅次於1967年(25.9°C),全年有5天最高氣溫達到35度以上<ref name="hot" /><REF>[http://www.hko.gov.hk/cis/statistic/crank05.htm 香港五月份氣溫及雨量的排行]</REF>。5月酷熱天氣日數有13日,全年更有37日,皆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多,直至2016年全年酷熱天氣日數再破紀錄<REF>[http://www.hko.gov.hk/cis/statistic/vhotday_statistic_c.htm 自1884年(除1940-1946年外)香港天文台錄得的酷熱天氣日數]</REF>。

;1965年
9月27日雨量325.5mm,為九月份單日最高降雨量。

;1966年
1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温暖,該十天平均最高氣溫高達22.8°C,天文台於1月13日錄得26.8°C高温,創下1月中旬最高温紀錄。

2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温暖,該十天平均最高氣溫高達23.1°C,天文台於2月4日錄得26.7°C高温,創下2月上旬最高温紀錄。

9月17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26%,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9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1967年[[颱風維奧莉]]
天文台於4月9日12:00懸掛[[一號戒備信號]],是天文台自二戰後有紀錄以來全年最早發出的[[熱帶氣旋警告]]。

;1967年寒潮
1月16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溫度為4.6度,為60年代第二低<ref name="cold" />。

12月13日,[[大帽山]]近山頂錄得低溫約6至7°C,發現細小[[雪花]]<ref name="apple201601"/>。

;1968年
1968年2月1日香港開始受寒潮影響,天文台氣溫降至12度以下之寒冷水平,隨後11天最低氣溫持續在10度以下。 寒冷天氣一直維持至2月28日寒朝開始減弱,該次寒潮令天文台連續27天最低氣溫低於12度,打破歷年最長的寒冷天氣紀錄。由於寒朝橫跨整個月,1968年2月天文台平均氣溫只有11.7度,平均最低氣溫更只有9.6度,兩者皆是歷年所有月份最低值,換言之1968年2月是香港歷年最寒冷的月份<ref name="cold" /><ref>華僑日報,1968-03-03, 第4頁。</ref>。

天文台於7月25日錄得最高氣溫35.7°C,是有紀錄以來七月份最高溫紀錄。當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43%,創下天文台有紀錄以來7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10月25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21%,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10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1968年12月為香港歷年最熱的12月,由於缺乏冷空氣南下,12月首13天最低氣溫一直在20度以上,其中大部份日子最高氣溫高於26度,導致上半月氣溫大幅偏高5度以上,雖然下半月氣溫稍為回落,但仍比正常偏高約3度,結果全月平均最低氣溫、平均氣溫和平均最高氣溫分別為19.4度,21.3度和23.9度,三者均是歷年最高紀錄<ref name="hot"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至12日天文台連續十二天平均氣溫高於22°C,達到氣候意義上連續五天平均氣溫高於22°C的入夏標準!<REF NAME="气象学上入春夏秋冬的标准温度?">[http://www.bajiu.cn/shenghuo/shenghuo/shenghuo/?id=5011433 气象学上入春夏秋冬的标准温度?]</REF>

;1969年
2月5日,天文台最低氣溫4.0度,創下60年代最低溫紀錄<ref name="cold" />。

受強冷空氣南下影響,4月4日氣溫從最高24.1°C下降至4月5日(清明節)早上9時30分只有9.9°C,前後未及24小時氣溫相差超過14°C,更創下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四月份最低溫紀錄,新界高地更跌至接近零度<ref>大公報,1969-04-06,第4頁。</ref><ref>香港工商日報,1969-04-06 ,第4頁。</ref><ref>華僑日報,1969-04-06,第4頁。</ref>。

9月1至15日氣溫持續高企,期間天文台有5天最高氣溫達34度或以上,9月11日的34.4度高溫更創下9月中旬(11日至20日)的最高温紀錄,以9月份來說極其罕見,要知道此前約80年9月份的記錄中,天文台合共只有9天最高氣溫在34度或以上,由於受上半月異常高溫影響,1969年9月全月平均最高氣溫仍達32.1度,也是歷年最高<ref name="hot" />。
{{HideF}}

{{HideH|1970年代}}
;1971年
1月29日,大帽山近山頂錄得低溫1°C,雲霧中有雪花<ref name="apple201601"/>。

11月17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17%,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11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1972年
2月9日,天文台最低氣溫3.8度,創下70年代最低氣溫紀錄<ref name="cold" />。

[[六一八雨災]]
1972年6月18日因為持續[[暴雨]]而導致[[山泥傾瀉]]的嚴重災難事故。當日,在[[九龍]][[觀塘區]][[翠屏道]]木屋區及[[香港島]][[半山區]][[旭龢大廈]]先後發生的山泥傾瀉及大廈[[坍塌]]慘劇,造成共156死、117傷<ref>{{zh-hant}}{{cite news | title=四年前「六•一八」雨災 死亡一百五十餘人 |publisher=[[工商日報]]第一頁 |date=1976年8月26日 }}</ref>,成為[[香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高的[[水災]]、[[山洪]]暴發及山泥傾瀉意外。1972年6月16日至18日期間,[[香港]]連日大雨(三日總降雨量達652.3毫米),成為引發此次慘劇的主要成因。

1972年的「大暑」曾錄得34.7度高溫,是有紀錄以來最高。<ref name="Dashu"/>

11月8日,[[颱風柏美娜 (1972年)|颱風柏美娜]]吹襲廣東,天文台於15:15懸掛八號風球,是自[[二戰]]後最遲懸掛的八號風球。<ref name="apple20151115">[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115/19373933 11月都掛8號波?試過L路徑直襲]</ref>

;1973年
3月下旬(21日至31日)天氣異常溫暖,該十天平均最高氣溫高達26.1°C,3月31日,天文台錄得30.1°C高溫,創下有紀錄以來三月份最高溫紀錄<ref>大公報,1973-04-01,第4頁。</ref><ref>香港工商日報,1973-04-01,第12頁</ref><ref>華僑日報,1973-04-01,第5頁。</ref>。

10月28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21%,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10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12月25日和26日錄得最低氣溫7.0度,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寒冷的聖誕節及拆禮物日,但由於該段時間持續天晴,寒潮影響期間大部分日子最高氣溫仍可達18-20度<ref name="cold" />。

12月31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14%,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12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1974年
2月上旬和下旬先後受兩波強烈寒潮影響,天文台於2月8日錄得最低氣溫4.9度,2月26日更錄得最低4.2度,創下2月下旬最低溫紀錄,一個月內天文台兩度跌破5度,在香港史上極為罕見<ref name="cold" />。

3月26日寒潮逐漸南下,受鋒前增溫影響,天文台最高氣溫達到27.5度,當寒潮抵達後,氣溫快速下降至最低13度,相差達14.5度,是歷年第二大單日降幅,翌日進一步降至10.5度<ref name="cold" />。

10月有4個熱帶氣旋令天文台需要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戰]]後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次數最多的10月。<ref name="apple20161021"/>

10月雨量718.4mm,是有紀錄以來最多雨量的十月紀錄。

;[[颱風艾瑪]]
天文台罕有地於12月發出[[熱帶氣旋警告]]。

;1975年寒潮
12月中旬(11日至20日)因強烈冬季季候風出現異常低溫天氣,該十天平均溫度及平均最低溫度分別祇有10.1°C及7.4°C,遠較同期平均值(1971至2000年)低7.5°C,12月13至17日連續5天最低溫在4至6°C,12月12至17日期間天文台每天平均氣溫都在10°C以下,達到氣候意義上連續五天平均氣溫低於10°C的入冬標準<ref name="气象学上入春夏秋冬的标准温度?" />
。12月9日氣溫從早上攝氏20餘度下降至最低13°C;12月14日更錄得最低溫4.3°C,打破12月最低氣溫,寒潮導致該月平均最低氣溫(12.1°C),平均氣溫(14.5°C)及平均最高氣溫(17.6°C)創下歷年12月最低值。即使16年後(1991年)另一股寒潮來襲,氣溫亦祇降到4.6°C,未能打破最低溫紀錄。而大帽山和[[飛鵝山]]山頂出現-3°C和-2°C的低溫,出現輕微降雪,山頭白霜遍佈,新界廣泛地區也接獲降雪報告。當時的[[工商日報]]以標題「新界山頭瑞雪紛飛」形容事件<ref>{{cite news|title=香港落過雪?有圖有真相!|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31215/51996463|agency=蘋果日報 (香港)|date=2013-12-15}}</ref>。

;1976年寒潮
11月中旬(11日至2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只有17.5°C,創下11月中旬最低平均氣溫。

11月平均氣溫只有19度,是有紀錄以來11月最低平均氣溫。

70年代另一次12月強寒潮,強度僅次於1975年12月,天文台於12月28日錄得最低氣溫只有5.7度,大帽山更跌至零度以下,出現結霜<ref>[http://mytv.tvb.com/tc/cat_info/newsfile/228823 1976年寒潮]</ref><ref name="cold" />。

;1977年
1月31日至2月3日連續4天天文台最高氣溫不到10度,2月3日最低氣溫更只有6.8度,連同前一波寒潮初,1976-77年冬季天文台共有22日低溫在10度以下,是戰後最多<ref name="cold" />。

3月4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16%,是自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3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1978年
3月26日,天文台總部錄得最低11.2℃,創下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冷的耶穌受難日<ref name "easter" />。

7月受到強副熱帶高壓脊支配,在7月4日至22日期間,連續19日的最高氣温都高於33℃。是同期有紀錄以來最高<ref name="hot" />。

7月底,[[強烈熱帶風暴愛娜斯]]襲港,天文台曾於7月26日9:15至7月27日13:30,及7月29日17:25至7月30日7:10,四日內兩度懸掛八號信號,並曾先後懸掛西北、西南、東北及東南四個方向的八號信號,為[[二戰]]後的唯一一次。

10月底強冷空氣(27/10-30/10):受南海的熱帶氣旋麗坦的外圍下沉氣流影響,10月27日天文台最高氣溫達到31.2度,是歷年同期單日最高紀錄,翌日強冷空氣抵達,與南海熱帶氣旋共同構成巨大的氣壓差,導致華南沿岸吹起烈風程度的偏北風,天文台的氣溫開始急降,10月30日最低氣溫只有13.9度,翌日更降至13.5度,創下有紀錄以來十月份最低溫紀錄<ref name="cold" /><ref>大公報,1978-10-31,第4頁。</ref>。

;1979年
2月21至25日天文台連續五天平均氣溫高於22°C,達到氣候意義上的入夏標準!<ref name="气象学上入春夏秋冬的标准温度?" />
{{HideF}}

{{HideH|1980年代}}
;1980年
1980年1月底/2月初強寒潮(29/1-12/2):寒潮於1月29日爆發,天文台氣溫急降,短短2天便由25度降至6度。2月1日至3日氣溫稍微回升,但最低氣溫處於寒冷水平,2月4日寒潮補充南下,天文台氣溫再度下降,隨後一星期最低氣溫都在10度以下,並於2月9日錄得5.5度。在強寒潮持續影響下,1980年2月上旬(1日至10日)平均氣溫及平均最低溫度分別只有9.9度及8度,是歷年最低紀錄<ref name="cold" />。此外,2月5至9日天文台連續五天平均氣溫低於10°C,達到氣候意義上的入冬標準。<ref name="气象学上入春夏秋冬的标准温度?" />

6月11日至6月25日天文台連續15天最高氣溫維持在32.5度以上,這15天的平均最高氣溫達到33.5度,其中19至22日更連續4天錄到34度或以上的高溫<ref name="hot" />。

7月10日,天文台錄得35°C高温,創下7月上半月最高温紀錄(此紀錄在2016年再被打破)。

;1981年
6月6日,天文台平均氣溫只有23.3℃,創下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端午節最低平均氣溫。

10月下旬強冷空氣(22/10-25/10):10月22日天文台最高氣溫仍達30度,冷空氣抵達後降至22度,翌日更降至15度,10月24日天文台最低氣溫為14.8度,是歷年10月的第2低溫,10月25日起氣溫逐漸回升<ref name="cold" />。

11月初寒潮(8/11-10/11):繼10月底的罕見強冷後,1981年11月初再遇上歷年最早的寒潮。11月8日強烈東北季候風抵港,天文台氣溫降至13度,翌日進一步降至11.3度,是天文台歷年最早的寒冷紀錄,11月10日開始回暖<ref name="cold" />。

;1983年
7月上旬(1日至10日)雨量1.4mm,是歷來同期雨量最少。

12月28日寒潮南下,至12月30日天文台氣溫降至過程最低的6.1度,隨後10天最低氣溫仍介乎7-11度,直至1月10日寒冷天氣才結束<ref name="cold" />。

;1984年
1月20日寒潮開始南下,1月21日-27日天文台最低氣溫徘徊在8-11度之間,1月28-30日最低氣溫回升至13度,1月31日寒潮補充抵達,氣溫降回9.7度,2月1日至5日最低氣溫回升至11-12度,至2月6日另一波更強的補充南下,2月7日天文台降至過程最低的7.0度,隨後三天仍持續寒冷,直至2月11日才回升至12度以上<ref name="cold" />。

