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亚基拉 (电影)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fvn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30日 (六) 02:09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电影:阿基拉
AKIRA
原作 大友克洋
導演 大友克洋
編劇 大友克洋
橋本以藏
音樂 藝能山城組
動畫製作 TMS娛樂
影片發行 日本 東寶
代理發行 中国大陆JOYUPMEDIA
臺灣地區 車庫娛樂
上映日期 日本 1988年7月18日 (原版)
日本 2020年3月14日 (4K版)
美国 1989年-1990年
英国 1991年1月25日
澳大利亚 1991年5月8日
法國 1991年5月8日
德国 1991年5月9日
香港 1989年7月27日
臺灣地區 2020年6月24日 (4K版)
香港 2020年6月25日(4K版)
影片長度 124分(原版)
預算 ¥1,100,000,000(估计)
票房 ¥6,346,343,871(日本)[1]
网络播放 中国大陆 AcFun
動漫主題電子遊戲主題ACG專題模板說明

阿基拉(日語:AKIRA是一部日本漫畫家及動畫導演大友克洋於1988年推出的動畫電影,改編自大友本人的原作漫画,推出後除了在西方世界引起廣泛迴響,並造成一波日本動畫風潮。

劇情簡介

1988年7月,日本東京發生爆炸,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2019年,日本飽受政治腐敗和犯罪的困擾,重建的「新東京」更是動亂不斷,稅制改革引發反政府運動。在抗議的某一晚,金田正太郎率領他的暴走族同夥對抗他們的對手小丑幫。雙方對峙期間,金田的好友島鐵雄因為騎車撞到高志,一個被政府列為機密的超能力者自衛隊的敷島上校和另一位超能力者阿勝把高志帶走,同時捉住鐵雄做實驗。而金田和一些反政府組織的成員一同被審問,金田對其中一名成員K產生好感,便誘使警方釋放她。

敷島上校和博士發現鐵雄潛藏類似阿基拉的強大超能力。一直不滿於被金田等人保護的鐵雄逃出實驗室,偷走金田的摩托車,帶上女友香織欲逃離軍方追捕,期間遭小丑幫襲擊,後再度被自衛隊帶走以進行治療和實驗。為了追查朋友的行蹤,金田在聽到反政府組織計畫俘虜鐵雄後加入他們。在醫院裡,鐵雄的能力變得更強,阿勝、高志和另一名超能力者清子聯手也殺不死他,這使得他更加自大。金田、K和敷島上校企圖阻止鐵雄,鐵雄在得知阿基拉被埋藏在正興建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建築工地底下後,擊敗他們並前往工地。

清子用超能力協助K和金田逃脫,敷島上校則對腐敗的政府發動政變,並命令自衛隊殺死鐵雄。鐵雄在逃跑的過程中殺死了他以前的朋友,消滅了敷島上校麾下的部隊,又擊退了被清子操控的K,抵達體育館內取得阿基拉的殘肢。金田使用鐳射槍和鐵雄決鬥,同時敷島上校下令用衛星砲攻擊鐵雄,但只傷到他的右臂。鐵雄躍上太空,摧毀衛星後造出了義肢,但他的義肢卻失控並將他變成一個不定型、不斷膨脹的怪物。清子三人聯手喚醒阿基拉,並請求阿基拉帶走失控的鐵雄;金田為了救出鐵雄,亦進入到阿基拉發出的光波之中,清子、高志、阿勝隨之跳入其中,希望把金田救出。在阿基拉產生的能量中,金田看到了鐵雄和超能力者們的過去,並看到了鐵雄對自己的手足情義,之後他被帶回原來的世界,而超能力者們和鐵雄則被帶到了另一個宇宙,嘗試控制阿基拉的力量。

