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茄科![]() | |
---|---|
![]() | |
大花曼陀羅 Brugmansia suaveolens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类植物 Asterids |
目: | 茄目 Solanales |
科: | 茄科 Solanaceae Juss., 1789 |
亚科 | |
![]() |
茄科(学名:Solan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茄目的一科,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植物,提供给人类许多种食物和药物。茄科植物一般都含有不同量的生物碱,对人类具有一定的毒性,根据其生物碱含量的多少,有的品种可以作为食物,有的品种可以作为药物。其中最重要的品种有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枸杞等,此外如矮牵牛、曼陀罗都是著名的花卉;颠茄、曼陀羅也是提炼药物的原料;烟草更是最為廣泛使用的易成癮物品。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为人类培育了多个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中比较著名的马铃薯、番茄、辣椒、烟草都属于茄科。该科属于茄目,在菊类植物组和木兰纲(双子叶植物)[2]。茄科包括大约98属和大约2700种[3],具有非常多样化的栖息地、形态和生态。
茄科植物大部分为草本或灌木,只有少数为乔木,叶互生,有单叶也有羽状复叶,花5基数。茄科植物分布在全世界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但在美洲的热带地区种类最多,许多重要的品种都是美洲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在中國有4族25个属和大约115种。
除了烟草(Nicotiana tabacum,Nicotianoideae)和矮牵牛(Petunia × hybrida,Petunioideae)之外,大多数经济上重要的属都包含在亚科茄亚科中。
许多茄科物种被用作调查在细胞学的,分子学的和遗传学水平上的基础生物学问题的模式生物,例如烟草和矮牵牛。
属[编辑]
- 山莨菪属(Acnistus Schott, 1829),也称野烟木属
- 顛茄屬(Atropa L., 1753)
- 紫水晶屬(Browallia)
- 曼陀羅木屬(Brugmansia)
- 番茉莉屬(Brunfelsia)
- 萬鈴花屬(Calibrachoa)
- 辣椒屬(Capsicum)
- 夜香樹屬(Cestrum)
- 野茄子屬(Chamaesaracha)
- 球卧茄属 (Combera Sandwith, 1936)
- 刺茄花属 (Crenidium Haegi, 1981)
- 异茄木属 (Cuatresia Hunz., 1977)
- 驼药茄属(Cyphanthera Miers, 1853)
- 樹番茄屬(Cyphomandra)
- 曼陀羅屬(Datura)
- 天仙子屬(Hyoscyamus)
- 藍色曼陀羅屬(Iochroma)
- 棱瓶花属 (Juanulloa)
- 紅絲線屬(Lycianthes)
- 枸杞屬(Lycium)
- 茄參屬(Mandragora)
- 假酸漿屬(Nicandra)
- 煙草屬(Nicotiana)
- 高杯花屬(Nierembergia)
- 假茄属(Nolana)
- 矮牽牛屬(Petunia)
- 酸漿屬(Physalis)
- 東莨菪屬(Scopolia)
- 金杯藤屬(Solandra)
- 茄屬(Solanum)
- 旋果花屬(Streptosolen)
- 睡茄屬(Withania)
毒性[编辑]
茄科植物富含糖苷生物碱(如茄碱、番茄碱)和莨菪烷类生物碱(如打碗花精族)等毒素,但一般蔬果对人类是安全的。例如驯化的番茄果实含糖苷生物碱量极低,而即便是有毒的番茄叶人类需要进食一斤才可中毒。
外部链接[编辑]
- SOL Genomics Networ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olanaceae Network - 图片
- Solanaceae Source - 图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L. Watson和M.J. Dallwitz (1992年)《显花植物分类》中的茄科
- USDA植物数据库中的茄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茄科 Solanacea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英文)
参考文献[编辑]
- ^ Solanaceae Juss., nom. cons.. Germpla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07-04-12 [2009-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6).
- ^ Olmstead, R. G.; Sweere, J. A.; Spangler, R. E.; Bohs, L.; Palmer, J. D. Phylogeny and provis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Solanaceae based on chloroplast DNA (PDF). Nee, M.; Symon, D. E.; Lester, R. N.; Jessop, J. P. (编). Solanaceae IV: advances in biology and utilization.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 1999: 111–37 [2017-08-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9-16).
- ^ Olmstead, R.G.; Bohs, L. A Summary of molecular systematic research in Solanaceae: 1982-2006. Acta Horticulturae. 2007, 745: 255–68 [2017-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 D'Arcy, William G. Solanace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ISBN 978-0-231-0578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