7月中旬(11日至20日)祇錄得微量雨量,是歷來同期雨量最少。

1984年12月下旬(21日至31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只有12.5°C,創下12月下旬最低平均氣溫。

;1986年寒潮
2月27日寒潮抵港,隨後兩天氣溫急降,3月1日下午3時天文台錄得4.8°C低溫,創下有紀錄以來三月份最低溫紀錄;上水更降至3.1°C;流浮山降至0°C;大帽山錄得-3°C低溫,出現結冰現象<ref>大公報, 1986-03-02,第1頁。</ref><ref>華僑日報, 1986-03-02,第5頁。</ref>。當日天文台最高氣溫也只有7.7度,是天文台史上單日最高氣溫的第6低!3月2日最低氣溫稍為回升至5.8度,但仍是3月份的第二低溫,之後數天逐漸回暖。這次寒潮令1986年3月1日成為香港近30年最寒冷的日子,即使強如1991年的12月底的寒潮都無法超越,其強悍程度實屬百年一遇<ref name="cold" />。

;1987年
3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温暖,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22.4°C,創下3月中旬最高平均氣溫。

11月28日寒潮抵達華南沿岸,當時颱風蓮娜正在南海北部徘徊,受兩者共同影響,香港吹起強烈偏北風,氣溫急速下降,天文台一天內就由最高的25.8度降至最低的10.8度,創下歷年單日最大跌幅。至11月30日天文台錄得過程最低的7.6度,為1922年以來11月份最低溫紀錄,亦是11月的第三低溫紀錄;新界及高地更為寒冷,大帽山-0.5°C,並有霜;流浮山5.4°C,大老山1.7°C,長洲及離島6°C,沙田6.3°C<REF>華僑日報,1987-12-01,第1頁。</REF><REF>大公報,1987-12-01,第4頁。</REF>。隨後寒潮繼續影響香港,12月上旬大部分時間仍持續寒冷<ref name="cold" />。

;1989年
7月的香港正值炎夏,極少受冷空氣影響,可是1989年7月29日卻有冷空氣南下,使天文台氣溫降至22.2度,翌日清晨5時進一步降至21.7度,創下有紀錄以來七月份最低溫紀錄<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YiB7wxVJ6U 1989年香港天文台錄得7月最低氣溫21.7度]</ref><ref name="cold" />。
{{HideF}}

{{HideH|1990年代}}
;1990年
8月中旬持續高溫少雨,加上受熱帶氣旋外圍下沉氣流影響,8月11至20日十天平均氣溫高達30.2°C,8月18日天文台氣溫介乎30.1至36.1度,全部皆是有記錄以來8月中旬之最高值,另外全月平均氣溫亦達到29.5度,與1998年和2011年並列8月最高<ref name="hot" />。

;1991年
5月下旬(21日至31日)天氣異常炎熱,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29.4°C,創下5月下旬最高平均氣溫。

5月熱夜日數共有5日,為有紀錄以來最多熱夜日數的五月份。

10月27及28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21%,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10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1991年12月下旬強寒潮(27-12-30/12):寒潮於12月27日爆發,天文台氣溫由20.6度降至10.5度,翌日更在雨中降至4.6度,為90年代最低溫紀錄,更打破12月下旬的最低温度,12月29日最低氣溫稍微回升至5.2度,但全天仍維持10度以下,直至12月30日寒潮才逐漸消退<ref name="cold" />。

;1992年
8月最低氣溫有25.6°C,創下歷年來八月份最低氣溫之最高值。

;1993年
1993年1月中下旬強寒潮(14/1-30/1):1月14日寒潮抵港,天文台從最高的21.3度降至14.2度,之後兩天更分別降至6.7度及5.4度,後者是90年代第三低溫,1月17和18日仍持續嚴寒,最高氣溫在10度以下,之後幾天雖然稍微回暖,但最低氣溫維持在12度以下,寒冷天氣直至1月30日才完結,期間天文台每天的最低氣溫都在7-11度之間徘徊,這次持續性寒潮令天文台1993年1月下半月(16日至31日)平均氣溫只有11.0度,平均最低氣溫更只有8.9度,是百年同期最冷的<ref name="cold" />。

7月熱夜日數共有18日,為有紀錄以來最多熱夜日數的一個月。

;1994年
4月下旬(21日至30日)天氣異常炎熱,該十天平均氣溫及平均最高氣溫分別高達27.6°C及30.6°C,創下4月下旬最高平均氣溫。

7月雨量1147.2mm,是有紀錄以來最多雨量的七月紀錄。

12月影響華南沿岸地區的東北季候風在本月大部分時間較弱,導致這個月氣溫大幅度高於過往的平均值,月平均氣溫和月平均最低氣溫分別高達19.8度和18.2度,兩者皆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十二月的第二高,僅次於1968年12月的平均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為21.3度和19.4度。

;1995年
5月1日,天文台錄得最高31.2℃,創下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勞動節。

11月24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17%,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11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8月雨量1090.1mm,是有紀錄以來最多雨量的八月紀錄。

;1996年
1月份受到較弱的東北季候風支配,令該月的天氣異常溫暖。當月沒有一天最低氣溫低於12°C,代表這個月沒有寒冷日,記錄上只有1901年1月和2017年1月出現過兩次同樣情況。

農曆新年期間受到寒潮侵襲,2月20日至24日天文台5天平均氣溫及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8.6°C及7.1°C,該寒潮於2月17日(年廿九)晚上抵達,18日天文台氣溫降至8.5°C,隨後的年初一至年初三最低氣溫進一步降至7°C以下,年初三的5.8°C低溫更成為天文台歷年春節的最低紀錄,亦是63年來最凍的年初三,當日大帽山氣温更低於攝氏零度,這三天的最高氣溫亦在10°C以下,之後數天氣溫緩慢回升,寒冷天氣一直維持至2月28日。值得一提的是2月19至23日天文台連續五天平均氣溫低於10°C,達到氣候意義上的入冬標準,這是天文台距今最近一次入冬紀錄<ref name="cold" /><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hJoSdsnU2g 新聞檔案(1996年寒潮)時事多面睇(20161月年寒潮)]</ref>。

4月上旬寒潮(1/4-5/4):該寒潮於4月1日南下影響香港,天文台氣溫由26°C降至15.8°C,第二天更降至12.3°C,隨後一天香港受雨帶影響,天文台在雨中一度降至10.9°C,是歷年4月份的第4低溫紀錄,同日最高氣溫也只有12.9°C,更是4月份的第2低<ref name="cold" />。

11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温暖,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25.7°C,創下11月上旬最高平均氣溫。

;1997年
7月上旬(1日至10日)雨量429.3mm,是歷來同期雨量最多。

年雨量為3343.0毫米,較正常數值(2214.3毫米)高51%,打破1982年創下的3247.5毫米舊紀錄,成為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多雨的一年。令香港市民特別深刻的,包括1997年6月4日當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及7月1日[[香港回歸|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當日發出的黑色暴雨警告訊號。

9月下旬強冷空氣(21/9-22/9及28/9-30/9):一股東北季候風於9月21日抵達香港,天文台氣溫降至19.3度,創下歷年最早跌破20度的紀錄,隨後數天氣溫逐漸回升但另一波東北季候風補充於27日抵達,28日和29日天文台最低氣溫再度跌破20度<ref name="cold" />。這次冷空氣導致9月下旬(21日至3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只有23.8度,創下歷年9月下旬最低平均氣溫。

11月下旬天氣反常,香港持續受偏南氣流影響,整個下旬每天最低氣溫都高於20度,其中11月25至27日更高達25度,如此水平的單日低溫在以往11月下旬前所未見,另外11月下旬(21日至30日)的十天平均氣溫和平均最高氣溫分別高達24.3度和26度,是歷年同期最高<ref name="hot" />。

;1998年
1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温暖,該十天平均氣溫及平均最高氣溫分別高達20.2°C及22.4°C,創下1月上旬最高平均氣溫(此紀錄在2017年再被打破)。

4月平均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分別高達24.8°C及22.9°C,是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四月。該月平均最高氣溫高達27.4°C,是有紀錄以來第二高,僅次於1994年的27.5°C。

7月下旬(21日至30日)天氣異常炎熱,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30.2°C,創下7月下旬最高平均氣溫。

10月17日,天文台總部相對濕度最低只有21%,是自天文台有紀錄以來10月份最低相對濕度。

年平均氣溫達攝氏24.0°C,較1966年創下的攝氏23.8度舊紀錄高0.2°C,是紀錄以來第二暖的一年。全年日平均最低氣溫達攝氏22.1°C,同樣為最高紀錄。天文台在6月9日錄得411.3毫米雨量,創下6月日雨量最高紀錄。全年天文台共有36天最低氣溫在28度或以上,其中11天更達29度或以上,兩者均是歷年最高值<ref name="hot" />。

;1999年
1月下旬(21日至31日)天氣異常温暖,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19.7°C,創下1月下旬最高平均氣溫。

一道冷鋒於5月5日橫過香港,隨後的強冷空氣令香港出現5月罕見的清涼天氣,6日下午天文台氣溫降至17度,是歷年5月份的第4低溫紀錄,隨後3天最低氣溫仍維持在20度以下,5月9日的18.6度低溫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冷母親節<ref name="cold" />。

1999年12月天氣持續寒冷,12月22日至26日天文台5天平均氣溫及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11.8°C及8.8°C,於12月22日創下有紀錄以來最寒冷的冬至,市區最低氣溫只有6.7°C,翌日(12月23日)更降至5.8°C,大帽山曾錄得-3.3°C低溫<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aOZZsKXuyw 當年今日之1999年12月22日香港有紀錄以來最寒冷的冬至]</ref><ref>[http://www.hko.gov.hk/cis/statistic/ext_st_winter_solstice_c.htm 由香港天文台錄得的冬至氣候資料]</ref><ref>[http://www.hko.gov.hk/wxinfo/pastwx/mws199912c.htm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天氣回顧]</ref>。12月24日氣溫回升,但最低氣溫只有8.7°C,創下有紀錄以來最寒冷的平安夜。

年平均氣溫為攝氏23.8°C,是有紀錄以來第三最暖的年份。此外,全年共有8個熱帶氣旋進入香港800公里海域範圍內而需要發出熱帶氣旋警告訊號,當中有5個更需發出8號或更高的熱帶氣旋警告訊號。[[颱風約克]]更令[[香港天文台|天文台]]發出自1983年以來及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來首個十號颶風信號。
{{HideF}}

{{HideH|2000年至2009年}}
;2000年
4月雨量547.7mm,是有紀錄以來最多雨量的四月紀錄。

6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炎熱,該十天平均氣溫及平均最高氣溫分別高達29.7°C及32.4°C,創下6月上旬最高平均氣溫。

;2001年
天文台年雨量為3091.8毫米,較正常數值高出40%,是歷來第五最多雨量的年份。

;2002年
1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温暖,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19.7°C,創下1月中旬最高平均氣溫。

3月天氣異常溫暖。平均氣溫達21.5℃。平均最低氣溫達20℃。是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三月。

12月27日天文台最低氣溫6.8度,為21世紀第四低(先後被2005年的6.4度、2010的5.8及16年的3.1度打破),但當日天文台最高氣溫只有9.3度,則是新世紀以來首次最高氣溫單位數的日子(再於2014年兩度及16年出現,並被後者的7.1度打破),另外當日平均氣溫只有8.2度,也是2000年後最低(己被2016年的4.9度打破)<ref name="cold" />。

;2003年
7月最低氣溫有26.3°C,創下歷年所有月份最低氣溫之最高值。

;2004年
2月4日[[元宵節]]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7.8°C,是最寒冷的元宵佳節。

7月1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34.6°C,是最炎熱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2005年
寒潮於12月28日抵達香港,天文台於1月1日早上約8時錄得6.4°C低溫,成為1962年以來最凍的元旦,是有紀錄以來第三冷的元旦。當日京士柏最低只有4.1°C,新界地區更只有3至4°C,山頂低至2.6°C,昂平氣象站更錄得-1°C後出現故障,大帽山氣溫降至-2.3°C<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050102/4556110 昂平零下一度 自動氣象站停運作 元旦6.4℃大帽山結冰]</ref><ref name="cold" />。

活躍西南季候風帶來連場大雨,6月及8月錄得的雨量均遠較正常數值高,分別為第五和第二最多雨的6月(893.9毫米)和8月(971.3毫米),全年總雨量3214.5毫米,較正常高出45.2%,是歷來第三多雨年份。5月9日中午的雷雨引發部分地區出現時速達135公里強烈陣風,[[葵涌貨櫃碼頭]]有大量貨櫃倒塌,壓毀多輛貨櫃車,造成1死2傷。全月共發出7次[[香港暴雨警告信號|黃色暴雨警告]],是暴雨警告系統自1998年修訂以來5月份的新紀錄;5月總日照時間只有87.6小時,為第三低。