主要角色

  • 阿基拉(アキラ)
在40名孩子中編號28號,是1988年(原作為1982年)日本東京大爆炸的元兇。他擁有驚人超能力,遠高過人們所能想像範圍。在動畫版中改為已無實體,各器官遭到分解冷凍保存,在電影尾段自行重組器官復活並和鐵雄決戰。原作漫畫中則依然存活。角色名稱「アキラ」出自大友克洋相當崇敬的日本電影導演黑澤明,設定中「28號」則是出自橫山光輝的名作《鐵人28號》。
主角,天生領導型人物,喜歡飆車。角色名引用自《鐵人28號》的男主角。
金田正太郎的朋友,個性自卑,防衛心重。在車禍後,開啟了自身的超常神秘力量,力量可與阿基拉匹敵。同樣擁有高強超能力的鐵雄,決定向阿基拉挑戰,卻因為無法控制自己體內的力量而引發了禍端。角色名引用自《鐵人28號》中的登場角色敷島鐵雄。
又翻譯做「惠」。反政府組織份子,後期被清子附身。
金田正太郎與島鐵雄的飆車族夥伴。後遭超能力覺醒的鐵雄所殺。
金田正太郎與島鐵雄的飆車族夥伴。
反政府組織份子,遭到根津誤會為叛徒而被槍殺。
原作中是一名被大東京帝國手下抓來侍奉阿基拉與島鐵雄的少女,動畫版則改為鐵雄的女友。原作中被大東京帝國的隊長槍殺,動畫版則死於能力失控化為肉團的鐵雄之手。
研究機構最高指揮官,並負責保護新東京市。相信阿基拉的力量再度甦醒會帶來災禍,因此主張全力預防事情發生,卻遭到最高議會打壓,憤而推翻議會掌握兵權。
在野黨政客,暗中提供反政府組織情報並予以指揮,然而本性自私。議會被上校推翻後試圖逃亡,但因服藥出了狀況而死。原作中由於槍殺高志,成為引發阿基拉二度失控,造成東京再度崩毀的元凶。
當初鐵雄遇到車禍時,遇見的超能力小孩。他在40名孩子中編號26號。在原作劇情中期遭根津槍殺。
在40名孩子中編號25號,擁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在40名孩子中編號27號。因為無法行走,所以利用念力浮起椅子移動。
原作中在40名孩子中編號19號,擁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她藉由宗教的力量,讓人們有心靈上的慰藉。在動畫版中則變成單純的新興宗教教祖配角。

製作

大友克洋一開始創作漫畫《阿基拉》時,並未想過要改編成電影。然而,當電影公司邀請大友克洋將這部漫畫改編為電影時,他非常感興趣。《阿基拉》的製作預算超過之前的動畫,達到1,100,000,000元日幣。講談社每日放送萬代博報堂東寶鐳射影碟住友商事TMS娛樂等公司都參與《阿基拉》製作團隊[2]

《阿基拉》宣傳短片於1987年發表,而《阿基拉》於當年完成後1988年上映, 漫畫版則於1990年結束。 《阿基拉》分鏡版據說原本多達2000張,最後刪減為738張[3]

評價

評論家羅傑·艾伯特將《阿基拉》選為1989年每週影片。直到2014年為止,《阿基拉》在爛番茄獲得87%新鮮度, 平均分數是7.4/10。《阿基拉》被認為是:「一部相當血腥與暴力的電影,但其動畫畫面與分鏡設立了現代動畫的標準」[4]。《阿基拉》在Metacritic獲得76分, 普遍獲得正面評價。《阿基拉》被廣範視為是史上最偉大的動畫之一,提升動畫在美國受歡迎的程度。第4頻道於2005選出史上100大動畫,《阿基拉》名列第16位[5]。《阿基拉》在《帝國雜誌》史上500大電影中名列第440位[6],也在《帝國雜誌》史上100大世界電影中名列第51位[7]。《阿基拉》在IGN史上25大動畫中名列第14位。

《阿基拉》被許多影評人視為是日本動畫的里程碑,影響許多後來的動畫師與導演[8]。《阿基拉》提升動畫在日本國外的發展影響深遠,也是第二波動畫浪潮(開始於1990年代早期)的先驅。《阿基拉》也影響到真人電影,例如《駭客任務》與《超能失控[9]

《阿基拉》也是《時代雜誌》五大動畫DVD之一[10] 。《阿基拉》在Time Out史上50大動畫中名列第16位[11],在Total Film史上50大動畫中名列第5位[12] 。《阿基拉》在巫師動畫雜誌史上50大北美動畫中名列首位[13]

綜藝雜誌》(Variety)稱讚《阿基拉》的想像力與未來設計感、配樂,但也批評角色移動方式有些呆版[14]。2009年,海倫·麥卡錫(Helen McCarthy)在《500部不可忽略的動畫電影》中稱讚《阿基拉》令人感到新鮮、刺激,即使過了20年仍不遜色[15]

