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SickManWP留言 | 贡献2020年7月26日 (日) 10:30 (此次編輯由Wikiplus贊助)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勾连雷纹青铜铙,商代,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金屬撞擊樂器。用在軍中,作用是給出停止擊鼓的指令。《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鐃的形狀類似於,但體型較大,口呈弧形。體闊大於體高,直立倒置,下有執柄,持槌敲擊發聲。

按《說文解字》,鐃其實是一種小[1]行於殷商,為早期樂器。殷墟婦好墓出土五件成一組合,是為燕饗祭祀之用禮器。[2]

参考文献

  1. ^ 吳十洲,《兩周禮器制度研究》,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頁 225,ISBN 9789571136417
  2. ^ 钱玄. 三礼通论.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ISBN 7-81047-065-5.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鐃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