7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酷熱,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30.4°C,天文台於7月19日錄得35.4°C高温,創下7月中旬最高温紀錄。

;2006年
7月16日清晨受[[颱風碧利斯]]活躍西南氣流與相關連雨帶影響,天文台在當天凌晨2時至3時期間錄得115.1毫米雨量,為有記錄以來最高時雨量,打破1992年5月8日上午6時至7時間創下的109.9毫米(該紀錄再於2008年6月7日被打破)。11月21日本港受暴雨影響發出了黃色暴雨警告,是暴雨警告系統自1998年修訂以來,首次在11月發出暴雨警告信號。

唯一一年無需於8月發出酷熱天氣警告,有紀錄以來首次。

9月中旬(11至20日)天氣異常清涼,該十天平均氣溫只有25.4°C,創下9月中旬最低平均氣溫。9月12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20.7°C,打破9月上半月(1日至15日)的最低溫紀錄。

;2007年
2月18日年初一錄得最高氣溫25.3°C,是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年初一,當日的最低氣溫21.3°C亦打破歷年紀錄,拋離上一個紀錄(1979年1月28日的18.8度)達2.5°C。

3月下旬(21日至31日)天氣異常温暖,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22.7°C,創下3月下旬最高平均氣溫。

4月罕有地同時發出[[雷暴警告|雷暴]]和[[寒冷天氣警告|寒冷]]警告

天文台從7月24日至8月5日每日的最高氣溫都達到33度或以上,酷熱天氣警告連續12天生效,創下最長紀錄,另外7月平均最高氣溫達到32.9度,是歷年所有月份最高值<ref name="hot" />。

7月祇錄得76.9毫米雨量,是歷來雨量最少的7月份,打破2003年紀錄(101.8毫米)。

全年最低氣溫有10.6°C,創下有紀錄以來「最高年最低氣溫」紀錄。

;2008年
1月下旬至2月中旬,華南沿岸地區出現了一次長時間持續寒冷的天氣過程。香港的天氣由1月24日開始持續寒冷,香港天文台在尖沙咀總部每日的最低氣溫只有8至12度,而新界地區的氣溫更低至6度左右。寒冷的天氣直到2月16日才結束,共維持了24天,是自1968年以來歷時最長的寒潮。期間天文台平均最低氣溫為9.9度,是自1885年有記錄以來同期(1月24日至2月13日)第二低。天文台就這股寒潮發出的[[寒冷天氣警告]]共維持594小時30分鐘,是自1999年創立寒冷天氣警告以來警告生效時間最長的記錄,同時為40年來最寒冷的2月。<REF>[http://www.hko.gov.hk/publica/reprint/r791.pdf 2008 年初華南沿岸地區持續寒冷的天氣分析和預報技巧 ]</REF>

[[颱風浣熊]]4月襲港,本港於4月18日發出本年首個[[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三號強風訊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戰]]後最早發出三號信號的一年,浣熊在4月19日再為本港帶來暴雨,天文台需發出[[香港暴雨警告信號|黑色暴雨警告]]。

6月活躍西南氣流及[[低壓槽]]造成持續暴雨,天文台總部在6月7日上午8時至9時錄得145.5毫米雨量,刷新最高時雨量紀錄,整月雨量達1346.1毫米,是有紀錄以來最高月雨量。因此6月總日照時間亦祇有75.5小時,創有紀錄以來新低,平均氣溫更成為57年來最低溫(26.7度)

8月沒有熱夜,為有紀錄以來最少熱夜日數的八月份。

7月下旬(21日至31日)祇錄得微量雨量,是歷來同期雨量最少。

9月中旬(11日至20日)天氣異常炎熱,該十天平均氣溫及平均最高氣溫分別高達30°C及32.6°C,創下9月上旬最高平均氣溫。

10月的天氣異常溫暖,平均氣溫為26.5度而平均每日最低氣溫為24.9度,兩者皆破了1983年的紀錄,分別比舊紀錄高出了0.1度及0.2度。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10月(此紀錄在2016年再被打破)。

;2009年
2月冬季季候風偏弱,天氣異常溫暖,平均氣溫高達20.5°C,較正常高4.2°C成紀錄新高,比上一個紀錄(2007年2月)高出1.0°C之多。月平均最高氣溫(23.7°C)、平均最低氣溫(18.6°C)及月最低氣溫(15.8°C)皆是有紀錄以來最高,前者比上一個紀錄更高出1.6°C(1973年的22.1°C)。2月25日錄得最高氣溫(28.3°C)亦打破27.8°C(1953年2月13日與1973年2月27日)的最高氣溫,也成為歷年最早出現的炎熱天

5月上半月(1日至15日)祇錄得0.3毫米雨量,是歷來同期雨量最少。

受偏強副熱帶高壓脊影響,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天氣異常酷熱,8月23日至9月8日連續17日最高氣溫都在33度或以上,持續酷熱的時間為歷年第二長,僅次於1978年7月,8月及9月平均最低氣溫均是有紀錄以來最高(8月為27.7°C,9月為26.9°C),8月下旬(21至31日)平均氣溫高達30.2度,9月上旬平均氣溫及平均最高氣溫分別高達29.8度和33.6度,皆是歷來同期最高平均氣溫。另外,2009年9月共有10天最高氣溫達33度或以上,另有7天最低氣溫在28度以上,兩者都是歷年最多。9月酷熱天氣日數共有十日,為有紀錄以來最多酷熱日數的九月份<REF>[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091003/00176_005.html 124年以來最酷熱九月]</REF><ref name="hot" />。8月及9月熱夜日數分別有15日及7日,為有紀錄以來最多熱夜日數的八、九月,八月熱夜日數平了2008年紀錄。

11月16日強烈東北季候風抵港,天文台發出自1999年以來冬季最早發出的寒冷天氣警告;11月17日氣溫下降至10.5°C,是1981年後冬季最早出現的寒冷天氣(12.0°C以下);11月18日氣溫更降至9.7°C,11月17日至21日天文台5天平均氣溫及平均最低氣溫分別只有13.9度及11.5度,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同期(11月17日至11月21日)最低,打破11月中旬(11日至20日)最低溫紀錄,更打破歷年最早跌破10度的紀錄,新界更只得7至8度,是自1987年以來最凍的11月<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091119/13436403 9.7℃昨凍死5長者 22年最冷11月 下周氣溫回升]</REF><ref name="cold" />。
{{HideF}}

{{HideH|2010年至2015年}}
;2010年
受不穩定氣流影響,2月7日錄得雨量94.1毫米,為二月份單日最高降雨量。

2010年2月有接近3分1時間受西南氣流影響, 期間有多日最低氣溫達到22度或以上,其中2月11日最低氣溫竟高達23.9度,創下2月份的單日新高,此外2月25日至3月6日的10天平均氣溫超過24度,比同期平均值偏高近8度<ref name="hot" />。

2月12日寒潮朝爆發,天文台氣溫由24.5度降至11.9度,為21世紀至今最大的單日降幅。15日寒潮補充抵港,氣溫進一步降至10度以下,16至19日天文台連續4日最高氣溫都低於12度,持續寒冷時間暫為21世紀最長<ref name="cold" />。

2月下旬(21日至29日)天氣異常温暖,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21.7°C,創下2月下旬最高平均氣溫。2月24至28日天文台連續五天平均氣溫高於22°C,達到氣候意義上的入夏標準!<ref name="气象学上入春夏秋冬的标准温度?" />

3月10日天文台最低氣溫降至8.1度,接近歷史同期最低值7.7度,但數天前天文台的最低氣溫仍接近25度,是歷年最熱的3月初,短短數天香港就幾乎經歷了同期最熱和最冷的氣溫<ref name="cold" />。

東北季候風把源自華北沙塵暴的沙和塵經台灣海峽於3月21日帶到廣東沿岸,引致香港在當日及翌日能見度頗低。多個空氣質素監測站錄得空氣污染指數達500,是該指數的上限,前所未見。

冷空氣於4月13日抵港,天文台氣溫由中午的29.5度快速下降至晚上的19.5度,15日冷空氣補充抵達,天文台氣溫降至13.5度,平了4月11-15日的歷史最低值,不得不說2010年是冷空氣非常強盛的一年<ref name="cold" />。

受到一股東北季候風影響,香港於6月2日晚錄得20.4°C,是自1964年以來6月份的最低紀錄<ref>[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politics/chinapress/20100604/02231500384.html 20.4℃  港46年來6月最涼]</ref>。

7月上半月(1日至15日)雨量16.2mm,是歷來同期雨量最少。

7月下旬在一個星期內兩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

受到一股清涼而乾燥的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文台於10月28日錄得最低氣溫15.7°C,是1988年以來十月份最低溫的紀錄,荃灣更只有13°C<REF>[http://hk.crntt.com/doc/1014/8/8/2/101488289.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488289 冷空氣侵襲 香港經歷22年最冷十月]</REF>。

12月15日下午寒潮開始影響香港,全港北風明顯增強並伴隨降雨,16日全港多處氣溫降至嚴寒水平,其中大帽山更降至0度以下,並出現結冰現象,12月17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5.8°C,是自1999年以來錄得的最低紀錄(己被2016年的3.1度打破)<ref name="cold" />。

2010年有5個月入左頭20名月最低氣溫,分別為3、4、6、10、12月<REF>[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13606269 2010年寒潮回顧]</REF>。

;2011年
受頻密的冬季季候風補充影響,1月平均氣溫為13.7°C,較正常低2.4°C度,是1977年以來最寒冷的一月份。當月沒有一天最高氣溫高於20°C,記錄上只有1918年1月出現過一次同樣情況。

4月上半月(1日至15日)祇錄得微量雨量,是歷來同期雨量最少。

5月10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32.9度,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熱佛誕。

5月12日天文台發出自2000年以來夏季最早發出的[[酷熱天氣警告]]

5月22日一天內兩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

12月25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10.3°C,是自1984年以來最寒冷的聖誕節。<ref>[http://www.mediachinese.com/node/45112?tid=15 香港迎27年來最冷聖誕‧除夕元旦料回暖]</ref>

當年異常少雨,全年雨量只有1487.6毫米,是第七最低紀錄,亦是自1963年以來最少雨的一年。但該年平均氣溫23.0°C,比1971至2000年平均值的23.1度低0.1°C。

;2012年
1月23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9.4°C,是有紀錄以來,最寒冷的龍年大年初一<REF>[http://the-sun.on.cc/cnt/news/20120124/00407_020.html 9.4℃百年最冷龍年]</REF>。1月25日早上更下降至7.4度,是自1996年以來農曆年假期的最低氣溫。

5月3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為28.0°C,是自有紀錄以來最早出現的「熱夜」(最低氣溫28.0度或以上)。

5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炎熱,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27.9°C,創下5月上旬最高平均氣溫。

7月上旬(1日至15日)祇錄得16.2毫米雨量,是歷來同期雨量最少。

7月24日香港受到[[強颱風韋森特 (2012年)|強颱風韋森特]]吹襲,是十三年來第一個、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來第二次的十號颶風信號。

8月上旬(1日至10日)天氣異常炎熱,該十天平均氣溫高達30.2°C,創下8月上旬最高平均氣溫。

2012年是連續第2年出現拉尼娜現象,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通常會有較多熱帶氣旋在8月至10月襲港,但2012年自8月天秤後,卻反而再沒有任何熱帶氣旋警告信號<ref>[http://www.hko.gov.hk/cgi-bin/hko/warndb_c1.pl?opt=1&sgnl=91&start_ym=201201&end_ym=201212&submit=%E6%90%9C%E5%B0%8B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12年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ref>,是香港有記錄以來,首次於拉尼娜現象期間的9月沒有任何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12月下旬強寒潮(29/12-1/1):31日天文台錄得當年的最低氣溫7.1°C,此亦是紀錄上第三最冷的除夕。

2012年是異常陰暗的一年,尤其是首兩個月及最後兩個月。全年總日照時間為1551.2小時,是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的最少。

;2013年
受一股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文台於5月2日錄得最低氣溫16.6°C,是自1917年以來5月份的最低紀錄,山頂更低至13.4°C<ref>[https://www.facebook.com/hkweather/photos/a.153647384698782.36385.151548024908718/532595753470608/?type=1&theater 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16.6度,是天文台有紀錄以來5月第二低溫紀錄。]</ref>。

9月下旬天氣異常温暖,天文台於9月21日錄得34.7°C高温,創下9月下半月最高温紀錄(此紀錄在2016年再被打破)。

12月16日至翌年1月1日的長命寒潮令12月平均氣溫較正常低1.8°C,是自1975年以來12月份的最低平均氣溫,另外,2013年12月總寒冷日數是10天,是自1982年以來12月份最高。