軼事

當東京在2013年招標過程中被選為舉辦2020年夏季奧運會時,幾名評論員聲稱Akira預測了未來的比賽。在2017年,幾場東京奧運會的宣傳中都提到了本片。2020年2月,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之下,片中一幕提及2020年奧運會取消(事件前147天)的畫面,呼應了社群媒體的趨勢要求取消2020年奧運會。與影片不同,夏季奧運會最終被推遲,而不是完全取消。

音樂

阿基拉: 原聲帶
藝能山城組原声带
发行日期1990
录制时间1988
类型動畫配樂甘美蘭能樂
时长69:36
唱片公司Victor Entertainment, Demon Records/JVC
制作人大橋力

《阿基拉》的配樂由作曲家及工程師山城祥二(本名大橋力)所創作、並由他所主導的音樂團體藝能山城組擔任演奏。這齣電影的音樂運用印尼傳統甘美蘭(Gamelan)敲擊樂和電子音樂配合形成充滿科幻感的聲音。

上映

《阿基拉》於1988年7月6日首映,北美地區於1989年12月25日小規模上映[16][17],由流線製片獲得版權。《阿基拉》在英國由ICA發行,1991年1月25日上映。

《阿基拉》4K修復版於2020年6月24日在台灣上映,由車庫娛樂負責引進發行。

影音軟體

《阿基拉》在台灣,最初由協和育樂以《光明戰士阿基拉》為名發行錄影帶與VCD。

阿基拉的漫畫版本

之後《阿基拉》的VCD版(2004年)、普通版DVD(2004年)、限定版DVD+收藏盒(2004年)、原聲帶專輯CD(2005年)、劇場版藍光光碟(2011年),均由普威爾國際代理。

工作人員

  • 製作:鈴木良平、加藤俊三
  • 導演:大友克洋
  • 助導:竹内啓雄佐藤博暉
  • 編劇:大友克洋、橋本以蔵
  • 作畫監督:中村孝
  • 作畫副監督:森本晃司
  • 美術監督:水谷利春
  • 美術:海老澤一男、池畑祐治、大野廣司
  • 設定:渡部隆、田中精美
  • 色指定:山名公枝、池内道子、田中せつ子
  • 協調:高屋法子
  • 攝影監督:三澤勝治
  • 作曲、指揮、音樂監督:山城祥二
  • 音響監督:明田川進
  • 錄音:瀨川徹夫
  • 效果:倉橋静男
  • 剪輯:瀨山武司

參考資料

  1. ^ 存档副本. [2016-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1). 
  2. ^ Production insights, Akira #3 (Epic Comics, 1988).
  3. ^ Hughes, David. Comic Book Movies. Virgin Books. 2003: 27. ISBN 0-7535-0767-6. 
  4. ^ rottentomato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4年12月31日查閱
  5. ^ Channel4 – 1q00 Greatest Cartoons. Channel4.com. [2009-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0). 
  6. ^ Empire: Features. Empireonline.com. [2009-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4). 
  7. ^ The 100 Best Films Of World Cinema. [2015-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8. ^ Akira – Movie Reviews, Trailers, Pictures – Rotten Tomatoes. Uk.rottentomatoes.com. [2009-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7). 
  9. ^ Woerner, Meredith. Chronicle captures every teen’s fantasy of fighting back, say film’s creators. io9. 2012-02-02 [2012-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6). 
  10. ^ 5 Top Anime Movies on DVD. TIME. 2005-07-31 [201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5). 
  11. ^ Time Out's 50 Greatest Animated Films – Part 4 - Time Out Film - Time Out London. Timeout.com. [201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6). 
  12. ^ 50 Greatest Animated Movies. [2015-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3). 
  13. ^ Wizard lists Top 50 Anime. Anime News Network. 2001-07-06 [2014-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2). 
  14. ^ Review: ‘Akira’. Variety. 1987-12-31 [201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8). 
  15. ^ Helen McCarthy. 500 Essential Anime Movies: The Ultimate Guide. — Harper Design, 2009. — P. 12. — 528 p. — ISBN 978-0-06-147450-7
  16. ^ Akira (movie). CrystalAcids.com. [24 August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17. ^ Akira. Box Office Mojo. [24 August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外部链接