;2014年
2月中旬強寒潮(9/2-15/2,19/2-21/2):02年來首次最高氣溫單位數(11/2,13/2) 2月12日天文台最低氣溫降至7.3度,為1996年以來2月份錄得最低記錄<ref>[http://www2.hkej.com/instantnews/articlePrint/id/349440 天文台錄得7.3度 入冬以來最低]</ref>,14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8.2°C,是有紀錄以來最冷的元宵兼情人節,18日另一寒潮抵港,19日天文台最低氣溫氣溫再降至7.9度<ref>[http://www.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ItemId=697127&csid=261_341 天文台錄得有紀錄以來最冷元宵兼情人節]</ref>。

受活躍低壓槽影響,3月30日出現強烈暴雨及冰雹,並需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是歷來最早發出的紅色和黑色暴雨警告信號。

5月6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18.8度,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冷佛誕。

六月份的全月平均氣溫為29.0度,是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六月(此紀錄在翌年再被打破)。

七月份的全月平均氣溫為29.8度,是有紀錄以來所有月份最高值。

8月中旬受活躍低壓槽影響,12日至13日不足24時內三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兩日內天文台總部錄得的雨量近300毫米。

9月最低氣溫有25.2℃,是有紀錄以來九月份最高值。

全年共有59日發出雷暴警告,是自1947年來最多雷暴警告的一年。

;2015年
4月5日清明節錄得最高氣溫30.6℃,是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清明節。

6月20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34.1℃,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端午節。

2015年6月是香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六月,月平均氣溫為29.7度,較正常數值27.9度高1.8度,以高達0.7度之差打破了之前2014年6月所創下平均氣溫為29.0度的紀錄。月平均最低氣溫27.7度及月平均最高氣溫32.3度亦分別為六月份的最高紀錄(月平均最高氣溫在翌年再被打破)。

8月8日受[[颱風蘇迪羅 (2015年)|超強颱風蘇迪羅]]下沉氣流影響,香港天氣酷熱,天文台總部在下午4時10分錄得攝氏36.3°C,是天文台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最高溫。而上水、元朗及粉嶺等新界地區更一度錄得攝氏37℃,跑馬地更一度錄得攝氏37.9℃<ref>[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50808/bkn-20150808124007710-0808_00822_001.html 一日連破四紀錄 巿區錄36.3度香港史上最熱]</ref> <ref>[http://news.tvb.com/local/55c5da396db28cd536000004 本港36.3度破紀錄高溫 截至五時3人疑中暑]</ref>。此外,15個監測站錄得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亦自2013年推出以來首次全爆錶。

受強盛[[厄爾尼諾現象]]影響,2015年整個8月及9月,均無發出任何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為自1946年有記錄至今69年以來首次。

9月30日天文台發出自2000年以來夏季最晚發出的[[酷熱天氣警告]]。

10月11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18.5°C,是自60年以來10月中旬的最低紀錄。

11月8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28.7℃,是有紀錄以來第六個最熱的[[立冬]]。而11月9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30.3℃,是自1884年以來十一月單日第五最高溫<ref>[http://news.tvb.com/local/564079b16db28cdb1b000004.html 天文台下午錄得30.3度 料未來兩三天轉涼]</ref>。

11月22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27.6℃,以0.4℃之差,打破了2012年的27.2℃,是自近20年以來最熱的小雪,亦是自1884年以來第2個最熱的[[小雪]],而最低氣溫24.0℃,比上一個紀錄(1985年11月)高出0.9°C之多<ref>[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51122/bkn-20151122084404781-1122_00822_001.html 今日小雪名不副實 錄27.6度歷來第二熱]</ref>。

11月23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28.4℃,創下11月下旬(21日至30日)的最高溫紀錄。

2015年11月是本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十一月,本月的平均氣溫錄得破紀錄的24.0度,較十一月正常數值21.8度高2.2度。以0.7℃之差,打破了2006年的23.3℃,而平均每日最低氣溫為22.5℃,拋離上一個紀錄(2006年十一月)達0.9℃,亦是自1884年以來最高。

在一股和暖偏東氣流影響下,12月24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24.7℃,是自125年以來最熱的平安夜,以0.2℃之差,打破了1961年的24.5℃,僅次於1890年的25.3℃,亦是自1884年以來第2個最熱的平安夜。

2015年的年平均氣溫達攝氏24.2℃,較1981-2010年正常數值23.3℃高0.9℃。以0.2℃之差,打破了1998年的24.0℃,是本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一年。而熱夜日數共有37天,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而全年寒冷日數共有7天,平了1997及2001年的記錄。全年沒有一天低於10℃,是自2007年以來首次。
{{HideF}}

;2016年
受高空擾動影響,1月5日天文台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是歷來最早發出暴雨警告信號的年份,也是首次在1月發出該信號。而下午1時至2時天文台錄得37.1毫米雨量,刷新1月最高時雨量紀錄。

1月6日,天文台最高氣溫24.3度,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小寒。

1月1至15日,天文台錄得130.1毫米雨量,刷新1月上半月最高總雨量紀錄。

1月11至20日,天文台錄得110.8毫米雨量,刷新1月中旬最高總雨量紀錄。

1月21至24日期間,香港氣溫在3天之內下降了接近15度,並於1月24日錄得當月低溫為3.1度。

1月下旬-2月上旬持續寒潮(22/1-27/1,31/1-8/2):[[香港市區]]氣溫由1月22日早上16℃下降至晚上10℃;於1月23日早晨錄得9℃左右的溫度,至午後氣溫繼續下跌,其中市區氣溫低過8℃,新界北部低至6℃或以下。天文台接獲[[大帽山]]出現結霜報告,更出現霧淞,至深夜山上氣溫低至-3℃,翌日早上更低至-6℃,當日大帽山氣溫持續在-4至-5℃左右<ref>{{cite news|title=氣溫-3℃ 大帽山現霧淞|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124/19464852?top=4h|publisher=香港苹果日报|date=2016-01-24 |accessdate=2016-01-24 }}</ref>,草溫更低至破紀錄的-6.7℃。[[尖沙咀]][[香港天文台總部]]氣溫於1月24日下午3時40分降至只有3.1℃<ref>{{cite web|url=http://vancouver.singtao.ca/411505/2016-01-24/post-%E5%A4%A9%E6%96%87%E5%8F%B0%E4%B8%8B%E5%8D%88%E9%8C%84%E5%BE%973-1%E5%BA%A6%E3%80%80%E5%8F%B2%E4%B8%8A%E7%AC%AC3%E4%BD%8E%E6%BA%AB/?variant=zh-hk|title=天文台下午錄得3.1度 史上第3低溫|work=星島日報 |accessdate=2016年1月24日}}{{zh-hant}}</ref>,創下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全年第3低溫及一月份第2低溫紀錄,打破1月下旬(21日至31日)最低溫紀錄<ref>{{cite news|url=http://www.weather.gov.hk/cgi-bin/hko/yes.pl?year=2016&month=01&day=24&language=chinese|title=2016年1月24日天氣摘要及輻射水平資料|work=香港天文台官網 |accessdate=2015年1月25日}}{{zh-hant}}</ref>,是自1957年2月11日後的最低氣溫<ref>{{cite news|url=http://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237887-20160124.htm?spTabChangeable=0 |title=天文台錄得3.3度 1957年以來最低溫 |work=[[香港電台]] |date=2015年1月24日}}{{zh-hant}}</ref>;當日天文台總部錄得的最高氣溫只有7.1°C,創下自1901年以來「最低日最高氣溫」紀錄;當日平均氣溫只有4.9°C,是自1893年以來最寒一日<ref>[http://www.881903.com/Page/ZH-TW/thefactdetail.aspx?itemid=850528&csid=941_3785 寒潮襲港 勁破7大紀錄!]</ref>;反映冷空氣強度的[[氣壓]]亦創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天文台總部上午9時許錄得平均海平面氣壓為1037.7[[百帕斯卡]]<ref name="weather201601">{{cite web|url=http://www.weather.gov.hk/wxinfo/pastwx/mws2016/mws201601c_uc.htm |title=二零一六年一月天氣回顧 |work=[[香港天文台]] |date=2016年1月24日}}{{zh-hant}}</ref>,打破1903年1月6日所創下1035.4百帕斯卡的逾百年紀錄。強冷空氣令全港平地氣溫降至只有約1至4℃左右,全港各區皆有嚴重和廣泛結霜、結冰的報告,多處出現小冰粒、雨夾雪、甚至疑似降雪的現象<ref>{{cite news|title=3.1℃ 59年最凍 賞霜500人困寒山 消防跣住救 凌晨最後七人脫險 |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60125/19466068|publisher=香港苹果日报|date=2016-01-24 |accessdate=2016-01-24 }}</ref>。大批市民徒步或駕車前往大帽山和[[飛鵝山]]期盼觀賞到下雪景象,但山區環境惡劣,大量遊人被困山上,[[消防處]]、[[政府飛行服務隊]]和[[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及[[香港警務處|警務處]]需要前往搜救和協調,當局總共收到111人因被困大帽山而求助的個案,67人要送院,3人情況嚴重;大帽山和飛鵝山的被困人士分別於25日午夜和24日傍晚全部送下山<ref>{{cite news|title=消防處昨日接獲逾百人求助被困大帽山3人情況嚴重|url=http://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238010-20160125.htm?spTabChangeable=0|work=[[香港電台]]|date=2016-01-25}}</ref>,另外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文台在1月31日至2月9日發出寒冷天氣警告,為有記錄以來第五長。
2016年1月錄得雨量266.9毫米,超過一月正常數值24.7毫米達十倍以上,打破1月份的月雨量紀錄<ref>[https://hk.news.yahoo.com/%E6%9C%88%E9%9B%A8%E9%87%8F-%E7%A0%B4132%E5%B9%B4%E7%B4%80%E9%8C%84-220040065.html 一月雨量 破132年紀錄]</ref>。
<!--2月13日受西南季候風影響。-->

3月25日早上7時許天文台錄得市區最低11.6℃,是自1978年後最冷的耶穌受難日,亦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第2低溫的耶穌受難日<ref name "easter">[https://hk.news.yahoo.com/%E6%98%A8%E9%8C%8411.6-38%E5%B9%B4%E6%9C%80%E5%87%8D%E5%8F%97%E9%9B%A3%E7%AF%80-220019700.html 昨錄11.6℃ 38年最凍受難節]</ref>。

2016年3月錄得平均氣溫17.5度,是自2005年來最低紀錄。

2016年4月最低氣溫有19.8℃,是有紀錄以來四月份最低氣溫之最高值。

2016年4月平均相對濕度為百分之89,是自1961年以來最潮濕的四月<ref>[http://www.hko.gov.hk/wxinfo/pastwx/mws2016/mws201604c_uc.htm 二零一六年四月天氣回顧]</ref>。

5月8日下午2時許,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31.2度,是自1988年以來最熱母親節<ref>[http://topick.hket.com/article/1422139/%E4%BB%8A%E5%8D%88%E6%9C%80%E9%AB%98%E6%B0%A3%E6%BA%AB31.2%C2%B0C%20%20%2028%E5%B9%B4%E4%BE%86%E6%9C%80%E7%86%B1%E6%AF%8D%E8%A6%AA%E7%AF%80?itc=20008 今午最高氣溫31.2°C 28年來最熱母親節]</ref>。

受一道廣闊低壓槽影響,5月10日不足四小時內兩度發出暴雨警告。亦是自2000來,首次於同一場暴雨內兩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其前後也頻繁出現早上[[繁忙時間]]發出黃色暴雨警告,造成混亂,市區多處水浸,甚為麻煩。

5月26日受[[熱帶低氣壓01W (2016年)|熱帶低氣壓]]影響,天文台於21:40發出[[一號戒備信號]],是自2006年來首次於5月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更打破在[[厄爾尼諾現象]]下,香港風季必然在6月後開始的情況。而翌日05:40更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6月19日,受到副熱帶高壓脊影響,本港陽光普照,天晴酷熱,天文台於下午約3時錄得34.2℃高溫,為自1947年天文台有紀錄以來最熱的父親節,打破1961年創下的33.6℃高溫紀錄,當中石崗更錄得34.9°C。今次亦是有紀錄以來,11個同是6月19日的父親節,最熱的日子。<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breaking/20160619/55247449?top=4h 破紀錄 34.2°C最熱父親節]</ref><ref>[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60619/bkn-20160619132059849-0619_00822_001.html 史上最熱父親節!今午34.2℃同創今年最高溫]</ref><ref>[http://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60619/s00001/1466333442687 烈日下錄34.2℃ 有紀錄以來最熱父親節]</ref>隨後數天持續天晴酷熱,翌日天文台更錄得34.4°C高溫,打破6月中旬(11日至20日)最高温紀錄。<ref>[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60620/bkn-20160620114245727-0620_00822_001.html 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34.4°C今年最高溫]</ref>

在副熱帶高壓脊的支配下,天文台於6月24日至27日連續四日的最高氣溫皆為35.0度以上(打破了1963年5月30日至6月1日連續三日的舊紀錄),而於6月25日的最高氣溫為35.5度,是自一八八四年有記錄以來6月份的第二最高紀錄,更打破6月下半月(16至30日)、6月下旬(21至30日)的最高溫紀錄。異常炎熱的天氣導致6月下半月平均氣溫(30.2度)、6月下半月平均最高氣溫(33.6度)、6月下旬平均氣溫(30.5度)、6月下旬平均最高氣溫(34.1度)、6月20至24日平均氣溫(30.7度)、6月20至24日平均最高氣溫(34.2度)、6月25至29日平均氣溫(30.4度)和6月25至29日平均最高氣溫(34.3度)皆是有紀錄以來最高。

2016年6月的平均氣溫為29.4度,較正常值27.9度高1.5度,為有記錄以來第二最炎熱的六月(僅次於2015年6月的平均氣溫為29.7度)。而本月平均最高氣溫32.4度及平均最低氣溫27.5度亦分別位列六月份最高及第二最高紀錄。此外,2016年6月酷熱天氣日數共有13日,熱夜日數共有15日,為有紀錄以來最多酷熱及熱夜日數的六月份。

受[[強烈颱風尼伯特 (2016年)|超強颱風尼伯特]]下沉氣流影響,7月7日下午在天文台總部錄得氣溫升至34℃,為1884年有紀錄以來,133年來最炎熱小暑。<ref>[http://www.hk01.com/%E6%B8%AF%E8%81%9E/30271/%E8%B6%85%E5%BC%B7%E9%A2%B1%E9%A2%A8%E5%B0%BC%E4%BC%AF%E7%89%B9%E4%B8%80%E8%B7%AF%E5%90%91%E8%A5%BF-%E4%BB%8A%E6%97%A534-133%E5%B9%B4%E6%9C%80%E7%86%B1%E5%B0%8F%E6%9A%91 超強颱風尼伯特一路向西? 今日34℃ 133年最熱小暑]</ref>7月9日下午4時氣溫更升至攝氏35.6度,是今年最熱,更是自1968年錄得35.7度以來最熱七月天,亦是有紀錄以來第二熱的七月天,打破7月上旬(1至10日)及7月上半月(1至15日)的最高溫紀錄。其中跑馬地錄得最高37.9度,黃大仙、上水、打鼓嶺、沙田、元朗、石崗等地區亦錄得37度或以上。此外,在16個監測站錄得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自2015年後再次全爆錶,更在下午4時全部監測站均在同一時間錄得10+。<ref>[http://www.hk01.com/%E7%86%B1%E8%A9%B1/30652/%E4%BB%8A%E9%AB%98%E6%BA%AB35-6%E5%BA%A6-%E5%8D%8A%E4%B8%96%E7%B4%80%E6%9C%80%E7%81%AB%E7%86%B17%E6%9C%88%E5%A4%A9-%E7%A9%BA%E6%B0%A3%E6%B1%A1%E6%9F%93%E7%88%86%E9%8C%B6%E5%85%A8%E9%BB%91%E8%89%B2%E8%AD%A6%E5%91%8A 今高溫35.6度 半世紀最火熱7月天 空氣污染爆錶全黑色警告]</ref><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0/19688900 35.6℃高溫襲港 半世紀7月最熱 首次16個空氣監測站全爆錶]</ref>但晚上廣東內陸酷熱天氣觸發強烈對流,並南下影響香港,當晚香港突然雷雨交加,天氣十分惡劣,天文台先後發出雷暴警告及黃色暴雨警告信號,暴雨期間天文台於晚上10時後氣溫急速下降至26.4度,各區低溫只有25至27度,不少地區日夜溫差超過10度。

7月22日,天文台在下午近4時半錄得32.9度高溫,平了2003及2014年的紀錄,成為近44年來最熱的「大暑」之一;同時成為天文台有紀錄以來,第6高溫的「大暑」。<ref name="Dashu">[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60722/bkn-20160722113617224-0722_00822_001.html 今午熱爆32.9°C平44年來最熱大暑紀錄]</ref>

7月30日,受酷熱天氣觸發強烈對流影響,大埔有冰雹報告,大埔氣溫亦由中午12時最高的34.2℃酷熱高溫,大跌至下午1時半最低的23.4℃,1.5小時急降10.8℃,半小時內亦急跌9.6°C。這是有紀錄以來,本港第6次在7月份出現落雹。<ref>[http://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60730/s00001/1469858541028 【短片】大埔落雹 天文台料短期內續受冰雹影響 (14:12)]</ref><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60730/55430622天氣雷達罕見紫色回波 大埔落雹急跌10°C]</ref>

七月份的全月平均氣溫為29.8度,是有紀錄以來所有月份最高值,平了2014年的紀錄。

2016年6至8月合計有37天是酷熱日,為有紀錄以來最多酷熱日數的夏季,比上一個紀錄(1962年和2015年)多9天。<REF>[https://hk.news.yahoo.com/%E4%BB%8A%E5%A4%8F%E9%85%B7%E7%86%B1%E6%97%A5-%E5%8B%A2%E7%A0%B4132%E5%B9%B4%E7%B4%80%E9%8C%84-225519767.html 今夏酷熱日 勢破132年紀錄]</REF>

受[[熱帶風暴鮎魚 (2016年)|強颱風鮎魚]]下沉氣流影響,9月27日下午約3時45分,天文台總部錄得34.9度高溫,打破2013年9月錄得的34.7度高溫,為自1963年9月錄得35.2度以來,近53年來最熱9月天,打破9月下半月(16至30日)和9月下旬(21至30日)的最高溫紀錄。至下午4時半,上水為全港最熱,錄得36.8度,跑馬地、濕地公園及黃大仙都超過36度,另十多個地區都超過35度。<REF>[http://www.hk01.com/%E7%92%B0%E4%BF%9D/45331/%E7%86%B1%E6%B5%AA%E8%B6%95%E5%9C%A8%E9%AE%8E%E9%AD%9A%E5%89%8D%E7%AB%AF%E9%80%BC%E6%B8%AF-%E5%8D%8A%E4%B8%96%E7%B4%80%E6%9C%80%E7%86%B19%E6%9C%88%E5%A4%A9-%E6%9A%AB%E6%9C%80%E9%AB%9834-9%E5%BA%A6 熱浪趕在鮎魚前端逼港 半世紀最熱9月天 暫最高34.9度]</REF>

2016年酷熱天氣日數共有38日,為有紀錄以來最多酷熱日數的年份,打破1963年37日的紀錄。<ref>[https://hk.news.yahoo.com/%E4%BB%8A%E5%B9%B438%E6%97%A5%E9%85%B7%E7%86%B1-53%E5%B9%B4%E6%96%B0%E9%AB%98-225047793.html 今年38日酷熱 53年新高]</ref>

2016年熱夜日數共有36日,為有紀錄以來第二最多熱夜日數的年份,僅次於2015年37日的紀錄。

天文台於10月19日下午4時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是自1992年實施暴雨警告系統以來,首次於10月份發出黑雨警告<ref>[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61019/bkn-20161019130157350-1019_00822_001.html 歷來首次10月黑雨 生效逾1小時改發紅雨]</ref>。而下午3至4時天文台錄得78.7毫米雨量,刷新10月最高時雨量紀錄。

10月21日,[[颱風海馬 (2016年)|颱風海馬]]吹襲廣東,天文台發出八號信號,成為繼1995年颱風斯寶後再次在10月發出八號信號;是自1946年有紀錄以來,第十五次在十月或以後發出八號信號<REF>[http://news.tvb.com/local/580a353b6db28c373438fcb8/ 專家指受東北季候風影響 十月受颱風吹襲無常見]</REF>;亦是自1974年10月後42年來最遲發出的八號信號<ref>[http://www.hko.gov.hk/cgi-bin/hko/warndb_c1.pl?opt=1&sgnl=98&start_ym=197401&end_ym=201610&submit=%E6%90%9C%E5%B0%8B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1974年至2016年10月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ref><ref>[http://topick.hket.com/article/1524719/%E6%B5%B7%E9%A6%AC%E8%A5%B2%E6%B8%AF42%E5%B9%B4%E4%BE%86%E6%9C%80%E9%81%B2%E6%8E%9B%E7%9A%848%E8%99%9F%E6%B3%A2 海馬襲港42年來最遲掛的8號波]</ref>;更是自1946年以來,第4遲襲港的颱風<ref>[http://www.hk01.com/%E6%B8%AF%E8%81%9E/49761/-%E5%8D%81%E6%9C%88%E6%89%93%E9%A2%A8-%E8%BF%9121%E5%B9%B4%E4%BE%86%E9%A6%96%E5%80%8B%E5%8D%81%E6%9C%88%E5%85%AB%E8%99%9F%E6%B3%A2-%E6%B5%B7%E9%A6%AC-%E5%8F%B2%E4%B8%8A%E7%AC%AC4%E9%81%B2%E8%A5%B2%E6%B8%AF 【十月打風】近21年來首個十月八號波 「海馬」史上第4遲襲港]</ref>。另外,該月有3個熱帶氣旋令天文台需要發出熱帶氣旋警告,創下自1975年10月後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次數最多的10月<ref name="apple20161021">[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21/19808015 罕見10月三連風1974年最勁四連風係咩玩法?]</ref>。

2016年10月天文台錄得總雨量超過624.4毫米,是有紀錄以來第二多雨的10月,僅次於1974年10月錄得雨量718.4毫米。

2016年10月影響華南的東北季候風比正常偏弱,即少了北面來的較涼空氣,加上受海馬相連偏南氣流於22日影響香港,2016年10月成為香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10月,月平均最高氣溫、月平均氣溫、月平均最低氣溫和10月下旬平均氣溫分別達29.1度、26.8度、25度和26.8度,全部打入10月高溫排行榜首位,月平均氣溫和月平均最低氣溫皆打破2008年所創的26.5度和24.9度舊紀錄,10月6日更錄得32.4度高溫。<REF>[http://www.hko.gov.hk/forecaster_blog/2016/fb_20161028_uc.htm 遲來的秋天,2016年10月28日,香港天文台]</REF><REF>[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61101/bkn-20161101110310798-1101_00822_001.html 平均溫26.8℃兼多雨 132年來最暖最濕10月]</REF><REF>[http://topick.hket.com/article/1530971/?r=mcsdrs 132年來最熱10月 周一立冬最高29度]</REF>

2016年有9個熱帶氣旋進入本港500公里範圍引致天文台需要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是1999年以來最多熱帶氣旋進入本港500公里範圍的紀錄,更是1993年以來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次數最多的紀錄。<ref name="hot&wet">[http://topick.hket.com/article/1548563/%E6%A5%B5%E7%AB%AF%E5%A4%A9%E6%B0%A3%E5%8F%88%E7%86%B1%E5%8F%88%E6%BF%95%20%E4%BB%8A%E5%B9%B4%E5%B7%B2%E7%A0%B412%E9%A0%85%E7%B4%80%E9%8C%84 極端天氣又熱又濕 今年已破13項紀錄]</ref>

11月21至30日,天文台錄得12.7毫米雨量,刷新11月下旬最高總雨量紀錄。

2016年9至11月天文台錄得總雨量1078.8毫米,為有紀錄以來最高秋季總雨量的紀錄。<ref name="hot&wet" />

受1,3,8,10,11月多雨,2016年初至今進入最高年雨量第9位,同為歷來最長霜凍警告之年。

12月21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為21.0度,並列為最高之日最低氣溫的冬至。

12月26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23.7度,是1969年以來最熱的「拆禮物日」。<ref>[https://hk.news.yahoo.com/%E5%86%B7%E9%8B%92%E7%B5%82%E6%AE%BA%E5%88%B0-%E6%98%8E%E6%97%A9%E6%96%9912-213032069.html 冷鋒終殺到 明早料12℃]</ref>

2016年12月影響華南沿岸地區的東北季候風在本月大部分時間較弱,導致這個月氣溫大幅度高於過往的平均值,2016年12月的平均氣溫19.6度較正常數值17.9度高1.7度,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十二月的第三高,僅次於1968年12月的平均氣溫21.3度和1994年12月的平均氣溫19.8度。而本月平均最低氣溫17.7度及平均最高氣溫21.8度亦分別位列十二月的第三高及第五高紀錄。

;2017年
受正北極震盪影響,1月1至10日平均氣溫高達20.6度,遠較同期平均值16.9度高3.7度,創下1月上旬最高平均氣溫。雖然1月中下旬氣溫稍為回落,但仍然比正常偏暖,結果2017年1月成為天文台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最暖的1月,月平均氣溫及月平均最低氣溫分別為破紀錄的18.5度及17.0度,分別較正常數值高2.2度及2.5度,兩者皆打破1901年1月所創的18.3度及16.8度舊紀錄。<ref>[https://www.hk01.com/%E6%B8%AF%E8%81%9E/68950/-%E5%86%AC%E5%A4%A9%E6%9A%96%E6%B4%8B%E6%B4%8B-1%E6%9C%88%E5%89%B5116%E5%B9%B4%E5%8F%B2%E4%B8%8A%E6%9C%80%E9%AB%98%E6%BA%AB-%E5%AF%92%E5%86%B7%E5%A4%A9%E6%B0%A3%E8%AD%A6%E5%91%8A%E6%99%82%E6%95%B8%E5%A4%A7%E6%B8%9B 【冬天暖洋洋】1月創116年史上最高溫 寒冷天氣警告時數大減, 2017-02-01]</ref><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70201/56243826 港創史上最高溫1月!連破2紀錄,香港蘋果日報,2017年02月01日]</ref><ref>[http://news.tvb.com/local/5891e6f86db28c8b102cda7e/ 天文台:今年一月是本港有紀錄以來最暖,無綫新聞,2017-02-01]</ref>

另外,2017年1月沒有一天最低氣溫低於12°C,代表這個月沒有寒冷日,記錄上只有1901年1月和1996年1月出現過兩次同樣情況,天文台於1月22日錄得最低13.6度,是這個月的最低氣溫。

3月21至26日期間,香港氣溫在5天之內下降了接近14度,並於3月26日錄得當月低溫為13.8度。

4月22日低溫為18.5度,為7年來最涼4月下旬

6月天氣異常炎熱,月平均最高氣溫、月平均氣溫、月平均最低氣溫、酷熱天氣日數和熱夜日數有可能又再一次打破紀錄,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六月


== 註釋 ==
== 註釋 ==

2017年6月8日 (四) 11:36的版本

22°11′N 114°08′E / 22.183°N 114.133°E / 22.183; 114.133

本條目為香港地理系列之一
自然地理:
地形 地質 生態
氣候 自然災害 地震
地形:
島嶼 山峰 山坳英语List of gaps in Hong Kong
平原 濕地
河流英语List of rivers and nullahs in Hong Kong 水庫
海峽英语List of channels in Hong Kong 海灣英语List of bays in Hong Kong 海灘
人文:
人口
能源
規劃歷史土地利用
土地供應 填海
農業 漁業 礦業 工業
鄉村 新市鎮
行政區劃 地方
自然保育及康樂設施:
環境保護
公園 主題公園
休憩處 遊樂場 寵物公園
郊野公園 地質公園
濕地公園 特別地區
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
郊遊路徑
單車徑
共享徑
其他香港系列
香港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地區

香港位於中國華南地區,背靠中國大陸,面向南中國海,形成典型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和高地的溫帶季風氣候春季清涼至暖和但相當潮濕及多霧,夏季炎熱至酷熱並多,偶爾遭受熱帶氣旋侵襲;秋季涼爽、乾燥及陽光充沛,但近年變得炎熱;冬季則清涼乾燥至寒冷或嚴寒,但近年寒冷天氣日數明顯減少,間中會有降雨夾雪(較少出現)、凍雨、結(較少出現)及結(會在高地出現)天氣現象。香港市區年雨量超過2,300毫米,為大中華地區年雨量最多的地區之一。

香港市區高樓大廈密佈、人口稠密,相反新界不少鄉郊地區仍綠草如茵、人跡罕至。( 但是, 最近十多二十年,一些傳統上市民認為是鄉郊的地方如東涌郊區, 天水圍附近的鄉村等, 也越來越城市化了) 因此,市區、一小部份新界地區(青衣屯門沙田等高密度新市鎮)和機場容易受熱島效應影響。尖沙嘴天文台總部因被人煙稠密的商業區包圍,深受熱島效應影響,平均氣溫更是全港最高,在中國各大城市平均氣溫中更幾乎高於熱帶城市海口市,故香港市區如在未來的幾年間的平均溫度繼續上升的話,或有機會改列為熱帶季風氣候地區之一。

另外,香港及鄰近地區汽車及工業排放的廢氣導致全球暖化,令香港夏季變得更炎熱、冬季則逐漸消失,煙霞密佈的日子越來越長(但近年有所減少),四季逐漸變得不明顯。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在2008年3月12日記者招待會上曾表示,預計香港將於22世紀開始沒有冬天[1]

四季變化

春季約在3月至5月,天氣大致穩定但少日照,通常以陰天及大為主,氣溫清涼至溫暖且潮濕,市區平均溫度大約由15°C至30°C不等;低壓槽時常帶來平流霧及有雨的天氣,以致能見度降低,並偶然造成航空渡輪服務中斷。風向方面,香港在4至5月時開始受微弱的溫暖而潮濕的東或東南風影響,但時常因冷鋒橫過香港而帶來清涼及乾燥的北風或東北風。

夏季約在6月至8月,主要受溫暖潮濕的南至西南風所影響,天氣炎熱到酷熱和潮濕,早晚濕度可上升到90%以上,下午則在65%左右;間中出現大雨和雷暴(通常於上午出現)。氣溫下午最為酷熱,以7月及8月為甚,在副熱帶高壓持續影響下,香港經常出現長時間日照及風勢微弱的天氣,而且會持續多天。這段時間市區平均氣溫超過33°C,新界內陸地區更超越35°C,而在持續強烈日照及風勢微弱下令感覺溫度更高。在熱帶氣旋影響香港或其東北面地區(如台灣、華東或中國東南沿海)前,受下沉氣流及外圍偏北氣流影響而更為酷熱,新界內陸和市區氣溫有時會上升至38°C左右,空氣也較為混濁並有煙霞,而黃昏及晚間時則可能有強烈熱對流雨影響香港,有時甚至出現冰雹龍捲風的極端天氣現象。晚間則下降至27°C水平。偶然受熱帶氣旋影響而出現暴雨暴風。一般來說出現西南風向的話會較為炎熱。

秋季約在9月至11月,開始受清涼乾燥的東北季候風影響,溫度及濕度均較夏季略低,但日間通常持續強烈日照,感覺溫度仍然較為炎熱但乾爽,僅晚上早晨,和陰天時才有明顯涼意。香港市區秋季氣溫變化不太明顯,約20至30度左右,但新界北部、內陸及高地秋季一般早晚氣溫受輻射冷卻現象影響下氣溫往往只有20度以下,有時甚至在10度以下(如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時),尤以10月和11月為主。然而雨量較夏季明顯減少,濕度與雲量同步下降,天氣變得非常穩定。

冬季約在12月至2月,這個時期氣溫比較反覆及趨向兩極。當冷鋒經過香港時,寒冷(乾冷及濕冷)的北風致使氣溫急降,當晚上、清晨時份,或陰天雨天時,天氣變得寒冷或嚴寒,市區氣溫可降至10°C以下,新界內陸和北部以及如大帽山等高地,每年都有機會降至0°C或以下,出現結、結等現象。而香港偶然也會出現降雨夾雪凍雨的冬季特殊天氣現象,如2016年1月北半球寒流中香港廣泛地區(包括港九市區)便出現以上各種天氣情況。倘若沒有冷鋒橫過香港,日間又持續強烈日照的話,市區則普遍維持在約20°C,新界內陸地區甚至可能高達25°C或以上。例如2014年2月3日,市區錄得最高24.6°C,普遍地區錄得逾27°C,淺水灣更一度達31°C[2];但約一星期後,氣溫便急降至市區最低7.5°C,昂坪更低至1.8°C[3]

香港天文台總部歷年最高氣溫於2015年8月8日錄得36.3°C,而歷年最低氣溫於1893年1月18日錄得0.0°C;至於香港境內歷年最高氣溫於2015年8月8日和2016年7月9日在跑馬地錄得37.9°C,而歷年最低氣溫於2016年1月24日大帽山錄得−6.0 °C

冬季 春季 夏季 秋季
溫度 通常清涼至和暖, 13 - 22 °C (55- 72 °F)

偶然寒冷,8 - 12 °C(46 - 54 °F)、嚴寒,<= 7 °C(<= 45 °F)、

溫暖,23 - 27 °C(73–81 °F)

通常和暖至溫暖, 18 - 27 °C (64 – 81 °F)

偶然清涼,13 - 17 °C (55 – 63 °F)、

炎熱,28 - 32°C (82 – 90 °F)

日間炎熱至酷熱 ,

>=30 °C (>=86 °F)
晚間溫暖至炎熱 ,

25 - 30 °C (77 - 86 °F)

通常溫暖 23 - 27 °C (73 - 81 °F),

偶然和暖 18 - 22°C(64 - 72 °F)、

炎熱,28 - 32°C (82 - 90 °F)

氣壓
  • 高氣壓在中亞增強並形成反氣旋
  • 形成冷鋒
  • 中亞的反氣旋減弱
  • 開始產生低氣壓
  • 低壓槽在中國大陸形成
  • 低壓區在中亞形成
  • 香港開始受到反氣旋影響
  • 在中亞的低壓區減弱
  • 高壓脊開始在中亞建立
相對濕度 相對較低
  • 有時變得乾燥(受到中國大陸帶來清涼及乾燥的東北風)
  • 有時潮濕(由南中國海帶來溫暖及潮濕的天氣)
開始上升 非常高,甚至超過80% 開始下降
降水和凝結
  • 有時微雨(受到由中國大陸南下的低壓區影響)
  • 新界內陸、北部及高地幾乎每年會有結霜和結冰現象,偶有降雪、雨夾雪及凍雨現象
  • 受到低壓槽影響,會產生平流霧
  • 多雲及微雨
  • 強烈對流雨
  • 通常會有猛烈雷暴
  • 有時會受颱風吹襲
  • 雲量及雨量相對減少
  • 普遍晴空
由中國大陸帶來的清涼乾燥且強烈東北季候風 偶然受溫暖微弱的南風及寒冷乾燥的東北風影響 由海洋帶來溫暖及潮濕的南風 風會更清涼及乾燥,並逐漸轉東風
總結 氣溫比較反覆及趨向兩極,有時會受高氣壓及冷鋒影響
  • 受東或東南風影響,天氣會變得溫暖及潮濕
  • 冷鋒帶來清涼及乾燥的天氣
  • 天氣通常會變得愈來愈不穩定
  • 多變的天氣帶來熱帶氣旋及雷暴
  • 天氣不穩定
天氣會變得相對穩定

氣象災害

2006年5月掠過華南沿岸的颱風珍珠衛星圖
2005年8月強烈熱帶風暴珊瑚掠過香港時的景象

熱帶氣旋

香港5月至11月期間會遭受不同強度的熱帶氣旋吹襲,數據顯示9月為颱風最多的月份。每年平均有31個熱帶氣旋於北太平洋西部、南海上形成,其中超過一半達颱風強度,最高風速逾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當中,每年平均會有約6個會接近香港。

當熱帶氣旋距離香港東南至東北約700至1,000公里時,其外圍氣流把內陸較熱及污濁空氣帶到華南一帶(當地稱為下沉氣流),天氣通常晴朗酷熱,亦有機會出現局部地區性雷暴,空氣也較為污濁。並非所有帶來這種天氣的熱帶氣旋均會影響香港,影響台灣或華東地區的也會帶來這種天氣,但它們通常不會影響香港。熱帶氣旋中心繼續移近,香港風力逐漸增強,廣泛地區可能會有持續數日的大雨,引致山泥傾瀉水浸

旱澇

香港各區年平均降雨量差別很大。例如平洲年平均雨量約1,400毫米,大帽山附近則超過3,000毫米。5月至9月期間錄得全年雨量的80%左右,其中以6月雨量最多,全月平均有19天下雨,平均雨量為456.1毫米。相反1月平均降雨量最少,只有24.7毫米,而降雨日數最少則為12月,平均只有4至5天下雨。降雨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夏季副熱帶高壓的強度。

其他

影響香港之惡劣天氣,還有因為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於夏季及冬季出現的季候風季風槽。在冬季,東海冷空氣一般從東北面抵達香港,因此出現東北季候風。而在夏季,印度洋南海溫暖潮濕的空氣則大致由香港西南面吹來,形成西南季候風。

此外,於4月至9月出現狂風雷暴亦為香港帶來惡劣天氣,全年偶然出現水龍捲冰雹,降大陸龍捲則極少出現。

降雪

基於香港的地理位置偏處亞熱帶地區降雪在香港相當罕見。普遍香港人認為香港下雪是奇蹟(例電影2012我愛HK喜上加囍結尾提到在2012世界末日時才會下雪),但真相並非如此:香港偶爾也有降雪紀錄,最早記錄在1893年1月,港島太平山、九龍、港島和新界都有下雪,之後在二十世紀仍有數次記錄,在2000年起至今也有3次記錄,另外在1975年12月的寒潮影響下當時大帽山山頂植物結霜,新界廣泛地區有輕微降雪現象。而最近一次香港出現疑似降雪現象是在2016年1月。此前香港冬季仍間中有攝氏零度以下氣溫和結現象出現,除了2005年和2014年外,仍然沒有任何降雪或下(雨夾雪)的跡象。可是,在2016年1月下旬,香港受到一股非常強烈的寒潮影響,導致天文台錄得3.1℃的59年來最低溫度。1月23至26日香港廣泛地區,例如錦田、沙田、粉嶺等,皆有市民報告有小冰粒及雪丸()從天上降下,而流浮山、粉嶺及大帽山等地更出現疑似降雪現象。[4]

統計數值(香港尖沙嘴天文台總部)

香港
氣候圖表
 
 
25
 
 
19
15
 
 
54
 
 
19
15
 
 
82
 
 
21
17
 
 
175
 
 
25
21
 
 
305
 
 
28
24
 
 
456
 
 
30
26
 
 
377
 
 
31
27
 
 
432
 
 
31
27
 
 
328
 
 
30
26
 
 
101
 
 
28
24
 
 
38
 
 
24
20
 
 
27
 
 
20
16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攝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毫米(㎜)
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5]

氣溫

  • 平均氣溫:23.3°C
  • 平均每日最高氣溫:25.6°C
  • 平均每日最低氣溫:21.4°C
  • 最高氣溫:36.3°C (2015年8月8日)
  • 最低氣溫:0°C (1893年1月18日)

相對濕度

  • 平均相對濕度:78%
  • 最低相對濕度:10% (1959年1月16日)

降雨量

  • 每年平均降雨量:2398.5毫米
  • 每年平均降雨時間:935小時
  • 最高時雨量:145.5毫米 (2008年6月7日上午8時至9時)[2]
  • 最高日雨量:534.1毫米 (1926年7月19日)
  • 最高月雨量:1346.1毫米 (2008年6月)
  • 最高年雨量:3343.0毫米 (1997年)
  • 最低年雨量:901.1毫米 (1963年)

熱帶氣旋及強烈季候風

  • 每年平均1號或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懸掛/發出日數:15.80日
  • 每年平均3號或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懸掛/發出日數:7.50日
  • 每年平均8號或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懸掛/發出日數:2.00日
  • 每年平均9號或10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懸掛/發出日數:0.27日
  • 每年平均強烈季候風信號懸掛/發出日數:35.57日

閃電、雷暴、霧

  • 每年平均閃電日數:52.30日
  • 每年平均雷暴日數:38.60日
  • 每年平均有霧日數:4.63日

雲量及日照

  • 平均雲量:68%
  • 平均日照:1835.6小時 42%
  • 平均每日太陽總輻射:每平方米12.85百萬焦耳

風向及風速

  • 盛行風向:090度
  • 平均風速:11.0公里/小時
  • 最大陣風:香港天文台錄得259公里/小時;
大老山錄得每小時284公里/小時(1962年9月1日颱風溫黛襲港期間)

氣壓

  • 平均氣壓:1012.9百帕斯卡
  • 最高氣壓:1037.7百帕斯卡 (2016年1月24日)
  • 最低氣壓:953.2百帕斯卡 (1962年9月1日)
香港氣象數據(平均數據採集自1991年至2020年;極端數據採集自1884年至1939年,以及1947年至今)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6.9
(80.4)
28.3
(82.9)
31.5
(88.7)
33.4
(92.1)
36.1
(97.0)
35.6
(96.1)
36.1
(97.0)
36.6
(97.9)
35.9
(96.6)
34.6
(94.3)
31.8
(89.2)
28.7
(83.7)
36.6
(97.9)
平均高温 °C(°F) 18.7
(65.7)
19.4
(66.9)
21.9
(71.4)
25.6
(78.1)
28.8
(83.8)
30.7
(87.3)
31.6
(88.9)
31.3
(88.3)
30.5
(86.9)
28.1
(82.6)
24.5
(76.1)
20.4
(68.7)
26.0
(78.8)
日均气温 °C(°F) 16.5
(61.7)
17.1
(62.8)
19.5
(67.1)
23.0
(73.4)
26.3
(79.3)
28.3
(82.9)
28.9
(84.0)
28.7
(83.7)
27.9
(82.2)
25.7
(78.3)
22.2
(72.0)
18.2
(64.8)
23.5
(74.3)
平均低温 °C(°F) 14.6
(58.3)
15.3
(59.5)
17.6
(63.7)
21.1
(70.0)
24.5
(76.1)
26.5
(79.7)
26.9
(80.4)
26.7
(80.1)
26.1
(79.0)
23.9
(75.0)
20.3
(68.5)
16.2
(61.2)
21.6
(70.9)
历史最低温 °C(°F) 0.0
(32.0)
2.4
(36.3)
4.8
(40.6)
9.9
(49.8)
15.4
(59.7)
19.2
(66.6)
21.7
(71.1)
21.6
(70.9)
18.4
(65.1)
13.5
(56.3)
6.5
(43.7)
4.3
(39.7)
0.0
(32.0)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33.2
(1.31)
38.9
(1.53)
75.3
(2.96)
153.0
(6.02)
290.6
(11.44)
491.5
(19.35)
385.8
(15.19)
453.2
(17.84)
321.4
(12.65)
120.3
(4.74)
39.3
(1.55)
28.8
(1.13)
2,431.2
(95.72)
平均降雨天数(≥ 0.1 mm) 5.70 7.97 10.50 11.37 15.37 19.33 18.43 17.50 14.90 7.83 5.70 5.30 139.90
平均相對濕度(%) 74 79 82 83 83 82 81 81 78 73 72 70 78
月均日照時數 145.8 101.7 100.0 113.2 138.8 144.3 197.3 182.1 174.4 197.8 172.3 161.6 1,829.3
可照百分比 43 32 27 30 34 36 48 46 47 55 52 48 41
数据来源:香港天文台[6][7]

香港極端氣象紀錄

2016年

受高空擾動影響,1月5日天文台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是歷來最早發出暴雨警告信號的年份,也是首次在1月發出該信號。而下午1時至2時天文台錄得37.1毫米雨量,刷新1月最高時雨量紀錄。

1月6日,天文台最高氣溫24.3度,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小寒。

1月1至15日,天文台錄得130.1毫米雨量,刷新1月上半月最高總雨量紀錄。

1月11至20日,天文台錄得110.8毫米雨量,刷新1月中旬最高總雨量紀錄。

1月21至24日期間,香港氣溫在3天之內下降了接近15度,並於1月24日錄得當月低溫為3.1度。

1月下旬-2月上旬持續寒潮(22/1-27/1,31/1-8/2):香港市區氣溫由1月22日早上16℃下降至晚上10℃;於1月23日早晨錄得9℃左右的溫度,至午後氣溫繼續下跌,其中市區氣溫低過8℃,新界北部低至6℃或以下。天文台接獲大帽山出現結霜報告,更出現霧淞,至深夜山上氣溫低至-3℃,翌日早上更低至-6℃,當日大帽山氣溫持續在-4至-5℃左右[74],草溫更低至破紀錄的-6.7℃。尖沙咀香港天文台總部氣溫於1月24日下午3時40分降至只有3.1℃[75],創下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全年第3低溫及一月份第2低溫紀錄,打破1月下旬(21日至31日)最低溫紀錄[76],是自1957年2月11日後的最低氣溫[77];當日天文台總部錄得的最高氣溫只有7.1°C,創下自1901年以來「最低日最高氣溫」紀錄;當日平均氣溫只有4.9°C,是自1893年以來最寒一日[78];反映冷空氣強度的氣壓亦創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天文台總部上午9時許錄得平均海平面氣壓為1037.7百帕斯卡[79],打破1903年1月6日所創下1035.4百帕斯卡的逾百年紀錄。強冷空氣令全港平地氣溫降至只有約1至4℃左右,全港各區皆有嚴重和廣泛結霜、結冰的報告,多處出現小冰粒、雨夾雪、甚至疑似降雪的現象[80]。大批市民徒步或駕車前往大帽山和飛鵝山期盼觀賞到下雪景象,但山區環境惡劣,大量遊人被困山上,消防處政府飛行服務隊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警務處需要前往搜救和協調,當局總共收到111人因被困大帽山而求助的個案,67人要送院,3人情況嚴重;大帽山和飛鵝山的被困人士分別於25日午夜和24日傍晚全部送下山[81],另外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文台在1月31日至2月9日發出寒冷天氣警告,為有記錄以來第五長。 2016年1月錄得雨量266.9毫米,超過一月正常數值24.7毫米達十倍以上,打破1月份的月雨量紀錄[82]

3月25日早上7時許天文台錄得市區最低11.6℃,是自1978年後最冷的耶穌受難日,亦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第2低溫的耶穌受難日[83]

2016年3月錄得平均氣溫17.5度,是自2005年來最低紀錄。

2016年4月最低氣溫有19.8℃,是有紀錄以來四月份最低氣溫之最高值。

2016年4月平均相對濕度為百分之89,是自1961年以來最潮濕的四月[84]

5月8日下午2時許,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31.2度,是自1988年以來最熱母親節[85]

受一道廣闊低壓槽影響,5月10日不足四小時內兩度發出暴雨警告。亦是自2000來,首次於同一場暴雨內兩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其前後也頻繁出現早上繁忙時間發出黃色暴雨警告,造成混亂,市區多處水浸,甚為麻煩。

5月26日受熱帶低氣壓影響,天文台於21:40發出一號戒備信號,是自2006年來首次於5月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更打破在厄爾尼諾現象下,香港風季必然在6月後開始的情況。而翌日05:40更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6月19日,受到副熱帶高壓脊影響,本港陽光普照,天晴酷熱,天文台於下午約3時錄得34.2℃高溫,為自1947年天文台有紀錄以來最熱的父親節,打破1961年創下的33.6℃高溫紀錄,當中石崗更錄得34.9°C。今次亦是有紀錄以來,11個同是6月19日的父親節,最熱的日子。[86][87][88]隨後數天持續天晴酷熱,翌日天文台更錄得34.4°C高溫,打破6月中旬(11日至20日)最高温紀錄。[89]

在副熱帶高壓脊的支配下,天文台於6月24日至27日連續四日的最高氣溫皆為35.0度以上(打破了1963年5月30日至6月1日連續三日的舊紀錄),而於6月25日的最高氣溫為35.5度,是自一八八四年有記錄以來6月份的第二最高紀錄,更打破6月下半月(16至30日)、6月下旬(21至30日)的最高溫紀錄。異常炎熱的天氣導致6月下半月平均氣溫(30.2度)、6月下半月平均最高氣溫(33.6度)、6月下旬平均氣溫(30.5度)、6月下旬平均最高氣溫(34.1度)、6月20至24日平均氣溫(30.7度)、6月20至24日平均最高氣溫(34.2度)、6月25至29日平均氣溫(30.4度)和6月25至29日平均最高氣溫(34.3度)皆是有紀錄以來最高。

2016年6月的平均氣溫為29.4度,較正常值27.9度高1.5度,為有記錄以來第二最炎熱的六月(僅次於2015年6月的平均氣溫為29.7度)。而本月平均最高氣溫32.4度及平均最低氣溫27.5度亦分別位列六月份最高及第二最高紀錄。此外,2016年6月酷熱天氣日數共有13日,熱夜日數共有15日,為有紀錄以來最多酷熱及熱夜日數的六月份。

超強颱風尼伯特下沉氣流影響,7月7日下午在天文台總部錄得氣溫升至34℃,為1884年有紀錄以來,133年來最炎熱小暑。[90]7月9日下午4時氣溫更升至攝氏35.6度,是今年最熱,更是自1968年錄得35.7度以來最熱七月天,亦是有紀錄以來第二熱的七月天,打破7月上旬(1至10日)及7月上半月(1至15日)的最高溫紀錄。其中跑馬地錄得最高37.9度,黃大仙、上水、打鼓嶺、沙田、元朗、石崗等地區亦錄得37度或以上。此外,在16個監測站錄得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自2015年後再次全爆錶,更在下午4時全部監測站均在同一時間錄得10+。[91][92]但晚上廣東內陸酷熱天氣觸發強烈對流,並南下影響香港,當晚香港突然雷雨交加,天氣十分惡劣,天文台先後發出雷暴警告及黃色暴雨警告信號,暴雨期間天文台於晚上10時後氣溫急速下降至26.4度,各區低溫只有25至27度,不少地區日夜溫差超過10度。

7月22日,天文台在下午近4時半錄得32.9度高溫,平了2003及2014年的紀錄,成為近44年來最熱的「大暑」之一;同時成為天文台有紀錄以來,第6高溫的「大暑」。[40]

7月30日,受酷熱天氣觸發強烈對流影響,大埔有冰雹報告,大埔氣溫亦由中午12時最高的34.2℃酷熱高溫,大跌至下午1時半最低的23.4℃,1.5小時急降10.8℃,半小時內亦急跌9.6°C。這是有紀錄以來,本港第6次在7月份出現落雹。[93][94]

七月份的全月平均氣溫為29.8度,是有紀錄以來所有月份最高值,平了2014年的紀錄。

2016年6至8月合計有37天是酷熱日,為有紀錄以來最多酷熱日數的夏季,比上一個紀錄(1962年和2015年)多9天。[95]

強颱風鮎魚下沉氣流影響,9月27日下午約3時45分,天文台總部錄得34.9度高溫,打破2013年9月錄得的34.7度高溫,為自1963年9月錄得35.2度以來,近53年來最熱9月天,打破9月下半月(16至30日)和9月下旬(21至30日)的最高溫紀錄。至下午4時半,上水為全港最熱,錄得36.8度,跑馬地、濕地公園及黃大仙都超過36度,另十多個地區都超過35度。[96]

2016年酷熱天氣日數共有38日,為有紀錄以來最多酷熱日數的年份,打破1963年37日的紀錄。[97]

2016年熱夜日數共有36日,為有紀錄以來第二最多熱夜日數的年份,僅次於2015年37日的紀錄。

天文台於10月19日下午4時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是自1992年實施暴雨警告系統以來,首次於10月份發出黑雨警告[98]。而下午3至4時天文台錄得78.7毫米雨量,刷新10月最高時雨量紀錄。

10月21日,颱風海馬吹襲廣東,天文台發出八號信號,成為繼1995年颱風斯寶後再次在10月發出八號信號;是自1946年有紀錄以來,第十五次在十月或以後發出八號信號[99];亦是自1974年10月後42年來最遲發出的八號信號[100][101];更是自1946年以來,第4遲襲港的颱風[102]。另外,該月有3個熱帶氣旋令天文台需要發出熱帶氣旋警告,創下自1975年10月後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次數最多的10月[44]

2016年10月天文台錄得總雨量超過624.4毫米,是有紀錄以來第二多雨的10月,僅次於1974年10月錄得雨量718.4毫米。

2016年10月影響華南的東北季候風比正常偏弱,即少了北面來的較涼空氣,加上受海馬相連偏南氣流於22日影響香港,2016年10月成為香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10月,月平均最高氣溫、月平均氣溫、月平均最低氣溫和10月下旬平均氣溫分別達29.1度、26.8度、25度和26.8度,全部打入10月高溫排行榜首位,月平均氣溫和月平均最低氣溫皆打破2008年所創的26.5度和24.9度舊紀錄,10月6日更錄得32.4度高溫。[103][104][105]

2016年有9個熱帶氣旋進入本港500公里範圍引致天文台需要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是1999年以來最多熱帶氣旋進入本港500公里範圍的紀錄,更是1993年以來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次數最多的紀錄。[106]

11月21至30日,天文台錄得12.7毫米雨量,刷新11月下旬最高總雨量紀錄。

2016年9至11月天文台錄得總雨量1078.8毫米,為有紀錄以來最高秋季總雨量的紀錄。[106]

受1,3,8,10,11月多雨,2016年初至今進入最高年雨量第9位,同為歷來最長霜凍警告之年。

12月21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為21.0度,並列為最高之日最低氣溫的冬至。

12月26日,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23.7度,是1969年以來最熱的「拆禮物日」。[107]

2016年12月影響華南沿岸地區的東北季候風在本月大部分時間較弱,導致這個月氣溫大幅度高於過往的平均值,2016年12月的平均氣溫19.6度較正常數值17.9度高1.7度,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十二月的第三高,僅次於1968年12月的平均氣溫21.3度和1994年12月的平均氣溫19.8度。而本月平均最低氣溫17.7度及平均最高氣溫21.8度亦分別位列十二月的第三高及第五高紀錄。

2017年

受正北極震盪影響,1月1至10日平均氣溫高達20.6度,遠較同期平均值16.9度高3.7度,創下1月上旬最高平均氣溫。雖然1月中下旬氣溫稍為回落,但仍然比正常偏暖,結果2017年1月成為天文台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最暖的1月,月平均氣溫及月平均最低氣溫分別為破紀錄的18.5度及17.0度,分別較正常數值高2.2度及2.5度,兩者皆打破1901年1月所創的18.3度及16.8度舊紀錄。[108][109][110]

另外,2017年1月沒有一天最低氣溫低於12°C,代表這個月沒有寒冷日,記錄上只有1901年1月和1996年1月出現過兩次同樣情況,天文台於1月22日錄得最低13.6度,是這個月的最低氣溫。

3月21至26日期間,香港氣溫在5天之內下降了接近14度,並於3月26日錄得當月低溫為13.8度。

4月22日低溫為18.5度,為7年來最涼4月下旬

6月天氣異常炎熱,月平均最高氣溫、月平均氣溫、月平均最低氣溫、酷熱天氣日數和熱夜日數有可能又再一次打破紀錄,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六月

註釋

  1. ^ 因為當時新界仍未租借予英國,所以官方的天文台可能未有記錄新界區的情況。

參考資料

  1. ^ 香港天文台台長與傳媒談話:氣候變化及2008展望(附圖). 新聞公佈. 3月14日. 
  2. ^ 昨31℃熱辣辣 下周跌至12℃
  3. ^ 7.5℃ 18年來最冷2月天
  4. ^ 小冰粒 凍雨 香港罕見
  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HKO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 ^ Monthly Meteorological Normals for Hong Kong (1991-2020). Hong Kong Observatory. [2021-11-24]. 
  7. ^ Extreme Values and Dates of Occurrence of Extremes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between 1884-1939 and 1947-2020 for Hong Kong). Hong Kong Observatory. [2021-11-24]. 
  8. ^ 此時新界仍屬清廷管治。
  9. ^ 氣象萬千4 - 颱風駕臨. 香港電台新聞部. 2014年4月26日. (粵語)
  10. ^ 【專題籽】時光倒流六十年 劉天賜訪天文台:座標縮小了. 香港蘋果日報. 2015-09-29. 
  11. ^ 《香港6000年》頁186,麒麟書業出版,1998年,ISBN 962-232-123-2
  12. ^ 《香港全紀錄(卷一)》頁89,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7月,ISBN 962-231-890-8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香港經典熱浪/異常偏暖事件回顧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气象学上入春夏秋冬的标准温度?
  15. ^ 15.0 15.1 15.2 15.3 美氣象局一度預測 港周日或落雪 天文台稱不會. 蘋果日報 (香港). 2016-01-19. 
  16. ^ 吳昊. 《回到舊香港》. 1991. 
  17. ^ 歷年天災的回顧,香港天文台
  18. ^ [1]
  19. ^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香港經典寒潮和強冷空氣回顧
  20. ^ 20.0 20.1 20.2 11月都掛8號波?試過L路徑直襲
  21. ^ 工商晚報,1956-04-28,第3頁。
  22. ^ 華僑日報,1957年2月12日,第6頁。
  23. ^ 香港工商日報, 1957-02-12 ,第5頁。
  24. ^ 大公報, 1957-02-12,第4頁。
  25. ^ 華僑日報,1959-01-30,第6頁。
  26. ^ 大公報,1959-01-30,第4頁。
  27. ^ 香港工商日報,1959-01-30,第5頁。
  28. ^ 1963年制水與「慳水歌」
  29. ^ 香港工商日報,1963-06-01,第4頁。
  30. ^ 大公報,1963-06-02,第4頁。
  31. ^ 香港工商日報,1963-06-02,第4頁。
  32. ^ 大公報,1963-09-06,第4頁。
  33. ^ 香港五月份氣溫及雨量的排行
  34. ^ 自1884年(除1940-1946年外)香港天文台錄得的酷熱天氣日數
  35. ^ 華僑日報,1968-03-03, 第4頁。
  36. ^ 大公報,1969-04-06,第4頁。
  37. ^ 香港工商日報,1969-04-06 ,第4頁。
  38. ^ 華僑日報,1969-04-06,第4頁。
  39. ^ (繁體中文)四年前「六•一八」雨災 死亡一百五十餘人. 工商日報第一頁. 1976年8月26日. 
  40. ^ 40.0 40.1 今午熱爆32.9°C平44年來最熱大暑紀錄
  41. ^ 大公報,1973-04-01,第4頁。
  42. ^ 香港工商日報,1973-04-01,第12頁
  43. ^ 華僑日報,1973-04-01,第5頁。
  44. ^ 44.0 44.1 罕見10月三連風1974年最勁四連風係咩玩法?
  45. ^ 香港落過雪?有圖有真相!. 蘋果日報 (香港). 2013-12-15. 
  46. ^ 1976年寒潮
  47. ^ 大公報,1978-10-31,第4頁。
  48. ^ 大公報, 1986-03-02,第1頁。
  49. ^ 華僑日報, 1986-03-02,第5頁。
  50. ^ 華僑日報,1987-12-01,第1頁。
  51. ^ 大公報,1987-12-01,第4頁。
  52. ^ 1989年香港天文台錄得7月最低氣溫21.7度
  53. ^ 新聞檔案(1996年寒潮)時事多面睇(20161月年寒潮)
  54. ^ 當年今日之1999年12月22日香港有紀錄以來最寒冷的冬至
  55. ^ 由香港天文台錄得的冬至氣候資料
  56. ^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天氣回顧
  57. ^ 昂平零下一度 自動氣象站停運作 元旦6.4℃大帽山結冰
  58. ^ 2008 年初華南沿岸地區持續寒冷的天氣分析和預報技巧
  59. ^ 124年以來最酷熱九月
  60. ^ 9.7℃昨凍死5長者 22年最冷11月 下周氣溫回升
  61. ^ 20.4℃  港46年來6月最涼
  62. ^ 冷空氣侵襲 香港經歷22年最冷十月
  63. ^ 2010年寒潮回顧
  64. ^ 香港迎27年來最冷聖誕‧除夕元旦料回暖
  65. ^ 9.4℃百年最冷龍年
  66.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2012年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67. ^ 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16.6度,是天文台有紀錄以來5月第二低溫紀錄。
  68. ^ 天文台錄得7.3度 入冬以來最低
  69. ^ 天文台錄得有紀錄以來最冷元宵兼情人節
  70. ^ 一日連破四紀錄 巿區錄36.3度香港史上最熱
  71. ^ 本港36.3度破紀錄高溫 截至五時3人疑中暑
  72. ^ 天文台下午錄得30.3度 料未來兩三天轉涼
  73. ^ 今日小雪名不副實 錄27.6度歷來第二熱
  74. ^ 氣溫-3℃ 大帽山現霧淞. 香港苹果日报. 2016-01-24 [2016-01-24]. 
  75. ^ 天文台下午錄得3.1度 史上第3低溫. 星島日報. [2016年1月24日]. (繁體中文)
  76. ^ 2016年1月24日天氣摘要及輻射水平資料. 香港天文台官網. [2015年1月25日]. (繁體中文)
  77. ^ 天文台錄得3.3度 1957年以來最低溫. 香港電台. 2015年1月24日. (繁體中文)
  78. ^ 寒潮襲港 勁破7大紀錄!
  79. ^ 二零一六年一月天氣回顧. 香港天文台. 2016年1月24日. (繁體中文)
  80. ^ 3.1℃ 59年最凍 賞霜500人困寒山 消防跣住救 凌晨最後七人脫險. 香港苹果日报. 2016-01-24 [2016-01-24]. 
  81. ^ 消防處昨日接獲逾百人求助被困大帽山3人情況嚴重. 香港電台. 2016-01-25. 
  82. ^ 一月雨量 破132年紀錄
  83. ^ 昨錄11.6℃ 38年最凍受難節
  84. ^ 二零一六年四月天氣回顧
  85. ^ 今午最高氣溫31.2°C 28年來最熱母親節
  86. ^ 破紀錄 34.2°C最熱父親節
  87. ^ 史上最熱父親節!今午34.2℃同創今年最高溫
  88. ^ 烈日下錄34.2℃ 有紀錄以來最熱父親節
  89. ^ 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34.4°C今年最高溫
  90. ^ 超強颱風尼伯特一路向西? 今日34℃ 133年最熱小暑
  91. ^ 今高溫35.6度 半世紀最火熱7月天 空氣污染爆錶全黑色警告
  92. ^ 35.6℃高溫襲港 半世紀7月最熱 首次16個空氣監測站全爆錶
  93. ^ 【短片】大埔落雹 天文台料短期內續受冰雹影響 (14:12)
  94. ^ 大埔落雹急跌10°C
  95. ^ 今夏酷熱日 勢破132年紀錄
  96. ^ 熱浪趕在鮎魚前端逼港 半世紀最熱9月天 暫最高34.9度
  97. ^ 今年38日酷熱 53年新高
  98. ^ 歷來首次10月黑雨 生效逾1小時改發紅雨
  99. ^ 專家指受東北季候風影響 十月受颱風吹襲無常見
  100. ^ 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1974年至2016年10月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101. ^ 海馬襲港42年來最遲掛的8號波
  102. ^ 【十月打風】近21年來首個十月八號波 「海馬」史上第4遲襲港
  103. ^ 遲來的秋天,2016年10月28日,香港天文台
  104. ^ 平均溫26.8℃兼多雨 132年來最暖最濕10月
  105. ^ 132年來最熱10月 周一立冬最高29度
  106. ^ 106.0 106.1 極端天氣又熱又濕 今年已破13項紀錄
  107. ^ 冷鋒終殺到 明早料12℃
  108. ^ 【冬天暖洋洋】1月創116年史上最高溫 寒冷天氣警告時數大減, 2017-02-01
  109. ^ 港創史上最高溫1月!連破2紀錄,香港蘋果日報,2017年02月01日
  110. ^ 天文台:今年一月是本港有紀錄以來最暖,無綫新聞,2017-02-0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